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测之24《诗词五首》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4
24.诗词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饮酒》是陶渊明归隐后陆续写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B.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本诗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2.下列理解有误的—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共30分)一、理解诗意,回答下列问题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2分)2.《渔家傲》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3.《江城子》一词描写了打猎的场面,抒发词人怎样的心情?(2分)4.请你谈谈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的理解。
(3分)5.《破阵子》一词中描写将士酒足饭饱后列队布阵场面和描写残酷战斗气氛的语句分别是什么?(2分)6.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3分)二、比较阅读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
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6分)《渔家傲》:塞下景色,特点:。
《江城子》:打猎,特点:。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特点:。
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6分)《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三.默写《望江南》。
(4分)达标检测参考答案一、1.写出边塞的荒凉,冷清豪迈的景致。
2.展露了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境。
3.表达了自己关心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
4.这是作者借用典故。
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能派使者来,让我获得重用,效力疆场呢?表达了作者渴望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
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物是人非、国破家亡。
二、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 《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4、诗词五首(教师用)【学习目标】1、增加古诗词朗读方面的技巧,恰当划分词曲的朗读停顿。
2、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提高审美情趣。
3、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4、熟读这五首诗词、曲,并背诵《采薇》《诉衷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学习难点】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体会。
【知识链接】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共305首,又称《诗三百》。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
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2、《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
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预学】1、给加点字注音。
雨.雪霏霏()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出()雉.从梁上飞()舂.谷持作饭(chōng)匹马戍.梁州()年少万兜鍪.()王磐.()2、记书下注释,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课内听写。
①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又……又……②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才③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占据、割据④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完、尽3、把握古代诗歌停顿技巧,朗读五首诗词。
从形式上看,四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节奏;五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三节奏或二、二、一节奏;六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二节奏;七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三节奏或二、二、二、一节奏。
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学海导航]唐诗宋词,千古绝唱。
古典诗词,文学奇葩。
这一课所选的五首诗词,差不多上名家名篇。
尽管内容不同,风格各异,但共同点差不多上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来反映生活、生活中的事件和场面,与诗人的特定的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
让我们一起去领会王维边塞大漠的奇景;去倾听杜牧担忧国家命运的心声;去品味李商隐坚贞不渝爱情的表明;与晏殊同叹年华流逝的惆怅思绪;与苏轼共邀明月,诉讲想念亲人的离愁不苦。
学习本课明白得诗词的内容和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语言的凝练和音乐美;反复诵读并背诵默写诗词,灵活运用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不同派不的艺术风格。
[杰出视点]1、«使至塞上»细致、逼真地描写壮美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将坚决挺立地人格和孤寂惆怅地感受融入雄奇苍茫地自然景色之中,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2、«无题»诗中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巧妙、贴切。
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吐之既尽,命亦随亡。
绛蜡自煎,一腔热泪,爇〔ruò〕而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烬。
丝、泪,谐音双关,喻至死不渝的深情,形象、生动、贴切。
3、«水调歌头»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层次结构跌宕起伏,感情抒发曲折变化。
作者将抽象的人一辈子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自然界的深远澄净衬托自己的胸怀的超脱爽朗,语言淳朴无华,含意深刻,曾有人评讲:〝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典例精析]1、中考经典思维激活。
〔2004.连云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青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4《诗词五首》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东篱.()不胜簪.()提携.()折戟.()梦魂.()殷.勤()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C.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A.问君何能尔.(如此,这样)B.浑.欲不胜簪(简直)C.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D.九万里风鹏正举.(举起)4.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3分)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1)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2)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
(1分)5.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5分)(1)《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逢候骑.燕.然云鬓.殷.勤探.看宫阙.绮.户。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单车欲问.边(2)商女..不知亡国恨(3)东风无力百花残.(4)晓镜但.愁云鬓改(5)小园香径..独徘徊(6)不应又恨.3.按课文原句填空。
(1)《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2)《泊秦淮》中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的忧愤之情的诗句是,(3)《无题》中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4)《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诗人旷达的襟怀句子是,。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王维B.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五言绝句著称C.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D.李商隐,中唐杰出诗人。
其诗以律绝见长,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6.文言诗文填空。
(1),归雁入胡天。
(2),东风无力百花残。
(3)但愿人长久,。
(4)无可奈何花落去,。
7.古诗文默写。
(1)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2)描写大漠之景,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
(王维《使至塞上》)(3)《泊秦淮》中委婉地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选出下面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何处望神州:作者登临京口北固楼,梦想上战场杀敌却不得重用,报国无门,故而发问。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自己思绪之无穷。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当朝文武怯懦苟安。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慨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词人热情歌颂孙权,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C.《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散曲,作者思绪驰骋纵横,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令他伤心的根本原因。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和对战友的真挚情谊。
3. 下列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作者在生死关头回忆自己的经历,他抓住入仕和勤王两件大事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B.颔联作者以凄凉的自然景象为喻,先说个人的坎坷再道国事的衰微,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仗工整,比喻贴切,感情炽烈。
C.颈联作者将“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笔法巧妙、自然。
诗词五首一.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课文揣摩与拓展1.《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1章写第2、3章写第4、5章写第6章写全诗体现了2.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手(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3.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U)。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
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24.诗词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学诗谩有惊人句同, 。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飞鸟相与..还(相伴)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浑.欲不胜簪(全部)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5.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杜甫——唐代B.《赤壁》——杜牧——唐代C.《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的“结庐”“日夕”分别是什么意思?7.“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一课一测之《诗词五首》(一)
班级姓名成绩
一、给加点字注音(8分,每空1分)
冢.累累( ) 狗窦.( ) 貂.裘( ) ( )
戍.梁州( ) 羹.饭( ) 兜鍪
..( ) ( ) 二、文学常识填空(12分,每空1分)
题目作者朝代选自体裁
《十五从军征》
《诉衷情》
《南乡子》
三、默写填空(每空2分,错漏多该空不得分,共20分)
1.《十五从军征》写庭中静态的诗句是,。
2.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
3.《诉衷情》一词中诗人回忆自己征战疆场的句子是,。
4. 《南乡子》的主旨句是,。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十五从军征》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诉衷情》一词中和“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是哪些?
3.《诉衷情》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诉衷情》一词中何处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5.《南乡子》一词中,如何理解“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6.《南乡子》一词中何处用典故?有何作用?
一课一测之《诗词五首》(二)
班级姓名成绩
一、给加点字注音(8分,每空1分)
侬.( ) 王磐.( )
二、文学常识填空(12分,每空1分)
题目作者朝代选自体裁《满江红》
《朝天子·咏喇叭》
三、默写填空(每空2分,错漏多该空不得分,共20分)
1. ,八年风味徒思浙。
2. ,英雄末路当磨折。
3.官船来往乱如麻,,。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满江红》一词的上阙和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2.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
3.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满江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 《朝天子·咏喇叭》中,贯穿全曲的是哪个字?请你说说其中的艺术效果。
7. 《朝天子·咏喇叭》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课一测之《诗词五首》(一)
班级姓名成绩
一、给加点字注音(7分,每空1分)
冢.累累( ) 狗窦.( ) 羹.饭( )
戍.梁州( ) 貂.裘( )兜鍪
..( ) ( ) 二、文学常识填空(12分,每空1分)
题目作者朝代选自体裁
《十五从军征》
《诉衷情》
《南乡子》
三、默写填空(每空2分,错漏多该空不得分,共16分)
1.《十五从军征》写庭中静态的诗句是,。
2.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
3.《诉衷情》一词中诗人回忆自己征战疆场的句子是,。
4. 《南乡子》的主旨句是,。
四、问答题(每空1分,共16分)
1.《十五从军征》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诉衷情》一词中和“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是哪些?
(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2)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诉衷情》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回忆了作者当年军旅生活的经历,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
4. 《诉衷情》一词中何处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①“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功侯”的典故,表达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②“尘暗旧貂裘”运用苏秦游说秦王不成而贫穷潦倒的典故,比喻自己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暗示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失落。
5.《南乡子》一词中,如何理解“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答:这句诗化用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6.《南乡子》一词中何处用典故?有何作用?
用典的句子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用:词中运用《三国志》中的典故,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表达了作者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感情。
一课一测之《诗词五首》(二)
班级姓名成绩
一、给加点字注音(8分,每空1分)
侬.( ) 王磐.( )
二、文学常识填空(12分,每空1分)
题目作者朝代选自体裁
《满江红》
《朝天子·咏喇叭》
三、默写填空(每空2分,错漏多该空不得分,共20分)
1. ,八年风味徒思浙。
2. ,英雄末路当磨折。
3.官船来往乱如麻,,。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满江红》一词的上阙和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阙写诗人冲破家庭牢笼既喜又优的矛盾心理。
下阙写诗人胸怀凌云壮志却难觅知音的苦闷心情。
2.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
这两句诗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来写秋色,表现了词人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
3.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这两句运用《史记》中汉军破楚的典故,写当时的中国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在旦夕的形势。
秋瑾想要投身革命,报效祖国,家人却不支持。
而此刻她终于冲破家庭的牢笼,不再留恋以往的生活。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两句诗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出秋瑾胸怀凌云壮志却难觅知音的苦闷。
5.《满江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冲破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6. 《朝天子·咏喇叭》中,贯穿全曲的是哪个字?请你说说其中的艺术效果。
贯穿全曲的一个字是“吹”。
先写“吹”的声音,继而写“吹”的功用,再写“吹”的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
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是句句活脱脱勾画出一群官宦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7. 《朝天子·咏喇叭》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运用借物咏怀的写作手法。
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