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实验二
- 格式:doc
- 大小:820.18 KB
- 文档页数:15
《多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的制作与处理实验报告5.使用Premiere软件制作电子相册(图片展示)三、实验过程与结论:1.非线性编辑基本操作将素材导入——>将所需素材拖到时间轴——>使用剃刀工具将素材进行裁剪——>取消链接,删除音频——>将目标音频拖放到音轨——>导出“媒体”2.30秒人物混剪将素材导入——>将所需片段选取并拖至时间轴——>将音频与视频取消链接并将音频删除——>将目标音频导入并拖放至时间轴——>将音频与视频裁剪至30秒3.视频过渡效果将素材导入——>将所需素材拖到时间轴V1轨道上,可以调整时间——>打开效果窗口中的“视频过渡”,选择合适的效果将其拖放到两个视频片段的衔接位置——>将目标音频拖放到时间轴4.MV的制作将所需素材导入——>将音频在展示台进行播放定位标记歌词——>在时间轴中根据标记的位置将图片拖放到时间轴并根据标记裁剪长度——>在每张图片插入恰当的歌词文字并调整长度5.抠图将素材导入——>将两段视频分别拖放到不同的轨道——>将超级键应用到仙鹤所在的视频,用吸管工具吸取该视频的背景色6.使用Premiere软件制作电子相册(图片展示)(1)打开Premiere软件新建项目,设置项目存储位置及名称(2)新建序列1,导入素材并为素材分类(3)使用格式工厂软件转换音频文件类型导入序列图片导入标题文字Psd格式文件并合并所有图层将标题文字放置在视频1轨道上,设置显示时间为5s导入礼花序列,放置在视频轨道2上,并将其移至视频右上角将标题文字与礼花文字移动置换将绸缎序列图片放置在视频3轨道上,并利用比例缩放工具将其显示时间拖动延伸至与标题显示时间一致。
新建序列2新建序列3将素材整合输出,输出类型为.avi格式。
步骤:启动软件,新建项目,将相关素材导入到项目窗口——>在素材源窗口播放音频,并设置无编号标记,将音频进行预处理——>在源窗口中设置好标记,这些标记点预先确定好每句歌词字幕在时间线上的延续时间,并且将音频拖放到轨道上——>在视频轨道上添加图片序列,希望每句歌词对应不同画面,将每幅图片与时间标记点对齐——>使用字幕制作工具创建“片头”“正片”“片尾”等——>完成以上序列的编辑工作后,在节目窗口中查看最终效果,选择文件->导出->媒体命令,将影片导出为.avi格式文件。
《CAI课件制作》实验第二章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实验实验一:多媒体cai课件文字稿本的编写实验目标:掌握多媒体cai课件文字稿本的编写方法实验课时:2实验内容:撰写一个学科cai课件文字稿本实验建议:1、课件简要说明教学对象的表明;课件的教学功能与特点的表明;采用方式表明。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叙述教学单元与知识点的划分;教学目标的描述;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结构分析。
3、问题的编写回答部分、提问部分、意见反馈部分。
4、依照下列文字稿本的格式编写一个学科cai课件稿本。
序号实验二: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稿本的编写(2课时)实验目标:掌控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稿本的撰写方法实验课时: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学科cai课件制作稿本实验要求:1、认知多媒体cai课件的系统结构2、课件结构表明1内容媒体类型呈现出方式3、科学知识单元的分析知识单元的划分;知识单元的屏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4、屏幕的设计版面设计:教学信息区域、协助提示信息区域、交互作用区域等的设计。
字体形象设计润色美化设计5、连接关系的描述:进入方式、键出方式。
4、依照制作稿本的格式编写一个学科cai课件稿本第三章多媒体cai课件素材收集与制作实验实验一:文本素材的采集与制作【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控采用word文档展开文本素材编辑的方式。
【实验建议】能够掌控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课时】2课时【实验过程】1、艺术字的插入和编辑(1)关上office97/2000组件,步入word(或powerpoint)的文档编辑工作状态。
(2)将鼠标的光标安远至工具栏(任一边线均可)上,单击左键移出office97/2000中的常用工具选项,挑选其中的“绘图”。
(3)在“绘图”工具栏中,单击“插入艺术字”按钮,打开“艺术字库“的对话框。
(4)根据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要求选择“艺术字库”对话框中的“艺术字”模式。
(5)根据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要求,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内容。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学院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课程。
本课程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以下是我在本次实训中的学习心得和总结。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环境本次实训是在学院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室配备了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多媒体制作软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2. 实训内容(1)图像处理:学习图像的获取、编辑、处理和输出等基本操作,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使用。
(2)音频处理:学习音频的录制、编辑、处理和输出等基本操作,掌握音频处理软件(如Audacity)的使用。
(3)视频处理:学习视频的录制、编辑、处理和输出等基本操作,掌握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的使用。
(4)动画制作:学习动画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和技巧,掌握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的使用。
(5)多媒体课件制作: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的使用。
三、实训过程1. 学习阶段在实训初期,我们通过教师讲解和自学,了解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同时,我们通过实验,掌握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动画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基本技能。
2. 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我们根据实训内容,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以下是我们在实训过程中的一些收获:(1)图像处理:学会了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的编辑、调整和特效制作,如裁剪、调整大小、色彩校正、添加文字等。
(2)音频处理:学会了使用Audacity进行音频的录制、剪辑、混音和降噪等操作。
(3)视频处理:学会了使用Adobe Premiere Pro进行视频的剪辑、特效制作、音频同步等操作。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集成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的一种技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我们开展了此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掌握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3. 熟悉多媒体文件格式及其特点;4. 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制作。
三、实验内容1. 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1)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实验步骤:① 打开Microsoft Word,创建一个新的文档;② 输入文字内容,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③ 添加图片、表格等元素,调整其位置和大小;④ 保存文档。
(2)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实验步骤:① 打开Photoshop,创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② 使用各种工具对图像进行编辑,如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③ 使用图层功能对图像进行合成;④ 保存图像文件。
(3)音频处理软件(如Audacity)实验步骤:① 打开Audacity,导入音频文件;② 使用各种工具对音频进行编辑,如剪切、复制、粘贴、添加效果等;③ 保存音频文件。
(4)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实验步骤:① 打开Adobe Premiere Pro,导入视频文件;② 使用各种工具对视频进行剪辑、调整画面、添加转场效果等;③ 保存视频文件。
2. 多媒体文件格式及特点(1)文本格式:如TXT、DOC等,适用于文字内容的存储和传输;(2)图像格式:如JPG、PNG等,适用于图像内容的存储和传输;(3)音频格式:如MP3、WAV等,适用于音频内容的存储和传输;(4)视频格式:如AVI、MP4等,适用于视频内容的存储和传输。
3. 多媒体作品制作(1)设计多媒体作品主题和内容;(2)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3)收集和整理所需素材;(4)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5)对作品进行测试和修改,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多媒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多媒体技术在信息传递和学习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学习效果和记忆力的影响。
实验设备:计算机、显示器、音响设备实验过程:1. 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参与者。
实验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学习。
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材料相同,内容为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文字、图片和音频。
3. 实验组使用计算机和显示器展示学习材料,通过观看图片和文字的同时,听取相应的音频解释。
4. 对照组使用课本展示学习材料,参与者通过阅读文字和观看图片来学习。
5. 学习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分别进行知识测试和记忆回溯。
6. 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参与者的测试成绩和记忆回溯结果。
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知识测试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
2. 实验组在记忆回溯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表现,能够回忆起更多的学习内容。
3. 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讨论与分析:1. 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同时传递信息,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2.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视听效果,增强学习材料的吸引力和记忆效果。
3. 多媒体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结论: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和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力,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实验延伸:基于本次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多媒体技术对学习效果和记忆力的具体影响因素。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研究方向:1. 多媒体形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材料,例如视频、动画、交互式游戏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多媒体,我们可以确定最适合特定学科和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形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小组音频和视频采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多媒体小组音频和视频采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小组的目标是学习音频和视频采集的技术,并理解其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软件:1.电脑:用于处理音频和视频信息。
2.麦克风:音频采集设备。
3.摄像头:视频采集设备。
4. 录音软件:如Audacity。
5. 视频录制软件:如Camtasia Studio。
三、实验步骤:1.音频采集:a.将麦克风插入电脑的音频接口。
b. 打开Audacity录音软件。
c.设置录音设备为麦克风,调整音量和采样率等参数。
d.点击录音按钮开始录制,进行音频采集。
e.结束录制后,保存录音文件。
2.视频采集:a.连接摄像头到电脑的视频接口。
b. 打开Camtasia Studio软件。
c.设置录制参数,如分辨率、帧率等。
d.点击录制按钮开始录像,进行视频采集。
e.结束录像后,保存视频文件。
3.数据处理:a. 音频处理:使用Audacity软件可以对录制的音频进行修剪、混音、降噪、均衡化等处理,使音频效果更好。
b. 视频处理: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可以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添加字幕、特效、音频等处理,使视频更具观赏性和专业感。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音频和视频的采集。
录制的音频文件清晰且无噪音,视频画面流畅且色彩鲜艳。
五、实验分析和讨论:1.音频采集的质量受到麦克风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麦克风可以提高采集的音质。
2.音频采样率和比特率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定,高采样率和比特率可以提高音频质量,但也会增加存储和传输的成本。
3.视频采集的质量受到摄像头的影响,选择高品质的摄像头可以提高采集的画面质量。
4.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定,较高的分辨率和帧率可以获得更清晰和流畅的视频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存储和传输的成本。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小组学习了音频和视频的采集技术,并了解了其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
实验名称:多媒体通信技术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
3. 学习使用多媒体通信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操作。
4. 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理解。
实验内容:1. 多媒体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2. 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3. 实验平台搭建与操作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实验步骤:一、多媒体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 学习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发送端、传输网络、接收端。
2. 了解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传输、信源解码、信道解码。
3. 分析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视频编码、音频编码、图像压缩、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二、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1. 学习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基本方法,如:TCP/IP协议、UDP协议、RTCP协议等。
2. 了解多媒体数据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如:服务质量(QoS)保证、拥塞控制、丢包恢复等。
3. 分析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三、实验平台搭建与操作1. 搭建多媒体通信实验平台,包括:计算机、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网络设备等。
2. 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操作,包括:视频通话、音频通话、文件传输等。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 分析实验数据,包括:传输速率、延迟、丢包率等。
2. 对比不同传输协议的优缺点,如:TCP与UDP。
3. 讨论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实验结果:一、多媒体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 实验过程中,搭建了多媒体通信实验平台,包括:发送端、传输网络、接收端。
2. 通过实验,了解了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关键技术。
二、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1. 使用实验平台进行视频通话、音频通话、文件传输等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传输速率:视频通话传输速率约为500kbps,音频通话传输速率约为100kbps。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学会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简单视频、音频和图片的编辑。
4. 提高多媒体作品制作能力,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多媒体软件(如Adobe Premiere、Audacity、Photoshop等)3. 数字摄像头或手机4. 音频设备5. 图片素材三、实验内容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介绍2. 多媒体软件基本操作及功能演示3. 视频编辑实验4. 音频编辑实验5. 图片编辑实验6. 多媒体作品制作实验四、实验步骤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介绍(1)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2)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娱乐、广告、医疗等。
2. 多媒体软件基本操作及功能演示(1)以Adobe Premiere为例,演示视频剪辑、特效添加、字幕制作等操作;(2)以Audacity为例,演示音频剪辑、混音、效果添加等操作;(3)以Photoshop为例,演示图片编辑、色彩调整、图层操作等操作。
3. 视频编辑实验(1)使用数字摄像头或手机录制一段视频;(2)导入视频素材到Adobe Premiere中;(3)进行视频剪辑、特效添加、字幕制作等操作;(4)导出编辑后的视频。
4. 音频编辑实验(1)使用音频设备录制一段音频;(2)导入音频素材到Audacity中;(3)进行音频剪辑、混音、效果添加等操作;(4)导出编辑后的音频。
5. 图片编辑实验(1)收集或拍摄一张图片;(2)导入图片素材到Photoshop中;(3)进行图片编辑、色彩调整、图层操作等操作;(4)导出编辑后的图片。
6. 多媒体作品制作实验(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2)根据主题,收集相关素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3)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素材编辑、整合;(4)导出最终的多媒体作品。
序号:82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多媒体信息基础选课课号:学生所在学院:年级/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总成绩:任课教师:实验中心名称: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部实验一 MPC系统配置设计姓名:学号:实验时间: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MPC硬件系统的构成 2、掌握MPC软件系统的构成 3、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协调配置二、实验内容:a) 说明设计主题、思路、实现的策略、设计分析;b) 按照教程上所讲的计算机各个部件的特征、实现功能,在网络上找出对应的部件和软件;c) 根据比较分析各个部件及软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操三、作步骤:第一步 MPC硬件信息搜索第二步 MPC软件信息搜索第三步功能比较分析第四步硬件配置设计第五步软件配置设计第六步配置设计的功能说明MPC硬件配置表(低端)配置设计说明(一):这种配置算是很低端了,但是也高于书上的MPC 4.0标准。
3000多一点就能买到。
这个配置能支持CD DVD的读取与刻录,麦克风音频的输入。
硬件上能支持硬解高清,cpu也能支持一般的视频编辑,而文字,图片,音频文件编辑更不在话下。
由于是低端就没考虑扫描仪,电视卡之类的设备。
多媒体的获取重要靠互联网。
MPC软件配置表(低端)配置设计说明(二):主要考虑易用性,注重于多媒体文件的回放和软件的执行流畅度,编辑功能不强。
MPC硬件配置表(高端)配置设计说明(三):在满足多媒体信息的一般处理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支持超级动画、电视电影特技处理;突出支持多媒体信息的处理速度和;突出支持多媒体信息时显示的层次感支持快速处理多媒体信息时的动能供给;突出支持处理多媒体信息是的良好散热性。
MPC软件配置表(高端)配置设计说明(四):为处理各种多媒体对象提供较全面、完整的功能;为处理后的各种多媒体结果提供尽可能完美的展现平台。
设计者:实验二PowerPoint 处理多媒体姓名:学号:实验时间:成绩:一、实验目的:合理地在幻灯片中插入和播放动画和多媒体视频文件,通过训练掌握PowerPoint XP处理动画和视频方面的几项基本技术。
多媒体技术实验总结第一点:多媒体技术实验的背景与目的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载体集成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的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培训、新闻传播、娱乐休闲到商业营销等各个领域。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多媒体技术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期望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创作出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多媒体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合成和输出等环节。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数码相机、麦克风等设备采集图像和声音,如何使用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等)进行视频剪辑和特效处理,如何使用合成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Maya等)进行动画制作和特效添加,以及如何输出适合不同平台和设备的多媒体作品。
第二点:多媒体技术实验的成果与反思通过多媒体技术实验,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设备采集多媒体信息,如何使用编辑软件进行素材剪辑和特效处理,如何使用合成软件进行动画制作和特效添加,以及如何输出适合不同平台和设备的多媒体作品。
2.提升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独立完成了多个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从选题、策划、拍摄、编辑到输出,每一个环节都我们自己动手操作,这使得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增强了我们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一个个多媒体作品。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多媒体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创意思维不够丰富等。
流媒体服务传输的信道对比测试
(实验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使用流媒体服务器,进行网络视频流传输,分别在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中传递,并使用工具软件查看不同信道数据流的传输的状况对比
实验步骤:
一、三人一组,选择一台PC搭建流媒体服务器,并完成基本配置
任务.
HelixServer的安装:
软件下载地址:天下网盟下载站,媒体工具栏目中;
安装:
1、双击rs1110-win32.exe,出现欢迎画面(图1):
2、点击Next继续,出现请求输入许可证的画面(图2):
3、点击Browse(图3),寻找安装目录中的DistributedLicensing.lic 文件,点击打开。
4、依次点击Next,点击Accept接受协议,选择安装路径后,出现图4的画面,username处输入自行设定的用户名,password处输入自行设定的密码并重复一次;
5、其后出现一些端口的设定画面,可采用默认设置,但建议装有IIS 的用户将"http://”端口由默认的80更改为8080,否则可能会侵占本机的80端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其后一直Next,直至Finish完成,这时安装程序会在桌面上创建两个快捷方式:一个是helixserver的;一个是helixserver管理的web 页面。
运行:
双击桌面上新出现的"HelixServer”图标,正常的话应该如图9,不要关闭这个窗口,双击"HelixServerAdministrator”图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将打开如图10的管理界面。
注意:
HelixServer图标仅需在未重启电脑前手工运行,重启过系统以后会自
动加载Helix服务,无须再运行这个窗口了,但在事件查看器里也许会发现有暂停的错误提示,无须理睬。
第二章HelixServer的初级设置
1、击图11中的"服务器设置”,在子菜单中选择"连接控制”,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带宽和机器能力设置"最大用户连接数”,"仅提供RealPlayerPlus连接”如果设为ON可以有效防止客户用第三方软件进行下载,但客户就只能使用realplayplus版本收看而不能使用basic版。
2、在子菜单中选择"配置加载点”;
3、增加新的电影加载点,例如需增加vod1这个加载点,指向硬盘的c:mov1目录,可如图14操作,点击"加载点描述”右方的+号,将新出现的右边窗口处如图15依次填写。
设置好以后别忘了点击右上角
的"重启服务器”按钮,以使更改生效(图16)。
4、以上是一些简单的设置,一般而言已经足以使一个流媒体服务器正常运作起来,其它的设置请参考帮助文件(E文)自行研究吧。
5、电影的播放地址描述:(去找个好点的电影管理程序吧,有了剧情介绍和剧照的在线影院形式,完全不是网上邻居方式可以比较的)Rm或Rmvb格式:rtsp://服务器ip:554/加载点名/电影目录名/电影文件名(其中:554完全可以省略)
实例:如流媒体服务器Ip为220.114.32.87,设了加载点vod2,对应着E: ilm2目录,这个目录中有一个"少林足球”的电影目录,其中的文件名为all.rmvb(e: ilm2少林足球all.rmvb)
则正确的播放地址应该是:rtsp://220.114.32.87/vod2/少林足球
/all.rmvb
当在客户机的realplayer播放器中输入此地址时,如看到"正在联接”和"正在缓冲”并且时间不断的跳动时,那么恭喜你大功告成
wmv、asf等Media格式:mms://服务器ip:1755/加载点名/电影目录名/电影文件名(其中:1755也可以省略)
实例:如流媒体服务器Ip为220.114.32.87,设了加载点vod2,对应着E: ilm2目录,这个目录中有一个"slzq”的电影目录,其中的文件名为slzq.wmv(e: ilm2slzqslzq.wmv)
则正确的播放地址应该是:mms://220.114.32.87/vod2/slzq/slzq.wmv 注意:用Helix点播media媒体文件时,请不要使用中文的目录和文件名,否则很可能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网上现在有人提供了解决的办法,但相对复杂,所以还是避开为妙。
其它格式:
A VI、mpg4等其它格式的媒体文件也是可以用Helix点播的,具体方
法请参照以上实例自行试验。
二、另外两台PC作为客户端,运行realplayer 程序,实现在线视频
播放,其中,一台使用有线连接,一台使用无线连接。
1)
安装realplayer
观看视频
口的数据流的分布状况,了解两种信道的媒体流的传输特性差异。
四、调整AP的无线信道参数,包括带宽限定、接入方式改变等,以及无线信道障碍物阻挡(比如收发之间有物体间隔等),和采用EDCA与HCCA增强QOS方式传输前后对比状况。
观察无线信道参数变动对视频流的影响,并与有线信道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无线连接的时候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采用tcp和mms
协议;有线连接的时候采用的是ip和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