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胶脱硫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30.49 KB
- 文档页数:1
栲胶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的快速测定
栲胶脱硫液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抗酸、腐蚀能力强等特点,在酶制剂、消毒剂、电化学催化的制造领域等广泛应用。
由于栲胶脱硫液中的硫含量对最终制品的质量有直
接影响,因此,对栲胶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的快速测定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对栲胶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层析法和放射性元素法为主。
这两种
方法由于操作繁杂,实验条件复杂,测定耗时长,不能满足工艺快速响应的要求。
采用
比色法测定栲胶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可以简便、准确、可靠并得出结果较快的优势,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硝基铵可与硝酸硫酸酯反应,形成一标溶液,非悬浮硫含量可由
以硝基铵和铵氯化物为主体、经过一定浓度热蒸馏后产生的滤液进行测定。
分析步骤如下:
1. 吸取样品:将栲胶脱硫液吸取50mL到250mL容量的烧杯中。
2. 加入试剂:加入100mL硝基铵溶液、100mL (1+1) 铵氯化物溶液、100mL氯化钠溶液。
3、热蒸馏:适当加热,将杯中混合液蒸发至容量的一半。
4. 离心:将液体离心,清液去掉。
5. 测定:将滤液放入蒸馏排出气体室中,加入适量溴甲酚橙,测定其比色。
6. 计算结果:根据其比色值查表,即可计算栲胶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
该方法主要优点是:
1. 操作简便、快速;
2. 量程范围宽;
3. 检测敏感度高;
4.成本低,仪器设备投入少,收获高。
总之,采用比色法测定栲胶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的方法在操作简洁、测定快捷的优势
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满足了工业生产需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栲胶法脱硫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栲胶法脱硫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栲胶法脱硫的原理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掌握栲胶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熟悉脱硫过程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并解决脱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脱硫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脱硫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脱硫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栲胶法脱硫原理:介绍栲胶的性质、脱硫反应机理及其与脱硫效率的关系。
2.栲胶法脱硫工艺:讲解脱硫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氧化、吸收、中和、脱水和再生等步骤。
3.脱硫操作方法:介绍脱硫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停机、正常运行和紧急处理等。
4.脱硫效果评估: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评估脱硫效果,包括脱硫效率的测定和脱硫产物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脱硫技术的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环境保护原理与应用》等相关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脱硫技术;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煤气站 PDS+栲胶法湿式脱硫系统操 作规程一、概述: 1、任务:经一次加压机加压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下部与塔内喷淋而 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 煤气中 H2S 和 CO2 等酸性气体被吸收, 脱除 H2S 后的净煤气从塔顶经丝网除沫器分离夹带的液沫后, 送出脱硫工段供 用户使用。
2、原理: 经一次加压机加压后温度为 30~40℃的煤气依次进入 2 台并联 的脱硫塔底部,与塔顶喷淋的脱硫液逆向接触,脱除煤气中的大部分 H2S,其基本反应为: H2S(气)←→H2S(液) Na2CO3+2H2S → NaHS+NaHCO3 在 PDS 催化剂的作用下, 可脱除无机硫与有机硫, 同时促使 NaHCO3 进一步参加反应: NaHS+NaHCO3+(x-1)S ←→Na2Sx+CO2+H2O PDS 特有的催化氧化(再生)作用: Na2Sx+1/2O2+H2O ←→ 2NaOH+xS↓ NaHS+1/2O2 ←→ NaOH+S↓ 脱硫液吸收 H2S 的过程还伴随以下副反应: 2NaHS+2O2 → Na2S2O3+H2O2HCN+Na2CO3 → 2NaCN+CO2+H2O NaCN+S → NaCNS二、工艺流程: 一次加压机 捕滴器 脱硫塔 脱硫煤气低压主管富液池硫沫槽再生槽厢压机贫液槽软化水硫活化槽脱硫剂 蒸汽2.1煤气系统: 煤气系统:经加压机加压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下部与塔内喷淋而下的脱硫 液逆流接触, 煤气中 H2S 和 CO2 等酸性气体被吸收, 脱除 H2S 后的净煤气从 塔顶经丝网除沫器分离夹带的液沫后,送出脱硫工段供用户使用。
2.2溶液、空气系统: 溶液、空气系统:吸收 H2S 后富液从塔底出来,流入富液槽,用富液泵将 富液打入自吸空气喷射器,空气被自吸进入喷射器与富液一起喷入再生槽。
在再生槽内,溶液经空气氧化后得到再生。
再生后的空气及废气从塔顶放散, 再生后贫液在再生槽扩大部分与硫泡沫分层分离后, 经液位调节器调节位差, 自流入贫液槽,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脱硫。
栲胶脱硫工艺流程栲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橡胶、涂料、塑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栲胶中含有硫化合物,特别是硫酸铅,这些硫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栲胶中的硫化合物需要进行脱硫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环保要求。
栲胶脱硫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栲胶原料,确保其质量和纯度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准备脱硫剂和其他辅助原料。
2. 粗脱硫将栲胶原料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脱硫剂,通过加热和搅拌等手段进行反应。
在这一步骤中,主要是将硫化合物与脱硫剂反应生成可溶性或挥发性硫化合物,从而减少硫化合物的含量。
3. 中脱硫经过粗脱硫处理后,栲胶中的硫化合物含量已经降低,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在中脱硫步骤中,栲胶原料经过进一步处理,将残留的硫化合物彻底去除。
4. 精脱硫最后一步是精脱硫,通过进一步处理和精炼,将栲胶中的硫化合物含量降至极低水平,使其符合环保标准和产品质量要求。
以上是栲胶脱硫工艺的基本流程,下面将更详细地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和技术要点。
1. 原料准备栲胶原料通常是从栲胶树中提取的乳液,需要经过过滤、干燥等处理得到固体栲胶。
在准备栲胶原料时,需要注意保持原料的干燥和纯度,避免杂质的影响。
脱硫剂通常选择含有活性氢、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根据栲胶中硫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选择合适的脱硫剂。
2. 粗脱硫将栲胶原料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脱硫剂,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适时搅拌,促使脱硫剂和硫化合物充分接触反应。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经过过滤或沉淀,分离出含有硫化合物的沉淀物或悬浮物。
然后通过蒸馏、结晶等方法将硫化合物纯化得到。
3. 中脱硫经过粗脱硫处理后,栲胶中的硫化合物含量已经明显减少,但仍需进一步的处理。
在中脱硫步骤中,可以采用吸附、萃取、析出等方法进一步净化栲胶。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栲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控制好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避免生成副产物或降低产品质量。
合成气脱硫脱碳脱硫的目的:硫化物是各种催化剂的毒物,对甲烷转化和甲烷化催化剂、中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甲醋合成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硫化物还会腐蚀设备和管道,给后面工段的生产带来许多危害。
因此,对原料气中硫化物进行清除是十分必要的。
1.1干法脱硫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推荐使用RS - II 型(或RS - III) 活性炭脱除变换气中的H2S。
实际使用中,为提高活性炭的工作硫容,常向变换气中补入一定量的空气,这给后续工序的安全生产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由于原料煤来源的多样化、劣质化,使得脱硫槽出口的H2S 波动大,脱硫剂更换频繁,工人劳动强度大,亦不经济。
对于甲醇厂,变换气脱硫后,还需精脱硫,干法脱硫净化度不高,将大大提高精脱硫成本。
1.2湿法脱硫由于采用干法变换气脱硫存在硫容低、更换频繁和净化度不高等缺点,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湿式氧化还原法脱除变换气中的H2S ,湿法主要有ADA法、栲胶法、MSQ 法和PDS 法。
1.2.1.栲胶法栲胶法是我国特有的脱硫技术,是使用最多的变换气脱硫技术。
栲胶是由植物的果皮、叶和干的水淬液熬制而成,主要成分是丹宁。
由于来源不同,丹宁组分也不同,但都是由化学结构十分复杂的多羟基芳烃化合物组成,具有酚式或醌式结构。
其脱硫原理如下:碱性水溶液吸收H2S、CO2 :Na2CO3 + H2S NaHCO3 + NaHSNa2CO3 + CO2 + H2O 2NaHCO3五价钒氧化HS- 析出硫磺,五价钒被还原成价钒:2V5 + + HS- 2V4 + + S + H+同时醌态栲胶氧化HS- 析出硫磺,醌态栲胶被还原成酚态栲胶:TQ + HS- THQ + S醌态栲胶氧化四价钒离子,使钒获得再生:TQ + V4 + + H2O V5 + + THQ + OH-空气中的氧氧化酚态栲胶,使栲胶获得再生,同时生成H2O2 :2THQ + O2 2TQ + H2O2德州化肥厂是合成氨联醇厂,原采用干法脱硫,使用过程中,发现干法脱硫硫容低,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流程长,压差大,能耗高。
关于栲胶脱硫的几个问题张全文(全国氮肥厂技改咨询部 上海200062)栲胶法脱硫自投入工业应用以来,已在中小氮肥厂、炼焦、城市煤气、环保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多年来的实践证实,与其它湿法脱硫相比,栲胶脱硫具有硫容高、副反应少、传质速率快、脱硫效率高且稳定、原料消耗低、腐蚀轻、硫磺回收率高等优点,在管理、脱硫液组分含量、溶液循环量及设备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栲胶脱硫不易堵塞设备、管道。
从实际应用情况看,绝大多数厂应用效果良好,但也有少数厂因各种原因在应用时出现一些问题,笔者在此加以分析讨论。
1 栲胶脱硫主要影响因素及溶液控制条件1.1 脱硫液组成1.1.1 总碱度栲胶法脱硫属催化氧化法脱硫,首先由碱性水溶液吸收H2S生成HS-,再由五价钒络离子及醌态栲胶氧化HS-并析出单质硫,因此溶液的总碱度与其硫容量呈线性关系,提高溶液的总碱度是提高硫容量的有效手段。
对于处理H2S含量小于1.0g/m3(标态)的低硫原料气时,溶液的总碱度(以Na2CO3计时,1N 53g)可控制在2.0~ 2.5g/L(0.4~0.5N);当处理H2S 含量大于1.5g/m3(标态)以上的中、高硫原料气时,溶液的总碱度可控制在3.0~5.0g/L (0.6~1.0N)。
溶液的pH值不宜低于9,但溶液的pH值越大,Na2S2O3与NaHCO3的生成率也越高,对脱硫产生不利影响。
和习性一时难以改变。
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1)主管人要讲解原理和控制要领;(2)用管理手段约束操作过程,做到三班统一操作,而管理并不是生硬的要求和强迫。
管理者要通晓原理,理念中有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引导操作者精确地撑握调节上的适时和适量,步步深入达到熟练掌握。
笔者认为,气化强度1400m3/(m2!h)的煤气炉就可以认为是强负荷。
例如 2610mm煤气炉设计发气量为供1台MH-92型压缩机,打气量为5520m3/h,只有发气量超出设计发气量才算进入强负荷区。
全国气体净化信息站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 133 ・ 双催化法脱硫 吴满平 (云南云维集团沾化分公司净化车间。云南沾益 655338)
我公司是一个年产240 kt合成氨的国家大型 化工企业,半水煤气脱硫、变换气脱硫均采用湿法脱 硫,脱硫的方法采用国内比较成熟的栲胶脱硫,后经 过多次实验、论证、比较,并结合我们的特点和实际, 在栲胶脱硫为主的基础上,又添加了酞菁钴磺酸盐 (GX,PDS,888等),实现了双催化脱硫,目前系统 正常稳定,各项消耗指标达到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1栲胶脱硫的生产原理和特点 1.1 生产原理 栲胶是高分子聚酚类物质,主要成分是丹宁,丹 宁是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 有大量邻二或邻三羟基酚。多元分的羟基受电子云 的影响,间位羟基比较稳定,而邻位或对位羟基则很 活泼,容易被空气氧化。用于脱硫的栲胶是用橡碗 粉碎,在热水中浸取,真空中加热、结晶、干燥制得。 其主要成分是:丹宁68 ~71%,水解类丹宁20 , 果胶3 9/6及少量葡萄糖。在栲胶制成碱性溶液并通 蒸汽加热处理后,丹宁发生降解,同时胶体大部分被 破坏,在脱硫工艺过程中,酚类物质经空气氧化二成 较高电位的醌态物质,醌态物质将低价钒氧化为高 价钒,进而将吸收在溶液中的硫氢根氧化,析出单质 硫。栲胶的氧化还原方程式表示如下: 0 0H 0 醌态(氧化态) [HI [O] 0H 酚态(还原态) 1.2脱硫反应过程 H 2S+Na2CO3一NaHCO3+NaHS (1) 2NaHS+4NaVO3=Na2V4O9+4NaOH+2S (2) Na2V4 O9+2TQ+2NaOH+H2 O=4NaVO + 2THQ (3) 2THQ+()2=2TQ+2H2() (4) NaOH+NaHCO3=NaCO3+H 2O (5) 反应(4)为全过程的控制步骤。 lI.3栲胶脱硫的特点 a)栲胶脱硫的脱硫效率高,对Hzs的脱除效率 ≥98 。 b)栲胶脱硫所得的硫颗粒大,而且疏松,粘着 性低,易浮选,不堵塔。我公司半脱塔的竹格填料已 用了8年,目前脱硫塔的阻力只有1~2 kPa。 c)栲胶脱硫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副反应少,化工 原料消耗低,溶液中Na。S。O 的含量只在7~8 g/ L,是其它任何脱硫催化剂都不能比的。 d)栲胶脱硫生产相当稳定,一般不会产生波动。 e)栲胶脱硫的缺点是溶液的悬浮硫相对较高(1 g/i 左右);熔硫过程中二级硫稍多;对栲胶的供货 质量及溶液制备要求较高。 2 酞菁钴磺酸盐生产原理和特点 2.1 生产原理 酞菁钴磺酸盐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以多 种金属离子为中心的配位化合物,与其它液相催化 氧化法脱硫的本质区别是脱硫和氧化再生2个过程 均有催化作用,它将一般液相催化氧化的再生过程 的控制步骤,改变为脱硫过程为全过程的控制 步骤。 2.2 无机硫的化学吸收与催化转化 H2S+NazCO3 NariS+NaHCO3 (1) NariS+NaHCO +(X—1)S—Na2Sx+C()2+H2() (2) NaHS+H2O=NaOH+H2S (3) Na2Sx+H 2O—NaOH+H2Sx (4) 反应(2)是酞菁钴磺酸盐法所特有的反应,所谓 催化化学吸收,就是指此反应。 2.3对有机硫的脱除反应 RSH+Na2CO3一RSNa+NaSCO3 (5) COS+2 Na CO +H O:Na2CO2S+2NaHCO3
第五章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和氰化氢的脱除第一节概述一、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的重要性长期生产实践表明,高温炼焦原料中的硫,在炼焦过程中约30%~40%以气态硫化物形式进入焦炉煤气中。
煤气中的硫化物按其化合状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硫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是硫化氢(H2S),根据原料煤含硫量不同,一般焦炉煤气中含H2S为4~l0g/m3;另一类是硫的有机化合物,如二硫化碳(CS2)、硫氧化碳(CO2、噻吩(C4H4S)等。
有机硫化物含量较少,在0.3g/m3左右。
这些有机硫化合物,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变换反应时,几乎全部转化成硫化氢,故煤气中硫化氢所含硫约占煤气中硫总量的90%以上。
炼焦煤中的氮,在炼焦生产中转化成多种含氮化合物,进入焦炉煤气的氮化物中,氰化氢含量为0.5~1.5g/m3。
硫化氢、氰化氢在焦炉煤气中含量虽少,但却是有害的成分必须将它们脱除。
硫化氢是具有刺鼻性臭味的五色气体,其密度为1.539g/m3。
硫化氢及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S02)对人体均有毒性,在空气中硫化氢体积分数达0.1%就能使人致命,氰化氢毒性更强,人吸人50mg即会中毒死亡。
硫化氢和氰化氢溶于水,对水中鱼类也有毒害作用,氰化氢燃烧会生成N02,硫化氢燃烧产生的S02造成大气污染,形成酸雨。
含硫化氢、氰化氢的煤气在处理和输送过程中,会腐蚀设备和管道,生成铁锈中含有(NH4)4[Fe(CN)6]、FeS。
及硫等,积聚在设备管道中,拆开检修时,遇到空气会自燃产生二氧化硫,并放出大量反应热,严重时还会烧坏设备,危害生产安全。
未脱除H2S的焦炉煤气,若用作合成原料气,会造成催化剂中毒;用于冶炼优质钢,会降低钢的质量。
从本企业职工卫生安全考虑,车间空气中H2S含量应小于10mg/m3,HCN 小于0.3mg/m3。
不同用户,对焦炉煤气有不同要求,若用作城市煤气,规定H2S含量小于20mg/m3,HCN低于50mg/m3;用作合成气,一般规定含H2S含量小于1~2mg/m3,甚至更低;用作优质钢冶炼气,H2S含量小于1~2g/m3。
第二章栲胶法脱硫的反应机理
1栲胶的主要组分
经过人们对栲胶分子结构进行研究,栲胶主要由七个单宁组分组成[1]:(1)、栗木鞣花素,(2)、甜栗鞣花素,(3)、栗碗宁酸,(4)、甜栗宁酸,(5)、橡椀鞣花素酸,(6)、异橡椀鞣花素酸,(7)、栗木素。
这些单宁组分的分子量在1000左右,结构都较复杂。
2栲胶具有氧化作用的原因
栲胶及其降解物之所以有使钒恢复氧化的功能,这是由于栲胶是聚酚类物质,其分子中具有大量的酚羟基及羧基,因此栲胶既是一种良好的载氧体,又能对金属离子起络合作用。
栲胶法脱硫的反应机理,与改良A.D.A法相仿,属于二元氧化催化反应工程。
所不同的是以栲胶及其碱性氧化降解物取代A.D.A作为四价钒的氧化剂,并取代酒石酸价钠作为钒的络合剂。
3栲胶法硫原理
合成氨厂在用的湿法脱硫有几十种,目前以栲胶法占有很大比例,栲胶法为
二元催化法脱硫,反应过程及原理如下[2]。
碱性溶液吸收H2S生成HS-。
Na2CO3+H2S→NaHS+NaHCO3(1)
NaHS和偏钒酸钠(V5+)反应生成焦钒酸钠(V4+),并析出S↓。
NaHS+NaVO3+H2O→NaV4O9+NaOH+S↓(2)
焦钒酸钠被栲胶氧化(Q代表栲胶)。
NaV4O9+Q(氧化态)+NaOH+H2O→NaVO3+Q(还原态) (3)
还原栲胶被空气氧化再生为氧化态栲胶。
Q(还原态)+O2→Q(氧化态)+H2O(4)
溶液中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NaHCO3+NaOH→Na2CO3+H2O (5)
主要副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6)
2NaHS+2O2→Na2S2O3+H2O(7)
生成物HS-于脱硫塔中多数与偏钒酸钠(V5+)生成单质硫,V5+转成V4+,再与氧化态栲胶反应还原为V5+。
即反应式(1)、(2)、(3)在脱硫塔中是相互依存、不
断递进、循环深化的反应过程。
吸收H2S(1)式是一个飞速反应,而(2)(3)式反应
速度相对较小。
提高脱硫效率,深度净化,要求气液有充分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以完成上述(1)、(2)、(3)式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