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胰岛素种类分类及商品名[资料] 胰岛素品种分类及商品名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癿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
胰岛素的分类和使用胰岛素制剂品种分类1.按来源不同分类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2.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药理作用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胰岛素按照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诺和锐30、诺和平。
按作用时间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平。
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胰岛素类似物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
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临床使用作者:苏磊何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3期胰岛素的种类从来源上胰岛素制剂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在血糖控制能力、低血糖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不大,动物胰岛素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缺点是纯度不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又名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
此类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一般在餐前30 分钟皮下注射。
注射后0.5 小时内起效,1~3 小时达峰,作用持续时间约8小时。
超短效胰岛素对人胰岛素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修饰而产生,包括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此类胰岛素起效、达峰及维持正常时间较人胰岛素缩短,更符合进餐时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模式。
皮下注射后起效时间10~20 分钟,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 小时,降糖作用持续3~5 小时。
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相比,其降糖效果相当。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使用时间灵活(可以在餐前10分钟使用),低血糖反应少,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中效胰岛素又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指将胰岛素混合到锌和鱼精蛋白磷酸缓冲液中,包括诺和灵N、优泌林N、甘舒霖N、万苏林N。
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提供胰岛素的日基础用量,可每日早餐前或睡前0.5~1小时皮下注射,皮下注射后平均1.5小时起效,4~12小时达峰,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
可单独使用于餐后血糖正常而空腹血糖升高的病人;也可以和短效(速效)胰岛素制剂配合使用,用于4次/日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此类胰岛素吸收变异小,无明显峰值出现,释放更缓慢,作用持续时间更长,能更好地模拟人体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
一般10 U起始,每日睡前注射,皮下注射3~4 小时起效,12~20 小时达峰,作用维持22~24小时。
其作用同中效胰岛素,但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胰岛素品类比较一、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二、胰岛素比较《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关于胰岛素使用的相关内容摘录:一、关于胰岛素的起始治疗:1、1型糖尿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2、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HbA1C仍大于7%时,就应该启动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要可以保留。
当仅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3、对新诊断的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4、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二、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1、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和长效胰岛素。
一般情况下,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实施口服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首选用药;2、使用方法: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
起始剂量约为0.2单位/公斤体重。
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4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3、如果白天血糖不达标,可改为每天多次注射。
三、预混胰岛素的使用:1、在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HbA1C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预混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但胰岛素促分泌剂应停用;2、1型糖尿病在蜜月期,可以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3、使用方法: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4-0.6U/KG/天,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根据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和晚餐后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四、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1、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联合治疗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者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应该进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餐时+基础胰岛素);2、在预混治疗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者,需进行多次胰岛素注射;3、使用方法:根据空腹血糖和三餐前后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未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胰岛素】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分类?适用哪些症状?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常用胰岛素制剂按起效的时间长短分为如下五种:1、超短效胰岛素:有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门冬胰岛素)等。
本品注射后10~20分钟起效,40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3~5小时,可餐前注射。
2、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
诺和灵R、优泌林R和甘舒霖R为人胰岛素。
本品注射后30分钟开始作用,持续5~7小时,可用于皮下、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
3、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N,优泌林N和甘舒霖N。
本品注射后3小时起效,6~8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为14~16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注射的剂量有关。
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
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
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
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4、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如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本品一般为每日傍晚注射,起效时间为1.5小时,作用可平稳保持22小时左右,且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亦较少;国产长效胰岛素是鱼精蛋白锌猪胰岛素,早已在临床使用。
本品注射后4小时开始起效,8~12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其缺点是药物吸收差,药效不稳定。
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作静脉点滴。
5、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30/70/、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如诺和灵30R为30%诺和灵R与70%诺和灵N预先混合的胰岛素。
选择30/70或50/50、70/30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胰岛素适应证:适用于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药物降糖效果不佳者、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大手术前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伴严重肝病、继发性糖尿病等。
胰岛素的分类及其特点可将胰岛素分为人胰岛素、牛胰岛素和猪胰岛素。
①人胰岛素分子量为5808,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是由胰腺胰岛的β细胞分泌的激素物质,由A、B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B两链之间有两处以二硫键连接。
②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结构类似,仅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即将人胰岛素B30位上的苏氨酸换成了丙氨酸。
③牛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有3个氨基酸不同,首先是将人胰岛素B30位上的苏氨酸换成了丙氨酸,除此之外还有将A8位上的苏氨酸和 A10位上的异亮氨酸换成了丙氨酸和缬氨酸。
2根据胰岛素制备工艺不同分类可将胰岛素分为由动物胰腺提取、适当纯化猪胰岛素、酶修饰、重组DNA技术等不同制备工艺来源的胰岛素。
2.1 经动物胰腺提取或适当纯化的猪、牛胰岛素传统胰岛素是指早期是由猪、牛胰脏或其混合物中提取的,只经过一步重结晶纯化得到的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杂质的提取物,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①单峰胰岛素:是指经凝胶过滤纯化处理后,胰岛素原含量显著降低的胰岛素。
②单组分胰岛素和高纯化胰岛素:是指经凝胶过滤处理后,再用离子交换色谱进行纯化的胰岛素,其中胰岛素原含量进一步降低,并能去除胰岛素衍生物和胰多肽等杂质。
2.2 半合成及合成人胰岛素指采用不同制备工艺获得的与人胰岛素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的胰岛素,如半合成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是以猪胰岛素为原料,经过酶修饰后得到的人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包括人胰岛素crb、人胰岛素prb和人胰岛素pyr,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利用经过基因修饰的细菌产生的人胰岛素。
2.3 胰岛素类似物是利用重组DNA技术,通过对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修饰生成的、可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一类物质,它们具有与普通胰岛素不同的结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特征,目前已经用于临床的有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两种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及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两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①赖脯胰岛素是将人胰岛素的B28和B29位的脯氨酸和赖氨酸的顺序转换,它属于超短效胰岛素,也可与精蛋白结合作为中效制剂。
简介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特点
胰岛素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分类和命名方式较为复杂,易导致概念混淆,使用不当,本文针对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和特点作一概述,以便我们更好地为病
人提供药学服务.
胰岛素制剂可根据胰岛素来源、制备工艺、作用时间长短等来进行分类。
1.根据胰岛素来源
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人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
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的区别在于结构上氨基酸序列的不同,因而动物胰岛素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可能在人体产生抗体而致过敏反应。
另外,动物胰岛素的效价低,由动物胰岛素换用人胰岛素时,剂量应减少15%~20%,否则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2.根据制备工艺
2.1 经动物胰腺提取或纯化的猪、牛胰岛素,目前传统的普通结晶的动物胰岛素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单组分或高纯化胰岛素,是指经凝胶过滤处理后的胰岛素,再用离子交换色谱进行纯化,以进一步降低胰岛素原的含量并去除部分杂质。
2.2 半合成人胰岛素:以猪胰岛素为原料进行修饰得到的人胰岛素。
2.3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又称重组人胰岛素,为中性可溶性单组分人胰岛素。
2.4 胰岛素类似物:通过重组DNA技术,对人胰岛素氨基酸序列进行修饰生成的可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一类物质。
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赖脯胰岛素,商品名为优泌乐;门冬胰岛素,商品名为诺和锐;甘精胰岛素,商品名为来得时;地特胰岛素,商品名为诺和平。
人胰岛素为六聚体,皮下注射不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必须解聚成单体或二聚体才能透过毛细血管进入循环。
而不同个体分解和吸收的差异较大,导致最后进入循环的胰岛素量会有明显差异。
另一方面,胰岛素混悬液若混合不充分或形成晶体会使吸收率降低,不同的注射部位也会影响最后的作用效果,这使得人胰岛素不能很好地重建人体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类似物克服了人胰岛素的这些不足,其中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达峰及维持正常时间较人胰岛素缩短,更符合生理餐后胰岛素谱,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吸收变异小,作用时间长,更好地模拟人体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
3.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长短
3.1 超短效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皮下注射后起效时间10~20min,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h,降糖作用持续3~5h,和正规胰岛素相比,它更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餐前注射吸收迅速,比人胰岛素快3倍,达峰时间短,能更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
使用时间灵活,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通常与中长效胰岛素合用,需注意的是用药10min内应进食碳水化合物,否则易致低血糖。
3.2 短效胰岛素:包括①动物来源的普通胰岛素(正规胰岛素、中性胰岛素、可溶性胰岛素等);②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R(笔芯、特充)、优泌林R(笔芯、特充)、甘舒霖R(笔芯)。
动物胰岛素较人胰岛素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使用剂
量大,起效慢,作用时间略短。
以诺和灵为例,皮下注射后0.5h内起效,1~3h 达峰,作用持续时间大约8h。
短效胰岛素一般在餐前30min皮下注射,由于在皮下存在一个吸收过程,不如超短效胰岛素峰型尖锐,与人的生理分泌模式有一定的差异,进餐时间提前易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若延后则易发生低血糖。
3.3 中效胰岛素:又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指将胰岛素混合到锌和鱼精蛋白磷酸缓冲液中,包括①动物来源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②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N (笔芯、特充)、优泌林N(笔芯、特充)、甘舒霖N(笔芯)、万苏林N。
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缓慢平稳释放,平均1.5h起效,4~12h达峰,作用持续时间18~24h,致低血糖的风险较短效胰岛素小,一般与短效制剂配合使用,提供胰岛素的日基础用量,可每日早餐前0.5~1h皮下注射,若每日用量超过40u ,则要分2次注射,早餐前注射日剂量的2/3 ,晚餐前注射日剂量的1/3 。
此外,中效胰岛素还常用于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中睡前给予,以控制夜间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
3.4 长效胰岛素:即精蛋白锌胰岛素(动物来源),是在低精蛋白锌的基础上加大鱼精蛋白的比例,释放更缓慢,作用持续时间更长,早餐前0.5~1h皮下注射3~4h起效,12~20h达峰,作用维持24~26h。
其缺点是吸收不稳定,导致药效亦不稳定。
3.5 超长效胰岛素:包括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皮下注射后可24h保持相对恒定浓度,无明显峰值出现。
一般为每日傍晚注射,其效时间1.5h ,作用可平稳保持22h左右,更适合于基础胰岛素治疗,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亦较少。
3.6 预混胰岛素:指含有短效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包括诺和灵30R,含30%的短效R和70%中效N胰岛素;诺和灵50R,含50%的短效R和50%中效N 胰岛素;优泌林70/30,含70%中效N和30%短效R胰岛素;诺和锐30特充,含超短效的门冬胰岛素和与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的双相混合物。
制剂中的短效成分起效迅速,可以较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中效成分缓慢持续释放,主要起替代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其缺点是预混方案有限,难以满足特殊的混合要求。
4.根据制剂性状
4.1 溶液型:即普通胰岛素,为无色澄明的可溶性中性或酸性溶液,属于短效制剂。
包括可溶性胰岛素、正(常)规胰岛素、未经修饰胰岛素,可在病情紧急时静脉输注。
4.2 混悬型:为延长胰岛素作用时间而对胰岛素进行结构修饰,外观为乳白色混悬液,属中、长效胰岛素制剂。
5.根据给药装置
5.1 注射式:包括普通注射液(西林瓶)、胰岛素笔芯(卡式瓶)、特充装置(钢笔形)、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泵(或腹腔植入型泵)。
5.2 非注射式:目前已上市或正在研发的品种有吸入剂(仅Exubera已上市),口腔喷雾剂、口服制剂、鼻腔喷雾剂、透皮释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