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力矩的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6
力矩检测方法力矩检测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技术,在许多机械装备维护、制造以及复杂结构性检测工作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主要涉及到的主题有:1.力矩检测原理:力矩检测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机械运动,来分析其受到的力矩分布和大小,从而确定其工作状态。
例如,在检测过程中,测量仪器将通过检测物体的力量和力矩,以及物体在空间(X,Y,Z)轴上的转角方式来确定状态,即可以实现对物体负载状况的实时监测。
2.力矩检测常用技术:在实际检测中,常用的力矩检测技术包括:力矩传感、激光扭矩检测、电动扭矩检测、压电检测、电子测力计等技术。
(1)力矩传感技术:力矩传感技术通过测量物体的机械运动,从而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矩状态,实现物体负载分析,同时还可以对相关工艺制程提供参考。
(2)激光扭矩检测技术:激光扭矩检测技术是一种测量物体负载的有效方式,它实现的基本原理是,在激光通过物体时,激光能量受到物体的各个方向的旋转力矩的影响,从而得到相应的物体负载状态。
(3)电动扭矩检测:电动扭矩检测技术主要采集电机负载的扭矩信息,然后根据模式变化计算出扭矩,以进行相关检测分析等技术应用。
(4)压电检测:压电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技术,它将利用压电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压电材料的电容和阻抗,以及与外部物体之间的搏动,来分析物体的负载状态。
(5)电子测力计:电子测力计是一种测量物体的外力及其扭矩的仪器,主要用于测量静止及运动物体的外力。
它能够通过测量物体的机械运动,来测量物体受到的力矩分布大小,从而确定物体的工作状态,是目前检测技术中的革新型设备。
总的来说,力矩检测方法非常重要,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欢迎,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设备维护和制造工作效率,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收益,另外,它也有助于组织更安全、更经济的技术改进方案,为企业生存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计算力矩及测量物体的重力中心计算力矩及测量物体的重心引言:在物理学中,力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描述物体受力作用下产生转动的能力。
力矩的计算和测量对于理解物体的平衡和运动至关重要。
同时,测量物体的重心也是研究物体平衡和动力学性质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计算力矩和测量重心的原理和方法。
一、什么是力矩力矩是物体受力作用下产生转动的能力。
它是通过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物体中心轴的距离来描述的。
力矩的公式可以表示为:M = F * d其中M代表力矩,F代表力的大小,d代表力的作用点到物体中心轴的距离。
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二、力矩的计算方法计算力矩的方法取决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
如果力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点,并且与此点到物体中心轴的连线垂直,则力矩的计算变得相对简单。
此时,力矩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的长度。
如果力作用的点不垂直于物体中心轴,我们需要将力分解成垂直和平行于物体中心轴的分量,再计算力矩。
对于垂直分量,力矩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的长度;对于平行分量,力矩的大小等于零。
三、测量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是指物体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也是物体平衡的关键。
测量物体重心的方法有多种。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悬挂法:利用一根细线或细线杆,将物体悬挂起来。
通过观察悬挂物体的稳定状态,可以找到物体的平衡位置。
此时,悬挂点就是物体的重心位置。
2. 支点法:将物体放在一个平衡支点上,通过调整支点的位置,使得物体保持平衡。
支点的位置即为物体的重心位置。
3. 划线法:将一个任意形状的物体分别横向和纵向划一条线,找到两条线的交点即为物体的重心位置。
四、复杂物体的重心计算对于复杂形状的物体,重心的计算可以通过将物体分成若干个简单形状的部分来进行。
然后,计算每个部分的重心位置和各部分的质量分布,最后将各部分的重心位置加权平均即可得到整个物体的重心位置。
例如,对于一个均匀密度的二维物体,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矩形区域并计算每个矩形的重心位置和面积。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测量方法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和速度。
为了准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发展出了多种测量方法。
一、动态测力法动态测力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来计算力的大小。
常见的动态测力方法有两种:牛顿第二定律法和离心加速度法。
1. 牛顿第二定律法: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已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来计算力的大小。
实验中,常用弹簧秤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大小,同时使用加速度计或者计算加速度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a,就可以计算得到力的大小。
2. 离心加速度法:离心加速度法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原理测量力大小的方法。
当物体在旋转的平台上运动时,平台会施加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物体受到的力让其处于离心状态。
根据离心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作用力的大小。
实验中,可以使用离心仪来制造离心状态,然后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离心加速度,再根据公式F = mω^2r(其中,m为物体质量,ω为角速度,r为离心半径),计算出作用力的大小。
二、静态测力法静态测力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处于力的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来计算力的大小。
常见的静态测力方法有三种:弹簧测力计法、天平法和力矩平衡法。
1. 弹簧测力计法: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力的装置,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当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弹簧产生一定程度的伸长或压缩,根据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可以推算出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通常具有刻度或数字显示装置,通过读取刻度或数字,可以得到力的大小。
2. 天平法:天平法是通过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力的大小来测量力。
将待测的力与已知力放在天平的两端,通过不断调整已知力的大小,直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天平平衡,此时已知力与待测力相等。
天平法相对简单,只需要一个天平和已知力,就可以直接测量出待测力的大小。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力矩分析与测量技巧力矩分析与测量技巧在物理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力矩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一种旋转效果。
在物理学中,力矩是研究物体平衡和旋转的重要概念。
为了准确分析和测量力矩,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在力矩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力矩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力矩的定义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旋转效果。
力矩的大小等于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力臂是垂直于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根据矩框图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力的方向和力臂的长度来计算力矩。
其次,在实验中测量力矩时,我们需要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常用的测量力矩的仪器有扭矩计和力矩平衡器。
扭矩计是一种测量力矩的专用仪器,其原理基于杠杆的平衡原理。
通过施加一个已知的扭矩,在力矩平衡位置上测量另一个未知扭矩的大小。
力矩平衡器是在力矩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力矩的方法,通过调整力矩平衡器的位置和均衡力对物体施加一个平衡的力矩。
接下来,我们需要注意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和如何减小误差。
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用于实验的仪器或装置固有的不确定性和测量方法的不完善性导致的,而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多次重复测量、颠倒使用仪器、使用更精确的仪器等。
最后,在力矩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力矩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力矩平衡是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总力矩为零。
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位置来实现物体的平衡。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力矩平衡的原理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测量物体的密度等。
总结一下,力矩分析与测量技巧在物理实验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
准确分析和测量力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平衡和旋转。
我们需要掌握力矩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在实验中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减小误差的措施。
力矩平衡原理和应用也是力矩分析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力矩名词解释力矩是矢量,是有方向性的,它的方向总是指向被施加力的合力方向。
——引自“化学工业出版社”《无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2002年10月第1版力矩名词解释(1)力矩的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力和力偶都可以用一个复数表示:φ=Meax 其中: Meax为力对轴的力矩,用mA表示;Λ是力偶对轴的力矩,用m表示。
再设轴为X轴,横坐标为y轴,力矩的方向就是该力对y 轴的力矩: M=μφ,其中μ为力对轴的摩擦力系数,可取1/μ=n ×1n/m,也可以由n=ρv/2确定。
计算力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简谐法。
②叠加法。
不论使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后都要进行平衡校正。
( 2)力矩的测量——引自《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版( 3)力矩的功力矩对于机器和传动装置所作的功,称为力矩的功。
力矩的功等于力对转轴的力矩的功率乘以转速。
单位为W,即每秒功等于1/60t(即1/60f,下同)。
如果力对转轴的力矩的功率与转轴对外的转动惯量成正比,则力对转轴的力矩功率越大,机器或传动装置就能得到越大的转矩,传动效率越高。
例如:一台主轴功率为6kW的主电动机带动一台2t的减速器,主轴输出的功率是3kW,减速器输入的功率是0.5kW,求减速器的输出功率?解: 6kW×3=12kw,再根据公式P=KW×*( 4)平面力偶的力矩公式单位:牛顿( N)力偶的力矩和力的相同点:它们的作用点都在轴线上,而且力和力偶都可以分解为与轴平行的和反平行的两部分力矩的平衡条件:力和力偶都对轴产生力矩。
只有这样,两力偶或力和力偶才能平衡。
力矩名词解释(二)力矩(力矩)是矢量,是有方向性的,它的方向总是指向被施加力的合力方向。
力的力矩表示形式:单位体积内力的力矩称为力的力矩,用iN表示,单位:牛·米。
力矩与力的关系:力矩=力×力臂。
即: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用长度单位表示)等于力矩。
力矩测量方法介绍
力矩测量是指测量物体受到的力矩大小及其作用方向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力矩测量方法:
1. 力臂法:力臂法是利用一个固定的力臂测量力矩的方法。
首先需要测量力臂的长度,并使其保持固定。
然后将力施加在力臂上,并测量力施加点到力臂的垂直距离。
最后根据力与力臂的乘积计算力矩的大小。
2. 弹簧力矩计:弹簧力矩计是一种常见的力矩测量装置。
它由一个弹簧和一个固定在弹簧上的指示器组成。
当外力施加在弹簧上时,弹簧会产生变形,指示器会指示出力矩的大小。
弹簧力矩计广泛应用于工程和实验室中。
3. 十字力矩计:十字力矩计也是一种常见的力矩测量装置。
它由两个垂直排列的力臂组成,分别用于测量水平力和垂直力的大小。
十字力矩计通过测量力臂的长度和施加在力臂上的力来计算力矩的大小。
4. 数字力矩传感器:数字力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技术测量力矩的装置。
它能够实时转换力和力臂的信息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电子显示器或数据采集系统来显示和记录力矩的值。
数字力矩传感器在实时监测和控制力矩的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取决于实际需求和测量场景。
物理测量使用仪器测量力矩物理测量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用于测量和验证各种物理现象和定律。
在物理测量中,力矩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参数,它描述了物体受到的力的作用点到旋转轴的垂直距离与力的大小的乘积。
为了准确测量力矩,科学家和工程师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来进行测量和记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仪器和方法,用于测量力矩。
1. 力矩杆测量法力矩杆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力矩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固定的旋转轴和一个可以在轴上运动的测力臂组成。
当一个力作用在测力臂的一端时,力矩杆就会绕旋转轴转动,并且可以测量到力矩的大小。
通过调节测力臂的位置,可以改变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力矩杆广泛应用于物理实验室和工程实践中,用于测量和研究物体受力和旋转的行为。
2.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利用弹簧的变形来测量力矩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弹簧和一个连接在弹簧上的显示器组成。
当一个力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会发生变形,变形的程度与施加力的大小成正比。
通过读取显示器上的数值,可以准确测量力矩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常用于工程测量和力学实验中。
3. 运动学法运动学法是一种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变形来测量力矩的方法。
它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矩的定义,通过测量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形变来推导和计算力矩的大小。
运动学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物理实验和工程应用中,例如测量旋转物体的转速和加速度、计算机械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等。
4. 电子测力计电子测力计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来测量力矩的现代化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负载传感器和一个数字显示器组成。
负载传感器可以将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数字显示器来显示和记录力矩的数值。
电子测力计具有高精度、自动化处理和数据存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总结物理测量使用仪器测量力矩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力矩杆测量法、弹簧测力计、运动学法和电子测力计等仪器和方法,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准确测量和记录物体受力和旋转的行为。
力的大小与力矩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描述了物体受到的推或拉的程度。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其引起的物体加速度来确定。
然而,除了力的大小外,力的作用方式也非常重要。
力矩是衡量力在物体上产生转动效果的指标。
力矩是由力相对于旋转轴的作用点的位置和力相对于该点的方向组合而成的。
它可以被视为力对于旋转的倾向,类似于杠杆的原理。
力矩是一个矢量量,其大小等于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力臂是垂直于力的作用线,并通过旋转轴的距离。
考虑一个简单的示例,一个物体在平面上绕其上的轴旋转。
如果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但力作用线不经过旋转轴,那么该力将产生一个力矩,使物体绕轴旋转。
这个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
对于一个恒定的力,力矩的大小与力臂的长度成正比。
如果力臂越长,那么力矩也越大。
同样,如果力的大小增加,力矩也会增加。
对于一个不恒定的力,可以通过积分力在旋转轴上的分量来计算力矩。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力矩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杠杆系统中的力矩可以用来增加力的效果。
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为给定的力提供更大的力矩。
这是杠杆原理的基础,它在各种机械和工程设备中发挥重要作用。
力矩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其所受的外力。
通过将物体固定在旋转轴上,并施加一个已知大小的力到其上,可以通过测量产生的力矩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同样,当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时,力矩的总和必须为零。
这可以用来计算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除了上述应用外,力矩还在生物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人体的关节和肌肉系统是由一系列杠杆系统组成的。
通过研究力矩的作用,可以深入了解肌肉如何通过产生力矩来控制人体的运动。
综上所述,力的大小和力矩是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力的大小描述了物体受到的推或拉的程度,而力矩描述了力在物体上产生转动效果的能力。
了解力和力矩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力矩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杠杆系统、测量物体质量和外力,以及生物力学等领域。
高中物理知识点:力的大小力矩计算
本文将讨论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力的大小和力矩计算。
以下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是指力的强度或大小。
力可以通过施加和测量力的方
法来确定。
在物理中,力的大小单位是牛顿(N)。
下面是一些关
于力大小的重要概念:
特性
- 力的大小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 两个力可以进行比较并求和。
- 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测量
- 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以牛顿(N)为单位。
力矩计算
力矩是一个物理量,用于描述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旋转效果。
力矩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平衡和旋转运动。
下面是一些
与力矩计算相关的重要概念:
特性
- 力矩的大小与施加力的效果和力的距离相关。
- 力矩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 一个物体的力矩为零时,它处于平衡状态。
力矩计算
- 力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 = F * d * sin(θ),其中M是力矩,F是力的大小,d是力的作用距离,θ是力的作用角度。
- 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以上是关于高中物理中力的大小和力矩计算的基本知识点。
掌
握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平衡问题。
使用电动机测量力矩的技巧与应用引言:力矩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旋转效应。
在工程领域中,测量力矩的准确性对于设计和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电动机是一种常用的力矩测量工具,它能够通过测量电流和转速来计算力矩。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电动机测量力矩的技巧与应用。
一、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在选择电动机时,需要考虑力矩测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
通常情况下,大功率电动机可以提供更高的力矩测量范围,而小功率电动机则适用于较低的力矩测量。
此外,还应考虑电动机的转速范围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确定测量点位在进行力矩测量之前,需要确定合适的测量点位。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力矩作用最大的位置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物体的固定方式,以避免测量过程中的干扰。
三、测量电流和转速电动机测量力矩的关键是测量电流和转速。
电流和转速的测量可以通过连接电动机的电源线和转速传感器来实现。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流和转速的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计算力矩一旦测量到电流和转速,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力矩:力矩 = 电流 ×转矩常数 / 转速其中,转矩常数是电动机的特性参数,可以在电动机的技术手册或数据表中找到。
通过计算得到的力矩值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力矩控制。
五、应用领域电动机测量力矩的技巧和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汽车工业: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电动机测量力矩可以用于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性能。
2. 航空航天工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电动机测量力矩可以用于飞机引擎的研发和测试,以确保引擎的可靠性和性能。
3. 机械工业: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电动机测量力矩可以用于检测和控制机械设备的负载和运行状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油田工业: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电动机测量力矩可以用于测量钻井设备的扭矩,以确保钻井的安全和效率。
结论:使用电动机测量力矩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测量方法。
物理学实验中的力矩测量与控制技巧在物理学实验中,力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旋转效应,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平衡和旋转运动。
力矩的测量与控制是物理学实验中的关键技巧之一,本文将探讨力矩测量与控制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力矩的测量。
力矩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作用力和力臂的乘积来得到。
作用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力臂是指作用力与物体旋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作用力的大小,使用刻度尺或者测量仪器来测量力臂的长度。
通过将这两个量相乘,我们可以得到力矩的大小。
然而,力矩的测量并不总是那么简单。
在实验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测量非常小的力矩,而这些力矩可能会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例如,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都可能会对力矩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润滑剂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使用真空室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平均值法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即多次测量同一力矩,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除了测量力矩的大小,我们还需要控制力矩的方向。
在实验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对物体施加一个特定方向的力矩,以实现我们的实验目的。
为了控制力矩的方向,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和装置。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杠杆原理来改变力矩的方向,通过调整杠杆的长度和角度,我们可以实现对力矩方向的精确控制。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电磁铁来产生磁场力矩,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我们可以实现对力矩方向的控制。
除了测量和控制力矩,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差。
例如,力矩的测量误差可能会来自于力臂的测量误差和作用力的测量误差。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提高测量的精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装置和条件的不完善造成的,而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增加实验次数,提高实验的重复性。
六维力传感器简介六维力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的力和力矩的传感器。
它能够测量物体在六个自由度上的力和力矩,即沿x、y和z轴方向的力和绕x、y和z轴方向的力矩。
六维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工作原理六维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压电效应。
在传感器的六个维度上,安装有压电传感器元件。
当物体受到力和力矩作用时,传感器元件会产生相应的压电信号。
通过测量这些信号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确定物体所受力和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应用领域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安装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受力情况,确保机器人正确稳定地执行任务。
六维力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机器人的控制,通过监测机器人的力和力矩,调节机器人的运动和力量输出,提高机器人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对于力和力矩的测量要求非常高。
六维力传感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在飞行器的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六维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飞行器的气动力和力矩,确定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同时,在航天器的轨道控制和对接任务中,六维力传感器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汽车在汽车制造和测试中,六维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汽车的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受力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对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改进。
除此之外,六维力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汽车碰撞测试、底盘动力学分析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医疗在医疗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可以用于康复机器人的控制和监测。
通过安装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调整康复机器人的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此外,六维力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手术机器人的操作控制,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优势和挑战六维力传感器具有以下优势:•准确性高:六维力传感器能够精确地测量物体的力和力矩,提供可靠的数据。
•灵敏度高:六维力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微小的力和力矩变化。
力和力矩的测量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F dp /d t =
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
2
11/N kg m s =⋅
力矩定义:位矢和力的叉乘。
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
力矩单位是牛顿·米(N ·m )
对力的测量问题有两种基本方法:(1)直接比较(2)使用标准传感器进行间接比较 直接比较方法利用某种形式的梁式天平,并且使用零位平衡技术。
1 力的测量
1.1等臂天平(如图中分析天平,精度可达0.1mg )或非等臂天平。
最简单的重量或力的测量系统。
基于力矩比较原理工作的。
由未知的重量或力产生的力矩,和一个已知量产生的力矩进行比较。
1.2摆式测力机构
如摆式秤。
输入量施加到负载杆上,使配重旋转向外移动。
该移动使得配重作用力矩增加,直到负载力矩和摆秤力矩相等。
1.3 弹性传感器
很多力传感器系统利用某种机械弹性件或弹性件的组合,对弹性件施加载荷导致一种类似的变形,通常是线性的,然后对该变形直接观察并且用于力的测量,或者使用另一个传感器来将该位移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输出,通常是电的形式。
通常要对弹性件进行标定,如调整螺旋弹簧的有效圈数等。
1.4应变片测力计
与将总变形用于测量载荷不同的是,应变片测力计根据单位应变来测量负载。
电阻型应变片非常适合于这一用途。
若要测量的是大载荷,可以使用直接拉压型元件。
如果是小载荷,则可通过弯曲来放大应变。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当金属丝或金属箔片被机械地拉长时,导体的长度将变长,截面将变小,因此其电阻发生变化。
如果电阻元件长度紧密附着在发生这样应变的构件上,使得电阻元件也产生应变,那么测出的电阻变化可以根据应变来定标。
金属应变片的应变片因子F 在通常要求的应变范围内基本上是个常数,而由实验确定的应变片因子F 的值,对于一种给定的材料是相当一致的。
1R F R
ε∆=
在实际应用中,F 和R 的值是由应变片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者要根据被测的输入量情况确定R ∆
图中所示的拉压型电阻应变片测力计的电桥常数是2(1+u),其中u是材料的泊松比。
这种承压元件承载能力为3百万磅。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补偿温度,消除因加载偏心而造成的附加弯矩。
此外还可通过梁式弹性元件、环式弹性元件、轮辐式弹性元件进行测力。
1.5压电测力计
基于正压电效应,即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收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而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
单片压电晶片难以产生足够的表面电荷,在压电式传感器中常采用两片或两片以上压电晶片组合在一起使用。
由于压电晶体是有极性的,因而两片压电晶体构成的传感器有两种接法:串联和并联。
压电元件并联连接和串联连接
并联连接:两压电元件的负极集中在中间极板上,正极在上下两边并连接在一起,此时电容量大,输出电荷量大,适用于测量缓变信号和以电荷为输出的场合。
串联连接:上极板为正极,下极板为负极,在中间是一元件的负极与另一元件的正极相连接,此时传感器本身电容小,输出电压大,适用于要求以电压为输出的场合,并要求测量电路有高的输入阻抗。
1.6液压和气压测力
原理:一个力施加到活塞或膜片的一侧,并且将液压或气压的压力施加到另一侧,就需要某个特定压力值来精确平衡这个力。
当力作用在活塞上时,产生的油压或气压就传到某种形式的压力传感系统,通过测出这个压强就可获知负载力的大小。
用这种元件可以得到很高的负载容量和精确度。
最大已能做到22.2MN,精确度量级为容量的±0.1% 由于对温度变化敏感,因此应提供调整零位设定值的措施。
2 转矩测量
转矩测量常和确定机械功率关联在一起,在这一意义上,转矩测量装置通常称为测功计,如此应用时转矩和角速度都应确定。
测量转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得负载信息以便用于应力或变形分析。
2.1测功机
吸收式测功机在测量转矩时耗散机械能量,适合于测量功率或由动力源如发动机、电动机产生的转矩。
常用的有依靠干摩擦的摩擦式测功机,利用液体摩擦的水力测功机,依靠电
流损耗的电涡流测功机,利用磁滞转子的磁滞测功机等。
其中前两种机型比较古老,已基本淘汰。
上图所示,是一台涡流测功机。
铁轭是圆筒形和支架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磁极铁心固定在铁轭上,其外面套上励磁绕组。
铁轭罩内设置若干对S极、N极磁极(图中只画1对),交替排列。
铁轭下方固定一块金属压板,被固定在基座上的2个压力传感器限制于小范围的活动空间里。
使用时,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I,将在磁极铁心与与转子铁心之间产生恒定磁通φ,在铁轭、磁极铁心、气隙、转子铁心之间环成闭合磁路。
电动机通过转轴连接器拖动转子铁心以转速n旋转时,转子铁心因切割磁场感应出涡流,产生制动转矩T,此转矩传递到金属压片上,以压力形式传递到压力传感器,压力转换成输出电流信号,输送到电路设备或到仪表上,供处理、显示。
只要改变励磁电流,就可以平滑改变转矩。
2.2磁致伸缩式(压磁式)扭矩测量
这种传感器的扭力轴由铁磁材料做成。
把绕有线圈的两个π形铁芯安装在扭轴周围,在其中一个铁芯的线圈中通以交流电,在扭轴周围形成交变磁场,称为励磁线圈,另一个铁芯的线圈用来产生感应电势,称为测量线圈。
当扭力轴收到转矩作用时,扭轴沿正应力方向磁阻减小,沿负应力方向磁阻增大,其表面上出现各向异性磁阻特性,使交变磁场的磁力线重新分布,从而使测量线圈上的感应电势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感应电势与轴上所受扭矩成线性关系。
这样,通过检测感应电势,就可以测量扭矩。
这种传感器属于接触测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过载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
缺点是沿扭力轴圆周分布的磁导率存在固有偏差,从而无法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2.3光电式扭矩传感器
在扭力轴上相距一定的位置上固定安装两片圆盘形光栅,在无转矩作用时,两片光栅的明暗条纹错开,完全遮挡光路因此置于光栅另一侧的光敏元件无光照射,亦无电信号输出。
当有转矩作用时,安装光栅的两截面产生相对转角,使得两片光栅的明暗条纹发生部分重合,
有部分光线透过光栅照到光敏元件上,从而输出电信号。
转矩越大,扭转角就越大,透射光越多,输出电信号也越大。
因此通过检测输出的电信号可测出扭矩。
这种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差,不能测量启动和低转速转矩,静标困难,结构复杂,目前很少使用。
2.4磁电式扭转传感器
在转轴上固定两个齿轮,通过其所在横截面之间相对扭转角来测量扭矩。
永久磁铁和线圈组成的磁电式检测头对着齿顶安装。
当转轴不受扭矩时,两线圈输出信号相同,相位差为零。
转轴承受扭矩后,相位差不为零,且随两齿轮所在横截面之间相对扭转角的增加而加大,其大小与相对扭转角、扭矩成正比。
这种传感器可测启动和低速转矩,但动态特性不好,不适于高速转动中的扭矩测量。
2.5应变式扭矩传感器
沿扭力轴的轴向±45°方向分别粘贴4个应变片,组成全桥电路的四个桥臂,用以感受同向的最大正应变。
有扭转时,应变片电阻变化,使桥路输出电压变化,经过处理后可得到外加扭矩。
这种传感器适用范围广,且结构简单,测量准确度高,但抗干扰能力较差,温度、湿度及粘接剂等对其都有影响。
信号传输技术是这类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常用集流环传输、电感耦合传输(利用电感耦合将外部激励电源接入桥路,将测量信号也通过电感耦合传输出去)、无线传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