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5.35 MB
- 文档页数:79
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1.心律失常种类1.1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心电图特征如下:1)宽大且畸形的QRS波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提前出现,其时限等于或大于0.12s。
2)往往伴有继发性ST-T改变,即T波与QRS主波的方向相反。
3)多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期,即期前收缩之前的RR间期与期前收缩之后的RR间期之和等于正常的RR间期的两倍。
4)激动前向传导,QRS波前后无P波。
5)激动逆向传导,产生逆行P波。
常见的五种表现形式:1)在同一导联上,QRS波形态一致,与前面窦性QRS波的联律间期一致;2)在同一导联上,QRS波出现等于或大于两种形态,但联律间期是固定不变的;3)在同一导联中,QRS波出现等于或大于两种形态,但联律间期是变化的;4)同一导联中,两个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5)在两个窦性QRS波之间发生一次额外的室性期前收缩,并没有代偿间歇。
这五种表现形式在心电学中有对应的专有术语,分别是: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算法思路:由于PVC时域形态呈现很多种,而且不同人的时域形态也不一样,单纯采用模板匹配效果并不好,所以需要结合参数特征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同一个人的波形形态相对来说变化小很多,所用先用参数特征来进行判断并建立形态学模板(更新模板库),后续再结合模板匹配和特征参数来进行判断,同时保持模板库的及时更新。
采用的参数特征:R波宽度、RR间期,(畸形R波,代偿间歇)存在的难点:(1)分类过程中面临着噪声的干扰,特别是基线对结果的影响还是较大的;(2)EEG信号的特征参数(如RR间隔、QRS复波宽度等)具有模糊性,每个特征参数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着的量,同一特征参数的正常值与异常值的区分阈值对不同的个体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参数确定、提取和识别的困难;(3)ECG波形形态多变,在个体间、个体内都有一定差异性,无法使用固定的模板库来进行匹配;(4)畸形的R波对R的准确定位和R波宽度的计算产生了一定困难;本算法还未解决的问题:(1)当PVC的提前量和R波宽度与正常值差异并不太大的情况下,特征参数的阈值很难设定,从而很难加入模板库。
6种心率失常心电图总结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检测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心率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这可能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并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心电图上,不同类型的心率失常表现出特定的心电图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总结六种常见的心率失常心电图,并进行简要的讨论。
1.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发放起搏信号的间隔不规则。
在心电图上,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窦性P波的形态和间期多变,R-R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有窦性心律不齐和上行进程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呼吸和体位变化相关。
然而,当窦性心律不齐出现在休息情况下,并伴随症状,如心悸、头晕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窦性停搏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停止发放起搏信号,导致心脏暂时停搏。
在心电图上,窦性停搏表现为连续的P波缺失,R-R间期的延长。
停搏持续时间一般为2秒以上。
窦性停搏常见于年老体弱、冠心病等心脏病患者,并且经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
对于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的窦性停搏,可能需要安装人工起搏器以确保心脏的正常节律。
3. 房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心房而非窦房结,导致心脏节律失常。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心率不规则,P波形态不一致,P-P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房性心律不齐通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常见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和临床症状,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消融术或人工起搏器植入。
4. 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起搏点位于心房,导致心脏节律过快。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率增快,P波形态异常,P波可能合并在QRS波群中。
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年轻人,通常是窦房结功能正常但心房自律性增强导致的结果。
在对症状明显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中,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消融术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5. 室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室室部位,而非窦房结或者房室结,导致心脏节律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