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写作指导:议论文手法:夹叙夹议、对比论证、 理性语言——以《纪念白求恩》为例
- 格式:docx
- 大小:21.14 KB
- 文档页数:6
12纪念白求恩(部编本七上语文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
2.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3.引导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学情分析关于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及背景都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必须让学生做好充足的预习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有关白求恩大夫的小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白求恩大夫》。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写作背景而且在头脑里会对白求恩大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白求恩,再来学习本文,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配乐朗诵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多媒体出示诗歌)“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同学们,有一种爱它可以超越国界而成为永恒;有一种情它可以超越生死而惊天地泣鬼神;有一种精神它可以流芳百世,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师生共同走进白求恩的美丽心灵,感受他那大爱无边的高贵品质和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多媒体出示三幅白求恩的图像:一幅白求恩的头像,一幅白求恩纪念馆的塑像,一幅战场上白求恩为伤病员动手术的图像。
二、预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白求恩的小故事,教师多媒体出示白求恩的生平: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
纪念白求恩教案纪念白求恩教案(一):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
2、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比较的作用。
3、引导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朗读原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此刻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职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文章总的结构是:分分分总各段资料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二、概括文章的论证过程三、文章如何运用比较手法的白求恩不少人和一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说说运用比较手法的好处。
比较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就应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四、课堂练习巩固练习:请写出第二自然段的论证过程。
学生问题赏析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资料?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情绪?“之后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3、“我是很悲痛的”能够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4、向白求恩学习的好处是什么?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好处。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4篇〕《纪念白求恩》教案篇一素质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比照的方法,体会比照的作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一、论点:概念及提出的方式二、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三、论证及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板书课题《记念白求恩》一、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派遣〔 ) 以身殉〔〕职纯粹〔〕鄙薄〔〕狭隘〔〕热忱( 〕2、解释以下词语。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
极端:到达极点。
热忱:热情。
忱:真实的情义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微缺乏道:不值得一提。
纯粹: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二、导入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效劳,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奉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写作——写一简单的议论文写作指导写简单的议论文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应当说出持这种观点的理由和根据。
阐明观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摆事实;二是讲道理。
用事实来阐明观点,事实必须确凿,有代表性,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
事实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不必面面俱到,要写得概括简明。
用道理作论据,特别是引用革命导师、先贤和名人的有关论述,一定要持严肃的科学态度,不可有错漏,更不能断章取义。
这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
在运用事实阐明观点时,也要讲道理,要在举例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在用道理阐明观点时,也要联系实际,避免空发议论。
【例文引路】一年之计在于春第6课纪念白求恩◆新理念·新视角【新书点滴】本文是一篇纪念文章。
纪念白求恩的最好行动就是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共产主义精神。
引导学友懂得,在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精神是要提倡和学习的。
教学中要能联系具体的实例和有关材料,让学生懂得怎么自利永远是被社会唾弃的品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别人极端热忱,永远是社会的美德。
至于“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这是一种过时的不切实际的虚假的品德,相反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完美的品德。
课文是一篇说理雄辩的议论文,事和理、情与理高度融合,情因理而更加深切,理因情而更加有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带领学友们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夹叙夹议的语言特点,认识论文中叙述和议论的关系,体会文章这样表达的作用;要能找出文章中对比的内容,理解其在说理中的作用。
教者要能营造好一个讨论的气氛。
【新课资源】1.诺尔曼·白求恩(Dr.Norman Bethune),1890年诞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父亲为牧师,母亲也是虔诚的长老会信徒。
他从小喜欢达尔文的进化论,冲破母亲要他看宗教书的束缚。
他中学毕业后,考入多伦多大学。
由于家庭难于供给他足够的学费,白求恩在校当过侍者和轮船上的锅炉工、尝过生活的艰辛,也广泛推触了劳苦群众。
《记念白求恩》教学反思《记念白求恩》教学反思1本周为开学第六周,我班学习了《差不多先生传》、《记念白求恩》。
教学的得失:《差不多先生传》不是一篇真正的人物传记,因为世上没有这个人。
作者只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达到讽刺国人的目的,引人深思,增强效果。
在教学这篇__时,首先抓住他的特点入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拓展文本。
课前我这样导入:“__写于1924年,80多年过去了,差不多先生在我们生活中绝迹了吗?”同学们听了后一下子兴奋起来了,“没有”,我继续追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差不多先生的现象呢?”学生们说了不少的现象,之后我做了小结:“先生生活中有不少的差不多先生现象,重则造成重大事故,轻则给社会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我再问:“那末我们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差不多先生的行为呢?”这一下教室里沸腾起来了。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然后我顺势导入了新课。
在目标链接这个版块里,学生很认真,积极的去学习,和同学们讨论交流,让讽刺手法和它的作用在同学们心中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之后同学们猴急猴急的进入了课文的阅读中,很认真很子细。
五环节中的第一环节学生完成的很好。
课文的重点是第二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学生们去体味差不多先生的每一句话,感受它的讽刺意味。
比如:脑子不小,但记性不精明,思想不细密,抱怨他人,做事马糊。
有的学生就这样理解的:这个说法说明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份具有差不多先生一样的毛病。
等等。
有的学生则抓差不多先生自言自语的话来理解。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基本了解了讽刺的作用,也理解了在作文中怎么来运用它。
这节课的不足点:1、课堂上的最大问题就是__分析过于浅显,浮于表面。
差不多先生身上体现的“国民劣根性”没有深入体现,第一、二和最后一段品读不够,差不多先生问题的根源和严重后果赏析不深,可以跳出马糊毛病对“差不多先生”本人的影响,扩大学生视野和思量问题的深度,引向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2、教学环节安排详稍不当。
为了提起学生兴趣,片面追求学生的读,却少了针对这篇__内涵的品,导致课堂重心不突出。
2020高三语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夹叙夹议、对比论证、理性语言
——以《纪念白求恩》为例
《纪念白求恩》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设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正反对比论证)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正反对比论证)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
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
《纪念白求恩》的标题是一个短语,它只是一个论题,不能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需要根据最后一段用自己语言概括,最后一段为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的题意作结。
毛泽东同志在叙述了他同白求恩的交住后,提出“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最后论述了学习白求恩的出发点以及必然的结果,突出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的无比可贵,说明了学习这种精神的极其重要。
一、夹叙夹议,对比论证
叙议结合,夹叙夹议,叙则简明扼要,议则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叙议有机结合。
如:第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个层次,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段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
环环相扣论述三个分论点:
第一个分论点:白求恩精神就是国际主义精神。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作者首先通过对白求恩的介绍列举事例来论述,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他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这种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
接着引用列宁的话进一步来论述:“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
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是践行了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人。
第二个分论点:白求恩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正反对比论证。
先从正面来阐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他。
然后从反面来论述,列举了不少人的种种自私的行为,比如:工作不负责任;一遇到事情先为自己考虑;喜欢自吹自擂,做了一点事情生怕别人不知道;对人民对同志不关心、不热忱。
最后从侧面来表现白求恩的这一崇高的精神,从前线回来的人对他的赞扬,受过白求恩治疗的人亲身的体会,无不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第三个分论点:白求恩精神就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论述这一分论点时,也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先从正面来叙述,他平时对技术就很专研、精益求精,以医疗为职业,在当时整个八路军的医疗系统中技术是最高明的。
接着从反面来论述,列举了见异思迁的人、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以为无出路的人,这样就形成了对比,论证了白求恩的这一精神。
最后一段号召大家学习他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论述完整严密。
二、揣摩语言
品词:
第 2 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反复运用两个结构相同、含义相同的词语,强调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第 2 段“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就是反复运用结构相同、含义相同的词语,强调白求恩满腔热忱的精神品质。
第 3 段“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鄙薄”“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也是语意相同的词语,加强语气表达了毛泽东对这样一班人的批评。
析句:
第 1 段: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
第2段: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第3段: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第4段: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反复出现,句式重复,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