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逃生方法(标准版)
- 格式:docx
- 大小:46.95 KB
- 文档页数:5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知识,主要是指在大型室内或户外场所中,出现大量人员聚集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人员的安全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知识。
一、了解场所布局和安全设施在进入人员密集场所之前,了解场所的布局和相关的安全设施非常重要。
包括了解出入口位置、紧急出口、消防设备等情况,并能够熟悉他们的使用方法。
此外,要熟悉安全通道及逃生通道的位置,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
二、保持冷静并保持警惕在人员密集场所中,人群往往非常拥挤,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活动中,如演唱会、体育比赛等。
因此,保持冷静并保持警惕非常重要。
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避免被人流推搡或踩踏,避开危险区域。
同时,遵守组织者或安保人员的指示。
三、遵守安全规定和规范在人员密集场所中,通常会有一系列的安全规定和规范,例如禁止吸烟、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等。
遵守这些规定和规范是确保人员安全的关键。
要遵守场馆的相关规定,尊重他人的权益,并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四、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果你知道自己将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也很重要。
例如,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移动。
带上必要的个人物品,例如身份证、手机、急救包等。
此外,了解天气状况和场所的座位分布也是很有帮助的。
五、避免恐慌在人员密集场所中,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例如火灾、地震等,一定要避免恐慌。
保持冷静,迅速寻找最近的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并疏散人员。
如果遇到被困的情况,要尽量寻找可靠的避难地点,保护好自己,等待救援。
六、邻里互助在人员密集场所中,邻里互助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有人受伤或需要帮助,要尽力提供援助并报告相关人员。
如果自己受伤或处于危险之中,要大声喊叫引起他人的注意,争取更多的帮助。
七、避免人群拥挤尽量避免参与人群拥挤的行为,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
拥挤的人群容易引发踩踏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如果发现人群拥挤,要迅速寻找安全的空间,避免被挤压。
八、消防安全在人员密集场所中,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应当如何处理按消防法第44条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公共场所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1、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1、总经理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按照消防技术标准,依法履行本单位消防安全法定职责。
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与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3、每月组织各部门召开一次消防工作例会,及时整改火灾隐患,解决购置、维修消防设施设备等必要的消防经费,并提供相应的组织保障。
4、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
5、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6、每半年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7、审查批准部门、员工消防奖惩。
8、批准实施购物中心内部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9、根据消防安全需要,决定购物中心局部停产停业、停止使用。
10、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监督检查,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消防工作任务。
2、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1、受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委托,负责本单位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督促、检查各部门、岗位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组织拟定购物中心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工作经费预算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购物中心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实施防火检查,及时掌握购物中心整体消防状况,做好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管理义务消防队。
7、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二)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共同职责1、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带头并督促本部门员工遵守消防安全法规、制度,学习有关消防安全知识。
酒店灭火和应急疏散应急预案7篇酒店灭火和应急疏散应急预案篇11、遇到火灾牢记三个步骤:一是大声呼救,将火灾信息快速传递出去;二是迅速撤离逃生;三是报警,尽早通知消防专门人员灭火。
2、要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珍视生命,防范第一"的思想,让员工掌握安全疏散的基本路线:楼层(起火点)——楼梯——安全通道(两个楼梯,在东侧位置的人员从东侧楼梯疏散,在西侧位置的人员从西侧楼梯疏散)——楼外指定安全区域(停车场)。
3、要切实掌握火场疏散逃生的三个关键环节: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低姿快速撤离;下楼梯单列靠右通行。
在撤离过程中要顾全大局,保持镇静,服从指挥。
4、火场疏散逃生常用语:"大家不要慌,跟我来","大家从楼梯撤离,一个接一个,不要拥挤"。
5、演习现场宣传标语:"学会逃生本领,保护自己生命","学会组织逃生,关爱他人生命","面对无情火灾,沉着,冷静,能者生存"。
酒店灭火和应急疏散应急预案篇2酒店作为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特别是在灾难事件发生时,酒店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措施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酒店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着重探讨酒店灭火和应急疏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践。
一、酒店灭火预案的制定酒店灭火预案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酒店客人和员工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带来的损失。
下面着重介绍酒店灭火预案的几个重要方面:1、定期检查设施和设备酒店应当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消防设施和设备的安装,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如发现设施和设备出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培训员工消防知识在酒店灭火预案中,应包括员工消防知识的培训计划。
员工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如何报警,如何疏散人员等技能。
3、确保客房消防安全酒店客房的消防安全是酒店灭火预案中的重要一环。
酒店应设备有效的烟雾探测器、喷水头以及灭火器等设备,并确保每个房间都有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说明。
火灾逃生自救的要点火灾逃生自救的要点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
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预案1篇1.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预案的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全员学习培训、定期实战演练、不断修订完善。
2.预案根据设定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场所的危险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以下五级:(1)一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无人员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普通建筑火灾的预案;(2)二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普通建筑火灾,燃烧面积较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3)三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4)四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较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5)五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0人以上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3. 按照单位规模大小、功能及业态划分、管理层次等要素,可分为总预案、分预案和专项预案三类。
4.预案编制应成立预案编制组,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预案编制工作组。
5.单位应编制总预案,单位内各部门应结合岗位火灾危险性编写分预案,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编写专项预案。
6.多产权、多家使用单位应委托统一消防安全管理的部门编制总预案,各单位、业主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分预案。
7.预案评审通过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发放到每一名员工。
8.预案应明确最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列表,表中含有着火地点、火灾事故性质以及火灾事故影响人员的状况等。
据统计,2023年全国发生火灾31.2万起,亡1582人,伤1065人。
也就是,去年在我国平均每天发生火灾大约854.7起,其中,有4.33人因火灾遇难,给遇难者的家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有2.9人因火灾受到身体伤害,有的伤病甚至难以治愈,造成伤者终身的心里伤痛。
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各种旅游、度假、购物、聚餐、娱乐等社会活动形式多样、场所各异,同时,由于现代社会不同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条件的复杂,有一些场所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和火灾隐患,发生火灾的致灾因素和潜在的危险还存在。
而火灾一旦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
“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上述统计反映在我国平均每天至少有7.23个人的生命安全可能面临着火灾的威胁或侵害。
所谓有备无患,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紧急避险的知识和方法,就有可能拯救自己。
因此,火灾现场中“紧急避险逃生”方法人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
下面,把相关的消防知识介绍给大家,力图有备无患,祝人人平安。
一、介绍火灾发生的四个阶段1初起阶段:起火后十几分钟里,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较慢,火焰辐射出的能量还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
初起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时段。
因此,应设法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初起阶段。
2发展阶段: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速度加快。
3猛烈阶段: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
4下降和熄灭阶段: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公共聚集场所和居民家庭火灾多为固体物质燃烧,固体可燃物在火灾初起阶段,多为不可见阶段,这时火源挥发出人眼很难观察到的微量烟雾颗粒,表现为火源面积小,烟和气体对流的速度缓慢,火焰不高,燃烧释放出来的辐射热能较低,不容易被人察觉。
而一般人们发现着火时火势已经处于上述的第二、三阶段,即可见烟雾阶段或明火阶段,这时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速度达到较快程度。
根据研究表明,建筑物室内在起火后,5-7分钟内是扑救火灾最有利的时机(消防队接警出动时间为5分钟的设计的根据)。
各场所人员及物资在发生火灾时的安全疏散方案1.人员的安全疏散①稳定情绪,维护现场秩序。
火灾时,在场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
所以,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于安全疏散。
当遇有居民住宅、集体宿舍以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起火,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时,或由于发生爆炸着火,在建筑物倒塌的现场或者浓烟、充满毒气的房屋里,人员受伤、被困时,必须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积极进行抢救和疏散。
有时人们虽然未受到火的直接威胁,但是处于惊慌失措的紧张状态(如影剧院、医院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有导致伤亡事故的危险,在喊话宣传稳定情绪的同时,也要尽快地组织疏散,撤离火灾现场。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可以安全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
所以,必须坚定自救意识,不惊慌失措,冷静观察,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
②能见度差,鱼贯地撤离。
疏散时,比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带领下,鱼贯地撤离起火点。
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以“跟着我”的喊话或者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者安全地点。
③烟雾较浓,做好防护,低姿撤离。
如果在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烟雾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来说比较稀薄,所以可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若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于迅速撤出浓烟区。
④楼房着火,利用有利条件,不盲目跳楼。
楼房的下层着火时,楼上的人不要惊慌失措,应依据现场的不同情况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若楼梯间只是充满烟雾,则可采取低姿势手扶栏杆迅速而下;若楼梯已被烟火堵住但未坍塌,还有可能冲得出去时,则可向头部、上身淋些水,用浸湿的棉被、毯子等物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若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可利用屋顶上的老虎窗、阳台以及落水管等处逃生,或者在固定的物体上(如窗框、水管杆子),将被单、窗帘撕成条连接起来,然后手拉绳缓缓而下;如果上述措施行不通时,则应退回室内,将通往着火区的门窗关闭,还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并向窗外伸出衣物或者抛出小物件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喊引起楼外人员注意,设法求救;在火势猛烈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若被困在二楼要跳楼时,可先往楼外地面上抛掷一些棉被等物,或者地面上人员在地上垫席梦思等软垫,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拉着窗台或阳台往下滑,这样可使双脚先着地,又可以缩小高度,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则不能盲目跳楼,可转移到其他较安全地点,耐心等待救援。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逃生方法
(标准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逃生方法(标准版)
人员密集场所的范围很广,下面主要将商场(集贸市场)、影剧院、歌舞厅(卡拉OK厅)、单元式住宅、棚户区等场所的逃生方法作一些介绍。
商场(集贸市场)火灾的逃生方法
商场(集贸市场),是指向社会供应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类商品的交易场所,主要是室内百货商场(店)、商业大楼、贸易中心、购物中心、商城及大型集贸批发市场。
为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吸引成千上万的顾客,经营决策者都非常注重形象,商场装饰豪华(易燃材料多),商品高档(种类繁杂),顾客络绎不绝(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引起混乱,造成人员伤亡。
如:1993年,河北省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火灾,大火烧死81人,烧伤54人,损失极其惨重。
商场(集贸市场)建筑基本特点商场与其它建筑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
·建筑形式多样,结构复杂。
·内部装饰豪华。
·功能复杂。
·人员密集。
·摊位拥挤。
商场(集贸市场)火灾特点
·火势迅猛,蔓延迅速,易形成立体燃烧。
(1)起火楼层易燃烧(2)垂直蔓延迅速
·烟雾浓、毒气重
·易向毗邻建筑蔓延
·疏散困难
商场(集贸市场)火灾的逃生方法
·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每个商场都按规定设有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有的还设有自动
扶梯、消防电梯等,发生火灾后,尤其是在火灾初期阶段,这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
在下楼梯时应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
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停电也时有发生,无法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自制器材逃生
商场(集贸市场)是物资高度集中的场所,商品种类多,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的物资是比较多的。
如“将毛巾、口罩浸湿后捂住口、鼻,可制成防烟工具;利用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如果商场(集贸市场)还经营五金等商品,还可以利用各种机用皮带、消防水带、电缆线来开辟逃生通道;穿戴商场(集贸市场)经营的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以避免烧伤和坠落物资的砸伤。
·利用建筑物逃生
发生火灾时,如上述二种方法都无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机会逃生。
这种逃生方法使用时,要大胆
又要细心,特别是老、弱、病、残、妇、幼等人员,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则容易出现伤亡。
·寻找避难处所逃生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
如到室外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时间。
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