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823.15 KB
- 文档页数:16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运动复习训练题一、单选题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2年8月6日1时30分“好奇号”(Curiosity)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在火星开始长达2年的探测任务。
读火星与地球基本参数的对比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A. 大部分地方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B. 大气层的厚度比地球大C. 太阳日比恒星日短D. 极圈的纬度比地球上的极圈纬度低2. 美国从3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到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采用夏令时(时钟调快1小时)。
据此推测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北京时间为A. 8月5日12时30分B. 8月5日13时30分C. 8月6日15时30分D. 8月6日13时30分3. 好奇号登陆火星后3个月内,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慢B. 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C.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D. 我国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答案】1. D 2. D 3. D【解析】1.火星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为25度,大部分地方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大气密度为0.07,没有地球厚度大;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极圈的纬度为65度,比地球上的极圈纬度低,D正确。
2.由材料可知,“好奇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时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2年8月6日1时30分,此时美国采用的是夏令时,实际西五区应为8月6日0时30分,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已知地所所求地时区差,可算出北京时间为8月6日13时30分,D正确。
3.好奇号登陆火星时为8月6日,后3个月内为8月6日到11月6日,地球向近日点附近运动,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地球自转速度不随季节变化;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我国各地昼渐短,夜渐长,D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5. 如图所示,地球()A. 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附近B. 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C. 自转角速度①地大于③地D. 自转线速度②地大于④地6.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A. 白昼长度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④③②B. 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C. 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长的有①②D. 该日后三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③④【答案】4. B 5. D 6. D【解析】4.据图区域轮廓可知,根据图可以知道背对着阳光的是夜半球,所以几乎处于黑夜的是大西洋。
陕西省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4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48分)1. (4分)某年7月1日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根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引得现场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啧啧称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此景象发生时()A .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 .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 . 此时公转速度由慢变快D . 此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2)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A . 4月18日前后B . 6月11日前后C . 8月11日前后D . 10月6日前后2. (2分)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A . 0°B . 23°26′C . 66°34′D . 90°3. (4分)下表为济南(117°E,36°40′N)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A . 2月B . 4月C . 8月D . 10月4. (6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一艘轮船往返于旧金山和上海之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轮船越过了日界线后,连续过了两个劳动节,该轮船航行方向可能是()①自东向西航行②自西向东航行③自东12区进入西12区④自西12区进入东12区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②④(2)当轮船从旧金山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A . 一个恒星日B . 比一个恒星日稍短些C . 比一个太阳日稍长些D . 一个太阳日(3)第七届军运会于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8日20:00在武汉开幕,此时旧金山(西八区)收看直播盛况是当地时间()A . 14:00B . 16:00C . 4:00D . 12:005. (2分) (2013高一上·大同月考) “×”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6. (2分) (2018高一上·汪清期末) 有两点a与b,若a的纬度高于b,那么a处与b处相比()A . a处的线速度大于b处B . a的线速度小于b处,C . a的角速度大于b处D . a处的角速度小于b处7. (4分) (2017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101中学期中)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纬飞行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故A正确。
答案A2.(徐州模拟)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右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A.①、30分钟B.③、6小时C.④、2小时D.④、一整夜解析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图中呈圆形运动的轨迹表示的是恒星,而运动轨迹不与上述圆形一致的一般为短暂存在的流星,故④表示流星;流星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不可能是一整夜。
故C正确。
答案C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解析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知,②地所在经线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第4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答案 3.D 4.C(湖北省百校联考)下图示意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阴影部分表示夜长)。
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甲>丁>丙>乙B.乙>丙>甲>丁C.甲>丙>丁>乙D.丁>甲>丙>乙6.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5题,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大,自转线速度越小。
2019届高三一轮二地球运动附答案下表示意 2008-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坐标,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城市中,地方时最早的是A.东京B.里约热内卢C.伦敦D.北京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B.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C.四个城市所在大洲都不一样D.伦敦地处高纬度、北温带3.东京位于北京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读“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4.B处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安第斯山C.四川盆地D.东非高原5.A处()A.有太阳直射的机会B.有极昼极夜现象C.属于温带D.属于寒带2011年10月1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当·里斯向人们揭秘: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项研究成果是一个可以跟爱因斯坦相对论相比拟的新发现。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甲行星的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为A.恒星日>太阳日B.恒星日<太阳日C.恒星日=太阳日D.无法判断7.假如站在甲行星上的某人能看到北极星,则此人所在半球的物体水平运动时A.偏向力向右B.偏向力向左C.偏向力向上D.偏向力向下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8.关于①点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B.地转偏向力全球最大C.自转线速度为0D.太阳高度为09.此时,北京时间为()A.16时B.8时C.20时D.12时10.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下列关于此演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灯的高低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B.图示中P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为0C.实验中用电灯,与太阳光线不同,地球仪上的夜半球大于昼半球D.可以观察不同日期的范围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
课时跟踪检测(四)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2018·孝义模拟)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如图所示①地)顺利发射升空。
据此完成1~3题。
1.“天舟一号”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天体( )A.在发射架上时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选择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A.土地成本较低B.晴朗天气较多C.发射纬度较低 D.航天基础较好3.可能对卫星电视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 )A.地球运动 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 D.月球引力解析:1.C 2.C 3.C 第1题,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天舟一号”是人造天体,但是只有当它们脱离地球,在太空正常运行时才可称为天体。
第2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部,其土地成本最低;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日数较多;海南岛所处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南文昌为新发射基地。
第3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2017年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
“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
如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5.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
材料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A.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C.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D.小于水星与太阳的距离解析:4.B 5.D 第4题,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就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一个恒星系统。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即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提出上中天的概念):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区别: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由此可见,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运动周期),而太阳日只是一种视运动的周期。
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
b.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方向: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
周期: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恒星年。
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即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
速度:a.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b.线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大远日点(7月初)较小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运动是这两种成分的叠加。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运动特征1.自转特征(1)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3)速度:角速度15°/h(除极点外)。
线速度赤道最大,60°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4)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2.地球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2)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慢),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快)(3)二分二至日:3.21,6.22,9.23,12.22(4)黄赤交角:23°2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6)航天发射基地选址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纬度低,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地形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安全性强;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装备的运输;(7)太阳的视运动(除极昼极夜地区):春分秋分(正东正西),春分→秋分(东北西北),秋分→来年春分(东南西南)图甲为某时刻在月面上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图,图乙为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甲中可见的地球部分此时处于A.正午或接近正午B.子夜或接近子夜C.日出或接近日出D.日落或接近日落2.图甲时刻月球处于图乙中的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3.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
非阴影部分表示7日,回答下题。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北京时间是6日12时D.NO为晨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右图是晨昏图上地方时为12时的T点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轨迹图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一年之计在于春。
2017年北京时间2月3日23时34分立春。
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2017年立春时刻状况的是A.B.C.D.5.右图中T点由a移向b期间,下列地理事象可能发生的是①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②南极附近部分地区发生极昼③天津昼夜时长之比不断变小④天津的朝阳从东北方向升起A.①③B.①④C.②③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长+夜长=24h,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昼长,(12-日出时间)×2=昼长,日出时间×2=夜长,(日落时间-12)×2=昼长,(24-日落时间)×2=夜长(2)12:00平分昼长,24:00平分夜长(3)昼弧÷15=昼长,夜弧÷15=夜长(4)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运动、地球地图习题(含详细解析)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运动、地球地图习题(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25小题,共75分)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 若M地开发攀岩运动项目,运动员安全绳的长度至少为 ( )A.55米 B.95米C.155 米 D.205米2. 有关图中河流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A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B.B河段的侵蚀作用明显C.C河段北岸可以建居民区D.D河附近4月山歌阵阵采茶忙3. 若某日某时甲村村民看到太阳刚好位于山峰峰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村该日昼夜平分 B.非洲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大浪急C.北京香山红叶正值最佳观赏季节 D.澳大利亚西南部森林火险等级高4.卢卡拉机场(27︒41'N)呼和浩特某中学(42°N)地理小组对居住地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读图完成7—8题。
7.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8. 该地正午物体高度比影子长的时间大约为( )A.三个月B.六个月 C.九个月D.十二个月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B.在P点可以看到T点C.T处是集水线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10.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右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B.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C.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D.汛期出现在冬季12.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A. 400m 550mB.800m 350mC.400m 650mD.800m 650m13.右图中能反映冬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读下图,完成14—15题。
2019届⾼三⼀轮复习地球运动测试题2019届⾼三⼀轮复习地球运动测试题在德国和⽇本,随处可见⼚房和⼤楼屋顶的⿊⾊“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丽的⽩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并⼊电⽹;傍晚⼈们下班时,再使⽤从电⽹购买的电。
⽬前上海市正在推⼴“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电将来⾃太阳能。
据此回答1~2题。
1.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于德国和⽇本,这是由于()A.地势⾼,空⽓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地⾯裸露,⽐热容⼩ D.纬度偏低,晴⽇多2.上海积极推⼴“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A.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能量集中,发电成本低D.太阳能发电稳定,不受天⽓影响读某科考⼯作者在我国北疆盆地(85°E)拍摄到的夏⽇景观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拍摄此景观照⽚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6:40 B.12:30C.17:20 D.20:054.从照⽚上的景观信息可推断该地⽐较丰富的资源是()A.⽣物资源 B.地下⽔C.砂⾦矿 D.⽯油5.在照⽚景观的中部修⼀条贯穿南北的沙漠公路,可推断该公路不会受到()A.风蚀和沙埋危害B.盐渍⼟和暴雪危害C.冻胀、翻浆危害D.洪⽔和排⽔沟危害下图为某景区等⾼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6~7题。
6.若图中急流段相对⾼差为30 m,则图中甲地与⼄地⾼差约为 ( ) A.200 m B.250 m C.230 m D.300 m 7.某登⼭旅⾏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此时下列现象⼀定会发⽣的是( ) A.发现太阳位于⼄地上空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西漂流C.看不到海边丙处游⼈ D.发现⼭顶处悬崖峭壁林⽴⼩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图(学校长500m、宽240m)。
每周⼀全校师⽣都会在⼴场上举⾏庄严的升旗( 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
据此完成8~9题。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测试题
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并入电网;傍晚人们下班时,再使用从电网购买的电。
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将来自太阳能。
据此回答1~2题。
1.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这是由于()
.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D.纬度偏低,晴日多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
.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发电成本低
.太阳能发电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某科考工作者在我国北疆盆地(85°E)拍摄到的夏日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拍摄此景观照片时北京时间可能是().6:40 B.12:30
.17:20 D.20:05
.从照片上的景观信息可推断该地比较丰富的资源是().生物资源 B.地下水
.砂金矿 D.石油
.在照片景观的中部修一条贯穿南北的沙漠公路,可推断该公路不会受到().风蚀和沙埋危害
.盐渍土和暴雪危害
.冻胀、翻浆危害
.洪水和排水沟危害
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6~7题。
.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0 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 .200 m B.250 m C.230 m D.300 m
.发现太阳位于乙地上空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西漂流
.看不到海边丙处游人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m、宽240m)。
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 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
据此完成8~9题。
.从广场向正西方向走可直达校门
.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cm×36.4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
.1:100 B.1:1 000 C.1:10 000 D.1:100 000
017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若图1为该小组考察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
读图完成12~13题。
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
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
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据此并读图回答
14-15题。
4. 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
方向应是.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5. 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作调整
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图1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①~④为二分二至),图2是该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
读图完成16~17题。
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
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21-22题。
.2个 B.3个 C.4个 D.5个
2.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
.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4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读图完成23~24题。
3. 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西半球赤道上 B.西半球北回归线上.东半球赤道上 D.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4. 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春分日 B.夏至日
.秋分日 D.冬至日
5.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
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分)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6分)
3)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6分)
6.读图: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OP与ON夹角为120°,外围大圆表示赤道.(14
分)
(1)本图所示区域是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______.
(2)图中OP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______,
时北京时间是______日______时.
(3)图中D点的夜长时间为______小时.
(4)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 ___.
后三个月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