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科医师职责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XX医院营养科岗位职责一、制定患者的饮食方案:1.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饮食习惯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2.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指标计算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并进行合理的配比。
3.对于特殊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患者,制定适合其病情的特殊饮食方案。
4.根据患者的固定医嘱和临时医嘱,制定对应的饮食方案。
二、营养评估和监测:1.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测量体重、身高、BMI指数等,分析患者的体格指标和营养不良情况。
2.分析患者的饮食记录,评估其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
3.对于特殊病例的患者,监测其病情的变化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三、提供营养指导和教育:1.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对营养的认识和需求,采用合适的语言和方式向患者传授营养知识和相关饮食指导。
2.为患者解答营养相关问题,根据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讲解。
3.针对高危人群(如老人、孕妇、婴幼儿等)进行营养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4.组织营养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营养意识。
四、参与团队合作和研究:1.与医生、护士、药师等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2.参与医院的科研项目,开展相关的营养研究工作,提高医院营养科的学术水平。
3.参与临床实践和教学,指导医学生和实习医生。
五、参与营养品的采购和管理:1.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参与营养品的采购工作,保证病房和科室的营养品供应。
2.管理和监控科室内的饮食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情况,保证其正常运作。
3.负责库存的管理,定期进行盘点和管理,避免过期和浪费。
总结:XX医院营养科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主要职责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饮食方案,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营养指导和教育,参与团队合作和研究,以及营养品的采购和管理。
通过这些工作,营养科在医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XXXX营养科工作制度跟职责营养科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门,主要负责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并提供营养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为了使营养科工作具有高效性和专业性,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并明确各种职责。
一、营养科工作制度1.营养科的管理机构:营养科由主任医师负责管理,科内设有副主任医师和专职营养师等职务,具体职责由各工作人员协同合作完成。
2.营养科工作宗旨:营养科的工作宗旨是为了提高患者营养水平,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并且营养治疗的目标要贴合患者的实际状况。
3.工作流程:营养科在每位入院或来就诊的患者,必须在入科时对其膳食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制定相应的营养方案及进一步的跟进服务。
营养科主要工作如下:(1)患者膳食评估:收集患者膳食记录,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膳食计算,评估患者的膳食状况,确定患者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2)发现饮食相关问题: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寻找及发现饮食相关的问题(如:肠胃道疾病、吞咽障碍、口腔健康状况等),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3)提供个性化营养咨询: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营养咨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营养方案。
(4)营养支持:针对有营养支持需要的患者,制定相应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胃肠道外营养支持等。
(5)团队协作:与医疗团队和患者的家庭进行沟通协作,确保患者营养治疗的顺利开展,并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调整。
二、营养科工作职责1.主任医师的职责:营养科主任医师是整个营养科室的领导者,其职责主要包括:(1)对整个营养科的工作进行调度、指导和管理,制定相关的工作标准、制度及作业流程。
(2)与其他科室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并推进科室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合作事项,促进交流、整合资源,提高营养科工作效率和质量。
(3)负责制定学科发展计划和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和进行学科和工作人员的培训。
(4)负责对营养科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和奖励,保证医院和营养科工作的正常运行。
营养师(含营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在上级营养师的指导下,负责所管病房病人的营养治疗和膳食管理工作。
2.开展营养查房工作,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检测,制定营养治疗方案,计划和拟定治疗膳食食谱,评估营养治疗效果,书写营养病历。
定期深入病房,了解病人营养摄入情况,检查营养治疗效果,检查营养治疗工作执行情况。
3.参加所管病房的营养会诊,与医师密切合作,制订营养支持的途径与方案,就患者营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完成营养门诊咨询工作。
5.监督、指导病区食堂治疗膳食和肠内营养制剂的制备发放,确保营养治疗医嘱的有效执行。
对食堂工作人员开展营养基础知识培训。
6.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完成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要求,组织开展患者和院内医务人员的营养宣教工作。
主管营养师除完成上述任务外,根据工作需要,侧重承担营养会诊、行政管理、教学或科研工作。
对营养师的工作进行指导。
营养士在营养师指导下开展工作。
1。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营养科的管理,提高临床营养治疗水平,保障患者营养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院临床营养科的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
第三条临床营养科应遵循科学、合理、个体化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营养治疗和指导。
第四条临床营养科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五条临床营养科设立主任一名,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一名,协助主任工作;营养医师若干名,负责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营养护士若干名,负责营养支持及日常护理工作。
第六条临床营养科下设营养评估室、营养治疗室、营养教育室等,各室职责如下:(一)营养评估室:负责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诊断。
(二)营养治疗室:负责制定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实施营养支持及监测。
(三)营养教育室:负责患者的营养知识教育、营养咨询及营养干预。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七条患者入院后,临床营养科应尽快进行营养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习惯、疾病状况、营养状况等。
第八条营养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第九条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营养需求优先原则:优先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确保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二)营养平衡原则:合理搭配营养素,保证患者摄入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三)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第十条营养治疗方案的执行应严格遵循以下要求:(一)营养医师负责监督营养治疗方案的执行,确保患者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二)营养护士负责营养支持及日常护理工作,确保营养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营养教育室负责患者的营养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营养意识。
第十一条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临床营养科各岗位职责及各项规章制度临床营养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对于医院运营和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的详细描述。
一、临床营养科岗位职责1. 临床营养科主任职责:(1)负责临床营养科的整体工作,制定并实施临床营养工作计划。
(2)负责组织营养查房、营养门诊、营养会诊等工作。
(3)负责组织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对营养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4)负责组织临床营养相关的科研、教学和进修生、实习生的培训工作。
(5)负责临床营养科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2. 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工作职责:(1)负责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
(2)负责营养门诊的工作,为患者提供营养咨询和膳食指导。
(3)参与营养查房和营养会诊,协助主任制定营养治疗方案。
(4)参与临床营养相关的科研、教学和进修生、实习生的培训工作。
(5)负责营养代谢实验室的相关工作。
3. 临床营养科护士工作职责:(1)负责营养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营养治疗。
(2)参与营养查房和营养会诊,了解患者营养需求,提供护理支持。
(3)负责营养科病房的卫生管理和消毒隔离工作。
(4)参与临床营养相关的科研、教学和进修生、实习生的培训工作。
4. 临床营养科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1)负责食堂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
(2)负责制定食堂的营养餐谱,并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3)参与食堂的卫生管理和消毒隔离工作。
(4)负责食堂的原材料采购和库房管理。
5. 仓库保管员工作职责:(1)负责营养科仓库的管理工作,保证物资的存储安全和合理使用。
(2)负责营养科物资的采购和供应。
(3)参与临床营养相关的科研、教学和进修生、实习生的培训工作。
6. 采购员工作职责:(1)负责营养科所需物资的采购工作,保证物资的质量和供应。
(2)负责与供应商的联系和协调,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参与临床营养相关的科研、教学和进修生、实习生的培训工作。
临床营养科各岗位职责概述1.营养医师营养医师是临床营养科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包括:(1)患者营养评估:负责对病房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包括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体重变化、病史、疾病情况等方面的评估,确定患者的营养风险等级。
(2)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营养支持、营养补充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3)指导临床营养师工作:负责指导临床营养师进行营养干预工作,包括制定膳食方案、监测患者营养情况、进行营养教育等。
(4)参与临床团队工作:与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其他临床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制定患者的诊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和治疗。
2.临床营养师临床营养师是临床营养科的重要人员,主要职责包括:(1)患者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包括膳食摄入情况、体重变化、营养相关的临床指标等方面的评估,确定患者的营养风险等级。
(2)制定膳食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包括能量、蛋白质、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并考虑患者的口味喜好、饮食习惯和疾病情况。
(3)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进行营养干预,包括监测患者营养情况、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和消化吸收情况、调整膳食方案等。
(4)营养教育:为患者进行营养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营养知识传授、饮食行为改变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3.营养护士营养护士是临床营养科中的重要人员,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患者营养评估:协助医师和临床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记录患者的膳食摄入情况、体重变化、病史等。
(2)营养支持:负责患者的营养支持工作,包括监测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饲管营养支持、调整静脉营养支持等。
(3)营养知识传授: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营养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和营养之间的关系,提高对营养的重视。
(4)饮食管理:协助临床营养师进行膳食方案的执行和监测工作,记录患者的食物摄入情况、餐后情况等。
医院营养师的岗位职责和规定一、岗位职责1. 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2. 食谱设计: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设计营养食谱,确保患者饮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食谱设计: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设计营养食谱,确保患者饮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饮食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帮助其建立科学的饮食惯。
饮食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帮助其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
4. 营养教育: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
营养教育: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
5.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需要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需要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6. 跨部门合作:与临床医生、护士、厨师等团队成员密切合作,确保营养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跨部门合作:与临床医生、护士、厨师等团队成员密切合作,确保营养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7. 科研与培训:参与营养相关的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医院营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科研与培训:参与营养相关的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医院营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工作规定1. 持证上岗: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营养师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持证上岗: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营养师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2. 专业培训: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专业培训: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3.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4. 保密原则:工作中涉及的 patient information 必须严格保密,遵守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医疗中心 113 医院临床养分科工作范围及任务一、负责相关养分不良或养分失衡患者的养分诊治〔一〕临床养分医师应把握的根本技术和技能1、把握各种养分病〔养分失调〕和代谢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养分失调或代谢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以及养分诊断和养分治疗的原则。
2、把握常用的养分检测和养分状况评价的方法及诊断意义:人体测量、人体成分分析、人体代谢率测定等;养分素水平测定〔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快速反响蛋白测定、淋巴细胞计数、代谢试验〔如氮平衡试验等〕食物不耐受等生化测定;骨密度测定等影像学检查;养分素摄入量测算等养分换算。
3、把握养分素种类、理化性质、养分治疗作用、缺乏与过量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人群养分素需要量的标准和个体化差异调整。
〔二〕临床养分医师可独立诊治因摄入养分物质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引起的原发性养分失调的患者例如:摄入蛋白质缺乏引起蛋白质缺乏症、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引起肥胖病等。
〔三〕临床养分医师可与临床各科室联合诊治因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创伤应激以及特别生理性因素等各种缘由引起的继发性养分失调的患者:1、进食障碍:如口、咽、食管疾病所致摄食困难,精神因素所致摄食过少、过多或偏食等。
2、消化、吸取障碍: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短肠综合征。
3、物质合成障碍:如肝硬化失代偿期白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低白蛋白血症等。
4、机体对养分需求的转变:如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等创伤应激以及生长发育、妊娠、中老年等特别生理性因素。
5、排泄失常:如多尿可致失水、腹泻可致低钾、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致低白蛋白血症等。
〔四〕临床养分医师可与临床各科室联合诊治因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病的患者:1、蛋白质代谢障碍:继发于器官疾病,如严峻肝病时的低白蛋白血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如苯丙酮尿症、血红蛋白病等。
2、糖代谢障碍:各种缘由所致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以及低血糖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假设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等。
3、脂类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血脂或脂蛋白特别的疾病,可为原发性代谢紊乱或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精品营养科工作制度与职责一、总则第一条营养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诊断和营养治疗等工作。
为了规范营养科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营养科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执行。
第三条营养科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营养服务。
二、工作职责第四条营养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 完成临床营养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2. 进行营养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营养诊断工作。
3. 确立营养治疗方法,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开列营养医嘱。
4. 实施营养治疗全过程,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液、匀浆膳等的配制。
5.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营养相关性药品。
6. 开展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营养咨询和指导。
三、工作制度第五条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负责全面工作,统筹安排人员和任务。
第六条营养科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流程,包括营养评估、营养诊断、营养治疗、营养制剂配制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第七条营养科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遵守食品卫生操作规程。
第八条营养科加强感染监控,做好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安全。
第九条营养科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条营养科加强设备维护和资产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人员职责第十一条营养科各级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履行以下职责:1. 营养科科长:负责营养科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组织实施科内工作计划,协调内外关系,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 营养医师:负责营养评估、营养诊断、营养治疗等工作,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开列营养医嘱。
3. 营养护士:负责营养治疗的实施,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液的配制和输送,监测患者营养状况。
4. 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堂的运营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营养质量。
5. 仓库保管员:负责物资采购、储存、分发等工作,保证物资供应。
营养科工作制度(规章制度)临床营养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营养诊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一、营养查房制度1.临床营养科应对采取特殊营养治疗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的住院患者实行查房制度,对建立营养病历的住院患者实行三级查房制度。
主任营养医师每周查房不少于1次,副主任营养医师每周查房不少于2次,主治医师每周查房不少于3次,住院医生每天查房不少于1次。
营养技师、营养护士或营养师助理(营养士)应配合临床营养医师,广解患者进食、治疗的情况,进行膳食评估,按临床营养医师开具的饮食医嘱和营养处方拟定相应食谱,由管理营养师(由临床营养师轮岗)监督执行。
2,临床营养医师和营养技师(士)应每日按时查房,询问病人营养药品、制剂的使用和进食情况,仔细体检,认真阅读临床病历,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拟定整体诊疗方案和营养监测计划。
及时记录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资料,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病程录和营养病历,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以及个体情况调整营养治:养方案,做到临床营养治疗与临床医疗密切结合,促进病人康复。
3.在营养查房时,应着装整洁,严肃认真,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遵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4. 在营养查房时,应对应用营养支持的病人明示营养治疗的风险和营养制剂报销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营养治疗的相关问题。
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制度1.临床营养科每周至少应开设营养咨询门诊3个半天,有条件的医院可酌情增加门诊次数。
2.临床营养(医)师应做好开诊准备工作,着装整洁,按时出诊,坚守岗位。
3.临床营养(医)师应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营养门诊病历,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有关营养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问题。
4.临床营养(医)师在营养门诊时应严肃认真,遵守各项工行为规范,保持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5.营养门诊的检测设备、设施应当由专(兼)职人员负责操作,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消毒,建立使用、维修档案,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临床营养科医师职责
临床营养科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完成对患者进行营养检测和评价、营养诊断,制定营养治疗方案,评估营养治疗效果,书写营养病历等日常的营养治疗工作。
二、熟悉营养专业理论与临床知识,掌握本科各项操作常规。
三、负责对患者进行营养检测和评价。
四、完成营养门诊工作,参与院内科间会诊,观察营养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并做好医疗文件书写,有相关资料和记录。
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常规。
六、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完成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要求,组织开展患者和院内医务人员的营养宣教工作,组织安排营养食堂的工作人员学习营养基础及食品卫生知识,做好营养知识的科普工作。
七、应对治疗饮食的食谱定期检查和修订。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