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气候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的案例(1)。
第一、二组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第三、四组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注意图文结合,阅读后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第一、二组讨论的问题:(1)在书本上图3.6的相应位置,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2)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4)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第三、四组:(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小结】从案例(1)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
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转入】洋流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对地理环境或人类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2.渔场的成因(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①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及秘鲁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②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③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④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探究】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能否根据渔场的成因(或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的海区),找到其它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区呢?【知识延伸】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3.海洋航行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沉没【提出问题】漂浮在北大西洋的冰山来自于北极地区(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巨大的冰山是靠什么力量的推动不断向南移动的?【创设情景】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课方案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创建情境导入】 上帝的漂流瓶传说好久好久从前,上帝在一次微服人间的时候,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东海不当心丢失了一些有魔力的漂流瓶到海洋上,一个、两个、三个、⋯一共十一个。
这些漂流瓶带着好运 者的梦想,假如谁拾到了上帝就赞同帮助谁实现一个梦想。
结果就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 的一个小岛--自由岛邻近一位女士好运的拾到了一个漂流瓶,她对着漂流瓶说我的梦想就是 用我轻微能力照亮人类的自由。
你知道她为何能成为上帝的好运者之一吗?(导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回首】一、洋流的分类二、不一样纬度海区洋流的散布规律有哪些?三、在下列图中填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洋流散布状况及名称。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导学与自主研究】(一)全世界大洋环流的整体地理意义 仔细阅读教材P62-64页内容,联合教案剖析思虑,全世界大洋环流的整体地理意义是什么?(协作沟通、课件展现)总结概括:整体意义表现:全世界大洋环流促使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互换,调理全世界热量均衡。
【导学与自主研究】(情境创建、协作沟通、课件展现)(二)对天气的影响:问题设置:察看并剖析澳大利亚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为何出现这样大的差异? 概括总结:洋流经过的地域对沿岸天气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例:①北大西洋暖 流对西欧海洋性天气的影响;②南北半球荒漠天气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
③俄罗斯北冰洋沿 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之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 43°N 邻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假如分别遇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 所致。
④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天气的形成等。
【导学与自主研究】(情境创建、协作沟通、课件展现)(三)影响海洋生物:问题设置:各大海洋的鱼类为何热中于这些地方?总结概括: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促使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丰富,形成众多的渔场。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即要求学生在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地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二课时,教材从四个方面阐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对航海的影响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其中对前两个方面的讲述较为详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在阐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时,先阐述了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的意义及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再结合两个具体的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及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进行分析、印证。
在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主要以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为例,归纳寒、暖流交汇及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流是形成世界四大渔场的主要原因。
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时,先点出洋流对航速的影响、再以例子说明洋流产生海雾及携带冰山对航海不利。
在讲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时,只简明扼要地指出洋流对海洋污染物扩散的有利及不利,没有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至于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熟悉的“厄尔尼诺”现象,则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出现。
教材给出了关于厄尔尼诺的一篇文章,让学生阅读,初步了解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设计了一组问题,让学生分析和思考。
有些问题,可以从阅读的文章中找到答案;还有一些问题,则需要学生进一步找材料、思考。
可见,教材设计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地图的判读,提高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地理素养。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本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三、学情分析1..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对寒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影响、寒暖流交汇、上升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没有感性认识。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2. 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利用等温线图判断寒、暖流2、世界海洋洋流名称的记忆六、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学习寒暖流的判断2、根据讲解让学生会出洋流模式图七、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导入】:创设情景,激趣引入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2、洋流的性质分类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①判断南北半球:看等温线递变方向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①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②暖流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两侧高;寒流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③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3.洋流的成因【教师讲解】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教师总结】(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方向:北顺南逆,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案]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补充内容:海水的温度与盐度1.海水的温度: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深层海水温度由水面向水深1000米处递减,而1000米以下保持在低温状态2.海水的盐度:(1)分布规律:“马鞍型”曲线(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2)影响因素: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②地表径流的注入:地表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③洋流:暖流有增盐作用;寒流有减盐作用(3)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域是波罗的海(分析原因)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定义:表层海水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2.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3.洋流的性质分类:寒流、暖流(会分辨)[读图思考]P574.世界主要海区的洋流分布:(1)太平洋海区:三圈环流形式(2)大西洋海区:三圈环流形式(3)印度洋海区: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案例1]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2.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形成世界的四大渔场(1)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2)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3)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4)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3.对海上航行的影响:(1)积极影响:顺风顺水(顺洋流)航行,可节省时间和燃料(2)消极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海雾;洋流携带的冰山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1)积极影响:降低污染浓度,加快海水自净(2)消极影响:扩大污染范围[阅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板书设计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2课时)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对渔业生产的影响:3.对海上航行的影响: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教学反思。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
上帝的漂流瓶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帝在一次微服人间的时候,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东海不小心遗失了一些有魔力的漂流瓶到大海上,一个、两个、三个、…一共十一个。
这些漂流瓶带着幸运者的梦想,如果谁拾到了上帝就同意帮助谁实现一个梦想。
结果就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附近一位女士幸运的拾到了一个漂流瓶,她对着漂流瓶说我的梦想就是用我微弱能力照亮人类的自由。
你知道她为什么能成为上帝的幸运者之一吗?(导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复习回顾】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哪些?
三、在下图中填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洋流分布情况及名称。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导学与自主探究】
(一)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地理意义
认真阅读教材P62-64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地理意义是什么?(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总结归纳:
总体意义表现:全球大洋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二)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设置:
观察并分析澳大利亚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别?
归纳总结:
洋流经过的地区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例: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
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④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三)影响海洋生物:
问题设置:
各大海洋的鱼类为何热衷于这些地方?
总结归纳:
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丰富,形成众多的渔场。
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四)影响航海:
问题设置:
总结归纳:
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如日本偷袭珍珠港取得成功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五)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问题设置:
2019年3月日本地震,核泄漏了,美国为何惊慌了?
总结归纳: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污染范围扩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注意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渔场形成的影响。
加强对相关地理语言的规范描述。
板书设计: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二课时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哪些?
三、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运动模式示意图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体地理意义
(二)对气候的影响
(三)影响海洋生物
(四)影响航海
(五)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