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5.07 KB
- 文档页数: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对策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涵盖的知识点繁多,是学生打好计算机基础的关键环节。
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对策,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来说,多媒体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展示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来说,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型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项目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3. 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来学习相关知识。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习课程内容。
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策研究1.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难点。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增加课程深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多个专业、多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有广泛应用,其能够将理论、实践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求。
本文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探究。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各个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旨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水平,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会对学生后续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在该门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可明显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案例教学法是使用案例作为教学载体,为学生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具体来看,案例教学法是以真实、复杂的问题出发,选择的也是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常常遇到的真实案例,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趣味、生动的案例中,有效避免了教学活动中理论、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
实践证实,应用案例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建构知识,让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单一的机械式记忆。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合作、沟通的机会较少,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在应用了案例教学法后,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向导的角色,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取长补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
2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2.1 认真选择、编写案例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案例的选择和编写是关键所在,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依托教学目标来选择、整理、编写案例。
案例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只有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案例教学法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
如,在讲述关于word软件的“邮件合并功能”时,可选择生日邀请作为案例,用趣味的视频、丰富的图片迅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圈科学教育家2008年-5月第5期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391舞豢至麓骶东壶豢;;潍歪蓦未豢舞臻甍惹噩翌矧醺蓊未i;i;型;i蒙舞蒸委要惹蒙鸶至至甍爱歪誊i i;歪东撼要誊豢囊舞甍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金小兵(浙江杭州技师学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案例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及教学体会。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特点案例教学法是围绕一定学习(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1.1鼓励学生(员)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
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1.2引导学生(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现在的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
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员)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
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1.3重视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员)听,听没听、听懂多少。
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
在案例教学种,学生(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
T NO LOG Y W IN D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讲学时经常引用经典的历史故事、著名战例来启发学生学习“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可以说案例教学是百家争鸣的优秀成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案例教学法逐渐被淡忘。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刺激下,这种教学方法重新出现,并且呈现生机勃勃的态势。
西方许多学者在著书讲学时,通常在描述了原理后,给出有关的典型事例,一目了然地帮助学习者建立相关的图式,并帮助学习者把已形成的内心图式应用于反应过程,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现代社会,它已广泛用于培养经营管理能力的训练之中。
这就是目前正在流行的案例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及作用案例教学法分案例讲解及案例分析两种方法。
(一)案例讲解法案例讲解用于通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是在理论知识讲授之后辅以案例讲解。
有些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放弃逻辑展开,而直接用案例讲解来教学,有时反而可以收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讲解法的关键,选择时可以遵循典型性原则或相似性原则。
(二)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也叫案例讨论,其目的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在给定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这个特点来看,很明显的是案例讨论的着眼点在于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分析希望得到的不是该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在现代某些专业课程中的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典型的职业活动情境,例如公文制作情境、商业谈判情境、设备故障情境等,使学员在其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从而训练他们,培养他们的职业行为习惯。
这些专门设计的情境,就是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学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计算机学科大部分课程应用性很强,如果按照传统的概念、举例、练习三部曲来讲解,非常枯燥,教学效果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