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10.13 KB
- 文档页数:6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小结1.干湿法称重法干湿法称重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土壤的湿重和干重来计算土壤含水量的。
具体步骤如下:(1)从待测土壤样品中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本,记录其湿重并置于105℃下干燥至恒重。
(2)计算土壤的含水量,公式为:土壤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2.速效土壤含水量的测定速效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中表层土壤(一般为0-30厘米)中的土壤含水量,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灌溉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速效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包括压实法、蓄水法和电导率法等。
(1)压实法:将土壤样品放入标准容器中,进行标准重力处理,然后测定容器中土壤和水的质量,从而计算土壤容重。
(2)蓄水法:将土壤样品放入带孔的土壤柱中,通过灌溉一定量的水,测定出流水的数量,从而计算土壤含水量。
(3)电导率法:利用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土壤含水量。
通过测定土壤电导率,可以反推出土壤含水量。
3.艾弗姆法艾弗姆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它是利用土壤中的吸力作为土壤含水量的指示器,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吸力来计算土壤含水量。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土壤水分特性曲线,还需要相关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测定。
4.放射性测定法放射性测定法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减和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土壤含水量。
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保护措施,操作较为复杂。
5.土壤水分传感器法土壤水分传感器法是一种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在农田灌溉和土壤水分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传感器的不同原理,包括电容法、电阻法、微波法等多种类型。
总结起来,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干湿法称重法、速效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艾弗姆法、放射性测定法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法等。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性因子,各国对土壤含水量都进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对土壤水分的研究投入相当大,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但是国外比较偏重于水分入渗、森林水文方面的研究,对某地区植被与土壤水分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
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场,逐渐对土壤水分进展细致深入地研究,开场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土壤水分是植物水分的直接来源,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等营养物质,进展生长。
同时,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又决定着植物的生长状况的好坏。
因此,测量土壤水分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国外有很多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具体方法列举如下:滴定法,称重法,电容法,电阻法,微波法,中子法,KarlFischer法,γ射线法,核磁共振法,时域反射法〔TDR〕,石膏法,红外遥感法和土壤水分测定仪等。
尽管方法众多,但我们具体在测定土壤水分时,只是选择其中的一种来测量。
那么,下面我就具体来介绍下几种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具体介绍:1、烘干法:烘干法是测定土壤水分最普遍的方法,也是标准方法。
具体为:从野外获取一定量的土壤,然后放到105℃的烘箱中,等待烘干。
其中烘干的标准为前后两次称重恒定不变。
烘干后失去的水分即为土壤的水分含量。
计算公式为土壤含水量=W/M*100%,M为烘干前的土壤重量,W为土壤水分的重量,即M与烘干后土壤重量M’的差值。
2、电阻法:电阻法利用石膏、尼龙、玻璃纤维等的电阻和它们的含水量有关。
当把这些中间物加上电极放置在潮湿的土壤中,然后一段时间后,这些东西的含水量到达平衡。
由于电阻和含水量间的关系,我们先前标定电阻和百分数间一定的对应关系,然后就可以通过这些组件,得到1~15大气压吸力围的水分读数。
3、中子散射(neutronscattering)法:中子法适合测定野外土壤水分。
它根据氢在急剧减低快中子的速度并把它们散射开的原那么,现在市面上已经有测定土壤水分的中子水分计。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作者:王大龙舒英格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土壤含水量是土壤学和农业节水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门课题,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将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从研究手段和范围(尺度)上划分为三大类:取样—定位测量法、遥感监测法、模型模拟法。
经过对已发表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相关文献的统计调查和检索,依据文献数量、文献引用率和关键词频度,得出取样—定位测定法是当前土壤水分的主要测定方法,遥感监测法是未来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模型模拟法具有理论探索和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1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17)01-00-0国际DOI编码:10.15958/ki.sdnyswxb.2017.01.001Research Progress in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Soil Water ContentWANG Dalong, SHU Yingge*(College of Agronom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Abstract:Soil water content is an important field and hot topic in soil science and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y research. By analyzing literatures concerned, soil moisture determination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ampling-loc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del simul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n quantity of literatures, citation index and the frequency of keywords, we concluded that the sampling-location method was the main method to measure soil moisture, and th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method was the trend of the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 method in the future. The model simulation method also had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value.Key words:Soil water, Soil moistur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Research progress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所含有水分的数量,是表征土壤物理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1]。
土壤水含量测定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土壤水含量测定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这土壤里的水含量,那可太重要啦!就好像人得喝水一样,植物也得靠土壤里的水来活命呀。
要测定土壤水含量,咱先来说说烘干法。
这就好比是给土壤来个“大体检”!把土壤样本放进烘箱里,高温烘烤,把水分都给逼出来,然后算算前后的重量差,这不就知道水含量有多少啦。
这办法简单直接,就像咱中国人做事儿,实诚!还有一种张力计法,就好像是给土壤装了个“压力探测器”。
通过测量土壤的张力,来推断水含量的多少。
这就好比是能感知土壤的“心情”一样,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再说说中子法,这可有点高科技的味道呢!它就像是个能看透土壤的“小眼睛”,通过中子的散射来了解水含量。
不过这个方法可得小心操作,不然出了差错可就麻烦咯。
称重法也不错呀,直接称一称土壤的重量变化,多直观呀!就像咱平时称体重一样,能清楚地看到变化。
哎呀,你想想看,如果不知道土壤水含量,那咱种地的时候不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啦?就好比做饭不知道放多少水,那做出来的饭能好吃吗?所以说呀,这些测定方法可都是宝贝呢!咱农民伯伯种地,那得靠这些方法来掌握土壤的情况,才能种出好庄稼。
科研人员搞研究,也得靠它们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这土壤水含量测定方法,可不就是打开土壤秘密的钥匙嘛!咱得重视这些方法,就像重视咱的一日三餐一样。
学会用这些方法,就像学会一门手艺,用处大着呢!不管是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还是小小的实验研究,都离不开它们呀。
总之呢,土壤水含量测定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用处,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就像咱挑衣服一样,得挑适合自己的。
可别小瞧了这些方法,它们可是能帮咱更好地了解土壤,更好地和大自然打交道呢!让我们一起好好利用这些方法,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吧!。
实验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测定意义严格地讲,土壤含水量应称作土壤含水率,因其所指的是相对于土壤一定质量或容积个的水量分数或百分比,而不是土壤所含的绝对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经常了解田间土壤含水量,以便适时灌溉或排水,保证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并利用耕作予以调控.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二、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含水量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烘干法、中子法、γ射线法和TDR法(又称时域反射仪法)。
其中后二种方法需要待别的仪器,有的还需—定的防护条件,这里不再作详细介绍,只介绍较为简便的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野外测定法。
三、土壤含水量(自然含水量)的测定(一)实验室烘干法测定烘干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采样会干扰田间土壤水的连续性,取样后在田间留下的取样孔(尽管可埂实),会切断作物的某些根并影响土地水分的运动。
烘干法的另一个缺点是代表性差。
田间取样的变异系数为l0%或更大,造成这么大的变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在团间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
影响土壤水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有土塌质地、结构以及不同作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和植冠对降雨的截留等。
尽管如此,烘干法还是被看成测定土壤水含量的标准方法。
为避免取样误差,最好按上坟基质特征如土地质地和结构分层取样.而不是按固定间隔深度采样。
1.方法原理土壤中所含的水分在105-110℃条件下能汽化,变成水蒸汽而脱离土壤。
2.仪器设备烘箱、铝盒、取土钻、台秤。
3.操作步陈(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称重(可用感量0.1g台秤)。
(2)田间取土15-20g装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到室内称重,记录土样的湿质量m t,置于105-110℃烘箱中6—8h至恒重,然后测定烘干土样,记录土样的干质量m s。
4.结果计算(2)根据公式θm=m w/m s×100%,计算土样含水量,其中:m w= m t-m s,θm表示土样的质量含水率,习惯上又称为质量含水量。
2021年2月錄色料故Jo u rn al of G ree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第23卷第4期探地雷达在探测土壤含水量方面的研究进展付俊\毕京锐\韩路2(1.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指出了探地雷达(G r o u n d P e n e t r a t i n g R a d a r,G P R)是一种新"S!的、无损的能够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的一种方法。
G P R作为一种中大尺度的土壤含水量探测方法,在探测土壤的含水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大量国内外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汇总分析,目前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主要包括4种:反射波法、地面波法、地表反射系数法、钻孔雷达法,其中根据反射波法是比较常用的。
通过概述国内外利用探地雷达来探测土壤含水量的不同方法及研究现状,对这4种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通过大量相关研究的结果.说明利用探地雷达在探测土壤含水量方面的方法是可行的,为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土壤含水量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探地雷达;土壤;含水量;反射波中图分类号:S1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4-0194-061引言土壤的含水量关系到植物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农业灌溉,同时也是研究农业干旱和作物干旱的重要指 标。
农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性不完全受土壤肥力的变异性影响,还有可能是由于土壤含水量的变异性引起的。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没有水植物就不能吸收 土壤的养分,农业耕作如杂草的控制以及田间灌溉和施肥等都离不开水因此,对土壤中水分的分布情况精 确掌控对整个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的用于测量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小尺度的定点测定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主要的测定方法有烘干 法、时域反射仪法(T i m e D o m a i n Reflectometry,T D R)、中子法、伽玛射线法、频域反射仪法(Frequency D o m a i n Reflector,F D R)、电容器传感法等。
土壤含水量实验报告.doc
土壤含水量测试是土壤肥力分析的基本过程,是识别土壤特性的理想方法和分析肥力
变换的基础。
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土壤的特性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设计:为了观察不同含水量下土壤特性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棉花种子播种
在四种土壤含水量下长时间测试。
实验土壤分别为0、25、50、75%水分。
对比实验结果,计算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植物植株数和生物量累积。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在0%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植株数最少,且植株生物量累
积最少;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植株数和植株生物量累积也增加。
当75%的土壤水分,植株数最多的情况下,生物量比0%的土壤水分增加了近两倍;而25%的土壤水分,植株数
和生物量比50%的土壤水分增加最多。
结论: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植株数量和植物生物量累积随土壤含水
量的增加而增加。
25%、50%、75%的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好,而0%的使植
株生长不良。
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生长,应控制(或增加)土壤水分的合理范围,以及定
期施加有机肥等肥料。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研究【摘要】本文简述了现今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现状,总结了常用的测定土壤水分的方法及其原理,比较分析了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分析出了本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接下来的研究展望,为土壤水分测定精度、操作性、实用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土壤水分;测定一、土壤水分测定的主要方法(1)烘干法。
烘干法又名重量法。
烘干法测定的是土壤重量含水量,有恒温箱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红外线烘干法等,恒温箱烘干法一直被认为是最经典和最精确的标准方法。
即取土样放入烘箱,烘至恒重,此时土壤水分中的自由态水以水蒸气形式全部散失掉。
再称重量,从而获得土壤水分含量。
烘干法的优点是就样品本身而言结果可靠,是土壤水分测定的基本方法,也是检验其他测定方法优劣性的常用方法。
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取样时会破坏土壤深层,且取样困难,定点测量时不可避免由取样换位而带来误差,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进行长期原位监测,且受土壤空间变异性影响也比较大。
另外传统的测定含水量的恒温箱烘干法费时费力(需8小时以上),还需要干燥箱及电源,不适合野外作业。
采用酒精燃烧法,由于需要翻炒多次,极为不便,不适合用于细粒土壤和含有有机物的土壤,且容易掉落土粒或燃烧不均匀而带来较大误差。
红外线法测定精度虽高,但需要专门的仪器。
(2)射线法-中子仪法。
中子仪法是将中子源埋入待测土壤中,中子源不断发射快中子,快中子进入土壤介质与各种原子离子相碰撞,快中子损失能量,从而使其慢化。
中子法十分适用于监测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套管永久安放后不破坏土壤,能长期定位连续测定,不受滞后作用影响,测深不限。
中子仪还可与自动记录系统和计算机连接,因而成为田间原位测定土壤含水量较好的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
需要田间校准是中子法的主要缺点之一。
另外,仪器设备昂贵,一次性投入大。
中子法对土壤采样范围为一球体,这使得在某些情况下测量结果会出现偏差。
此外,中子仪还存在潜在的辐射危害。
(3)介电特性法——时域反射仪法(tdr)。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现状与进展Ξ马履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 该文论述了国外在土壤水分入渗、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流的运动、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确定和土壤水分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文中指出,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土壤水分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手段方面都逐步与国际趋同,如土壤水势理论已作为土壤水分定量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测定土壤水势的方法和仪器已日趋完善,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在森林土壤坡地三维渗透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和计算机数值技术计算山坡林地顺坡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水量,并将所涉及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多维图形制作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编制成计算机软件。
在这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 土壤水分参数 森林土壤水分世界上1 3的地区,包括我国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水分的缺乏严重困扰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土壤水分研究已成为当今土壤物理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世界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前苏联、巴西、印度以及部分中东干旱地区的国家对土壤水分研究投入较多,具有较强的实力。
1 国外土壤水分研究现状与进展长期以来,人们仅能够通过D arcy 定律对饱和土壤水分做定量研究,对非饱和土壤水分主要采用形态学的观点进行定性地描述或分析土壤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进入80年代,随着测试手段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以及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土壤水分的研究由经验到理论、定性到定量发生了质的转变,并为相关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国外土壤水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领域。
1.1 土壤水分的入渗目前,土壤水分入渗研究主要集中在Green 2Аm p t 模型的修正以及Ph ili p 和Par 2lange 入渗方程的求解两方面。
经过修正的Green 2Am p t 模型能较好地说明非匀质土壤的降水入渗过程。
土壤含水率的检测研究进展罗红品;李光林【摘要】土壤含水率检测对于实现现代农业中的精确灌溉、节约水资源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综述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土壤含水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烘干法、张力计法、中子仪法、介电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壤含水率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国内相关技术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
%Soil moisture detection was significant for achieving precision irrigation in modern agriculture and saving wa -ter .The paper reviewedthe status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commonly used in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soil moisture ,inclu-ding oven-dryingmethod,tonometer,neutron probes,dielectric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etc.At the same time,the existing problems was analyzed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in soil moisture was proposed to research -ers on the related study as a reference .【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244-247)【关键词】土壤;含水率;检测;传感器【作者】罗红品;李光林【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60 引言水分是生命之源,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小结1,烘干称重;这个不多说了。
准确度最高,但测定得到的是质量含水量,与其他方法所得数据进行比较是注意换算。
2,中子仪;技术比较成熟,准确性极高,是烘干法以外的第二标准方法。
但是中子仪测定需要安装套管,理论上可达任何深度,设备昂贵,投入很大。
中子射线对操作者身体有损害,严格来说需要相关证件才可以操作。
无法测定表层土壤。
3,电阻法;一般使用石膏块作为介质埋设地下,石膏块中埋设两根导线,导线之间的石膏成分组成电阻,石膏块电阻与土壤含水量相关。
石膏块制作简单,哪怕进口的成品成本也是非常低廉,可以作很多重复,可以不破坏土壤在田间连续自动监测。
存在问题,石膏块滞后时间较长,所以不可能用来做移动式测定和自动灌溉系统。
石膏块只适合用于非盐碱土壤中,同时石膏块不适合使用直流电(文献查得,表示怀疑,因为所有的石膏块读书表都是用干电池作为电源),测定受土壤类型影响很大,标定结果会随时间改变,达到一定年限后,石膏会逐渐溶解到土壤中。
4,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有两种时域反射仪和时域延迟,两者均简称TDR。
TDR技术是当前土壤水分测定装置的主流原理,可以连续、快速、准确测量。
可以测量土壤表层含水量。
一般的TDR原理的设备响应时间约10-20秒,适合移动测量和定点监测。
测定结果受盐度影响很小,TDR缺点是电路比较复杂,设备较昂贵。
5,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几乎具有TDR的所有优点,探头形状非常灵活。
比较夸张的甚至可以放在做成犁状放在拖拉机后面运动中测量。
FDR相对TDR需要更少的校正工作。
TDR和FDR同样有一个缺点,当探头附近的土壤有空洞或者水分含量非常不均匀时,会影响测定结果。
非常奇怪的是,基于FDR原理的往往是低端的仪器设备,根据笔者实际使用经验,FDR技术可能在精度上存在瓶颈,经常在5%的误差左右,写文章时候数据基本上不好用。
基于微波探测技术的土体含水率研究水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土壤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水分储存和输送介质之一。
因此,对土体含水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传统的土体含水率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重量差计算法和干燥法。
这些方法需要对取样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需要较长的实验时间,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近年来,基于微波探测技术的土体含水率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线、无损、高效、精确等优点使得其在土力学、水文地质、环境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微波探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土体含水率。
其原理是利用微波在物体中传播时,与物体中的水分子发生共振,从而获得反射微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最终推导出土体含水率。
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无损、高效、精确等优势让微波探测技术成为土体含水率检测的首选手段之一。
微波探测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例如,在水文地质研究领域,微波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对土体含水率的非接触式检测,实现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的定位和研究。
在工程应用方面,微波探测技术可以用于耐久性检测、水泥深度测量和结构缺陷检测等。
除了应用领域广泛之外,微波探测技术在土体含水率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微波探测技术,对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土壤类型、质量和结构的变化等。
研究人员发现,微波探测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土体含水率检测方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需要对取样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需要较长的实验时间、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等。
微波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的技术手段,具有众多优点,可以为土壤水分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
当然,微波探测技术在土体含水率研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比如,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条件下,微波探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和反演算法都需要不同的优化和改进。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微波传感器需要经过严格的标定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土壤水分含量测量方法与原理土壤水分含量是土壤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对农业生产、土壤保育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测量土壤水分含量是研究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水热耦合过程的基础,也是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前提。
一、重力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重力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土壤中水分对重力的作用,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质量来间接得出土壤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是将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烘干箱中,通过加热,使土壤样品中的水分逐渐挥发,直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然后,通过重量差得出土壤水分的含量。
重力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优势在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可以在实地条件下进行。
然而,由于重力法需要烘干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测量结果,而且只能得到局部土壤的水分含量,无法反映整个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情况。
二、导电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导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
它基于土壤中含水量与导电性质的关系,通过测量土壤的电导率来间接得出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时,土壤的电导率会增加,反之亦然。
导电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原理是,通过在土壤样品中通入一定电流,测量样品间的电压降,然后根据土壤的电阻来计算土壤的电导率,从而得出水分含量。
导电法的优势在于测量速度较快,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土壤水分的含量分布。
但是,导电法测量结果会受到土壤中其他离子的影响,需要进行校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三、时间域反射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时间域反射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
它基于土壤中含水量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关系,通过测量电磁波在土壤中传播的时间来间接得出土壤水分含量。
时间域反射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原理是,通过在土壤样品中传送超短脉冲的电磁波,并记录电磁波传播的时间。
由于水分的存在会降低土壤的介电常数,从而影响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通过测量电磁波传播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得出土壤水分含量。
时间域反射法测量土壤水分含量的优势在于测量准确度高,可以得到较为精细的水分含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