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原理_实验二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8
第1篇一、实训目的本次程控交换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以及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对程控交换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通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0日三、实训地点南昌市某通信技术公司实训基地四、实训内容1. 程控交换机基本原理- 介绍程控交换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 讲解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单元、交换网络、接口电路等。
- 分析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呼叫建立、信息交换、呼叫释放等过程。
2. 程控交换机操作与维护- 熟悉程控交换机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 学习如何进行用户管理、线路配置、呼叫处理等操作。
- 掌握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程控交换机实验- 实验一:呼叫建立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呼叫建立的过程,掌握呼叫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
- 实验二:信息交换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信息交换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熟悉语音信号的传输过程。
- 实验三:呼叫释放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呼叫释放的过程,掌握呼叫释放信令的发送和接收。
五、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实际操作方法。
- 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加深对程控交换技术的理解。
2. 实践操作- 在实训基地,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进行程控交换机的实际操作。
-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并及时向老师请教。
3.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呼叫建立、信息交换、呼叫释放等实验。
-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六、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对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 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实际操作能力提升-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程控交换机的实际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呼叫处理、信令传输等关键技术,提高对通信网络中交换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1、数字程控交换机实验平台2、计算机3、测试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等)三、实验原理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对语音、数据等信息进行交换和传输。
其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交换网络进行时隙交换,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中,呼叫处理是一个关键过程。
当用户发起呼叫时,交换机接收到呼叫请求信号,通过分析被叫号码等信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时隙,建立通信链路,并进行信令的传输和控制,以确保呼叫的顺利进行和通话质量的保障。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管理界面,设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系统时间、交换机名称、端口配置等。
划分用户组和权限,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呼叫权限和业务功能。
2、呼叫处理实验进行本局呼叫实验,模拟用户之间的内部通话,观察呼叫建立、通话过程和呼叫释放的信令流程。
进行出局呼叫实验,模拟用户拨打外部电话,了解与公共电话网络的连接和信令交互过程。
3、信令传输实验观察和分析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中常用的信令类型,如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等。
使用测试仪器捕捉信令信号,分析信令的格式和参数。
4、业务功能实验测试交换机的来电显示、呼叫转移、三方通话等业务功能,验证其正确性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基本配置结果成功完成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参数设置,系统运行正常,端口状态显示准确。
2、呼叫处理结果本局呼叫建立迅速,通话质量清晰,呼叫释放过程正常,信令流程符合预期。
出局呼叫能够正确连接到公共电话网络,通话过程稳定,信令交互无异常。
3、信令传输结果成功捕捉到各种信令信号,信令格式和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分析结果表明信令传输准确无误。
实验一.正常呼叫实验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验,执行这个实验,可以完成所有的正常呼叫,这个实验是上述实验的综合。
试验方法1。
硬件连接:将用户话机接于模拟用户线接口端子,并使话机处于挂机状态2。
试验方法:按“实验程序”按钮,弹出“正常呼叫实验程序”窗口,内含本实验的程序Nor_Call.C,阅读程序。
按实验”按钮并按照提示,进行摘机、拨号和摘机应答操作,检查呼叫进行情况。
实验二摘挂机检测实验一:实验说明摘挂机检测实现对用户的摘挂机识别,识别后把摘挂机事件写到“摘挂机队列”中,交基本级处理。
用户拿起送受话器表示要进行呼叫,反映到用户线上是用户回路状态的改变,即回路由切断变为闭合;而通话中的用户话终挂机,将使用户回路状态由闭合变为切断。
上述状态改变在用户电路的监视点上反映出来。
因为用户回路状态只有两个,故正好可以用一位二进制数的两个逻辑值表示,一般用"0"表示切断,"1"表示闭合。
无论是摘机还是挂机,处理机应及时发现,但也无必要连续进行监视,只要定期地进行周期性监视就可以了。
为此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100ms)从用户电路的监视点读取一次用户回路状态,通过对读数进行运算来识别用户的摘机和挂机。
仅仅读取反映用户回路当前状态的信息,并不能判断用户是否摘机呼出,因为当前的摘机可能是刚刚摘机呼出,也可能是早已摘机呼出。
因此还必须根据上次扫描时读取的状态来判别,只有当前次读取的用户回路为断开状态,而本次读取的用户回路是闭合状态,即由"断开"变为"闭合"时,才判断为摘机呼出。
为此必须要有两个存储区:一个用来存储本次的扫描结果SCN,另一个则用来存放前一次的扫描结果LM。
处理机执行"与"运算judgeword = SCN ∧~LM用判断字judgeword来识别用户是否摘机呼出。
如运算结果是1,表示用户摘机呼出,因为只有当SCN 为1,~LM 也为1时,结果才是1。
程控交换实验
程控交换是指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机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控制的交换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程控交换技术,可以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程控交换原理和功能,掌握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
1. 两部程控交换机
2. 一部计算机
3. 一部电话机
4. 两组电话线
实验步骤:
1. 连接两部程控交换机,形成网络。
2. 通过计算机对其中一台交换机进行程序设置,设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如电话号码、电话费率、限额等)。
3. 将电话机分别连接到两部交换机上。
4. 在一台交换机上用电话机拨打另一台交换机上的电话号码,观察电话机以及交换机的反应情况。
5. 利用计算机的程序设置来限制一部电话机的使用(如限制通话时间、限制通话费用等),然后再进行电话通话测试。
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中,当一部电话机拨打另一部电话机时,程控交换机会根据设置的电话号码等参数对通话进行控制,例如判断通话费用、限制通话时间,并将电话信号正确转发给对方电话机。
当一部电话机的使用被限制时,程控交换机会根据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对通话进行限制,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挂断通话等。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程控交换原理和功能。
目录前言...................................................... - 3 -实验一系统电源组成......................................... - 10 -实验二系统结构组成......................................... - 12 -实验三系统控制模块实验..................................... - 18 -实验四用户接口电路及2/4线变换实验......................... - 21 -实验五程控交换PCM编译码实验............................... - 29 -实验六信号音产生实验....................................... - 36 -实验七 DTMF译码实验........................................ - 41 -实验八主叫识别(CID)实验.................................... - 47 -实验九外线接口实验........................................ - 55 -实验十时分交换实验........................................ - 60 -实验十一 PC话务监视实验..................................... - 64 -实验十二基于PC参数设置实验................................. - 68 -实验十三 PC软件管理实验..................................... - 72 -实验十四四方会议实验........................................ - 76 -实验十五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 - 79 -附录A ..................................................... - 81 -附录B ..................................................... - 91 -- 1 -- 2 -前言一、适用范围程控交换实验系统是为了配合《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的教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这套系统上除了完成理论验证实验外,还可以完成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二次性开发。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实验二交换机单板功能介绍----------------------------------------------------------------------------------------------------------------------一、实验目的1.了解交换机的各单板的主要功能和位置。
2.了解各单板工作状态和故障判定。
二、实验内容1.熟悉ZXJ10交换机各单板的设计。
2.熟悉ZXJ10交换机各单板的作用。
3.熟悉ZXJ10交换机各单板的跳线位置与功能。
4.熟悉ZXJ10交换机各单板在机框中的位置。
三、实验原理ZXJ10交换机是层次化结构的:模块—机架—机框—单元—电路板单板即电路板如MP、ASLC、DTI、CPSN等,是构成交换机系统的最基本部件。
(1)MP:作为ZXJ10机中央控制部分、完成呼叫处理及系统管理功能,功能有控制交换网的接续,实现与各外围处理单元的消息通讯;提供前台程序运行平台、运行DOS、IRMX等软件;提供两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后台通信和控制层的扩展);负责前/后台间数据、命令的传送;实现与各子单元SP的消息通信;主/备MP状态控制;分配内存地址给COMM、MON、SMEM等单板(2)共享内存板(SMEM):为主、备MP提供可同时访问的4KB的双端口RAM,MP可利用它作消息/数据交换通道(3)通信板(COMM):功能分类有MP_MP—模块间通信板、MP_PP—模块内通信板NO.7信令板、新STB、U接口板(ISDN话务台) 、V5信令板(4)监控板(MON):对所有不受SP管理的单板进行监控,并向MP报告。
监控板只有一块。
提供10个异步串口(8个485串口、2个RS232),最多可实现256个对象的监控;与被控单元间采用主从方式工作;与MP通信采用中断方式。
(5)环境监控板(PEPD):对环境进行监测,并把异常情况上报MP作出处理、实现声、光告警。
程控交换原理及实验箱简介1、程控交换原理介绍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电路交换、X.25的分组交换、帧中继、信元中继、IP交换的发展历程。
任何交换系统在呼叫处理方面均有五项基本要求:◆能随时发现呼叫的到来;◆能接收并保存主叫发送的被叫号码;◆能检测被叫的忙闲以及是否存在空闲通路;◆能向空闲被叫用户振铃,在被叫应答时与主叫建立通话电路◆能随时发现任何一方用户的挂机;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连接、信令与终端接口、控制。
连接功能就是提供一条通路,空分的连接由半电子的金属接点和全电子的电子接点构成,时分连接由时分复用方式完成。
时分复用方式有脉幅调制(PAM)、增量调制(ΔM)和脉冲编码调制(PCM)3种方式。
目前采用PCM方式的数字交换网络得到广泛的应用。
交换网络除了提供用户间的连接通路外,还应提供必要的传送信号的通路,如信号音的发送、控制接续的信号的接收等。
信令与终端接口功能包括监视(呼出监视、应答与接收监视)、号码(脉冲接收、双音多频信号接收)、信号音(拨号音、铃流、回铃音、忙音等)。
数字程控的终端接口除了信令配合的功能外,还有编译码或码型转换等功能控制功能分低层控制(对连接和信令的控制,处理器发指令由硬件完成)和高层控制(呼叫控制,如号码分析、选空闲通路等)。
2、程控交换实现技术介绍程控交换机的实现在硬件上可分成用户接口模块、PCM的编解码模块、交换网络模块(空分交换模块或时分交换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
软件上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分成呼叫处理、维护处理、管理三部分。
空分交换模块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存储器的地址变化来打通不同的电子开关。
时分交换模块的实现可以用顺序写入、控制读出的方式,也可采用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方式来实现时隙的交换。
也可采用TST或STS的时分交换网络。
3、JH5003交换实验箱模块及功能介绍实验箱由话机(4只)、模拟用户电路(4块)、数字用户电路(4块)、交换网络、交换控制单元、信号音产生单元、时钟信号与人工话务台单元、通信单元、局间通话、外线、信号音检测、DTMF解码、直流输出、A/D采样、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PC版中显示和键盘由PC机完成)构成。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程控交换原理,并掌握程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和软件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软件如下: - 电脑及相应操作系统 -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实验内容实验一:基本配置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2.在工程中添加两台路由器和两台交换机,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使用网线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接口。
3.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4.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或RIP,实现路由的自动学习和转发。
实验二:VLAN配置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编号为VLAN10和VLAN20。
2.将两个交换机的一个接口加入到VLAN10,将另一个接口加入到VLAN20。
3.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为Trunk模式,实现VLAN间的互通。
4.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为Access模式,实现主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实验三:QoS配置1.配置交换机的接口速率和带宽,实现带宽控制和流量限制。
2.配置交换机的QoS策略,对不同应用和流量进行优先级排序和限制。
实验四:远程管理配置1.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协议,如SSH或Telnet。
2.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远程管理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安全的远程管理。
实验步骤以下是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一:基本配置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2.在左侧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一个路由器和一个交换机,拖拽到工程中。
3.在工程中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使用网线连接它们。
4.右键点击路由器,选择“配置”选项,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5.在配置界面中,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为10.0.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空。
6.右键点击交换机,选择“配置”选项,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
需要开展的试验试验报告上写的试验:实验1 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2)实验3 电话用户信令的产生与观测实验 (6)实验4 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实验 (10)实验6 用户话路PCM编译码实验 (15)实验8 二/四线变换与回波返损测试实验 (20)实验10 人工交换实验 (24)实验12 时分交换(MT8980)实验 (26)实验1 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一、实验目的了解交换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为以后的实验打基础。
二、交换系统总体介绍图1-1是程控交换实验系统方框图。
图1-1 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方框图程控交换系统由10个主要功能电路模块组成,各模块的组成及主要作用如下:1.电话用户接口电路提供了4路电话用户接口电路,其中电话D设计成可插拔的模块结构。
用户接口电路使用的主芯片为PBL 38710,可实现馈电(B)、二/四线变换(H),摘挂机检测(S)和铃流驱动(R)等功能。
另外,用户接口电路对发送信号可进行放大、衰减调节。
四路电话的呼叫号码分别为48、49、68、69。
2.编译码和滤波器C(Codec & Filters)使用的主芯片为TP3057,主要实现单路语音的语音滤波、PCM编译码功能。
3.双音多频(DTMF)检测电路使用的主芯片为MT8870,DTMF接收器先经高、低群带通滤器进行f L / f H区分,然后过零检测、比较,得到相应于DTMF的两路f L、f H信号输出。
该两路信号经译码、锁存、缓冲,恢复成对应于16种DTMF信号的4比特二进制码(D1~D4),再送给记发器进行号码识别以便控制交换网络接通被叫用户话路。
电话A,B共享一路DTMF检测器,电话C,D 共享另一路DTMF检测器。
4.信令处理器和记发器电路(中央处理器)它是U101(AVR单片机)及外围电路构成,在系统软件的作用下,完成键盘扫描和液晶显示、工作状态指示和接收计算机数据。
同时完成对话机状态的监视、信号音及铃流输出控制、电话号码的识别、交换命令发送等功能。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程控交换实验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程控交换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程控交换技术进行实验,并进行详细的报告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模拟程控交换机实验平台。
该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程控交换机环境,可以模拟实际的通信场景,并提供相应的配置和管理接口。
三、实验过程1.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程控交换机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通信交换设备。
它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对通信线路的接通和切换。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将来自不同用户的通信请求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处理,实现通信线路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2. 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程控交换机进行配置。
配置包括对交换机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如线路数量、用户接口、呼叫转移等。
通过配置,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3. 程控交换机的管理除了配置,我们还需要对程控交换机进行管理。
管理包括对交换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线路利用率、呼叫成功率等。
通过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交换机运行中的问题,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配置和管理了程控交换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通信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模拟了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场景,并观察了交换机的工作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程控交换机能够有效地实现通信线路的接通和切换。
无论是语音通信还是数据传输,交换机都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保证通信的质量。
同时,通过对交换机的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线路异常和呼叫失败的情况,通过调整配置和重新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程控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