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知识大全——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第6讲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2012考纲解读】【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作用与国王在现代君主立宪制中的作用【知识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特点:①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
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
与封建专制制度下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宪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
②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③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新教徒),天主教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归宿,其根本属性是资产阶级的。
它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的。
国王的作用: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③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④英国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作为英联邦首脑,英国国王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⑤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的影响。
【温馨提示】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国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这份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权利法案》,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专题二近代世界(14、15世界至20世纪初)考点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专题导读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律体系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
而在近代,英国的民主改革、循序渐进,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约平衡,法国的政权演变、曲折反复,德国的专制主义,“借尸还魂”等,这些国家的制度演变都具有代议制的特点、民主化的趋向,体现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
17世纪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美国在独立战争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开世界上联邦共和制的先河。
德国1871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以英、美、德三国为代表,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但各国国情不同,代议制呈现不同特征,体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
概念解释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国情不同,政体也不相同,但国家权力都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手里。
这一制度发源于13世纪的英国,被欧美和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效法,至今仍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确立①确立途径:革命战争、王朝战争、改革。
②主要形式:设立议会,制定宪法,实行选举,政党政治,国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③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提出的一些理论。
如: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
④确立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⑤基本形式: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⑥实质:资产阶级民主。
基本特点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②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3、注意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同的。
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
4、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5、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6、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共和制之比较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表
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2、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
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5. 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特征归纳。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
由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途径不同,反封建的彻底性各异,各国政治民主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但其本质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通过议会立法,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本专题具体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内容体现】【典型例题】一、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答案提示:(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妥协的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议席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课程标准及解读(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说明:(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法国与德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一、知识结构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二、美国1787年宪法三、民主政治的扩展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测试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英国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B、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C、议会通过《大抗议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D、英国内战爆发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其根本原因是A、有着共同的政治目的B、有着相同的经济利益C、都具有保守性D、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B、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D、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5、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准,主要依据是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C、责任内阁制从此形成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稳定下来6、《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实现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治级专政C、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作用不包括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B、使英国的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C、为后来各种企图实现社会变革的力量提供了合法的渠道和手段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8、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B、确立美国的联邦体制C、协调当时社会各种矛盾D、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9、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英国的《大宪章》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10、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的政体是A、君主立宪制B、总统制共和国C、内阁制D、邦联制度11、美国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于:A、18世纪末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后半叶D、20世纪初12、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3、领导美国内战,并逐步取消奴隶制度的总统是A、乔治华盛顿B、约翰亚当斯C、托马斯杰斐逊D、亚伯拉罕林肯14、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和派与保皇派长期斗争的结果B、它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C、它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5、列宁说:“俾斯麦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
一轮复习知识大全——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
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
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君主立宪
制的确立:(1)必要性: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
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①13世纪,《大宪章》开
始给王权设定限制---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②
13世纪,议会制度的雏形创立:国王、上议院(贵族院)、
下议院(平民院)。③“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掌握政权;④《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初步
形成。《权利法案》限制国王在立法司法、税收、军事、选
举等方面的权力,表明英国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
立行事,首相是政府行政首脑(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是沃
波尔)(2)机制:①内阁专对议会负责。②内阁全体成员对
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③十九世纪
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④两党轮番执政。
特点:①最高决策权与行政权:在首相而不在国王。②内阁
负责对象:是议会而不是国王。③首相和内阁的产生:由议
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出任,而不是国王任命。④政治制度
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而不是专制和独裁。
3、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代议制的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
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
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1)议会改革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2)英国
民主化的进程:1832年,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
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
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连续性;渐进
性;创新性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1.
背景: 邦联制的局限:(1)无法统一保护关税; (2)
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2、1787年宪法
—世界上第一部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宪法 (1)制定:1787
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联邦
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2)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大原则:
①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具有超出各州之上的最高权力。
最高行政权属总统,联邦财政、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属最
高法院。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3)评价: ①利用这些原则,美国很好地解决了既要
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维护民主共和的问题。 ②1787年宪
法以三权分立为突出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国的联邦政
府。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将独立战争的成果固定下来,并影响
到欧美甚至亚、非、拉等国。3、宪法的发展1789年,制定
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迄今
为止,共有27条宪法修正案。通过对宪法的不断修正,美
国人民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
(二)两党制——美国政治民主、分权制衡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1、两党制的形成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就已经萌芽。
经过演变,民主党于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
立。2、两党制的特点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总统选举、参
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都受两党操纵。3、作
用:民主执政,法律监督。当选者入主白宫执掌行政大权;
下野者不甘寂寞,监督抨击,双方互相监督。当政者唯恐疮
疤被揭而兢兢业业;在野者竭力在民众面前重塑良好形象,
以待下届。
三、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
法1.立法权属参、众两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
由普选方式选出。2.行政权属总统和内阁。总统由两院组成
国民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3.总统是国家元首
和军队统帅;有创议法律权;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任命内阁部长。4.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命
令须经各部长副署。 四、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1、完成统一: ①原因: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完成统一过程:三次王朝战争:普奥对丹麦;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2、德意志帝国统治: ①时间:1871年建立,
颁布宪法; ②特点:建立君主立宪,但留有大量专制主
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
德意志帝国的宪法1.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
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
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
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2.首相主持帝国政
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
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
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
行政监督权,惟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价: ①进步性: 相对民主
性;选举代表;议会多数原则;议员的立法知识、能力、素
质、经验;政党政治。 ②局限性: 立法权与行政权
的关系;政党斗争;毕竟仍然是一定的利益集团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