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江苏电子设计大赛 网络阻抗测试仪报告

2012江苏电子设计大赛 网络阻抗测试仪报告

2012江苏电子设计大赛 网络阻抗测试仪报告
2012江苏电子设计大赛 网络阻抗测试仪报告

2012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

摘要:阻抗是描述网络和系统的一个重要参量。在阻抗测量中,测量环境的变化、信号电压的大小及其工作频率的变化等都将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常用的测量阻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谐振法测量阻抗、电压电流法测量阻抗、电桥法测量阻抗。每种方法各有利弊,综合考虑,我们选择电压电流法测量一端口网络阻抗,利用单片机MSP430和AD9850产生正弦信号,接入待测网络阻抗和采样电阻的串联电路中。然后通过电压跟随器和峰值检波电路采集电源电压和采样电阻电压,通过差分电路和峰值检波电路采集阻抗两端电压。经MSP430计算并编程控制液晶显示阻抗参数。

关键词:AD9850 TL084 网络阻抗MSP430 液晶

一、系统方案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网络阻抗测试仪,用于测量一端口无源网络的阻抗特性。被测无源网络由电阻、电容、电感构成;每个网络中有两个元件,两者串联或并联。当输入激励频率在1kHz—100KHz范围内时,网络的阻抗模在100?—10k ?范围内,阻抗角φ在±90o范围内。

1、基本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正弦波信号源,要求:

①信号频率范围1kHz~200kHz,能够显示频率,频率相对误差<0.1%。

②信号频率可设置、可步进。

③输出信号幅度2V±0.1V(Vpp)。

2)设计一端口网络阻抗特性测试仪,能够测量一端口网络阻抗的模|Z |,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小于理论计算值的5%。

3)测量一端口网络阻抗的阻抗角φ,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小于理论计算值的5%。4)实现阻抗模和阻抗角的自动测量。

2、发挥部分

1)对模|Z |和阻抗角φ的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小于理论计算值的2%。

2)能够判断被测网络结构(串联、并联)。

3)明确指示模块中元件的类型与参数。

4)能测量并显示被测网络的谐振频率点。

5)其它创新性设计。

方案选择

1.正弦波产生电路

方案一:利用XR2206产生正弦波信号

XR2206是一种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电路,能产生高稳定度和高精确度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脉冲波形。这些输出信号可受外加电压控制,从而可实现振幅调制和幅度调制。通过对引脚7电位计的调整可得到一定的频率范围的正弦波信号,通过调整与引脚3相连的电阻可控制输出正弦波的幅值。

电路基本设计图如下:

此方案存在的问题:

①为了输出不同频率值的正弦波,C t需要取不同的值,为电路带来麻烦,加之,步进不易控制和调节;

②由于是纯模拟电路,电路实测与理论值可能相差很大,精度无法实现。

方案二:利用MSP430和AD9850产生正弦波信号

AD9850是美国AD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DDS芯片,采用CMOS工艺,其功耗在3.3V时仅为155mW,采用28引脚的SSOP封装形式。AD9850的输入信号频率最高为f=125MHz,可生成0Hz~f/2Hz频率范围的正弦波。选择MSP430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它与DDS芯片AD9850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方式,AD9850正弦信号输出端与接至外部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杂散谐波之后,一路信号经过宽带放大器输出需要的正弦信号,为降低噪声信号对放大器的影响,在低通滤波器与宽带放大器之间接一级电压跟随器。在接上时钟信号之后,即可产生一个频率和幅值均可由编程控制的模拟正弦波信号,此正弦波可直接用作信号发生器。

电路基本设计图如下:

此方案存在的问题:单片机编程有一定难度,输出正弦波的幅值不易调整,但相对来说波形比较精确。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二。 2.网络阻抗测试电路 方案一:谐振法测量阻抗

谐振法是利用LC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谐振特性来进行测量的方法。 图(a)和图(b)分别画出了LC 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形式, 图中的电流、 电压均用相量表示。

采用谐振法测量阻抗存在很大的误差,其主要误差有:耦合元件损耗电阻(如RH)引起的误差,电感线圈分布电容引起的误差,倍率指示器和Q 值指示器读数的误差, 调谐电容器C 的品质因数引起的误差以及Q 表残余参量引起的误差。 其中直接测量法不仅存在系统测量误差,还存在残差的影响,只适用于低阻抗的测

量,不适用于高阻抗的测量。并且回路本身的寄生电容和引线电感很大。

方案二:电桥法测量阻抗

电桥的基本形式由4个桥臂、 1个激励源和1个零电位指示器组成。四臂电桥的原理图如图7(d )所示。

电桥法的优点是精度高(0.1%典型值),使用不同电桥可得到宽频率范围,价格低。其主要缺点有(1)标准元件值的误差:当标准元件值不准确时会直接影响测量误差,误差的大小决定于电路的形式和元件的准确度。(2) 电桥指示器的误差:当指示器灵敏度较低时,难于判断最小值的准确位置,因而产生指示误差。特别是当信号源中含有较高次谐波电压时。(3)屏蔽不良引起误差:寄生耦合和外界电磁场的干扰也会引起误差。

方案三:电压电流法

电压-电流法又叫伏安法,根据欧姆定律,可测量未知阻抗上的交流电压值U

和流过它的电流值I 计算出被测阻抗值:θ

j x Z jX R I

U

Z

=+==

.

.

优点:可测量接地器件,适合于探头类测试需要。原理简单,便于操作。尤其在中低频范围内,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缺点:工作频率范围受使用探头的变压器的限制。

综合比较,我们选择电压电流法测量网络阻抗各个参数。

二、分析计算

1.产生正弦波信号的幅值和频率

AD9850芯片的核心部分是高速DDS,在DDS的ROM中已预先存入正弦函

数表:其幅度按二进制分辨率量化,气象为一个周期360°按的分

辨率设立相位取样点,然后存入ROM的相应地址中。

在实际操作中,设所要产生的正弦波信号频率为f,所用AD9850的频率为

25MHz,将写入控制程序中,即可产生频率为f的正弦波信号。

将AD9850与可调运放连接起来,通过调节相应的滑动变阻器即可输出所要求的正弦波幅值。

2.网络阻抗参数的测量

通常把加在电路上的正弦波电压U与电路中流过的电流I之比定义为阻抗Z。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阻抗的单位是欧姆。

如图1所示。阻抗的矢量表示式及转换式如图2所示。

相角。

设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f的正弦波,测试电阻与待测网络阻抗串联。流过的电流,即流过一端口网络的电流。若待测阻

抗两端电压为

利用峰值转化电路将、

转化成有效值,通过MSP430捕获转换后的

直流电平值,可得到而的有效值的有效值

和网络阻抗

两端电压

有效值

。 阻抗角=

判断被测网络结构(串联、并联): RC 串联:Z=R+

jwC

1, |Z|=

R R C

C w w ****1+,

=arctan

R

C w **1-

RC 并联:Z=

jwC

R jwC R 1

1

*

+

,

|Z|=)

*****(1R R C C w w R

+, =arctan(-w*C*R)

RL 串联: Z=R+jwL , |Z|=L L w w R R ****+, =arctan(R wL ) RL 并联: Z=

jwL

R jwRL +, |Z|=

1

****+L

L w w R R R , =arctan(

wL

R )

LC 串联:Z=jwL+

jwC

1, |Z|=wC

wL 1-

|, =9±0°

LC 并联:Z=

jwL

jwC

jwL

jwC

+1*1

, |Z|=

L

L w w C

C w w C L

******1*

+, =9±0°

通过分析可得:

①当f 增大时,|Z|增大,则是RL 电路。在此情况下,若当f 增大时,减小,则是RL 并联电路,反之是RL 串联电路;

②当f 增大时,|Z|减小,则是RC 电路。在此情况下,若当f 增大时,减小,则是RC 串联电路,反之是RC 并联电路;

U R

I

③若=9±0°,则为LC 电路

|Z|=U i 2*R 0/U R0=1000U i /U R0 (式中R 0=1k) =arccos Uz

Ur Ui Ui **2Uz

*Uz -Ur *Ur *-

三、 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系统框图:

主要器件:LaunchPadMSP430 TL082 TL084(TI 器件)AD9850 CD4052

AD9850芯片组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AD9850引脚图

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图:

CD4052引脚图如下所示:CD4052功能表

网络阻抗测试电路图:

四、程序设计

1.正弦波产生系统

该系统采用MSP430g2553对DDS进行控制构成正弦波信号,并可将正弦波信号的频率控制在1kHz~200kHz之间,在系统外接1x2的键盘,其中一个用于调节控制位,另一个用于该位的加计数(由0~9逐次加1循环),这样就可以设置任意频率的正弦波。该系统单片机MSP430g2553与AD9850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连接。其中,频率控制字的计算:AD9850的时钟信号采用20MHz,得:

FSW=(f0×232)/30×106

式中:f0为从键盘上输入的频率值。上式的计算结果在不影响精度的情况下舍去小数部分,转换为32位的控制字。

AD9850有40位控制字,32位用于频率控制,5位用于相位控制,1位用于电源休眠控制,2位用于选择工作方式。实际应用中,工作方式选择位通常设定为00,该系统中AD9850的40位控制字高8位设置为00H。串行接口需要满足的时序关系为:在W_CLK的上升沿,引脚D7上的数据自最低位有效位开始逐位串行输入寄存器,40位数据输入结束后,任何W_CLK上升沿到来,都会造成数据顺序移出导致原理数据无效。此时,FQ_UD端的上升沿将40位数据装入频率/相位控制寄存器,更新芯片的输出频率和相位,同时把地址指针复位到第一个输入寄存器,等待下一组新数据的写入。AD9850的控制字串行输入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五、测试方案与结果

1.测试仪器

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源

2.测试方法

利用直流稳压源和示波器来观测生成的正弦波信号的峰峰值和频率,通过MSP430和按键测量阻抗参数,并在液晶上显示。

3.测试结果

输出正弦波的幅值=2V,R=1kΩ,L=4.1mH,C=100nF

六、总结

这项实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正弦信号的生成,电压峰值检测,网络阻抗参数的测量和显示。其中用到的主要器件有AD9850、TL084、TL082、CD4052、MSP430、液晶。在实验中遇到元件选择、焊接问题、调试障碍等各种可以预料的困难,幸运的是我们依然坚持到了最后,基本完成正弦波信号的生成、阻抗频率和阻抗角的测量。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题组康光华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智奇、白小平、陈晓龙、樊晓红MSP430系列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5)秦龙MSP430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E题设计报告(一等奖)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一等奖) 竞赛选题:E题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本科) 1.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变流器及负载试验时的能量回馈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 变流器进行负载试验时,需在其输出端接负载。通常情况下,输出电能消耗在该负载上。为了节能,应进行能量回馈。负载试验时,变流器1(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其输出通过连接单元与变流器2(整流器)相连,变流器2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回馈至变流器1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一起共同给变流器1供电,从而实现了节能。 + _U1 图1 变流器负载试验中的能量回馈装置 2.要求 (1)变流器1输出端c、d仅连接电阻性负载,变流器1能输出50Hz、25V 0.25V、2A的单相正弦交流电。 (20分) (2)在要求(1)的条件下,变流器1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范围可设定为20Hz~ 100Hz,步进1Hz。 (15分) (3)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系统能实现能量回馈,变流器1输出电流I1 = 1A。 (20分) (4)变流器1与能量回馈装置按图1所示连接,变流器1输出电流I1 = 2A,要求直流电源输出功率P d越小越好。 (35分) (5)其他。 (10分) (6)设计报告 (20分)

3.说明 (1)图1所示的变流器1及能量回馈装置仅由直流电源供电,直流电源可采用实验室的直流稳压电源。 (2)图1中的“连接单元”可根据变流器2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3)电路制作时应考虑测试方便,合理设置测试点。 (4)能量回馈装置中不得另加耗能器件。 (5)图1中,a、b与c、d端应能够测试,a、c端应能够测量电流;c、d 端应能够断开,另接其他阻性负载。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新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激光枪自动射击装置(E题) 【本科组】 指导老师:王文浪 参赛队员:成闻博黎训广王军军 2012年8月5日

摘要 本设计是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激光枪自动射击系统,主要包括:激光枪及瞄准模块、胸环靶模块和弹着点检测模块。该电子系统以SmartARM2200为控制核心,通过键盘对两个步进电机的控制,实现了激光枪弹着点在靶纸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调整;通过对激光枪的控制,实现了激光束的击发和关闭;并能控制OV7670摄像头识别出弹着点在靶纸上的位置,同时在LCD屏上显示出弹着点的环数和方位信息。最后,多次测试表明,该电子系统达到了所有基础和发挥部分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SmartARM2200 激光枪步进电机 OV7670摄像头胸环靶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microcontroller-based control of laser guns, automatic fir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laser gun and the aiming module, chest round target module and the point of impact detection module.The controler core of the electronic system is SmartARM2200, two stepper motor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keyboard, which is to achieve the adjustment of the point of impact of the laser gun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target paper; by the laser gun, the laser beam can be firing and closed; and the use of OV7670 camera is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of the point of impact in the target paper, and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LCD screen which is showing the number of rings and azimuth information of the point of impact. Finally, several tests done show that the electronic system can meet all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words: SmartARM2200 Stepping motor OV7670 Camera Module Chest Round Target

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2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 设计报告 参赛题目:高效LED驱动电路(A题) 参赛对号:xxx 参赛选手:xxx 参赛地点:xxx 参赛时间:2012-8-28~2012-8-29 2012-8-2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MSP430G2553的高效LED驱动电路的系统设计。该设计的LED驱动主回路是以TI公司的DC/DC升压芯片TPS61040为核心的恒流源电路,通过MSP430G2553对恒流源电路的给定控制,实现对LED电流的准确设定。为了实现延长断电后的恒流延续时间,我们采用单独的TPS61040做自供电升压稳压电源,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更长时间的工作电压。为了方便设定值的读取,综合考虑系统的设计成本,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设定电流值。最终,通过设置超级功耗单片机的低功耗模式进入断电期,真正实现了高效的LED驱动。 关键字:高效LED驱动msp430低功耗 2

1.系统方案论证 1.1供电方案论证 方案一:该方案是指只用一片TPS61040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包括五颗白光LED、MSP430单片机、显示模块等。由于TPS61040的输入电压低至1.8V,所以当断电后电容电压可以跌到1.8V单片机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工作电压。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只用一片芯片,可以在较低的输入电压工作。缺点是输入电压不是最低的,输出电压的范围太宽。 方案二:该方案指的是用两片TPS61040作为电源,其中一片单独为五颗LED做恒流使用,另外一片将输入电压升高后,提供给LED的恒流输入和单片机。为了使升压电路的工作电压更低,采用自供电方式,即使用升压的输出电压为升压芯片供电。这样可以再电容电压低至更低值时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延长断电延续时间。还能为单片机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合适的工作电压。缺点是由于升压电路的加入,系统的效率会有所降低、成本会提高。 本设计采用后者方案,原因在于在对第一种方案测试之后发现:五颗LED 的供电电压远高于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导致必须加入降压稳压拓扑,不可行。 1.2主控器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MSP430G2553作为控制器,其资源包括10位AD,14个I/O,5种低功耗模式等,满足本设计的需要。优点在于该单片机工作电压可低至1.8V,编程控制方便,能够满足要求。缺点是型号低端,功耗不如其他两种型号低,尤其是MSP430FR5739. 方案二:采用MSP430F5529作为控制器,其资源包括10位AD,I/O,6种低功耗模式等,满足本设计的需要。优点在于该单片机工作电压可低至1.8V,低功耗模式功耗非常低。缺点是编程控制不熟悉。 方案三:采用MSP430FR5739作为控制器,其资源包括10位AD,I/O,9种低功耗模式等,满足本设计的需要。优点在于低功耗模式功耗极低。缺点是该单片机工作电压达2V,编程控制不熟悉。 综合上述来看,本设计选择了熟悉的MSP430G2553作为控制器,在断电后开启低功耗模式,基本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性能。 3

网络程序设计实验报告-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网络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实验类型:____验证型实验_____ 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 _______ 实验日期2013 年 3 月29 日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掌握Winsock的启动和初始化; ●掌握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设计 由实验内容可以知道: 1、编写程序能同时实现对多个域名的解析。比如在控制台输入:getip https://www.doczj.com/doc/8f4729508.html, https://www.doczj.com/doc/8f4729508.html,,能输出https://www.doczj.com/doc/8f4729508.html,和https://www.doczj.com/doc/8f4729508.html,对应的IP地址列表。 2、编写程序获取并输出本地主机的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MAC 地址。 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基本知识gethostbyname()返回对应于给定主机名的包含主机名字和地址信息的hostent结构指针。结构的声明与gethostaddr()中一致。 之后要根据内容画出函数流程图

三、实验过程(包含实验结果) 1.在实验过程中调用GetAdaptersInfo()时,出现了undeclared identifier的报错,原因是没有包含其头文件,之后进行一些修改解决了问题. 2.实验结果 3.选择查看本机信息 四、讨论与分析 1.Winsock初始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使用winsock初始化可加载winsock编程的动态链接库。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 一、预备知识 1.网络编程基本概念 网络上的计算机间的通讯,实质上是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程序之间的通讯。在互联网中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在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主机上不同进程,即使用(IP地址,端口号)二元组。 套接字(Socket)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通信时一个网络程序将要传输的一段信息写入它所在主机的Socket中,该Socket通过与网络接口卡相连的传输介质将这段信息发送到另一台主机的Socket中,以供其他程序使用。 图1-1 TCP通信流程 2.TCP通信流程 TCP程序是面向连接的,程序运行后,服务器一直处于监听状态,客户端与

服务器通信之前必须首先发起连接请求,由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在双方之间建立连接后才可以互相通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Winsock API编程原理; 2.掌握TCP Socket程序的编写; 3.了解C/S模式的特点; 4.学会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任务 使用Winsock API相关类实现TCP Socket通信程序,并能成功运行。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 1. Windows2000/XP/7 2. Visual C++开发平台 3. Visual Studio2010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参照《Visual C++网络编程教程》书中81页,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 连接: void CChatClientDlg::OnConnect() { WSADATA wsd; //WSADATA结构 WSAStartup(MAKEWORD(2,2),&wsd); //加载协议,使用Winsock 2.2版 m_clien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创建流式套接字 //服务器地址 sockaddr_in serveraddr; UpdateData(); if(ServerIP.IsBlank()) { AfxMessageBox("请指定服务器IP!"); return; } if(sPort.IsEmpty()) { AfxMessageBox("请指定端口!"); return; }

2012年江西省电子设计大赛题目及电路解析

2012年江西省电子设计大赛题目及电路解析

2 0 1 2年江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现场赛赛题 某县,有一个免费参观的“陶渊明故里纪念馆”,其入口与出口分道进出,且采用如同地铁的入口、出口的措施,确保单向通行。在入口与出口处还设有红外检测、声响、累加计数器装置,当游人进(出)馆时,须穿过红外检测器。凡有人进入检测区,立即发出清晰、响亮的声响“叮…当…,,,然后计数器自动加 1 。这样,可自动统计每天的参观人数,同时当工作人员下班、闭馆前,先检查出、入口累加计数器的计录。若出口计录小于入口计录数,说明馆内还有游人。工作人员便发出通知。直至出、入口计数器计录相等,工作人员便闭馆下班。 请参赛者在赛场提供的器材中,选取所需器材,利用传感器技术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知识,设计、制作一个能模拟完成上述入口(或出口)处的红外检测、声响、计数功能的电子作品,限于竞赛条件,累加计数器只用2位,即计数范围为“1-99"。 要求: 1)红外检测部件间距:可客人的中指缓慢穿

过而不会碰及红外管,为此要求发射管与接收管工作面间距至少有2 5mm,即俯视看万能板,发射管与接收管的工作面,二者间至少相隔1 0个焊孔的距离。 2)手动清零:进入工作状态前,先手动清霉(复位),显“00",再处于等待工作的状态(不是自动复位)。 3)声响要求:“叮…当…”,.必须是清晰、响亮的双音(犹如门铃声),单音无效。 4)工作顺序:必须先进入检测、再发出“叮…当…”声响,最后累加计数并显示计录结果。彼此动作连贯,但能分清先后,当发.出“叮…”声时门闸打开,发出“当…”声时游人进门,计数显示。:_ 5)扬声器固定在万能板上:为防止作品在评审时出故障,扬声器必须固定在万台皂板的元件面,可用IN4007多余的引线剪下后,一头从板的元件面穿过再焊在万能板上,另一头(较长)留在元件面,往下压扣住扬声器,这样,一般有2根足矣。 6)电源输出用绿色发光管指示,红外管输出用黄色发光管指示。

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试题汇总共20页

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 杯)试题 参赛注意事项 (1)2012年8月5日8:00竞赛正式开始。本科组参赛队只能在A 、B 、C 、D 、E 题目中任选一 题;高职高专组参赛队原则上在F 、G 、H 题中任选一题,也可以选择其他题目。 (2)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身份的 有效证件(如学生证)随时备查。 (3)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 (4)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外进行设计制作, 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 (5)2012年8月8日20:0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专人封存。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 题)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并数字显示出该幅度值。为便于测评比较,统一规定显示峰值。整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正弦波信号源可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来代替。噪声源采用给定的标准噪声(wav 文件)来产生,通过PC 机的音频播放器或MP3播放噪声文件,从音频输出端口获得噪声源,噪声幅度通过调节播放器的音量来进行控制。图中A 、B 、C 、D 和E 分别为五个测试端点。 图1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示意图 二、要求 1. 基本要求 (1)噪声源输出V N 的均方根电压值固定为1V ±0.1V ;加法器的输出V C =V S +V N ,带宽大于1MHz ;纯电阻分压网络的衰减系数不低于100。 (2)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R i ≥1 M Ω。 (3)当输入正弦波信号V S 的频率为1 kHz 、幅度峰峰值在200mV ~2V 范围内时,检测并显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要求误差不超过5%。 2. 发挥部分 正弦波信号源 微弱信号 检测电路 噪声源 V S V N V C V o 纯电阻 分压网络 显示 电路 加法器 V i A B C D E

2016TI杯省级电子设计竞赛A题lm5117省一等

2016TI杯省级电子设计竞赛A 题lm5117省一等

2016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题: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 【本科组】 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摘要 随着开关电源在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及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人们对其需求量日益增长, 并且对电源的效率、体积、重量及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关电源以其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很多方面逐步取代了效率低、又笨又重的线性电源。 本系统是以TI公司的降压控制器LM5117芯片和CSD18532KCS MOS 场效应管为核心器件设计而成的一个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该系统能实 现16V到5V直流电压的转换,输出电流范围是0~,且电源有识别负载 的功能。本系统具有调整速度快,精度高,电压调整率低,负载调整率低,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纹波小等优点。 关键词:LM5117;CSD18532KCS;稳压电源;负载识别。 一、方案论证 本系统主要由DC-DC变换电路模块、控制模块、过电流保护模块、负载识别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1电源变换电路方案论证 通过分析题目任务与要求,将输入16V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5V直流电源,即实现直流-直流电压的变换。 方案一:间接直流变流电路:直流经过逆变电路之后成为交流再经变压器后整流滤波得到所要求的直流电源。该方案可以实现输入与输出的隔离,适用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远小于或大于1 的情况,但由于采用多次变换,电路中的损耗大,效率低,而且结构较为复杂。 方案二:直接直流变流电路,Buck变换器:也称降压式变换器。电路图如图1-1所示。开关的通断受外部PWM信号控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E, 通过改变占空比可以相应实现输出电压的变化,该电路采用直接直流变流的方式实现降压,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损耗较小,效率较高。 综合比较,我们选择方案二。 1.2稳压控制方法的方案选择 方案一:采用单片机产生PWM波,控制开关的导通与截止。根据A/D后的反馈电压程控改变占空比,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值。负载电流在康铜丝上的取样经A/D 后输入单片机,当该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关闭开关管,形成过流保护。该方案主要由软件实现,控制算法比较复杂,速度慢,输出电压稳定性不好,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算法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王 学号:20100034 班级:软件工程00 班 指导教师:王会青 成绩: 2010年 6 月 实验一.构造可以使n 个城市连接的最小生成树 专业:__软件工程___ 班级:__软件姓名:_王___ 学号:_20100034 完成日期:_2010/6/26 ________ 一、【问题描述】给定一个地区的n 个城市间的距离网,用Prim 算法或Kruskal 算法建立最小生成树,并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1 城市间的道路网采用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定义采用课本中给出的定义,若两个城市之间不存在道

路,则将相应边的权值设为自己定义的无穷大值。 2 显示出城市间道路网的邻接矩阵。 3 最小生成树中包括的边及其权值,并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总代价。 4 输入城市数、道路数→输入城市名→输入道路信息→执行Kruskal 算法→执行Prim 算法→输出最小生成树 二、【问题分析】 1. 抽象数据类型结构体数组的定义: #ifnd ef ADJACENCYMATRIXED// 防止该头文件被重复引用 #define ADJACENCYMATRIXED // 而引起的数据重复定义 #define INFINITY 32767 // 最大值∞ #define MAX_VERTEX_NUM 20 // 最大顶点个数 typedef int VRType; // 权值,即边的值 typedef char InfoType; // 附加信息的类型,后面使用时会定义成一个指针 typedef char VertexType[MAX_VERTEX_NUM]; // 顶点类型 typedef enum {DG=1, DN, UDG, UDN} GraphKind; //{ 有向图,有向网,无向图,无向网} typedef struct ArcCell { VRType adj; //VRType 是顶点关系类型。对无权图,用1 或0 表示相邻否;对带权图,则为权值类型。 InfoType*info; // 该弧关系信息的指针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M题) 【高职高专】

摘要: 系统以STC15W4K61S4单片机为主控器,设计一款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以获取管道内钢珠滚动的方向,以及倒入管道内钢珠的个数和管道的倾斜角度。并通过LCD12864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钢珠滚动方向、个数以及管道的倾斜角度。系统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角度信号采集模块、磁力传感器模块、显

示模块、电源模块、采用稳压输出电源为系统提供工作电源。系统制作成本较低、工作性能稳定,能很好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角度传感器、磁性接近开关、LCD12864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设计任务 (1) 1.2技术指标 (1) 1.3题目评析 (1)

2方案比较与选择 (2) 2.1单片机选择 (2) 2.2角度测量选择 (2) 2.3 钢珠运动检测选择 (2) 2.4显示选择 (2) 2.5电源选择 (2) 3电路系统与程序结构设计 (3) 3.1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3) 3.2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3) 3.3角度传感器模块设计 (3) 3.4 磁性传感器模块设计 (4) 3.5显示模块设计 (4) 3.6电源模块设计 (4) 3.7程序结构与设计 (5) 4系统测试 (5) 5总结 (6) 参考文献及附录 (6)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钢珠运动部分的结构如图1.1所示。 1.2技术指标 1.基本要求 规定传感器宽度 w≤20mm,传感器1和2之间的距离l 任意选择。 (1)按照图1.1所示放置管道,由A 端放入2~10粒钢珠,每粒钢珠放入的时 间间隔≤2s,要求装置能够显示放入钢珠的个数。 (2)分别将管道放置为A 端高于B 端或B 端高于A 端,从高端放入1粒钢 珠,要求能够显示钢珠的运动方向。 (3)按照图1.1所示放置管道,倾斜角ɑ为10o~80o之间的某一角度,由A 端放入1粒钢珠,要求装置能够显示倾斜角ɑ的角度值,测量误差的绝对≤3o。 2.发挥部分 设定传感器1和2之间的距离l 为20mm ,传感器1和2在管道外表面上安放的位置不限。 (1)将1粒钢珠放入管道内,堵住两端的管口,摆动管道,摆动周期≤1s , 摆动方式如图1.2所示,要求能够显示管道摆动的周期个数。 (2)按照图1.1所示放置管道,由A 端一次连续倒入2~10粒钢珠,要求装置 能够显示倒入钢珠的个数。 (4)其他。 3.设计报告。 1.3题目评析 根据设计要求,对题目评析如下: 本题的重点: ① 传感器灵敏度的选择。 ② 用于钢珠运动检测的传感器选择 图1.1: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1.2:管道摆动方式

2012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2012年巢湖学院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A 题 红外报警器 元件选用参考:红外对管、运放、555定时器、扬声器或蜂鸣器、LED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要求:当有物体经过红外对管的时候报警器可以发出声光报警,由于物体可能经过红外对管的时间可能很短,而报警又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当红外对管检测到有物体通过时启动延时电路以控制声光报警时间。 图1 报警器框架示例图 B 题 频率计 元件选用参考:STC89C52单片机、四位数码管、LED 、扬声器或无源蜂鸣器、三极管、电阻、电容、晶振、开关等等。 要求 1、 基于51单片机计数器设计一个测量范围在1~9999HZ 的频率计通过四位数码管显示。 2、 通过按键设置频率上限和下限值,当频率超过上限值或下限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具体要求 如下 当所测频率超过上限值时,扬声器发出一个频率在2000HZ 左右的报警声音并且点亮红色LED 。 当所测频率低于下限值时,扬声器发出一个频率在400HZ 左右的报警声音并且点亮黄色LED 。 当所测频率在设定频率之间时,扬声器停止工作并且点亮绿色LED 。 3、 当正常测量频率时数码管显示测量频率,当设置上下限值时,数码管显示设置参数。可 以通过LED 指示显示何种状态。 C 题 秒表 元件选用参考:STC89C52单片机、四位数码管、数码管驱动器件、电阻、电容、晶振、开关等等。 要求 红外检测电路 信号处理 音频信号发生 延时电路 LED 显示 扬声器

1、基于51单片机定时器设计一个计时范围在0~99.99秒的秒表。 2、具体要求是,两个按键key0 key1 当按下key0时秒表工作,再按一下秒表停止,数码 管显示计时时间。再按一下继续计时。以此循环。当按下key1时秒表复位。 3、可以扩展带有储存功能的计数器,可以记录几组数据。还可扩展其他功能。 D题信号发生器 元件选用参考:STC89C52单片机、四位数码管、一位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LED 、DA 芯片、运放、MAX232、数码管驱动器件、电阻、电容、晶振、开关等等。 要求 1、利用单片机和DA芯片设计一个简易信号发生器。可以发生正弦波波、方波、三角波、 2、正弦波要求频率在1~100HZ可调,振幅在1~5V可调,步进1V。 3、方波要求频率在1~1000HZ,振幅在1~5V可调,步进1V,占空比在10%到90%步进5%。 4、三角波要求频率在1~100HZ可调,振幅在1~5V可调,步进1V。 5、四位数码管显示信号频率,一位显示信号幅值,LED指示何种信号。 E题电压表 基于AVR单片机,或51单片机加ADC芯片,制作一个电压表。 基本要求:可以测量直流电压,通过量程切换开关手动切换分三档,量程分别是0~500mV、0~5V、0~50V。总量程为0~50V电压。 扩展要求:量程切换通过模拟开关自动切换(需要软件判断控制切换无需手动)。可以测量交流电有效值(通过离散积分求均方根),由于交流电有负电压,而AD采集的是正电压所以外部电平需要加以处理简单的说要把负电压改为正电压用于测量(不是简单的整流,因为二极管有压降且是非线性的不确定,可选用方法硬件加入一个直流分量,然后在软件中把直流分量去除)。 显示:可以选用数码管、1602、12864或者更高档的彩屏(可写一个电压波动显示)。 F题速度加速度测量仪 在不同位置放设红外对管(可以是一对或者多对)用单片机内置定时器测量经过两对管的距离所用的时间或者所测物体上挡板通过一对光电管所用的时间,计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需要两对)。然后显示相应所测数据。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网络编程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网络编程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Java技术为主讲授,Java语言是当前最流行的网络编程语言。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运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JDK中的主要内容,掌握用JDK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思想和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JA V A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使用JA V A设计、编写程序,特别是基于TCP/IP的Socket 编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方法完成C/S和B/S结构程序的设计工作。通过实验,提高学生使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开发的能力,提高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JDK中的主要内容,掌握用JDK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思想和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JAVA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使用JAVA设计、编写程序,特别是基于TCP/IP的Socket编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方法完成C/S和B/S结构程序的设计工作。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程序设计风格。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完成程序设计任务,学生应事先做问题分析,并做静态检查。学生应记录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课前准备上机程序,上机认真调试,课后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源程序、实验结果及分析。

. 实验一java基本语法 实验目的: 了解Java的数据类型,掌握各种变量的声明方式,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掌握Java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语法的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要求: 1、编写一个声明Java不同数据类型变量的程序。 2、编写使用不同选择结构的程序。 3、编写使用不同循环结构结构的程序。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声明Java不同数据类型变量的程序。 public class DataType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b=127; short s=32767; int i=2147483647; long l=9223372036l;//为什么long表示的数比Int还小? char c='c'; float f=1.23F; double d=0.9E-3; boolean bool=true; System.out.println(" b="+b); System.out.println(" s="+s); System.out.println(" i="+i); System.out.println(" l="+l); System.out.println(" c="+c); System.out.println(" f="+f); System.out.println(" d="+d); System.out.println(" bool="+bool); }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源设计

一:方案论证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题目要求,总体设计方案如下:将交流电220V送进隔离变压器,一级输出18V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进行DC-DC升压和降压。副DC-DC实现的降压值为5V,用于给单片机控制系统供电。通过键盘可以对主DC-DC升压的输出电压进行设定和步进调整,并由AD对输出进行采样,通过在单片机内预置的算法对输出进行补偿调整,同时从液晶屏上数字显示出电流和电压值。当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电流达到上限时,启动过流保护;当故障排除后,开关电源恢复正常工作。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2.主DC-DC升压电路设计方案 DC-DC升压电路采用自举式升压方式,如图1.2所示,当晶体管导通时,电感与电源接地端直接相连,形成回路。随着能量存储到电感的磁场中,流过电感的电流斜线上升,磁力线增强。 当晶体管截止时,磁场开始消失。随着它的减弱,会切割电感的导线,产生一个电压。由于磁场的运动方向与磁场建立时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压反向。从而实现升压的过程。 晶体管截止时电流方向 图1.2 自举式主DC-DC回路拓扑图 3.控制方法及实现方案 对主DC-DC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采用硬件闭环控制为主、软件补偿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DC-DC的输出进行精确控制。硬件控制采用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2587-ADJ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组成对输出主回路的电压闭环控制,实现对系统

的粗调。软件控制选用STC12C5412AD 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系统的显示、按 键、A/D 、D/A 全部集中在核心控制板上,通过预置算法实现对系统的精调。 4.提高效率的方法及实现方案 1.降低二极管的损耗:二极管一般需要0.7V 的导通电压降。在输出电压为 21.6V 时,二极管要消耗一定的输出功率。而肖特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一般为 0.2V ~0.3V ,因此使用这类二极管这能够有效降低其上的功率损耗。 2.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如果将开关管设计在外围电路中,极易由于设计参数 的问题导致开关管部分时间工作在线性区,会引起一定损耗。在设计中,选用 LM2587,它将开关管集成到芯片内部,参数由厂家整定,可以大大减少功耗。 3.减少铜损:铜损是由导线的寄生电阻和电感线圈引起的。实际设计中,选 用横截面积大的铜丝,并采取多股缠绕的方法,减少单位横截面积电阻。 4.减少铁损:引起铁损的原因有两个——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在实际操作 中,采用EI 型电感磁芯,并在连接处留有一定空隙。由于存在空气间隙,使之 不易产生磁滞和涡流。 二: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主回路器件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题目中要求:18V 交流输入时,经转换后输入电压为21.6V (理论计算得出), 负载端电压为30V~36V 。最大输出电流I omax 为2A ,主DC-DC 升压变换器效率 η≥70%(发挥部分要求达到η≥85%)。据此,在主DC-DC 升压回路中主要用来 实现DC-DC 变换器的器件为LM2587-ADJ 。LM2587-ADJ 内部有一个100kHz 的振荡器,内部开关电流额定值5A ,负载电压V load <65V ,输入电压需保持在 4V~40V ,变换器效率90%,理论上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主DC-DC 回路电路图如图2.1所示,通过改变R 2和R 3的比值即可设定所需 负载电压值。 图2.1 主回路原理图 将反馈电压与内部参考电压1.23V 进行比较: V load =1.23V(1+32R R ) (2-1)

2016---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2016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题: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 1.任务 以TI公司的降压控制器LM5117芯片和CSD18532KCS MOS场效应管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制作一个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额定输入直流电压为时,额定输出直流电压为,输出电流最大值为。测试电路可参考图1。 L R 图1 电源测试连接图 2.要求 (1)额定输入电压下,输出电压偏差:;(10分) (2)额定输入电压下,最大输出电流:;(10分) (3)输出噪声纹波电压峰峰值:;(10分) (4)从满载变到轻载时,负载调整率: ;(10分) (5)变化到17.6V和13.6V,电压调整率: (10分)(6)效率;(15分) (7)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10分) (8)电源具有负载识别功能。增加1个2端子端口,端口可外接电阻R(1kΩ-10kΩ)作为负载识别端口,参考图1。电源根据通过测量端口识别电阻R的阻值,确定输出电压,;(10分) (9)尽量减轻电源重量,使电源不含负载的重量。(15分) (10)设计报告(20分)

3.说明 (1) 该开关稳压电源不得采用成品模块制作。 (2) 稳压电源若含其它控制、测量电路都只能由端口供电,不得增加其他辅助电源。 (3) 要求电源输出电压精确稳定,或,作品不参与测试。 2016年TI 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 B 题:物品分拣搬送装置 1.任务 在一个以木条(截面不大于 3cm×4cm,木质本色)围成的100cm×150cm 的A 区域内,散落着 边长均为4cm 的正方体。设计一自动物体搬运系统,能够快速将 这些 正方体移至指定区域。A 区域的颜色为白色,B 区域为黑色,C 区域 为红色。 2.要求 (1) 在A 区域内任意放置

江西省电子设计大赛题目及电路解析

年江西省电子设计大赛题目及电路解析

————————————————————————————————作者:————————————————————————————————日期:

2 0 1 2年江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现场赛赛题 某县,有一个免费参观的“陶渊明故里纪念馆”,其入口与出口分道进出,且采用如同地铁的入口、出口的措施,确保单向通行。在入口与出口处还设有红外检测、声响、累加计数器装置,当游人进(出)馆时,须穿过红外检测器。凡有人进入检测区,立即发出清晰、响亮的声响“叮…当…,,,然后计数器自动加1 。这样,可自动统计每天的参观人数,同时当工作人员下班、闭馆前,先检查出、入口累加计数器的计录。若出口计录小于入口计录数,说明馆内还有游人。工作人员便发出通知。直至出、入口计数器计录相等,工作人员便闭馆下班。 请参赛者在赛场提供的器材中,选取所需器材,利用传感器技术及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知识,设计、制作一个能模拟完成上述入口(或出口)处的红外检测、声响、计数功能的电子作品,限于竞赛条件,累加计数器只用2位,即计数范围为“1-99"。 要求: 1)红外检测部件间距:可客人的中指缓慢穿过而不会碰及红外管,为此要求发射管与接收管工作面间距至少有2 5mm,即俯视看万能板,发射管与接收管的工作面,二者间至少相隔1 0个焊孔的距离。 2)手动清零:进入工作状态前,先手动清霉(复位),显“00",再处于等待工作的状态(不是自动复位)。 3)声响要求:“叮…当…”,.必须是清晰、响亮的双音(犹如门铃声),单音无效。 4)工作顺序:必须先进入检测、再发出“叮…当…”声响,最后累加计数并显示计录结果。彼此动作连贯,但能分清先后,当发.出“叮…”声时门闸打开,发出“当…”声时游人进门,计数显示。:_ 5)扬声器固定在万能板上:为防止作品在评审时出故障,扬声器必须固定在万台皂 板的元件面,可用IN4007多余的引线剪下后,一头从板的元件面穿过再焊在万能板上,另一头(较长)留在元件面,往下压扣住扬声器,这样,一般有2根足矣。 6)电源输出用绿色发光管指示,红外管输出用黄色发光管指示。 核心芯片管脚图: CD4518 CD4520 引脚图CD4511管脚图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基于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的基本设计框架和实现方法。 【实验性质】 综合性实验 【实验器材与所需软件】 计算机、交换机、windows操作系统、java集成开发环境 【实验学时】 8学时 【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多线程并发服务器(服务器功能自选),要求该服务器可以体现出同时为多个客户端服务的特性。 【实验过程与步骤】 实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多线程并发服务器的网络聊天室工具。 1,需求分析: 工具采用了Client/Server结构,将聊天室划分为两个子程序:客户端子程序、服务器端子程序。 ●客户端程序: 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连接,并可与服务器端进行实时通讯。 ●服务器端: 实现建立与多个客户端程序之间的连接,管理连接并能够通过多线程技术同时与多个客户端进行实时通讯。 2,系统设计: 系统的设计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通过TCP/IP网络建立,并依托Socket进行实时通讯。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显示同一服务器,通过网络可以同时与多个客户端程序建立连接并实现实时通讯功能,通讯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Socket()进行实时通讯,通讯步骤是:服务器监听、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器接受、建立连接、交互通讯、关闭连接。另外,由于聊天室工具必须实现多客户端同时连接通讯的要求,因此,在服务器端设计时考虑采用多线程技术,每个服务器拥有多个服务线程,每个线程负责与一个客户端进行连接通讯,从而达到一个服务器同时与多个客户端并发通讯的效果。 3,系统实现: 在网络聊天室的最终实现时,设计服务器类、服务器线程类、客户端类以及系统界面类: ●服务器类 Class Server: 主要负责管理系统中的服务器线程,通过线程管理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及通讯,是服务器的主要管理端。 ●服务器线程类 Class ServerThread: 线程类中,实现了具体的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一一对应的连接关系,并通过Socket与客户端进行实时通讯。 ●客户端类 Class Client:

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

2019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 综合测评注意事项 (1)综合测评于2019 年8 月19 日8:00 正式开始,8 月19 日15 :00 结束。 (2)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优秀参赛队共用此题。 (3)综合测评以队为单位采用全封闭方式进行,现场不能上网、不能使用手机。 (4)综合测评结束时,制作的实物及《综合测评测试记录与评分表》由全国专家组委派的专家封存, 交赛区保管。 多信号发生器 使用题目制定综合测评板上的一片LM324AD(四运放)和一片SN74LS00D(四与非门)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多路信号发生器,如下图所示。 设计报告应给出方案设计、详细电路图、参数计算和现场自测数据波形(一律手写),综合测评板 编号及 3 个参赛同学签字需在密封线内,限 2 页,与综合测评板一同上交。 u o1 u o2 多信号发生器u o3 1kΩ 19kHz-21kHz (含LM324AD 四运放,U o41kΩ 负载 1kΩ 负载 负载 +5V SN74LS00D四与非门) 1kΩ 负载 U o1————方波 U o2————占空比连续可调窄脉冲 U o3————正弦波 U o4————余弦波 一.约束条件 1. 一片SN74L.S0OD四与非门芯片(综合测评板上自带); 2. 一片LM324AD四运算放大器芯片(综合测评板上自带); 3. 赛区提供固定电阻、固定电容、可变电阻元件(数量不限、参数不限); 4. 赛区提供直流电源。 二.设计任务及指标要求 利用综合测评板和若干电阻、电容元件,设计制作电路产生下列四路信号: 1. 频率为19kHz~2IkHz 连续可调的方波脉冲信号,幅度不小于 3.2V; 2. 与方波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失真度不大于5%,峰-峰值(Vpp)不小于1V; 3. 与方波同频率占空比5%~15%连续可调的窄脉冲信号,幅度不小于 3.2V;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网络编程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基于Linux网络聊天室的设计姓名: 陈佳悦陈雄兰 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网络工程 班级: 网络工程102 学号: 19310213 19310214 指导教师: 薛卫职称:副教授

基于Linux网络聊天室的设计 摘要:本课程设计是在Linux环境下基于Socket进行开发的。系统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组成。服务端程序通过共享存储区存储聊天数据,并发送给每个连接的客户端。通过多路复用的子进程实现服务端与多个客户端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可以在单机上开辟两个窗口分别运行客户、服务器的程序。本方案经gcc 调试器调试成功,可以在机网络聊天中使用。 关键词:网络聊天;linux ;socket 1.相关概念及技术 1.1 网络套接字编程 1.1.1套接字基本概念 套接字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可以将套接字看作不同主机间的进程进行双向通信的端点,它构成了单个主机内及整个网络间的编程界面。套接字存在于通信域中,通信域是为了处理一般的线程通过套接字通信而引进的一种抽象概念。套接字通常和同一个域中的套接字交换数据(数据交换也可能穿越域的界限,但这时一定要执行某种解释程序)。各种进程使用这个相同的域互相之间用Internet协议簇来进行通信。 1.1.2 套接字工作原理 要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你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机端,我们称之为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我们称之为ServerSocket。 根据连接启动的方式以及本地套接字要连接的目标,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所谓服务器监听,是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 所谓客户端请求,是指由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