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组织学和胚胎学 消化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1
第12章消化管【学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管壁结构;了解消化管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主要学习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消化系统消化腺小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均开口于消化管腔大腺: 位于消化管壁外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从内向外,管壁分四层。
(一)粘膜: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两端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中段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富含小消化腺、血管和淋巴组织。
3、粘膜肌:薄层平滑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
(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消化腺、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与粘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襞。
(三)肌层: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为平滑肌。
多呈内环、外纵走向,肌层之间含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纤维膜或浆膜(结缔组织外有间皮)。
二、口腔: (自学)(一)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有小唾液腺,无粘膜肌。
(二)舌:表面覆有粘膜,内部为骨筋肌。
舌乳头:由舌背粘膜隆起形成,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味蕾:主要位于后两种舌乳头内,呈花蕾状,由味觉细胞(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组成,为味觉感受器。
(三)牙:解剖上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其组织结构包括: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牙髓腔,由牙小管和间质(胶原原纤维及钙化基质)构成。
牙袖质:包于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由袖柱和轴柱间质构成,为人体内最硬的结构。
牙骨质:包于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其组织结构似骨组织。
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髓腔内。
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
骨膜及牙龈:包绕牙颈周围的口腔粘膜。
(四)咽:由粘膜、肌层(骨骼肌)和外膜(纤维膜)组成。
粘膜:口腔: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喉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三、食道特点:粘膜: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较厚,为纵行平滑肌。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组成•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盲肠)•消化腺:肝和胆囊、胰腺2.功能对食物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
消化管1.黏膜层 mucosa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消化管两端(口、咽、食管、肛门)保护•复层柱状上皮消化管中段消化、吸收、分泌固有层lamina propria组成:结缔组织胃肠固有层含腺体和淋巴组织黏膜肌层 muscularis mucosae构成:薄层平滑肌除口腔及咽以外,其余各段均有分布构成:疏松结缔组织•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组织•食管腺、十二指肠腺•黏膜下神经丛:调节黏膜肌收缩和腺体的分泌2.黏膜下层submucosa小肠肌间神经丛3.肌层种类•骨骼肌: 食管上端、肛门•平滑肌: 大部分消化管肌层走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胃: 内斜、中环、外纵特殊结构•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运动•间质卡哈尔细胞:调节肌层自发缓慢的节律性收缩4.外膜adventitia浆膜serosa构成:薄层结缔组织和表面间皮分布:胃、肠功能: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胃肠蠕动纤维膜fibrosa构成:结缔组织分布:咽、食管、直肠功能:与邻近器官的结缔组织相延续,无明显界限,起到连接的作用。
口腔oral cavity口腔黏膜•口腔黏膜衬覆于口腔的内表面,分上皮和固有层,无黏膜肌。
•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并有不同程度的角化。
•固有层结缔组织较致密,形成乳头突向上皮深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觉神经末梢以及一些小的唾液腺,正常口腔黏膜呈粉红色。
舌(tongue)•由表面的黏膜和深层的舌肌构成。
•舌肌为纵、横及垂直交错排列的骨骼肌,使舌运动灵活。
舌底黏膜薄而平滑,背面黏膜粗糙,形成许多形态不同的舌乳头(lingual papilla)。
•舌黏膜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分布有舌腺,以导管开口于舌黏膜表面和舌乳头基部。
在舌•根背面的固有层内还分布有舌扁桃体。
第13章消化腺【学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消化腺的基本结构及消化系统中大消化腺的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胰腺内、外分泌部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意义、掌握肝脏的结构与功能意义;掌握肝血循环和胆汁排出途径。
掌握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的形态结构;了解三大唾液腺的结构特点;了解胆囊的结构。
学习本章须与“消化管”的内容密切联系。
【主要学习内容】一、睡液腺(一)分泌部(腺泡):1.浆液性腺泡:腺细胞单层,呈锥形或立方形,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嗜酸性,含大量分泌颗粒,核圆位于基底部。
分泌浆液,内含淀粉酶。
2.粘液性腺泡:腺细胞单层,呈锥形或立方形,胞质色浅(粘原颗粒被溶解),核扁位于基底部。
分泌粘液。
3.混合性腺泡:由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形式为在粘液性腺泡的底部附有几个浆液性细胞,称为半月。
(二)导管: 闰管→纹状管(分泌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总导管上皮:单扁、单立单层柱状单层柱状单柱、假复柱复扁(三)唾液腺的特点三大唾液腺的比较分类腮腺下颁下腺舌下腺腺泡纯浆液性腺泡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以粘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导管闰管长,纹状管较短闰管短,纹状管发达无闰管,纹状管较短分泌物量占唾液的25% 占唾液的70% 占唾液的5%分泌物主要成分唾液淀粉酶含唾液淀粉酶和粘液主要为粘液二、胰腺(一)外分泌部的特点腺泡:纯浆液性细胞组成,腺细胞具有合成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腺腔内有泡心细胞,为插入腺泡的闰管细胞。
导管:闰管长,无纹状管。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二)内分泌部胰岛:散在于腺泡之间的染色浅的细胞团,腺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主要有四种细胞: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数量20% 70% 5% 很少分布外周部中央散在于A、B细胞之间周边或散在于外分泌部分泌物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胰多肽功能使血糖升高使血糖降低抑制A、B细胞分泌抑制胃肠运动三、肝脏(一)概述:肝脏的主要功能:产生胆汁,合成多种蛋白,参与物质代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