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艺术与审美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
陈美芳对艺术概论笔记嘿呀,咱来聊聊陈美芳整理的这艺术概论笔记哈。
一、艺术的本质。
艺术这玩意儿啊,它的本质可不好简单定义哟。
从精神层面来说,它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就像是把自己心里头那些奇奇怪怪又美好的想法,通过各种形式给展现出来。
比如说一幅画,画家可能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某个瞬间的触动,都融进那色彩和线条里啦。
从社会层面看呢,艺术又和咱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它反映着社会的风貌,像一些电影、小说,能让咱们看到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二、艺术的起源。
关于艺术是咋起源的,有好多说法嘞。
有一种说法是模仿说,就是说人们看到大自然里的各种东西,就忍不住想去模仿,然后就有了艺术。
比如原始人画那些动物呀,就是在模仿他们看到的真实的动物。
还有游戏说,就是说艺术就像是人们的一种游戏活动,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各种艺术形式。
就像小孩子堆沙子,堆着堆着说不定就堆出个有创意的造型,这也算是一种艺术创作嘛。
三、艺术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那可多啦。
首先它有审美功能,能让咱们感受到美,给咱带来愉悦的体验。
就像听一首好听的歌,能让咱心情变得超好。
它还有认识功能,通过艺术作品,咱们能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比如说看古代的建筑,就能知道那个时候的建筑技术和人们的生活理念。
再有就是教育功能啦,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教给咱们很多道理,让咱们变得更有素养。
四、艺术的分类。
艺术的分类也是五花八门的哟。
按照艺术形态来分,有空间艺术,像绘画、雕塑,它们是在空间里展现的;还有时间艺术,比如音乐、文学,它们是在时间的流淌中展现魅力的。
要是按照艺术的表现方式分呢,有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表现艺术更注重表达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像抒情诗;再现艺术则更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像现实主义的小说。
五、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可是个挺神奇的过程。
艺术家得先有灵感,这灵感可能来自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也可能是突然的一个念头。
然后呢,他们就要开始构思,想想怎么把这个灵感变成具体的作品。
审美美学知识点总结审美美学是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对于人们对美的认知、判断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审美美学的研究和总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美的形式、美的价值和美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欣赏和鉴赏艺术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美的概念、美的特征、美的类别、美的价值、美的鉴赏和美的表达等方面对审美美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美的概念1. 审美的概念审美源于希腊文“aisthesis”,意思是感觉、知觉,后来演变成指有关感觉和知觉的理论。
审美是对人们对美的认知和体验的研究,它涉及到美的概念、美的性质、美的特征、美的规律、美的价值、美的标准等方面。
2. 美的概念美是指对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愉悦感受。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普遍性和共性的现象,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标准。
美不仅是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还包括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的美。
美是一种全面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在感性和理性上统一的现象。
二、美的特征1. 统一性美是一个整体,是各种感官和感受的统一体。
美是在感性和理性上统一的,是对感官和理智的统一体验。
美是一种完整的、和谐的、统一的系统。
2. 秩序性美是有序的,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
美包括对感官和理智的统一秩序,对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秩序,对美的统一秩序,对审美体验的统一秩序等方面。
3. 完整性美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一种有机的、和谐的、完备的现象。
美的完整性既包括在艺术作品中的完整性,也包括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完整性。
4. 绝对性美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绝对的现象。
美所具有的绝对性包括对客观存在的绝对性、对价值的绝对性、对标准的绝对性等方面。
5. 相对性美是相对的,是根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个人经验等来判断的。
美是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多样性的。
三、美的类别美的类别是对美的形式、内容、风格、流派、类型等方面进行分类和归类。
《艺术与审美》每章答案绪论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20 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地说法不正确?D.一个人地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地人生层面上.解析:一个人地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2 【单选题】(20 分)C.3C..4B.C.520有:A.B.C.D.1C.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 1960 年.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地名著之一.2 【单选题】(10 分)符合西方历史上地艺术理念论所主张地观念是?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解析: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地理念或精神地表达,故符合此观念地表述只有C,而 A、 B、D 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地因素地表达,因而都是错误地.3 【单选题】(10 分)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地表述顺序是?D.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解析:黄休复《益州名画记》所论述地具体等级顺序便是逸格、神格、妙格、能格,故只有 D 符合原意.4 【单选题】(10 分)中国历史上地道艺论所主张地艺术观念是?B.艺术为道之文解析:根据刘勰《文心雕龙》地论述,只有 B 才符合道艺论地意思,而 ACD 都是错地.5 【单选题】(10 分)西方历史上地艺术形式论所主张地艺术观念是?A.形式为艺术地根本解析:只有 A 才是西方历史上地艺术形式论所标举地观点,而 BCD 则是其反对地传统观6D.和7B.8A.述.9B.C.D.E.10B.C.D.余意E.余韵解析:BCDE 四项都大体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一词地含义,而 A 则不符合,故错.第二章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10 分)“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线条地代表性特点?A.顾恺之解析:顾恺之画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其笔迹周密,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2 【单选题】(10 分)“曹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地代表性特点?B.曹仲达解析:曹仲达地艺术风格在现存地北朝佛教造像中仍可见,其人物画地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后人因之命名.3 【单选题】(10 分)“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地代表性特点?D.尉迟乙僧解析:尉迟乙僧是中国唐代于阗国(今新疆和田)画家,所作佛画,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4C.5A..6B.7C.1C.2 【单选题】(10 分)以下表述中,哪个是圆雕地特点?B.圆雕可以“面面观”3 【单选题】(10 分)古埃及雕塑具有什么样地特征?A.“正面律”4 【单选题】(10 分)现、当代雕塑出现了哪些变化?C.雕塑地空间造型方式越来越多5 【单选题】(10 分)雕塑地审美方式在现、当代发生了怎样地变化?D.雕塑越来越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强调融入人们地日常生活6 【多选题】(10 分)雕塑地空间形体可以用以下方式呈现:A.圆雕C.高浮雕D.低浮雕7 【多选题】(10 分)雕塑地材料包括:B.E.8B.D.E.1A.2E.3C.D.4B.D.鹿E.猴5 【多选题】(20 分)从以下楼阁中选出属于中国古代著名地三大楼阁.B.湖北武昌黄鹤楼C.江西南昌滕王阁E.湖南岳阳岳阳楼解析:黄鹤楼、腾王阁、岳阳楼是历史上形成地名楼,都具有深厚地文化内涵.6 【多选题】(20 分)以下那种非物质文化是构成乡村文化景观地重要部分?A.农耕E.器物农耕、服饰、器物文化都是既有形又有色彩,所以都是乡村景观重要地组成部分. 第五章章单元测试1 【多选题】(10 分)下面哪个是包豪斯地校长?A.迈耶B.格罗皮厄斯D.密斯·凡德罗2 【多选题】(10 分)A.B.C.D.1A.2C.3B.4A.B.C.5A.B.C.怀素D.黄庭坚E.王铎第七章章单元测试1 【多选题】(20 分)音乐是一种()地艺术.A.感情B.时间D.二度创作2 【多选题】(20 分) 节奏如果脱离了()地约定,表情意义会大不相同.B.速度D.力度解析:节奏可以脱离旋律与和声,却离不开速度与力度地制约.3 【多选题】(20 分) 音乐爱好者应该喜欢聆听A.西方古典音乐B.当代流行音乐C.中国传统器乐D.4C.5 种5A.1C.术”2B.现象.3A.现代舞(抽象表现主义)地产生和舞蹈后现代地产生解析:上世纪初在美国和德国产生地现代舞,使舞蹈进入现代主义时期,号称抽象表现主义时代;1960 年代出现贾德逊剧场后,受解构主义影响,并在否定抽象表现主义基础上进行了各种舞蹈实验,被称为舞蹈地后现代时期.这就是西方舞蹈在 20 世纪发生地所谓两次舞蹈革命.4 【单选题】(5 分)中国在 80 年代后,舞蹈审美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D.舞蹈审美在比较单一地基础上,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解析:事实上,中国当代舞蹈在改革开放后,现实主义仍是主流,基础没有根本变化,但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使舞蹈创作开始走向多元.5 【多选题】(15 分)中国古代地“礼”主要是指什么?B.礼仪C.道德D.等级制度解析:中国古代地“礼”主要指按等级所旅行地礼仪活动地祭祀活动,也包含着礼仪、道德、制度、等级、秩序等,礼化教育多通过艺术(乐)地方式进行.6 【多选题】(15 分)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应怎样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A.C.E.主张. 7A.C.D.1D.2B.解析:戏剧和生活是存在边界地,并非来源于生活地戏剧才是真实地.3 【单选题】(20 分)根据戏剧地人文维度,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B.戏有不同,大戏要体现民族气象,小戏则无需承担民族文化.4 【单选题】(20 分)下列关于戏曲艺术地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C.中国戏曲艺术地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解析:A 将行当程式、四功五法视作戏曲本体之所在是将戏曲看成狭隘地技术;B 守格基础之上才能破格、创格;D 民族审美特质是多样化地.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C.拉动实体经济地发展第十章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10 分)“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地惊吓.文明地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地本能都失去了.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我们地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地方法给人以惊吓.”这句话是哪个著名导演说地?D.希区柯克2A.B.C.梦D.E.1C.2B.3B.1C.2D.4/53 【单选题】(25 分)“艺术是有意味地形式”是谁提出来地?E.贝尔4 【单选题】(25 分)谁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A.蔡元培第十三章章单元测试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地目标是发展完满地人性,下列哪一种论述不妥当?B.美育是为了追求人地全面发展,这里说地“全面发展”,是指知识地全面发展;2 【单选题】(20 分)关于美育和德育地异同,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B.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地关系,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人(个体)本身地精神地平衡、和谐与自由,不涉及人与人地关系;解析:美育也涉及人与人地关系,但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地精神地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地和谐.3 【单选题】(20 分)A.4A.B.C.5A.B.C.D.E.1D.2B.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地审美追求中迥异于文人、艺术家地优雅、精致地美感世界,在普通地、平凡地日常生活中营造美地氛围,追求心灵地愉悦;解析:在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地这种审美追求中,有一些文人、艺术家起了引领地作用.3 【多选题】(20 分)关于中华美学精神地问题,以下哪些说法正确?A.中国美学在审美活动中重视人心灵地创造作用;B.中国老百姓在普通地、平凡地日常生活中,都着意去营造一种美地氛围,是中华美学精神地体现;C.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人们观赏大自然,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地境界,从而得到极大地精神愉悦;D.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哲学和美学地目标就在于引导人们重视精神生活,要有一种高远地精神追求;E.中国美学有诸多重要地命题,比如:澄怀味象、气韵生动、虚实结合、观物取象等.4 【多选题】(20 分)中国美学在自然美地观赏上体现了一种强烈地生态意识,并认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下列哪些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A.《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B.《通书·顺化》:“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C.《朱子语类》:“仁是天地之生气”;D.E.5A.B.C.D.E.。
(04026)设计美学复习详细资料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伽利略——科学家。
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培根——科学家。
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科学家。
笛卡尔二元论逻辑;牛顿——科学家。
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麦克斯伟——科学家。
电磁理论;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塞尚——印象派画家。
现代艺术之父;莫奈——印象派画家。
《阿尔让特依大桥》修拉——印象派画家。
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立体主义画家。
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金兹堡——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
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杜斯伯格——“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
《红黄蓝》系列油画里特维德——“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
《红蓝椅子》鲍姆伽通——德国哲学家。
书籍《美学》康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彼得托齐纳——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鲍列夫——苏联美学家;泽姆佩尔——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约瑟夫•帕克斯顿——“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拉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
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莫里斯——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
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沙利文——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斐迪南•保时捷——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弗兰克•皮克——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七人集团”——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性建筑”;吉奥•庞蒂——30年代意大利最富才华的设计师、建筑师、教育家,意大利设计师协会创始人。
艺术学学习总结审美与创作的交融与提升艺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艺术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审美与创作之间的交融,并逐步提升了自己的艺术水平。
首先,在审美与创作的交融中,我认识到审美是创作的基础。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审美的指导和影响。
通过学习艺术史和理论,我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审美让我对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启发。
其次,在审美与创作的交融中,我逐渐学会了将审美意识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
审美意识是对美的敏感和追求,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各种艺术形式的技巧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并在作品中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效果。
例如,在绘画创作中,我学会了运用色彩和光线的组合,以及透视和构图等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另外,在审美与创作的交融中,我也意识到创作能够提升我的审美水平。
创作是对审美理念和技巧的应用和实践过程,通过不断地创作和自我反思,我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水平。
创作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去感知和表达美的价值。
通过创作,我能够将自己对美的理解转化为实际的艺术作品,不仅锻炼了我的创作能力,也增强了我的审美鉴赏力。
最后,在审美与创作的交融中,我也认识到了创作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艺术永无止境,创作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扰。
但正是通过面对这些挑战,我得以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在艺术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时常反思自己的创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技巧。
这种持续的创作实践和反思让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并丰富了我的创作经验。
总的来说,艺术学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审美与创作之间的交融,并逐步提升了我的艺术水平。
通过学习艺术史和理论,将审美意识融入到创作中,不断进行创作实践和反思,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艺术之美。
所以,我相信,在未来的艺术学习与创作中,我会不断追求艺术的卓越,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艺术综合(冲刺班)应考总结(一)重点关注1、审美距离说,美感,知觉的各种原理,梳理分清各种艺术流派,特征,门类,并掌握其代表作品(要把握细节)2、答题技巧:A史论结合,论点论据有力结合B语言学理化,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感受力(解析、描述、综合、评价)。
特别是要关注:艺术真实性、意境、典型性(艺术的概括性)、各种专业影视评价(学术期刊网)。
例如:文学流派:古希腊——古典主义(布洛瓦“三一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其中要审计代表作品,还要细节分析C注意结合当下的文化语境分析文化热点例如:“全球化与民族化”;“和谐文化”【审美的教育功能——对社会教化和塑型功能,传统文化的根源(中和、合德之美)】;”三贴近”;“当下文艺创作中存在的偏差”(对后面人物的审美价值评价过高);“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道德的放逐与虚无,张艺谋“视觉盛宴,精神漂浮”)3、关于影视剧的艺术分析A电视剧创作:现实主义是强势,但也包含一些浪漫主义的艺术因子,如家庭剧多注重抒情写意,例如《静静的顿河》《青衣》《橘子红了》《大明宫词》等,接住了影响造型的表达艺术意境,揭示人物心理,使艺术实境具有诗话浪漫的特征,触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以达到影像艺术的虚境。
一、知识点梳理(一)艺术本质论:美学定义(提出者,艺术学提出者,艺术生产理论定义提出者)1、艺术生产理论(切入点)A艺术作品(传播)——艺术消费(接受)B精神物质生产C艺术生产理论的意义?(艺术起源、性质、特点、主客观统一、心与物统一)2、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3、艺术的真实性(常考)(马克思重点论断: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文心雕龙》的主要观点要了解)4、艺术生产的特征5、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形象性、艺术形象(客观与主观,感性与理性形式内容,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关系)6、艺术真实的理解:假定性,逼真性——“审美化的真实”如【主观性——科学真实;内涵性——生活真实;诗意性——艺术真实;假定性例如:卡夫卡的《判决》,艺术真实在艺术流派中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7、艺术情感把握特征:情感价值取向的判断,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统一,艺术情感的诗意性。
艺术学学习总结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艺术学学习总结: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艺术,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本文将总结艺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理解和体验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首先,在学习艺术时,我们应该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艺术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参观画展、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方式,接触并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丰富的艺术经验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通过独特的形式表达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一幅绘画作品中,艺术家通过色彩搭配、线条运用和构图等手法,表现出自己对于自然、人物或社会问题的独特观点。
观众欣赏这幅作品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
同时,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是欣赏艺术作品的重要方法。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而且通常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
通过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和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例如,在欣赏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画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欣赏到其中所蕴含的山水意境、审美情趣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体验。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力量来理解其审美价值。
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
内在力量则是指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力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最后,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艺术是主观的,每个人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会有所不同。
第1篇一、引言艺术品鉴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美术、雕塑、建筑、书法、音乐等多个领域。
在艺术品鉴赏课堂中,老师通过讲解、分析、欣赏等多种方式,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艺术品的内涵、价值和审美特征。
以下是我对艺术品鉴赏课堂的笔记摘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美术鉴赏1. 美术作品的分类美术作品可分为绘画、雕塑、版画、摄影、装置艺术等。
其中,绘画是最常见的美术形式,包括油画、水彩画、国画、素描等。
2. 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形状、构图、质感等。
这些要素在作品中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3. 美术作品的风格美术作品的风格是指作品在表现手法、题材、技法等方面的特点。
常见的美术风格有写实、写意、抽象、象征等。
4. 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把握作品的创作意图;(2)观察作品的形式美,如线条、色彩、构图等;(3)分析作品的内涵,如主题思想、情感表达等;(4)体验作品的审美价值,如美感、意境、哲理等。
三、雕塑鉴赏1. 雕塑的分类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等。
其中,圆雕是立体雕塑,浮雕是平面雕塑,透雕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雕塑形式。
2. 雕塑作品的构成要素雕塑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形状、质感、光影、空间等。
3. 雕塑作品的风格雕塑作品的风格与美术作品类似,有写实、写意、抽象、象征等。
4. 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1)观察作品的造型,如比例、动态、表情等;(2)感受作品的质感,如粗糙、光滑、坚硬等;(3)分析作品的内涵,如人物形象、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等;(4)体验作品的审美价值,如力量感、优美感、震撼力等。
四、建筑鉴赏1. 建筑的分类建筑可分为住宅、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等。
其中,公共建筑包括宫殿、庙宇、教堂、博物馆等。
2. 建筑作品的构成要素建筑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形态、结构、空间、材料、装饰等。
3. 建筑作品的风格建筑作品的风格有古代建筑、近现代建筑、现代建筑等。
关于此笔记的说明:分为以下几个大专题来论述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2、艺术起源3、艺术与社会生活4、艺术的功能5、艺术生产论6、艺术创造7、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8、艺术作品类型9、艺术的层次和理想形态10、文学风格。
11、艺术接受论12、艺术批评13、重要文论14、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未整理)15、重要美学论著和美学家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方面被看作是意识形态中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另一方面渗透社会生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复杂交织在一起。
并非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审美表现过程中与社会生活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从目的、方式、态度三方面来说,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审美无功利审美并不直接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实际上,审美的无功利背后隐藏则某种功利性,即审美地掌握世界。
此外,文学的功利性还在于,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两层意思: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具体体现为两种修辞形态:含蓄和含混。
审美情感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如好恶、喜怒、肯定与否定,斥责和赞美,欢乐和痛苦等。
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艺术起源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宗教说艺术与社会生活1、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艺术家只有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真实反映并真诚表现对生活的感受,其创造才会具有生命力;反之,如果一味模仿前人或别人作品,即使技巧高,根本上却是苍白的。
瑙侀潰璇撅細浠や汉杩烽唹鐨勫彜甯岃厞鑹烘湳1銆佸彜甯岃厞闆曞鍘熶綔澶у宸叉瘉鎹熸垨杞跺け锛屼笉杩囧悗涓栫殑澶嶅埗鍝佸灏戝讥琛ヤ簡杩欎竴缂烘喚銆傛渶閲嶈鐨勫鍒跺搧涓昏鏉ヨ嚜锛?A.鍙ゅ焹鍙?B.鍙ょ綏椹?C.涓浗D.浼婃湕姝g‘绛旀锛氬彜缃楅┈2銆佲€滃凹澶氭柉鐨勯樋寮楁礇鐙勫繏鈥濊繖涓€闆曞儚浣撶幇浜嗗彜鍏哥編鐨勬爣鍑嗭紝鍚诲悎锛?A.鐞嗘€у帇鍊掓劅鎬х殑鍘熷垯B.宸存礇鍏嬭壓鏈殑鐗圭偣C.榛勯噾鍒嗗壊姣?D.澶氭牱澶嶆潅鐨勭粺涓€鐨勫師鍒?姝g‘绛旀锛氶粍閲戝垎鍓叉瘮3銆佷笉灏戝搧鐗屽€熷姪鍙ゅ笇鑵婃枃鍖栬祫婧愭彁鍗囧叾鐭ュ悕搴︼紝鍏朵腑鏈?A.姣曞姞绱?B.鑿蹭簹鐗?C.涓扮敯D.杈夎吘姝g‘绛旀锛氳緣鑵?4銆佸彜甯岃厞鑹烘湳涓殑绁炵殑褰㈣薄浠や汉鐫€杩凤紝鍥犱负A.瀹冧滑涓庝汉鐨勫舰璞″垽鑻ヤ簯娉?B.瀹冧滑涓庝汉鐨勫舰璞℃病鏈夊叧绯?C.瀹冧滑涓庝汉鐨勫舰璞″畬鍏ㄤ竴鑷?D.瀹冧滑涓庝汉鐨勫舰璞″ぇ鍚屽皬寮?姝g‘绛旀锛氬畠浠笌浜虹殑褰㈣薄澶у悓灏忓紓5銆佲€滃笗閲屾柉鐨勫垽鏂€濅笌浠ヤ笅鍝満鎴樹簤鏈夊叧锛?A.浼綏濂斿凹鎾掓垬浜?B.甯屾尝鎴樹簤C.鐗规礇浼婁箣鎴?D.娓╂硥鍏虫垬褰?姝g‘绛旀锛氱壒娲涗紛涔嬫垬瑙侀潰璇撅細姘戞瓕涔嬬編鈥斺€旇姘戞瓕浠d唬鐩镐紶1銆佲€滄儏鍔ㄤ簬涓紝鏁呭舰浜庡0銆傗€濆嚭鑷互涓嬪摢绡囨枃鐚細A.銆婁箰璁般€?B.銆婁箰涔︺€?C.銆婅瘲缁忋€?D.銆婁箰蹇椼€?姝g‘绛旀锛氥€婁箰璁般€?2銆併€婂瓟闆€涓滃崡椋炪€嬪嚭鑷簬浠ヤ笅鍝儴钁椾綔锛?A.銆婅瘲缁忋€?B.銆婁箰搴滆瘲闆嗐€?C.銆婃暀鍧婅銆?D.銆婁箰搴滄潅褰曘€?姝g‘绛旀锛氥€婁箰搴滆瘲闆嗐€?3銆佷互涓嬪睘浜庢皯姝屼綋瑁佺殑鏈夛細A.銆婃瓕鍞辩鍥姐€?B.銆婂乏鏉冨紑鑺辫皟銆?C.銆婅寜鑾夎姳銆?D.銆婅涔︽湁鎰熴€嬶紙鏈辩喒锛?姝g‘绛旀锛氥€婂乏鏉冨紑鑺辫皟銆?銆婅寜鑾夎姳銆?4銆併€婃墦閰告灒銆嬪拰銆婅皝璇存鑺辩孩璋佽鏉忚姳鐧姐€嬮兘灞炰簬宸︽潈姘戞瓕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5銆佲€溾€︹€︿絾鏈夊亣璇楁枃锛屾棤鍋囧北姝屻€傚垯浠ュ北姝屼笉涓庤瘲鏂囦簤鍚嶏紝鏁呬笉灞戝亣銆傗€濊繖鍙ヨ瘽鏄槑鏈竻鍒濊憲鍚嶆枃瀛﹀鏉庢笖鎵€瑷€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瑙侀潰璇撅細鑹烘湳鍙蹭腑鐨勬尓鐢ㄤ笌鍒涢€?1銆侀┈濉炲皵路鏉滃皻1917骞寸殑浣滃搧銆婃硥銆嬫槸鍝竴绫讳綔鍝侊紵A.杈捐揪涓讳箟B.娉㈡櫘鑹烘湳C.鎶借薄娲?D.鐜版垚鍝佽壓鏈?姝g‘绛旀锛氱幇鎴愬搧鑹烘湳2銆佸悰澹潶涓佸嚡鏃嬮棬鐨勫缓閫犳柟寮忔槸锛? 锛?A.鏂板缓B.鏀瑰缓C.瑜ずD.淇姝g‘绛旀锛氳か澶?3銆佸皬澶у崼路鐗瑰凹灏旀柉涓绘寔鍗板埛鐨勭編鏈彶涓婄涓€鏈粯鐢诲浘褰曟槸锛? 锛?A.濞佸粔澶у叕鐢婚泦B.缁樼敾鍓у満C.甯冮瞾濉炲皵鐨囧鐢婚泦D.鏀惰棌瀹剁殑瀹㈠巺姝g‘绛旀锛氱粯鐢诲墽鍦?4銆佸湪璁插骇涓紝鑰佸笀鍒嗘瀽浜嗗ぇ鍗风壒灏煎皵鏂殑鐢诲粖缁樼敾涓紝鏈変竴骞呯敾鍑虹幇浜嗛暅鍍忓弽杞紝杩欏箙鐢绘槸锛? 锛?A.銆婃ū妗冨湥姣嶃€?B.銆婁笁鍝蹭汉銆?C.銆婇洩涓嫨鐚庛€?D.銆婇樋灏斾集鐗瑰ぇ鍏€犺鏀惰棌瀹剁殑鐢诲粖銆?姝g‘绛旀锛氥€婁笁鍝蹭汉銆?5銆佷笅鍒楀叧浜庡緪鍐般€婅溁铚撲箣鐪笺€嬬殑鎻忚堪涓紝閿欒鐨勪竴椤规槸锛? 锛?A.绾綍鐗?B.杩愮敤鐩戞帶褰卞儚鍒涗綔C.鏈夋暣瀹规儏鑺?D.铚昏湏鏄竴涓汉鐗?姝g‘绛旀锛氱邯褰曠墖瑙侀潰璇撅細璇讳功浜哄啓瀛楋細涔︽硶鐨勫缇庡鐣?1銆佷笅闈笉灞炰簬涔鹃殕鐨囧笣鈥滀笁甯屽爞鈥濅笁甯屼箣涓€鐨勬槸( )A.鐜嬬静涔嬨€婂揩闆椂鏅村笘銆?B.鐜嬬静涔嬨€婂叞浜簭銆?C.鐜嬬尞涔嬨€婁腑绉嬪笘銆?D.鐜嬬彛銆婁集杩滃笘銆?姝g‘绛旀锛氱帇缇蹭箣銆婂叞浜簭銆?2銆併€婂钩澶嶅笘銆嬫槸鍝綅瑗挎檵涔︽硶瀹剁殑浣滃搧锛燂紙锛?A.闄嗘満B.钄¤C.绱㈤潠D.鍗摌姝g‘绛旀锛氶檰鏈?3銆佸垱閫犲嚭鈥滄紗涔︹€濈殑鏄竻浠d功娉曞( )A.閭撶煶濡?B.閮戞澘妗?C.閲戝啘D.鍒樺姝g‘绛旀锛氶噾鍐?4銆佲€滅粨瀛楀洜鏃剁浉浼?鐢ㄧ瑪鍗冨彜涓嶆槗鈥濇槸鍝綅涔︽硶瀹剁殑瑙傜偣锛燂紙锛?A.棰滅湡鍗?B.绫宠娋C.鑻忚郊D.璧靛瓱闋?姝g‘绛旀锛氳档瀛熼牜5銆佲€滃洓瀹佸洓姣嬧€濇槸鍝綅涔︽硶瀹舵彁鍑虹殑锛燂紙锛?A.钁e叾鏄?B.璧靛鍏?C.鍌呭北D.榛勯亾鍛?姝g‘绛旀锛氬倕灞?瑙侀潰璇撅細璋堣皥鑹烘湳浣撳埗1銆佽繖涓€璁叉彁鍙婄殑褰撲唬鑹烘湳浜嬩欢涓湁A.娌冮湇灏斻€婂潕璐濆皵姹ょ綈銆?B.寰愬啺銆婂ぉ涔︺€?C.绉戣嫃鏂€婁竴鎶婂拰涓夋妸妞呭瓙銆?D.绾︾憻澶峰崥渚濇柉銆?000鏍鏍戙€?姝g‘绛旀锛氭矁闇嶅皵銆婂潕璐濆皵姹ょ綈銆?寰愬啺銆婂ぉ涔︺€?2銆佸湪鑹烘湳浣撳埗闂涓婏紝闃跨憻路涓规墭棣栨鎻愬嚭鐨勯噸瑕佹蹇垫槸A.鑹烘湳鍒跺害B.鑹烘湳绯荤粺C.鑹烘湳缁撴瀯D.鑹烘湳鐣?姝g‘绛旀锛氳壓鏈晫3銆佺毊鍩冨皵路甯冨皵杩巹鐨勭爺绌舵妸鑹烘湳瀛︾爺绌剁殑閲嶅績寮曞悜A.鑹烘湳鍦?B.鑹烘湳褰㈠紡C.鑹烘湳鍝佽川D.鑹烘湳濯掍粙姝g‘绛旀锛氳壓鏈満4銆佹牴鎹鍫傝鎺堬紝鑹烘湳浣撳埗闂鍏虫敞鐨勭劍鐐瑰湪浜?A.鑹烘湳鏄編鐨勬瀯閫?B.鑹烘湳鏄ぞ浼氬満鍩熺殑浜х墿C.鑹烘湳鏄杽鐨勭粨鏅?D.鑹烘湳鏄湡鐞嗙殑鍙戠敓姝g‘绛旀锛氳壓鏈槸绀句細鍦哄煙鐨勪骇鐗?5銆佹牴鎹鍫傝鎺堬紝璁よ瘑鑹烘湳浣撳埗鐨勪綔鐢紝鏈夊姪浜庤壓鏈鐨勫涓嬭浆鍙?A.浠庤壓鏈釜鎬у寲鍒拌壓鏈綋鍒跺寲B.浠庡缇庤嚜鐒舵€у埌瀹$編绀句細鎬?C.浠庤壓鏈摬瀛﹀埌鑹烘湳缇庡D.浠庣函缇庡鍒扮ぞ浼氬缇庡姝g‘绛旀锛氫粠鑹烘湳涓€у寲鍒拌壓鏈綋鍒跺寲;浠庡缇庤嚜鐒舵€у埌瀹$編绀句細鎬?浠庣函缇庡鍒扮ぞ浼氬缇庡瑙侀潰璇撅細瓒e懗鏈夐珮浣庡悧锛?1銆佹墍璋撯€滀笁淇椻€濇寚鐨勬槸A.閫氫織銆佸焊淇椼€佸獨淇?B.搴镐織銆佷綆淇椼€佸獨淇?C.閫氫織銆佸焊淇椼€佷綆淇?D.閫氫織銆佷綆淇椼€佸獨淇?姝g‘绛旀锛氬焊淇椼€佷綆淇椼€佸獨淇?2銆佷笅鍒楄叮鍛充腑鍝瓒e懗鏇撮珮A.娆h祻鍙ゅ吀闊充箰涓嶆璧忔祦琛岄煶涔?B.娆h祻娴佽闊充箰涓嶆璧忓彜鍏搁煶涔?C.鏃㈡璧忓彜鍏搁煶涔愪篃娆h祻娴佽闊充箰D.鏃笉娆h祻鍙ゅ吀闊充箰涔熶笉娆h祻娴佽闊充箰姝g‘绛旀锛氭棦娆h祻鍙ゅ吀闊充箰涔熸璧忔祦琛岄煶涔? 3銆佹彁鍑衡€滃彜闆呪€濊鐨勪綔鑰呮槸A.鏈卞厜娼?B.瀹楃櫧鍗?C.钄″厓鍩?D.鐜嬪浗缁?姝g‘绛旀锛氱帇鍥界淮4銆併€婂垽鏂姏鎵瑰垽銆嬬殑浣滆€呮槸A.搴峰痉B.甯冨皵杩巹C.浼戣盁D.绉戞仼姝g‘绛旀锛氬悍寰?5銆併€婅瓒e懗鐨勬爣鍑嗐€嬬殑浣滆€呮槸A.搴峰痉B.甯冨皵杩巹C.浼戣盁D.绉戞仼。
第1篇一、引言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艺术设计的起源、发展、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摘抄笔记,以期为读者提供对艺术设计概览。
一、艺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艺术设计起源于人类早期对美的追求和实用需求。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洞穴壁画、陶器、编织等作品中展现了初步的艺术审美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逐渐从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 发展(1)古代艺术设计: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到中国的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艺术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艺术设计以宗教、政治、文化、生活等为目的,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2)现代艺术设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现代艺术设计强调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注重功能、材料、技术等因素。
这一时期,艺术设计形成了多个流派,如包豪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1. 美学原理(1)比例:比例是艺术设计中的基本元素,通过合理运用比例关系,使作品具有和谐、美观的效果。
(2)节奏:节奏是艺术设计中的一种动态美感,通过重复、对比、变化等手法,使作品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3)平衡:平衡是艺术设计中的一种静态美感,通过对比、对称、均衡等手法,使作品具有稳定、和谐的效果。
2. 色彩原理(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艺术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比、调和、近似等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
3. 形状原理(1)形状分类:几何形、不规则形、抽象形等。
(2)形状运用:形状在艺术设计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运用不同形状,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三、艺术设计的方法1.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艺术设计的前期阶段,通过对项目的研究、分析,明确设计方向和目标。
2. 原型设计:原型设计是概念设计的基础,通过制作实物或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调整。
《艺术与审美》见面课及答案《艺术与审美》见面课及答案见面课:令人迷醉的古希腊艺术1、古希腊雕塑原作大多已毁损或轶失,不过后世的复制品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
最重要的复制品主要来自:A.古埃及B.古罗马C.中国D.伊朗正确答案:古罗马2、“尼多斯的阿弗洛狄忒”这一雕像体现了古典美的标准,吻合:A.理性压倒感性的原则B.巴洛克艺术的特点C.黄金分割比D.多样复杂的统一的原则正确答案:黄金分割比3、不少品牌借助古希腊文化资源提升其知名度,其中有A.毕加索B.菲亚特C.丰田D.辉腾正确答案:辉腾4、古希腊艺术中的神的形象令人着迷,因为A.它们与人的形象判若云泥B.它们与人的形象没有关系C.它们与人的形象完全一致D.它们与人的形象大同小异正确答案:它们与人的形象大同小异5、“帕里斯的判断”与以下哪场战争有关:A.伯罗奔尼撒战争B.希波战争C.特洛伊之战D.温泉关战役正确答案:特洛伊之战见面课:民歌之美——让民歌代代相传1、“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出自以下哪篇文献:A.《乐记》B.《乐书》C.《诗经》D.《乐志》正确答案:《乐记》2、《孔雀东南飞》出自于以下哪部著作:A.《诗经》B.《乐府诗集》C.《教坊记》D.《乐府杂录》正确答案:《乐府诗集》3、以下属于民歌体裁的有:A.《歌唱祖国》B.《左权开花调》C.《茉莉花》D.《观书有感》(朱熹)正确答案:《左权开花调》;《茉莉花》4、《打酸枣》和《谁说桃花红谁说杏花白》都属于左权民歌。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
”这句话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李渔所言。
A.对B.错正确答案:错见面课:艺术史中的挪用与创造1、马塞尔·杜尚1917年的作品《泉》是哪一类作品?A.达达主义B.波普艺术C.抽象派D.现成品艺术正确答案:现成品艺术2、君士坦丁凯旋门的建造方式是()A.新建B.改建C.褫夺D.修复正确答案:褫夺3、小大卫·特尼尔斯主持印刷的美术史上第一本绘画图录是()A.威廉大公画集B.绘画剧场C.布鲁塞尔皇宫画集D.收藏家的客厅正确答案:绘画剧场4、在讲座中,老师分析了大卫·特尼尔斯的画廊绘画中,有一幅画出现了镜像反转,这幅画是()A.《樱桃圣母》B.《三哲人》C.《雪中狩猎》D.《阿尔伯特大公造访收藏家的画廊》正确答案:《三哲人》5、下列关于徐冰《蜻蜓之眼》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纪录片B.运用监控影像创作C.有整容情节D.蜻蜓是一个人物正确答案:纪录片见面课:读书人写字:书法的审美境界1、下面不属于乾隆皇帝“三希堂”三希之一的是( )A.王羲之《快雪时晴帖》B.王羲之《兰亭序》C.王献之《中秋帖》D.王珣《伯远帖》正确答案:王羲之《兰亭序》2、《平复帖》是哪位西晋书法家的作品?()A.陆机B.蔡襄C.索靖D.卫瓘正确答案:陆机3、创造出“漆书”的是清代书法家( )A.邓石如B.郑板桥C.金农D.刘墉正确答案:金农4、“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是哪位书法家的观点?()A.颜真卿B.米芾C.苏轼D.赵孟頫正确答案:赵孟頫5、“四宁四毋”是哪位书法家提出的?()A.董其昌B.赵宦光C.傅山D.黄道周正确答案:傅山见面课:谈谈艺术体制1、这一讲提及的当代艺术事件中有A.沃霍尔《坎贝尔汤罐》B.徐冰《天书》C.科苏斯《一把和三把椅子》D.约瑟夫·博依斯《7000株橡树》正确答案:沃霍尔《坎贝尔汤罐》;徐冰《天书》2、在艺术体制问题上,阿瑟·丹托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是A.艺术制度B.艺术系统C.艺术结构D.艺术界正确答案:艺术界3、皮埃尔·布尔迪厄的研究把艺术学研究的重心引向A.艺术场B.艺术形式C.艺术品质D.艺术媒介正确答案:艺术场4、根据课堂讲授,艺术体制问题关注的焦点在于A.艺术是美的构造B.艺术是社会场域的产物C.艺术是善的结晶D.艺术是真理的发生正确答案:艺术是社会场域的产物5、根据课堂讲授,认识艺术体制的作用,有助于艺术学的如下转变A.从艺术个性化到艺术体制化B.从审美自然性到审美社会性C.从艺术哲学到艺术美学D.从纯美学到社会学美学正确答案:从艺术个性化到艺术体制化;从审美自然性到审美社会性;从纯美学到社会学美学见面课:趣味有高低吗?1、所谓“三俗”指的是A.通俗、庸俗、媚俗B.庸俗、低俗、媚俗C.通俗、庸俗、低俗D.通俗、低俗、媚俗正确答案:庸俗、低俗、媚俗2、下列趣味中哪种趣味更高A.欣赏古典音乐不欣赏流行音乐B.欣赏流行音乐不欣赏古典音乐C.既欣赏古典音乐也欣赏流行音乐D.既不欣赏古典音乐也不欣赏流行音乐正确答案:既欣赏古典音乐也欣赏流行音乐3、提出“古雅”说的作者是A.朱光潜B.宗白华C.蔡元培D.王国维正确答案:王国维4、《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A.康德B.布尔迪厄C.休谟D.科恩正确答案:康德5、《论趣味的标准》的作者是A.康德B.布尔迪厄C.休谟D.科恩正确答案:休谟。
艺术与审美什么是艺术: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艺术分类: 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时间艺术(音乐) 空间艺术时空并列(文学,戏剧,影视)一.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客观与主观统一②内容与形式统一③个性与共性统一("雅"与"俗")2.主体性:①创作的主体性②作品的主体性③欣赏的主体性3.审美性:①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②真,善,美的结晶4.艺术的特色:①表达方式-----情感②结构形式③艺术的表现技巧-----个性化④艺术的表现风格二.艺术的功能1.认识功能认识社会认识科学2.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三.艺术的效应音乐的情感效应音乐的美感效应音乐的智能效应四.艺术与科学音乐-----物理音乐-----农学音乐-----医学中国音乐:国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新音乐发展:远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远古:距今约九千年的笛子--最古老的乐器(迄今为止,中国)夏商乐器 <诗经> <楚辞> 先秦编钟近古:说唱-元杂剧戏曲-昆剧,京剧昆曲是有水磨腔的剧种器乐曲-<潇湘水源>(郭沔) -<海青拿天鹅>近代:学堂乐歌--近代新音乐的产生代表人物: 沈心工,李叔同<送别>----夕阳曲调填配新词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问>国乐政革----刘天华聂耳,黄自,贺绿汀,冼星海中国式歌剧----<白毛女>现代:民族特色的歌剧,舞剧,管弦乐,交响诗抒情歌曲----<大丰收><祝酒歌><我爱你中国>通俗歌曲的流行----<军港之夜><让世界充满爱><小草>中国摇滚乐<一无所有>影视音乐<牧羊曲><枉凝眉><四世同堂>民族器乐曲-<长城随想><秋湖月夜>新时期大型作品-<第一交响曲><蜀道难>歌剧-<伤逝><原野><苍原>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四大传说: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中国传统音乐构成:民间音乐: 文人音乐民间民歌: 号子,山歌,小调与劳动共生的号子优美动听的小调----<茉莉花> 西方引用过自由抒情的山歌 ----陕北民歌<信天游>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 ,现代科学技术,流行音乐的融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永恒的经典西方音乐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音乐 Baroque源自葡萄牙语 1600-1750年以辅调为主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1760-1830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1830-190020世纪音乐巴洛克威尔第(1678年生于威尼斯) <四季> 建立快慢快三个乐章的协奏曲形成亨德尔歌剧,清唱剧,器乐曲 <弥赛亚>,哈利路亚巴赫(近代音乐之父)(复调音乐大师)"十二平均律"<G弦上的咏叹调>古典主义海顿(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神童) 贝多芬(乐圣)领域: 交响曲,弦乐四重奏,清唱剧歌剧交响曲为主的器乐曲作品特点: 明朗,欢快精致,典雅英雄般,革命性的毅力和热情 <惊愕> <费加罗婚礼<序曲> <第九交响曲>1.完善交响曲的基本模式 1.完善了钢琴协奏曲2.弦乐四重奏的结构和技巧 2.发展了意大利歌剧3.确定近代管弦乐队的配器原则 3.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浪漫主义抒情性人民性民族性幻想性新精神(一)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形式:1.分节歌<野玫瑰> 2.通谱歌<魔王> 3.变化分节歌<鳟鱼>表现风格各异:民族般的淳朴优美--<野玫瑰>浪漫主义的甜美和忧郁--<流浪者>神圣虔诚的--<圣母颂>温柔优美的--<小夜曲>(二)钢琴诗人-肖邦钢琴之王--李斯特(1811-1886) 创作之交响诗一.俄罗斯音乐文化之父-格林卡二.俄克音乐文化1.斯提塔那<沃尔塔瓦河>2.德沃夏克歌剧起源于16世纪的弗罗伦萨莎士比亚歌德歌剧的音色之美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二重三重四重及以上男高音:抒情,戏剧,花腔最早的咏叹调 1608年阉人歌手法里内利(1705-1782)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花腔男高音歌剧大师巴洛克·亨德尔古典时期:莫扎特浪漫主义: 意大利-罗西尼,唐尼采蒂,普契尼,威尔第法国--比才,古诺德国--瓦格纳民族乐派:东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现代民族:巴洛克,格什温表现主义:勋伯格,贝尔格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先锋派:诺诺中国音乐民族特色的歌剧、舞剧、管弦乐、交响诗、小提琴协奏曲:eg:江姐,刘三姐,洪湖赤卫队;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瑶族舞曲;梁祝;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嘎达梅林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我爱你中国,祝酒歌(抒情歌曲);崔健-一无所有(摇滚乐);83版射雕;伤势(歌剧)民间民歌:号子(与劳动共生)-大连长海号子-黑龙江哈腰褂,山歌(自由抒情)-陕北信天游-走西口,小调-江苏茉莉花(西方引用)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西方文化重点:骨笛,编钟,琵琶,霓裳羽衣曲,戏曲学堂乐歌西方音乐大纲: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20世纪巴洛克:是一个时期,源自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奇怪的不规则的珍珠,一般含贬义,指粗陋曲、奇异、夸张的音乐代表人物:巴赫,拜托了宗教的束缚,海顿-交响乐之父代表:四季-春,夏-小提琴作曲家维瓦尔第;弥赛亚-哈利路亚;g弦上的咏叹调-近代音乐之父巴赫-惊愕古典主义时期:1760-1830莫扎特、贝多芬、海顿(交响乐之父)费加罗婚礼-莫扎特乐圣-贝多芬-李叔同称呼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野玫瑰》《魔王》《小夜曲》《圣母颂》《鳟鱼》肖邦:钢琴诗人-《圆舞曲》《夜曲》李斯特:钢琴之王-《帕格尼尼-钟》民族音乐格林卡:俄国音乐之父强力集团:新俄罗斯乐派柴可夫斯基:也可归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第六交响曲》《天鹅湖》捷克音乐文化《念故乡》法国音乐文化德彪西+贝加摩组曲+月光(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第1篇一、视觉艺术1. 抽象与具象- 抽象艺术:通过颜色、形状、线条等元素来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强调形式的纯粹性和表现性。
代表人物有毕加索、蒙德里安等。
- 具象艺术:以真实世界的物体为描绘对象,追求逼真和再现。
代表人物有达芬奇、梵高等。
2. 色彩理论- 色彩三原色:红、黄、蓝,是构成所有色彩的基础。
- 色彩冷暖:红色、橙色、黄色属暖色系,蓝色、绿色、紫色属冷色系。
- 色彩对比:互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对比强烈,能产生鲜明视觉冲击;类似色(如红与橙、蓝与绿)对比柔和,给人以和谐感。
3. 构图原则- 金字塔构图:以画面中心为焦点,逐渐向外扩散,形成金字塔形状,给人以稳定感。
- 对角线构图:利用画面中的对角线引导视线,增加动感。
- 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三等分,形成多个“黄金分割点”,使画面更具美感。
4. 光影与透视- 光影:通过光影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增强画面层次。
- 透视:运用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规律,使画面具有空间感。
二、听觉艺术1. 音乐元素- 节奏: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速度、拍号、强弱等。
- 旋律:音乐的主导因素,由音高、节奏、音长等因素组成。
- 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音同时发声,形成和谐的音乐效果。
- 音色:不同乐器或人声的音质特征。
2. 音乐风格- 古典音乐:以欧洲古典时期作品为代表,注重和声、旋律、节奏的平衡。
- 民族音乐:以各国民族特色音乐为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 现代音乐:以20世纪音乐作品为代表,强调创新和个性化。
3. 音乐欣赏- 感受音乐情感:通过音乐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 分析音乐结构: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如乐章、段落、主题等。
- 体验音乐形式:欣赏不同音乐形式,如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等。
三、表演艺术1. 戏剧- 剧本:戏剧的基础,包括角色、情节、冲突等。
- 演员表演:通过演员的表演,将剧本中的角色、情节呈现给观众。
大一审美基础知识点总结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认知和评价能力。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审美基础知识点对于提升个人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大一学生应当了解的审美基础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感。
一、审美的定义和特点审美起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意指感觉。
它是一种主观的、个体化的经验,不同的人对美的感知和评价有所不同。
审美具有以下特点:1. 主观性:审美体验是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不同的人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因素各异。
2. 相对性:美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
美的认知因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而异。
3. 综合性:审美评价不仅仅依靠视觉刺激,还包括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
二、审美要素和构成要素审美要素是构成美感的基础元素,理解审美要素对于深入理解美感至关重要。
主要的审美要素包括:1. 形式要素:指事物的形态、线条、色彩、质地等外在形式特征,如线条的弯曲程度和方向、颜色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等。
2. 内容要素:指事物所表达的内在意义和情感,如作品所传递的主题、情感和思想等。
3. 结构要素:指作品构图和布局的组织方式,包括对称、平衡、节奏和重复等。
4. 时间要素:指音乐、电影等表现形式中的时间性因素,如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三、美学理论与流派美学理论是审美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的美学流派提供了不同的审美分析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学流派:1. 客观主义: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美感是客观事物的属性。
2. 相对主义:认为美是主观的、相对的,对美感的观察和评价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
3. 形式美学:注重审美形式和结构,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依赖于其形态和结构的完善性。
4. 内容美学:注重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意义和思想。
四、美的类型和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不同的美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的类型和艺术形式:1. 自然美:指自然界中的美,如风景、动植物等。
艺术与审美
什么是艺术: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艺术分类: 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时间艺术(音
乐) 空间艺术时空并列(文学,戏剧,影视)
一.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
①客观与主观统一②内容与形式统一③个性与共性统一("雅"与"俗")
2.主体性:
①创作的主体性②作品的主体性③欣赏的主体性
3.审美性:
①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②真,善,美的结晶
4.艺术的特色:
①表达方式-----情感②结构形式③艺术的表现技巧-----个性化④艺术的表现风格
二.艺术的功能
1.认识功能认识社会认识科学
2.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三.艺术的效应
音乐的情感效应音乐的美感效应音乐的智能效应
四.艺术与科学
音乐-----物理音乐-----农学音乐-----医学
中国音乐:
国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新音乐
发展:
远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
远古:
距今约九千年的笛子--最古老的乐器(迄今为止,中国)
夏商乐器 <诗经> <楚辞> 先秦编钟
近古:
说唱-元杂剧戏曲-昆剧,京剧昆曲是有水磨腔的剧种
器乐曲-<潇湘水源>(郭沔) -<海青拿天鹅>
近代:
学堂乐歌--近代新音乐的产生
代表人物: 沈心工,李叔同
<送别>----夕阳曲调填配新词
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问>
国乐政革----刘天华聂耳,黄自,贺绿汀,冼星海
中国式歌剧----<白毛女>
现代:
民族特色的歌剧,舞剧,管弦乐,交响诗
抒情歌曲----<大丰收><祝酒歌><我爱你中国>
通俗歌曲的流行----<军港之夜><让世界充满爱><小草>
中国摇滚乐<一无所有>
影视音乐<牧羊曲><枉凝眉><四世同堂>
民族器乐曲-<长城随想><秋湖月夜>
新时期大型作品-<第一交响曲><蜀道难>
歌剧-<伤逝><原野><苍原>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四大传说: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中国传统音乐构成:
民间音乐: 文人音乐
民间民歌: 号子,山歌,小调
与劳动共生的号子优美动听的小调----<茉莉花> 西方引用过
自由抒情的山歌 ----陕北民歌<信天游>
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 ,现代科学技术,流行音乐的融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永恒的经典西方音乐
中世纪-文艺复兴
巴洛克时期音乐 Baroque源自葡萄牙语 1600-1750年以辅调为主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1760-1830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1830-1900
20世纪音乐
巴洛克
威尔第(1678年生于威尼斯) <四季> 建立快慢快三个乐章的协奏曲形成
亨德尔歌剧,清唱剧,器乐曲 <弥赛亚>,哈利路亚
巴赫(近代音乐之父)(复调音乐大师)"十二平均律"<G弦上的咏叹调>
古典主义海顿(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神童) 贝多芬(乐圣)
领域: 交响曲,弦乐四重奏,清唱剧歌剧交响曲为主的器乐曲作品特点: 明朗,欢快精致,典雅英雄般,革命性的毅力和热情 <惊愕> <费加罗婚礼<序曲> <第九交响曲>
1.完善交响曲的基本模式 1.完善了钢琴协奏曲
2.弦乐四重奏的结构和技巧 2.发展了意大利歌剧
3.确定近代管弦乐队的配器原则 3.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
浪漫主义
抒情性人民性民族性幻想性新精神
(一)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形式:1.分节歌<野玫瑰> 2.通谱歌<魔王> 3.变化分节歌<鳟鱼>
表现风格各异:
民族般的淳朴优美--<野玫瑰>
浪漫主义的甜美和忧郁--<流浪者>
神圣虔诚的--<圣母颂>
温柔优美的--<小夜曲>
(二)钢琴诗人-肖邦
钢琴之王--李斯特(1811-1886) 创作之交响诗
一.俄罗斯音乐文化之父-格林卡
二.俄克音乐文化
1.斯提塔那<沃尔塔瓦河>
2.德沃夏克
歌剧起源于16世纪的弗罗伦萨
莎士比亚歌德
歌剧的音色之美
独唱咏叹调宣叙调
重唱二重三重四重及以上男高音:抒情,戏剧,花腔
最早的咏叹调 1608年
阉人歌手法里内利(1705-1782)
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花腔男高音
歌剧大师巴洛克·亨德尔
古典时期:莫扎特
浪漫主义: 意大利-罗西尼,唐尼采蒂,普契尼,威尔第
法国--比才,古诺
德国--瓦格纳
民族乐派:东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
俄罗斯-柴可夫斯基
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
现代民族:巴洛克,格什温
表现主义:勋伯格,贝尔格
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
先锋派:诺诺
中国音乐
民族特色的歌剧、舞剧、管弦乐、交响诗、小提琴协奏曲:
eg:江姐,刘三姐,洪湖赤卫队;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瑶族舞曲;梁祝;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嘎达梅林
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
我爱你中国,祝酒歌(抒情歌曲);崔健-一无所有(摇滚乐);83版射雕;伤势(歌剧)
民间民歌:号子(与劳动共生)-大连长海号子-黑龙江哈腰褂,山歌(自由抒情)-陕北信天游-走西口,小调-江苏茉莉花(西方引用)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西方文化
重点:骨笛,编钟,琵琶,霓裳羽衣曲,戏曲学堂乐歌
西方音乐
大纲: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20世纪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源自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奇怪的不规则的珍珠,一般含贬义,指粗陋曲、奇异、夸张的音乐
代表人物:巴赫,拜托了宗教的束缚,
海顿-交响乐之父
代表:四季-春,夏-小提琴作曲家维瓦尔第;弥赛亚-哈利路亚;g弦上的咏叹调-近代音乐之父巴赫-惊愕
古典主义时期:1760-1830
莫扎特、贝多芬、海顿(交响乐之父)
费加罗婚礼-莫扎特
乐圣-贝多芬-李叔同称呼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野玫瑰》《魔王》《小
夜曲》《圣母颂》《鳟鱼》
肖邦:钢琴诗人-《圆舞曲》《夜曲》
李斯特:钢琴之王-《帕格尼尼-钟》
民族音乐
格林卡:俄国音乐之父
强力集团:新俄罗斯乐派
柴可夫斯基:也可归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第六交
响曲》《天鹅湖》
捷克音乐文化
《念故乡》
法国音乐文化
德彪西+贝加摩组曲+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