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验学_空气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11
卫生检验初级知识点总结一、卫生检验的基本概念1.1 卫生检验的定义卫生检验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手段,对食品、饮用水、环境空气、生产场所等进行检查分析,以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活动。
1.2 卫生检验的目的卫生检验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食品、饮用水、环境空气等带来的卫生风险,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安全。
1.3 卫生检验的重要性卫生检验对于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食品和饮用水的质量,提高生产场所的卫生水平,降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4 卫生检验的基本原则卫生检验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等,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对被检测物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
二、卫生检验的方法2.1 物理检验物理检验是指利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对被检物质的外观、形态、物理性质等进行检查和分析,例如颜色、气味、外观形态、分子结构等。
2.2 化学检验化学检验是指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被检物质的化学成分、化学性质进行检测分析,例如PH值、重金属含量、添加剂成分等。
2.3 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是指利用微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对被检物质中的微生物含量、种类等进行检测分析,例如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2.4 检验仪器卫生检验中常用的检验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这些仪器能够对各种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2.5 质量控制在卫生检验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包括质量标准的确定、质量检验的验证、质量监控的实施、质量改进的措施等。
三、卫生检验的项目3.1 食品检验食品检验是卫生检验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食品成分分析、外观检查、微生物检验、添加剂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等。
3.2 饮用水检验饮用水检验是为了保障公众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主要包括饮用水的外观、气味、色度、PH值、细菌、重金属、有机物质等的检测。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卫生问题,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1.空气检测方法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是关乎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空气检测十分关键。
主要的空气检测项目包括: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氮氧化物含量和微生物污染等。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对空气进行采样,并进行分析。
2.水质检测方法公共场所的水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特别是对于餐饮场所、游泳池和医疗机构等涉及到直接接触的环境。
主要的水质检测项目包括:总大肠菌群、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含量、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含量等。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水样采集器进行样品采集,并通过分析仪器进行定量检测。
3.噪声检测方法公共场所的噪声水平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休息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学校、医院和办公场所等需要保持安静的环境。
主要的噪声检测项目包括:噪声强度、频率分布和声学特性等。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噪声计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然后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灰尘检测方法公共场所的灰尘含量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的质量和人们的健康状况。
主要的灰尘检测项目包括:PM2.5和PM10的含量、有害气体的浓度、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等。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使用粉尘采样器进行样品采集,并通过仪器进行分析和检测。
5.表面卫生检测方法表面卫生检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的地面、墙面和其他接触面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测。
主要的表面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污染、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清洁状况等。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培养皿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培养和分析,或者使用检测仪器对有害物质进行定量检测。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但并不是全部。
根据具体的场所和需要,可以结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采用对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另外,卫生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也非常重要,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处理。
空气卫生检测实验报告1. 引言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下,空气卫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采集空气样本并进行分析,评估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实验方法2.1 样本采集在实验进行期间,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场所进行空气样本的采集。
分别是室内办公室、户外公园和室内家居。
我们使用专业的空气采样仪器进行样本采集。
采样仪器工作时长约为10分钟,并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操作。
2.2 样本分析采集到的空气样本将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我们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来测定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如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这些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光学法、电化学法等。
3. 实验结果3.1 室内办公室在室内办公室进行的空气采样分析结果如下:- PM2.5浓度:35 μg/m³- PM10浓度:45 μg/m³- 二氧化硫浓度:10 ppb- 一氧化碳浓度:1 ppm3.2 户外公园在户外公园进行的空气采样分析结果如下:- PM2.5浓度:20 μg/m³- PM10浓度:30 μg/m³- 二氧化硫浓度:5 ppb- 一氧化碳浓度:0.5 ppm3.3 室内家居在室内家居进行的空气采样分析结果如下:- PM2.5浓度:50 μg/m³- PM10浓度:60 μg/m³- 二氧化硫浓度:15 ppb- 一氧化碳浓度:2 ppm4. 分析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室内办公室的空气质量相对良好,主要污染物浓度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2. 户外公园的空气质量优于室内家居,可能是因为室外环境对空气的自然净化作用。
3. 室内家居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可能受到室内通风不良和家居装饰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对于办公室,需要定期保持室内通风,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
空气检测取样标准空气检测取样的标准包括以下步骤:1. 选点:根据检测室内的大小和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的数量。
原则上,<50㎡的房间设1\~3个点,50㎡\~100㎡设2\~5个点,>100㎡至少设3\~5个点。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应>,相对高度在\~之间(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
2. 采样时间和频率: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20min\~45min。
采样时间应涵盖通风最差的时间。
3. 采样方法: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抽样要求。
应满足职业健康评价的抽样要求。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的抽样要求。
采样的同时进行控制试验,即将空气采集器带到采样点,除采集空气样时不连接空气采样器外,其余操作同上。
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取样时,避免有害物质直接溅入集气器;集气器进风口应避免被衣物等堵塞,用无泵采样器采样时避免风扇直吹。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使用防爆空气采样器。
采样过程中,采样流量应保持稳定。
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并以平均流量计算。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量,采样点温度低于5℃,高干35℃,大气压低于和当高干度为kPa 时,应按公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样品在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被污染。
取样时,取样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4. 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测分析。
5. 结果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评价。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以咨询专业检测人员。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众多卫生检验项目中,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中的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的检验方法。
一、概述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旨在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本部分主要针对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二、检验方法1.采样方法(1)选择采样点:根据公共场所的面积、布局和人员活动情况,合理选择采样点。
采样点应覆盖公共场所的主要区域,包括人员密集区和通风不良区。
(2)采样时间:建议在公共场所正常营业时间内进行采样,以确保采样结果的代表性。
(3)采样工具:使用无菌采样器,如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过滤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等。
2.微生物培养与计数(1)细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37℃培养24-48小时。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2)真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25-28℃培养24-48小时。
观察真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3)病毒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检测。
三、结果判定与评价1.结果判定:根据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浓度限值,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1.采样过程中,应避免对采样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采样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微生物检测知识和操作技能。
3.培养基和实验器材需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检测结果仅作为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参考,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总之,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是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严谨的检验方法,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篇一: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空气是我们每天必须呼吸的基本元素之一,而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空气进行理化检验,我们可以评估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的水平,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公众健康。
首先,空气理化检验可以帮助我们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有机物、气体等。
这些污染物来源于工业废气、车辆排放、室内污染物等。
通过定期对空气进行检验,我们可以了解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污染源。
这对于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空气理化检验可以评估空气的室内外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对于居民健康至关重要,因为人们在室内的时间往往较长。
通过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二氧化碳等,我们可以了解室内空气是否达到健康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风、净化设备等,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免受室内污染物的危害。
除了保护人们的健康,空气理化检验还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污染是导致气候变化、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检验,我们可以监测大气污染状况,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减缓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之,空气理化检验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的水平,评估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并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对空气进行定期的理化检验,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篇二: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空气理化检验是一种评估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通过对空气中各种物理和化学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空气中是否存在污染物及其浓度,进而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首先,空气理化检验可以揭示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包括细颗粒物(PM2.5和PM10)、有机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有毒有机物)、无机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重金属(铅、汞等)等。
卫生检验执业范围
卫生检验专业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是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眼睛,其执业范围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对环境、食品、化妆品作业现场、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污染的危害进行监督、监测,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医疗方法提供检验依据,实施卫生防疫措施效果的评价等。
具体而言,卫生检验专业的执业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卫生检验: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样品的检测,评估环境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食品卫生检验:对食品进行理化、微生物等检验,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
化妆品卫生检验:对化妆品进行成分分析、微生物检验等,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对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测,评估其卫生状况,预防疾病传播。
此外,卫生检验专业还可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环保局、质监局、医疗器械的销售、第三方检验检测测公司等机构就业。
总的来说,卫生检验专业的执业范围广泛,涵盖了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化妆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多个领域,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篇一:空气理化检验在卫生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许多威胁,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因此,进行空气理化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和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理化检验包括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
其中,空气成分分析主要分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浓度,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氢气等。
检测则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颗粒物、细菌、病毒等。
空气理化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环境污染的情况。
例如,如果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而如果空气中存在细菌和病毒,则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进行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空气理化检验也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如果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可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如果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细菌浓度过高,则可能会对人们的呼吸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进行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空气理化检验在卫生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进行空气成分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篇二: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空气理化检验是指通过检测空气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成分和微生物等指标,评估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卫生学领域中,空气理化检验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以下是正文的详细解释和拓展:1. 评估空气污染水平空气理化检验可以评估空气污染的水平,包括PM2.5、PM10、O3、NO2、CO 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对于评估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例如,当PM2.5浓度高时,可能会对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导致雾霾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篇一: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空气理化检验是指通过采集空气样本,对其进行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以确定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以及监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卫生学方面,空气理化检验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 卫生学意义空气理化检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空气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以及环境污染的程度。
通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人们可以判断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是否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威胁。
此外,空气理化检验还可以帮助人们制定和调整环境标准和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2. 环境监测空气理化检验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包括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工业污染源和环境空气等。
通过对不同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人们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3. 医学研究空气理化检验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包括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药学研究等。
通过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进行分析,人们可以了解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机理,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空气净化空气理化检验可以帮助空气净化,包括室内空气净化和室外空气净化。
通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人们可以识别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空气理化检验在卫生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制定和调整环境标准和措施,监测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用于环境监测、医学研究和空气净化等方面。
篇二:空气理化检验的卫生学意义是指在进行空气理化检验时,考虑到卫生学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更好地评估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理化检验包括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的浓度。
这些指标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和现场监测与评价公共场所的卫生检验方法和现场监测与评价主要涉及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测、监测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提升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
本文将从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和现场监测与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场所的卫生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对环境空气、水质、食品和表面物体等方面进行检验。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环境空气检验:可以通过气象学监测点进行检测,也可以使用随身携带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2.水质检验:可以通过水质监测站进行定量检测,也可以使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器进行现场监测。
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以及重金属等。
3.食品检验:可以通过食品监督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也可以使用便携式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
4.表面物体检验:可以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表面物体的细菌检测,也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目视检测。
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以上是公共场所卫生检验的基本方法,但由于公共场所的种类和特点不同,具体的检验方法可能有所差异。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并在实施检验前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公共场所的现场监测与评价是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进行实地检查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下面将从监测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现场监测:现场监测可以通过人工观察和检验、仪器检测、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环境、设施设备、操作规范、员工卫生等方面。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以供后期分析和评价。
2.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问题的严重程度、频率、范围,以及影响公共健康的程度等。
空气理化检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空气理化检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air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00(其中理论教学48实验教学52)学分:5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空气理化检验是高等医药院校卫生检验专业的专业课程Z-,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牛必修的考试课程。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室实验、基地实习、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了解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常见空气污染物卫牛检验方法的原理和检验技术,为今后从事卫生检验工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牛的口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适量介绍木学科的发展新动态。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点掌握空气理化检验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空气理化检验概论掌握空气理化检验(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 i s for ai r)的定义。
掌握空气理化检验的重要意义、基本任务、分类、主要内容和基本步骤;了解空气理化检验的发展趋势和四个发展阶段;了解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室内空气理化检验工作经历的两个阶段;熟悉(环境)优先污染物、优先(污染)监测概念。
掌握空气污染的定义、原因;熟悉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了解空气污染物的来源,重点掌握空气污染物分类: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重点掌握空气污染物的三种存在状态: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熟悉尘、烟和雾;熟悉分散性气溶胶、凝聚性气溶胶和化学反应形成的气溶胶的概念。
掌握采样体积的计算和换算,掌握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第二章空气样品的采集熟悉采样点的选择方法;掌握风向频率、风向频率图、主风向,掌握烟污强度系数、烟污强度系数的百分比;掌握有效样品的计算方法和判断方法。
空气检测方法空气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空气检测方法则是评估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空气进行检测,以确保室内外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空气检测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空气质量的评估和监测。
首先,常见的空气检测方法之一是利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进行现场监测。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工业废气排放监测等场合。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如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等。
通过这些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空气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
其次,空气检测方法还包括采样分析法。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采集空气样品,然后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分析技术,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采样分析法通常用于对特定污染物的监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分析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对空气中微量污染物的监测。
另外,空气检测方法还包括生物监测法。
生物监测法是利用生物学指标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苔藓植物、蜜蜂等生物作为生物监测的指示物种,通过监测它们的生长状况、生理指标等来判断空气质量。
生物监测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对空气中的综合污染状况进行评估。
最后,还有一种新型的空气检测方法——无人机监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领域。
无人机配备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可以对大范围的区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获取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信息。
无人机监测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操作灵活等优点,适用于对城市、工业区域等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综上所述,空气检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采样分析、生物监测和无人机监测等多种手段。
不同的空气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监测需求进行选择。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空气检测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预防污染,确保人们的健康。
1.卫生检验:是以评价环境对人类健康为目的,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方法和现代实验室技术对环境介质进行检测分析,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的检验学科2.采样:3.气溶胶:化学物质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据形成的方式可分分散性和凝聚性气溶胶,按存在形式可分雾烟尘4.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和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是表示测量的再现性,是保证准确性的前提条件5.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6.化学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气体和蒸汽;气溶胶:固态分散/凝聚性气溶胶,液态分散/凝聚性气溶胶。
雾:液态分散/凝聚性气溶胶d10um上下;烟:固态凝聚性气溶胶d1um 以下;尘:固态分散性气溶胶d1-10um7.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其?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物。
食品在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时,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过量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8.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原理: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与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
分别测定1L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含量和在20+-1度培养5天后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溶解氧的测定常用碘量法: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氢氧化锰肉色沉淀。
氢氧化锰极不稳定,迅速被水中溶解氧氧化为锰酸或锰酸锰。
然后加入浓硫酸,使高价锰氢氧化物沉淀溶解与碘化钾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
9.大肠菌群的三步法:初发酵。
平板划线分离。
复发酵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