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17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抑郁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心理科医生以"心理感冒"来说明它发生的普遍。
对这类心理问题的患者来说,"郁闷"经常是他们的口头禅,这正表现了他们心理苦闷、郁郁寡欢的状态,这些人往往会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缺少活力,找不到生活下去的动力,对未来他们是悲观的,而经常自责使他们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一般来说是在受到失恋、意外事故等生活事件的刺激后发生的。
2、强迫症:这类患者虽然有时候明知有些想法或行为没必要,或是不应该做,但他们却控制不了自己,比如即使手很干净了也会反复洗手。
因为他们根本没法控制自己。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类患者是太过于追求完美了,而且心理上有不安感。
而强迫症的发生对他们的情绪影响很大,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并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变差,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
3、焦虑:这类心理问题的患者主要表现就是焦虑、紧张、心烦意乱、对未来很担心,对生活也会有不满情绪。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前的学生和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如从业人员、白领)容易出现这类问题,另外一些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也容易焦虑。
这类心理问题还会表现在躯体上,就是心慌,憋气,爱出汗,而且经常睡不着。
4、人际交往困难这类心理问题和人的性格关系上徽大,在孩子中上徽多见,但在其他年龄段也有。
这类患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比较敏感,他们容易感到自卑,总以为别人看不起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因此这类心理问题很容易同时引发焦虑、抑郁等问题。
还有的患者表现是特别以自我为中心,个性非常强,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有的时候甚至以为别人都针对自己,容易猜疑别人,并且固执己见,表现很偏执,不愿听别人的意见。
还有的患者表现得更为激烈,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严重的敌对情绪,好与别人争论,容易冲动,甚至与别人打架,自己也喜欢摔东西、损坏物品。
5、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躁狂或是抑郁,前者是没有原因就特别高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话多,爱动,精力特别充沛,人际交往特别活跃,但往往行事草率、鲁莽,有时脾气不好,很容易被激惹。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非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1、早发现、早治疗,服从治疗,按医嘱服药,听从医务人员对自己疾病的分析,不能自行停药,因停药复发的概率较高。
2、发病期间严加看管,不能自行停药,防止伤人毁物。
精神症状缓解后,要尽量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恢复活动,注意饮食与个人卫生,培养劳动习惯,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
3、服药后若浮现头晕、面色苍白等,应平卧,切不可蓦地改变体位,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4、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快,保证充足睡眠,禁饮咖啡、浓茶、少饮酒。
5、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服氯氮平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如白血球在正常以下既应停药复查。
遇发热、咽痛、腹泻、情绪反常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量。
6、要关心体贴患者,尊重其人格。
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1、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情绪高涨或者情绪低落,是心境障碍的一类精神病。
2、经抗躁狂或者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会好转或者痊愈,愈后较好。
3、发病期间病人表现兴奋躁动或者情绪低落、厌世等。
所以应加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遵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此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但间歇期较好,可参加正常工作。
5、定期复诊,如有病情复发先兆请随时去医院就诊。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非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三、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1、情绪低落是一种病,害处多,危害大,应及早治疗。
2、按时服药,坚持治疗,不能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3、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及早向医生报告,对有自杀史的病人,妥善保管药物,防止病人把药物积累后顿复,家属要提高警惕。
4、生活要安排的充实、协调,如读书、看报、运动及娱乐等,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5、遇到不顺心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早向亲朋好友或者医生倾诉,寻求外界的支持与匡助。
6、某些药物如部份抗高血压药可引起或者加重抑郁,因此患者若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或者服药时必须告知医生,定期来医院作心电图等检查。
对精神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摘要】实施健康教育在现代医院及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既可以减少纠纷,另一方面又密切了医院与病家之间的感情交流。
本文就对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及意义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神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意义【中图分类号】r 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479- 01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干预模式,需要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强调与家属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体会家属在照料患者过程中所遇到的痛苦、负担和挫折,将患者和家庭的期望结合到教育计划中[1]。
形式主要有讲座、培训班、研讨会、小组活动、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提问讨论、个人咨询,有的辅以书面材料或视听资料,比如小册子,书籍,录像材料,多媒体资料等,可以加深和巩固口头传播的内容。
可以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药物、运动等进行有效的指导,以达到帮助其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少痛苦和复发,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
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步伐的加快,各种疾病不断地肆虐着人类,使得各种疾病日趋年轻化。
对于每日都在经历着生与死的轮回的护理工作者,在捍卫健康的同时,已潜意识地认识到健康教育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过程中的必要性。
笔者浅谈自己的见解以供同道磋商。
住院阶段:入院初期,特别是急性期,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含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医院不仅是单纯的治疗护理,而是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服务。
加之病人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病人在花钱看病的同时,认为医院不仅是为了治疗疾病,同时需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以及对疾病的认知。
近年来,从医疗部门接受的投诉内容来分析,大量纠纷所涉及的案件,其实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差错,或根本不存在医疗责任,而是缺乏医患沟通造成的[2]。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
一、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宣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治疗方法:必须告诉患者逐渐适应治疗过程,坚持治疗是关键。
即使病情有所缓解,也不要自行停药,否则将导致症状复发。
同时,为了避免副作用,必须遵守医生的处方用药。
2.预防措施:要告诉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摄入;避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加重症状。
3.生活技能:尽可能帮助患者提高技能水平,包括学习新技能和重新学习曾经掌握过的技能等。
这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
4.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成员如何应对患者的症状和行为,如何避免引起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以及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尊重患者权利的家庭环境。
二、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时给予药物:精神分裂病人必须依照医生的指示定时给予药物,不能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
2.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新的症状或症状加重。
如有必要,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控制环境:环境对精神分裂病人的情绪和症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护士应该尽量控制环境。
保持房间清洁整洁,避免嘈杂声和强光刺激等,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环境。
4.引导行为:如发现患者有自杀和伤害行为倾向,护士应劝导患者并监护其行为,防止其造成危害。
综上,精神分裂症病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不仅是医生,家庭成员和护士也要合作、理解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精神病家属和患者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帮助家属了解精神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症状、治疗方法等,以便更好地支持患者。
2.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对治疗的合作性和治疗效果。
3.帮助家属和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缓解焦虑和压力。
二、培训内容1.精神病的基本知识(1)精神病的定义和分类(2)精神病的常见症状(3)精神病的治疗方法2.患者的基本护理(1)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2)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3)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3.家属的支持和帮助(1)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难(2)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3)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4.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1)家属的心理疏导(2)患者的情绪管理(3)应对紧急情况三、培训方式1.举办公开讲座,邀请专业医生、心理专家等进行培训。
2.组织家庭学习小组,由专业人员带领讨论和学习。
3.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相关培训活动。
四、实施步骤1.组织专业团队,包括医生、心理专家、社工等,制定培训计划。
2.邀请相关人员参与培训,包括患者和家属。
3.定期举办公开讲座和家庭学习小组,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
4.建立定期跟踪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五、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参与培训者的培训效果和满意度。
2.跟踪患者的病情和家庭关系变化,验证培训效果。
3.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培训效果。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培训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精神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负担。
我们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计划,为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重症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资料岩脚镇卫生院谭有任2014年6月15日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护理精神病是高发性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
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一、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
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二、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么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
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哪些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治疗?1、首次发病的确诊为精神病的患者。
2、精神症状明显,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兴奋躁动、有丰富的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
3、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他人或自身安全,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或到处乱跑,不听家人劝阻和管理,拒绝治疗等情况。
4、病人神志不清、抽搐,或合并脑炎、肝炎、心脏病等躯体疾患的。
5、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系统调整药物时。
四、精神病家属护理的误区1、精神病和其他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