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百科考题2

音乐百科考题2

音乐百科考题2
音乐百科考题2

音乐百科考题2

一:填空题

1.民族吹管乐器有:、、、、、,其中乐器能同时奏出数音组成的和弦。

2.《彼得与狼》是一部,作者国籍。

3.锣、堂鼓、木鱼、钹等乐器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类乐器。

4.歌曲《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选自,它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二:选择题

1《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节奏以及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使歌曲更具有鲜明的________的特点。()

A:山歌B:劳动号子C:小调

2.歌曲《凤阳花鼓》是________省的民歌。()

A:江苏B:安徽C湖南D广东

3.“×××”加黑的这个音的名字叫_______。()

A:附点音符B:切分音C:前倚音D:顿音

4.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一乐章是()。

A.烽火操

B.遥望篇

C.忠魂祭

D.关山行

5.记有高音谱号的谱表叫()。

A. 高音谱表

B. 高音谱号

C. 低音谱号

D.低音谱表

6.用来记录音长短的符号叫()。

A. 高音谱号

B. 低音谱号

C. 音符

D.休止符

7.《卡琳卡》是以下哪个国家的民歌()。

A. 美国

B. 意大利

C. 俄罗斯

D. 中国

8.以下作品属于舒伯特的是()。

A.《野玫瑰》

B.《鳟鱼》

C. 《小夜曲》

D. 以上都是

9.将原型旋律移至另一高度上反复,称为()。

A.反复B. 摸进C. 跳进D.级进

10.《欢乐颂》是贝多芬()中的第四乐章的主题。

A.《第四交响曲》B.《第五交响曲》C.《第六交响曲》D.《第九交响曲》

10.《胡桃夹子组曲》是哪位大师的作品()

A.舒伯特B.贝多芬C. 柴可夫斯基D.施特劳斯

11.《蓝色的多瑙河》属于下面哪种合唱?()

A.童声合唱B. 混声四部合唱C. 男生合唱D.女生合唱

12.长笛属于下面哪种乐器()。

A.木管乐器B. 铜管乐器C. 打击乐器D.拉弦乐器

13.编磐属于打击乐器中的哪类?()

A. 金属类B. 竹木类C. 皮革类D. 石头类

14.唢呐属于民族乐器中的()

A. 吹管乐器B. 拉弦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

15.竖琴属于哪种乐器()

A. 吹管乐器B. 拉弦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

16. 在音乐中标有“▼”的记号,叫()

A. 连音记号B.顿音记号C. 反复记号D. 换气记号

17. 在音乐中标有“⌒”记号,叫()

A. 连音记号B.顿音记号C. 反复记号D. 换气记号

18.下面的那两种乐器为中国打击乐器,常在西洋管弦乐队中运用。()

A.小鼓与大鼓B.铃鼓与三角铁C.锣与木鱼D. 大鼓与钹

19.木琴属于下面哪种打击乐器?()

A.有固定音高的B. 无固定音高的

20.在歌曲停止中,歌声暂时停顿,由器乐演奏的音乐片段称为()

A. 前奏B. 间奏C. 尾奏

21. 《夺丰收》是一首()乐曲。

A. 鼓乐曲

B. 停止曲

C. 管乐曲

D. 合唱曲

22. ()是由乐队在歌剧开演前,大幕未启时演奏的音乐,它一般起到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

A. 停止曲

B. 序曲

C. 合唱曲

D.独唱曲

23. 1803年贝多芬创作了他的第三交响曲,命名为《波拿巴交响曲》,是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的,后来将这首乐曲改名为()。

A. 《田园》

B. 《“英雄”交响曲》

C. 《欢乐颂》

D.《合唱交响曲》

24.《糖果仙子舞曲》是选自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

A. 《胡桃夹子组曲》

B. 《停止曲》

C.《俄罗斯舞曲》

D.《花之圆舞曲》

25. 用于行进时唱奏的歌(乐)曲是()。这类音乐具有鲜明的步伐节拍,旋律激昂有力。

A. 合唱曲

B. 鼓乐曲

C. 进行曲

D.交响曲

26. 发展音乐常用的方法有(A),也常用()

A. 反复和摸进

B. 变化和发展

C. 跳进和级进

D. 情和景

27. 管弦乐队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四大乐器组所组成的。

A.键盘乐器

B. 弦乐器

C.吹管乐器

D.弹拨乐器

28.笙属于下面哪中乐器()。

A. 吹管乐器

B. 打击乐器

C. 拉弦乐器

D.键盘乐器

29.《拥军秧歌》是()的民歌。

A.湖南民歌

B. 陕北民歌

C. 四川民歌

D.河北民歌

30.《盼红军》是()民歌。

A.湖南民歌

B. 陕北民歌

C. 四川民歌

D.河北民歌

31.《百鸟朝凤》是()独奏曲。

A. 笛子

B. 唢呐

C. 管子

D.鼓乐

32.在歌曲中,一般来说,大调式比较(),小调式比较()。

A.明亮、B柔和 C. 喜悦、D.喜悦

33.在歌曲中音阶是这样排列的1 2 3 4 5 6 7是()。

A. 大调式

B. 小调式

C. 五声调式

D.宫调式

34. 《噢,苏珊娜》作者是( )

A.福斯特

B.贝多芬

C. 柴可夫斯基

D. 莫扎特

35. 记在乐谱左上角表示拍子的记号叫( ),如2/4拍.

A.音符

B. 拍号

C. 休止符

D.调号

36. 在简谱中“0”是什么符号?( )

A.音符

B. 休止符

C. 拍号

D. 调号

37. 3/4 、3/8拍的强弱规律是:()

A. 强弱

B. 强弱次强弱

C. 强弱弱

D. 强弱强

38. 《渔舟唱晚》是()独奏曲

A. 古筝

B. 笛子

C. 唢呐

D.管子

39. 以下作品属于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是() A. 《欢乐颂》 B. 《卡门序曲》 C.《鳟鱼》 D.《摇篮曲》

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由()段独立的小曲组成。

A 14

B 15

C 8

D 10

三综合类

《高山流水》

1所用演奏乐器:()

A 古筝B古琴C琵琶

典故出自()

A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B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C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音乐速度:()

A 快速B慢速 C 时而快、时而慢

4音乐主题(用什么音乐情绪表现什么感情,或者是用什么情绪描绘什么意境)()

A 乐曲用清晰、明快、生机勃勃的音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人们开阔胸襟,百折不回,奋勇前进

B乐曲用悲伤、抑郁的音调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与控诉

《十面埋伏》

1所用演奏乐器:()

A 古筝B古琴 C 琵琶

典故出自()

A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B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C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音乐速度:()

A 快速B慢速C时而快、时而慢

4音乐主题(用什么音乐情绪表现什么感情,或者是用什么情绪描绘什么意境)()

A乐曲风格雄伟奇特,内容壮丽辉煌,气势激昂,形象生动的再现了楚汉垓下大战中,两军对阵金鼓齐鸣,刀枪撞击,人喊马嘶,炮火震天的场面

B乐曲用悲伤、抑郁的音调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与控诉

《春江花月夜》

1乐曲除了名《春江花月夜》外,你还能说出它的其他曲名吗?

如:(1)夕阳萧鼓(2)浔阳琵琶(3)浔阳夜月(4)浔阳曲

典故出自()

A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B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C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主题:()

A通过婉转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丰富巧妙的配器,极为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优美景色,生动表现泛舟晚归者的欢快心情,尽情赞美祖国的锦绣山河

B乐曲用悲伤、抑郁的音调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与控诉

四请写出十大古曲的曲名及演奏乐器

高山流水(古琴曲)、广陵散(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琵琶曲)、渔樵问答(琴箫曲)、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汉宫秋月(二胡曲)、阳春白雪(琵琶曲)。

音乐欣赏课的教育理念

音乐欣赏课大致思路 沈薇薇 本人对音乐欣赏课的教育理念如下: 音乐创作的目的是提供美的精神食粮,音乐作品的价值就在于人们的欣赏,也就是在音乐的欣赏当中得到最终的实现。音乐欣赏本应如文学的阅读一样,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生活需要,是生活中随心所欲的事情。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家或者舞台表演者,而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很多学生认为无非是学唱一些简单的歌曲,或者听听音乐,对上音乐课也不见得感兴趣。所以还得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让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 音乐欣赏课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和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本人选择从中国名作、外国名作、中国优秀的名族器乐曲、现代流行音乐、优秀舞蹈作品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当然还有基础乐理教育的部分。时间仓促,还望指正为谢! 音乐欣赏 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教学内容:作品创作背景简析、乐曲结构分析、欣赏名作 三、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四、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分析乐曲的结构并了解本曲所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 五、教具:小提琴、多媒体 六、教学课型:欣赏课

音乐小课题

“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则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小学生好奇、好问,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今天的发现创新是明天发明创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是要改变观念,转换角色,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不断改进教法与学法,力求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有趣地唱游、律动、游戏、自编旋律、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创作能力。 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 4. 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感受音乐,在兴趣、爱好当中掌握音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了以下内容: (1)第一阶段为2012年3月~2012年6月,为课题申报准备阶段。 此阶段为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调查研究确立实践方案,论证方案的可实施性。

中外音乐史考题背

精心整理 1. 关于音乐起源问题的诸多争论中,我国古代哲学家多主张(模拟说) 2.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句话出自《乐记》。 3. 黄帝时代的代表性乐舞是(《云门》)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 16.“钟鸣鼎食之家”反映的是:(贵族家庭的奢华) 17.“乱”是音乐的高潮部分,他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18.“乱”是相和大曲的:(高潮部分) 19.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琴,已初步确立了:(七弦的体制)

20.在唐代宫廷演奏大型歌舞时,乐器演奏者水平相对较差的被归入(立部伎) 21.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属于:(民间俗乐) 22.《春莺啭》是一首:(大曲) 23.北曲的音乐特点是:(七声音节) 24.轧筝是一种(拉线乐器)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交替圣歌集》的编辑者是:(格里高利) 35.欧洲第一部歌剧的剧名是:(达夫内) 36.十五世纪开创“泛协和”风格的乐派是:(勃艮第乐派) 37.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中心。 38.欧洲“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 39.管弦乐《英国组曲》的作者是(巴赫)

40.清唱剧《创世纪》的曲作者是(海顿) 41.歌剧《魔笛》的曲作者是(莫扎特) 42.奠定小提琴协奏曲“快-慢-快”三乐章形式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托雷利) 43.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是(斯美塔那) 44.被称为“俄罗斯和民族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是(格林卡) 45. 46. 47. 48. 49. 50.《4 51. 52. 53. 54.《春之祭》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斯文基)的代表作。 (一)八佾:我国古代歌舞的一种阵式(横8人,竖8人的歌舞方阵)。 (二)但歌:独唱(无伴奏、无伴唱)。 (三)四夷之乐:我国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 (四)小令:也称令曲,演唱特点是“轻驾虚声”。 (五)五声:宫、商、角、徵、羽。

音乐期末考试试题

临漳一中高一期末考试音乐试卷 单选题 1.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的人民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 A 《保卫黄河》 B 《松花江上》 C 《祖国颂》 D 《铁蹄下的歌女》 1.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打。 A 旦 B 净 C 做 D 丑 2.音乐的基本要素分为:高低、长短、强弱、() A 力度 B 速度 C 音色 D 节奏 3.2/4拍的节拍规律() A 强弱弱次强弱弱 B 强弱 C 强弱次强弱 D 强弱弱 4.《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 A 云南 B 山东C河南D青海 5.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是( )和短调。 A 山歌 B 号子 C 长调 D 小调 6.《孟姜女哭长城》是()民歌。 A 河北 B 河南 C 陕西 D 山东 7.山西民间乐曲《滚核桃》,乐曲包括了头、身、()三个组成部分。 A 尾 B 眼 C 主题 D 引子 9 .《草原放牧》是一首()协奏曲。 A 钢琴 B 小提琴 C 二胡 D 琵琶 10.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包括中国的()。 A 喜剧 B 悲剧 C 戏曲 D 梵剧 11.《王大娘钉缸》是()民歌。 A 河南 B 云南 C 湖北 D 四川 12.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A 钢琴 B 排萧 C 马林巴琴 D 手风琴 13. 下图中的乐器名称是() . A 小提琴 B 二胡 C 笙 D 笛子 14.京剧的唱腔分为西皮和()。 A 南绑子 B 二黄 C 四平调 D 黄梅调 15.《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 A 《杜鹃山》 B 《红灯记》 C 《智取威虎山》 D 《贵妃醉酒》 16.()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 A 手风琴 B 卡曼贾 C 萨朗吉 D 鼓 精选

三年级音乐试卷分析

三年级音乐试卷分析 西戌中心小学郭金丽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音乐学科课程计划,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检测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行音乐 试卷考试,试题内容包括:填空、连线、选择、判断几部分。 一、基本情况 (一)成绩统计 全班平均48分,整体考核理想。 二、存在的问题 1、常见音乐的记号和一些简单的概念,是学生学习音乐、欣赏 音乐和音乐实践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但抽测结果表明,大 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简谱知识,少数学生对读谱知识掌握较差。 2、音乐欣赏不足、不细。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 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 那么一切美就不能为他们所感受,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可见,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抽测欣 赏能力一题中表现出学生对欣赏内容缺乏,并且在所知道了解内 容上而缺乏深度和细度,总体上来说,学生缺乏欣赏的深度与广度,质与量完成不够好。 3、综合能力不够强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技巧,获得初步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针以上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以教学为中心,音乐课堂教学是校园音乐的主要组成形式,起着主渠道作用,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音乐课的教学,按大纲的要求开齐,开足音乐课时。 (2)在音乐课教学中,掌握好教材的特点,突出音乐欣赏的特点,抓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力求用生动形象、极其艺术魅力,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吸引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之中,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所能充分表现出来。 (3)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地引进,更新现代音乐教学设备,购置中外音乐作品的音响资料。 (4)音乐教师要积极使用电教设备和现代音乐媒体辅助单元音乐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直观教学的效果,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从这次检测情况来看,乐理知识、音乐欣赏及综合训练,反映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能力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还进一步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努力探索,不断改进,以争取更理想的效果。

基本能力音乐乐理知识全集

基本能力音乐乐理知识全集

高中基本能力:音乐(乐理)知识全集 一、乐理知识 *1、音的基本要素:高低(由频率决定)长短(发音体振动时间)强弱(振幅决定)*音色:(发音体的质地、形状、振动方式,发音方法、泛音多少强弱决定) *2、音符如:6———(全音符)6—(二分音符)6(四分音符)6(八分音符)6(十六分音符)6(三十二分音符)?符点,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1)判断旋律的节拍方法:看一下旋律中有没有八分音符上面三个音的情况,如果是八分音符上面三个音的情况(必须符合的条件)就在旁边先写上/8 ,然后数数一个小节之内有几个这样的八分音符写在上面

* *女】、刀马旦等)、净(花脸)、丑(文丑武丑)。 *3、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简称皮黄腔。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食欲表现欢乐坚毅的情绪。京剧的表演讲究唱、念、做、打 *4、古典京剧代表曲目:《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选段)现代京剧代表曲目:梅兰芳《孽海波澜》《邓霞姑》《抗金兵》;程砚秋的《荒山泪》《青霜剑》;

*5、传统京剧中伴奏乐器称“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京剧的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 *6、京剧的脸谱:①红色:忠勇义烈,如关羽、常遇春。②黑色: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③黄色: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④蓝色粗豪暴躁、窦尔敦、马武。⑤白色: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 三、乐器、古曲 *1、古琴又称七弦,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代表作:《流水》《广陵散》《阳春白雪》 *2、中国的十大古曲:古琴曲:《流水》《广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多感官参与浅论》—李扬帆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多感官参与浅论 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李扬帆 所谓多感官欣赏教学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听觉、视觉、歌唱、肢体动作来感受、表现所欣赏的作品。因为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理解具体形象的事物。现本人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谈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多感官参与。 一、听觉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 音乐是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是用声音来表达听觉情感的。人们对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听觉的直接感受,没有听觉对音乐音响结构的具体感知,就谈不上音乐的欣赏。有人提出“音乐欣赏中的任何联想、想象,以及对音乐作品意境营造、精神的内涵、情感意义的现解与认同,都必然要以听觉对音乐音响结构的把握为先决条件。”故欣赏音乐,更离不开人的听觉。 1、听觉是培养低段学生音乐感受的基础。如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在听完后,你就会通过听觉对这部作品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例如它的旋律好不好听、节奏是属于快的还是慢的,整个乐曲在哪了段是比较强的等等这些音乐的最基本元素。欣赏音乐一般有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感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听觉体验就是第一个阶段的欣赏,在这个阶段对任何一个有听觉的人来说,都是能达到的。尤其是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们欣赏音乐作品往往就是在这个阶段。在欣赏课上,教师让低段学生感受作品的第一部就是聆听,听觉体验的接触一首音乐作品最直接的方式,最直观的感受。 2、听觉体验是理解音乐作品,把握音乐形象的先决条件。音乐欣赏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音乐欣赏的基本性质是感性的,因为在这项活动中,欣赏音乐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而不是借助理性去求得认识,所以说要感受作品的情感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聆听。 3、听觉体验是培养低段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音乐欣赏习惯的基础。优美的音乐作品可以使低段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愉悦,音乐的美能感染低段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追求音乐美的欲望中成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意志。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低段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也是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所以音乐欣赏课的根本就是听觉的体验,引导低段学生的听觉注意力,培养低段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的习惯,教会低段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发展低段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 二、视觉体验激发音乐欣赏的兴趣 现代课堂教学已经开始大量地动用多媒体投影设备,这些设施的完备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也增加了更多更新的教学信息。在音乐欣赏课堂上,音乐也不再是以听觉为唯一存在形式,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低段学生也不再满足听“听音乐”这种方式,为了提高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觉的基础上配合视觉是一个有效途径。 1、视觉参与的音乐欣赏更容易引起人们观赏的兴趣,加深对作品的记忆。人们往往对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印象深刻,音乐欣赏也不例外。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同样一首音乐作品,这个剧场演出的是交响乐的形式演出,而另一个剧场是以舞台剧的形式演出。我想大多

高三基本能力音乐解题方法

高考基本能力音乐知识点 一、乐理知识 1、音的基本要素:高低(由频率决定)长短(发音体振动时间)强弱(振幅决定) 音色:(发音体的质地、形状、振动方式,发音方法、泛音多少强弱决定) 2、音符如:6———(全音符) 6—(二分音符)6(四分音符)6(八分音符)6(十六分音符)6(三十二分音符)·符点,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1)判断旋律的节拍方法:看一下旋律中有没有八分音符上面三个音的情况,如果是八分音符上面三个音的情况(必须符合的条件)就在旁边先写上/8 ,然后数数一个小节之内有几个这样的八分音符写在上面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就在旁边写上一个/4 ,然后在找一下一个小节内有几个这样的四分音符,写在上面就可以了。 具体公式:一个小节之内共有几个这样的音符/以四分音符或者八分音符为一拍 (2)几种音乐的常见拍子①进行曲、奥运会入场式音乐、婚礼、广播体操、山东秧歌的拍子为偶数拍子 <以2/4拍子或者4/4拍子最为常见>②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拍子:三拍子,以3/4最为常见 (3)拍子的强弱关系:①2/4 强弱②3/4 强弱弱③4/4强、弱、次强、弱 ④拍子超过4拍的强弱关系:第一拍为强拍,第四、七、十拍为次强拍,其余均为弱拍 各种音乐符号:强弱符号:p弱mp中弱pp很弱ppp最弱 f强fm中强ff很强fff最强 力度记号:>渐弱dim <渐强cresc (2)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对应的音:1 2 3 5 6 二、京剧知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2、京剧四大行当:生(老生、小生、武生等)、旦(青衣【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正旦,俗称青衣】、 正旦、花旦【天真活泼、泼辣放荡的青衣妇女】、刀马旦等)、净(花脸)、丑(文丑武丑)。 3、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简称皮黄腔。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食欲表现欢乐坚毅的情绪。京剧的表演讲究唱、念、做、打 4、古典京剧代表曲目:《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 选段)现代京剧代表曲目:梅兰芳《孽海波澜》《邓霞姑》《抗金兵》;程砚秋的《荒山泪》《青霜剑》; 5、传统京剧中伴奏乐器称“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 两部分。京剧的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 6、京剧的脸谱:①红色:忠勇义烈,如关羽、常遇春。②黑色: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 ③黄色: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④蓝色粗豪暴躁、窦尔敦、马武。⑤白色: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 三、乐器、古曲 1、古琴又称七弦,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代表作:《流水》《广陵散》《阳春白雪》 2、中国的十大古曲:古琴曲:《流水》《广陵散》《阳春白雪》《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萧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 3、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的琴谱是唐初的《碣石调幽兰》,即为文字谱,这也是唯一仅存的文字谱。《神奇秘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 4、埙: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 5中国古代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八类。即“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称作“八音”。 民族乐器:吹管乐器:笛、管、笙、唢呐弹拨乐器:琵琶、三弦、阮、扬琴 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 打击乐器:镲、锣、鼓、木鱼、梆子 地方剧种:①山东:吕剧、柳子戏、茂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②江苏:昆曲、锡剧③安徽:黄梅戏、凤阳花鼓

最新西方音乐史考试题合集

西方音乐史习题库 (第一学期)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单声部);采用(托洛斯体系(调式))调式;用(希腊字母、符号两种方式)记谱。 2、古希腊最早被记录下来的大型史诗称(荷马史诗),当时弹唱史诗的人称(行吟诗人)。 3、罗马教会的礼拜仪式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4、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在(中)世纪,是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 5、中世纪兴起的复调音乐形式主要有(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6、公元9—11世纪,反映城市生活的世俗音乐兴起,一些骑士们经常饮酒唱歌,歌曲内容多反映战争、爱情,这些人在法国称为(游吟诗人),在德国称为(恋诗歌手)。 7、人们习惯以(新艺术)来通称整个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当时意大利兴起的世俗音乐体裁主要有(牧歌)、(巴拉塔)、(狩猎歌)。 8、文艺复兴时期声乐的主要体裁有(牧歌)、(尚松)、(利德)、(比良西科)等。 9、文艺复兴发源于北方的(勃艮第地区),即今日的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等地。音乐史上称为(勃艮第)乐派。10、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由(马丁.路德)发起。 11、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帕莱斯特里纳)、(托马斯.路易斯.维托利亚)、(加布里埃利叔侄),其中威尼斯乐派成功培育出(宏伟壮观)的音乐风格。 12、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代表人物有(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 1、(数字低音)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罗克时期。 2、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歌剧(《尤丽狄茜》),取材于希腊神话。 3、巴罗克时期的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德

音乐的基本要素试题

音乐理论(二) --之音乐要素 知识回顾: 1、(09年高考题)《歌唱祖国》这首歌伴随着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时唱时新。默唱乐谱,将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填写在对应的音符下 2、(08年高考题)键盘乐器是指具有键盘装置的乐器,常见的有钢琴、风琴、手风琴等。键盘由一系列按音阶排列的黑白键 组成,右图一组键盘中黑键的位置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 3、用阿拉伯数字1、2、3、 4、 5、 6、7代表七个 基本音级的乐谱是() A、古琴谱 B、琵琶谱 C、五线谱 D、简谱 4、按顺序说出下列简谱音符的名称() 1— 2 3 A、全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 B、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 C、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 D、全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音乐要素的相关知识。 2、加强练习,掌握音乐要素的各种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知识梳理: 一、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生音。 二、音的基本要素: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高低:发音体每秒钟振动次数的多少(即频率)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长短: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强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色:发音体的质地、形状、发音方法、泛音的多少而决定的。 三、音乐形式要素: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曲式、织体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1、旋律旋律亦称曲调。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重要基础。 2、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节奏型有:××××××××××××××××××××·×××·×·×××·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2/4 强、弱3/4 强、弱、弱4/4 强、弱、次强、弱 拍号2/4 节奏×××××∣××××××∣×××××∣××∣ 强弱规律强弱强弱强弱强弱 3 4 5、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 五声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民族调式:六声调式:五声调式加4或7。 七声调式:五声调式基础上加入两个偏音。 西洋调式:大调式、小调式 7、曲式:音乐材料的排列形式,也就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 8、织体: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活动,是敏锐感受音乐活动和理性认识音乐意义的心理历程。而音乐欣赏教学,则是为实现这一历程而提供适宜的环境,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聆听和体悟音乐的过程。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致使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反之,以大量的语言去讲解音乐的特点、情感内涵、曲式结构等,尽管你讲得多么精彩,语句修饰得多么华丽,结果都会成为学生的耳边风、纸上谈兵罢了。教师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明确小学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吸引学生了解音乐,熟悉音乐,进而演绎音乐,创造音乐。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种教学方式: 一、故事形式教学,拉近与音乐的距离。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进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抗敌歌》为例,在欣赏歌曲前先放一段抗日战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让学生更加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再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作曲家黄自的生平,使学生理解他的创作目的。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再如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借助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形式,让学生“看”、“听”、“想”结合,在脑海里形成故事的梗概,再由他们用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表演形式体验教学,演绎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是将作曲家的创作真正成为音乐,是将音乐作品从音乐符号变为音乐的过程,学生将在二度创作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器乐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根据以上的理念及分析,本人在欣赏课《春节序曲》中,是这样设计的:进行到乐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等学生展开自己的联想去想象出锣鼓宣天的场景后,我给学生提供锣、鼓、镲、三角铁,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并用以上的打击乐器去表现出你心中热闹欢腾的场景。话音一落,大部分同学一拥而上,这难道不是学生渴望体验、渴望表现的体现吗?见此,我灵机一动,把打击乐器分给个别平时不积极的同学,平时积极的同学用各种乐器的打击动作和模仿各种乐器音响来表现,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一声令下,教室一片欢腾,有乐器的声音,有嘴巴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同时还有旁边同学的笑声,大家乐在其中。见到如此欢快的场景,我也情不自禁地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顿时,表演的同学更加起劲了,这时,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快乐的海洋,自由演绎自己感情的天地。大概一分钟后,个个笑盈盈地回座位。我也及时给予表扬。以上的案例,我紧紧抓住人的第五个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运用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通过音乐去感受节日的欢快,通过参与活动去体验乐曲的内涵,让学生在轻松中得到艺术熏陶。 在《动物狂欢节》的欣赏教学中,先由学生聆听音乐,对作品较为熟悉后,可以由学生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1.琴曲《流水》

音乐期末考试题

19级学前教育音乐期末考试题(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乐音的性质有音高,音质,音量,( )四部分. 2) 由于音的振动频率有规律和无规律之分,音被分为( )和( ). 3) 变化音级是由升高或降低( )而形成的. 4) 用来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做( ) 5) 常见的音符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6) 钢琴上有( )个琴键. 7) ( )叫做节奏型. 8) 带有切分音符的节奏叫做(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附点二分音符属于单纯音符. ( ) 2)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中最小的基本单位叫做半音. ( ) 3) 三线以上符干向下. ( ) 4) 音符包括符头,符尾两部分. ( ) 5) 4/4拍是单拍子. ( ) 三.写出下列拍子的强弱关系(每题2分,共10分) 1) 2/4 的强弱关系( ) 2) 3/4 的强弱关系( ) 3) 6/8 的强弱关系( ) 4) 4/4 的强弱关系( ) 5) 9/8 的强弱关系( ) 四.在c2写出所要求的音符或休止符,最前面第一列写出高音谱号.(每题2分,共20分) 1) 全音符 2 ) 二分音符 3 ) 四分音符 4 ) 八分音符5 ) 附点四分音符 6 ) 二分休止符 7 ) 全休止符 8 ) 十六分休止符 9 ) 附点八分音符10 )附点四分音符 五.写出下列各音的位置,最前面第一列写出高音谱号. (每题2分,共20分)

( 1 ) g1 ( 2 ) a2 ( 3 ) c1 ( 4 ) e2 ( 5 ) b ( 6 ) c2 ( 7 ) d1 ( 8 ) a ( 9 ) f1 ( 10 ) g2 六. 用一个音符表示下列音符总的时值.(每题2分,共20分) ( 1 )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 2 ) 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 3 ) 全音符` + 二分音符= ( 4 )附点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 5 ) 附点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 6 ) 八分音符+ 八分音符= ( 7 ) 四分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 8 ) 十六分休止符+ 附点八分休止符= ( 9 ) 二分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10 ) 附点八分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高中基本能力复习音乐专题简谱知识学案

简谱基础知识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 (多 来 米 发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 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键 盘 与 音 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 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

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市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写法时值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

西方音乐史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判断 1.亨德尔声乐作品:歌剧《阿尔米拉》《阿格里皮纳》《朱利亚斯·凯 撒》《里纳尔多》《阿利安德》。清唱剧《扫罗王》《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犹大·马克白》 2.海顿《告别交响曲》又名(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 3.奥尔加农大全的作者? 4.歌剧起源于:古希腊的悲喜剧.中世纪意大利的宗教剧和幕间剧。 5.维瓦尔第《四季》的体裁是大协奏曲 6.歌剧产生于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 7.交响曲最初的三乐章结构形式脱胎于:意大利歌剧序曲。 8.确定维也纳古典乐派风格的是:海顿 9.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帕勒斯特里那 10.复调最早的形式和出现时间:奥尔加农.公元九世纪中叶。 11.什么是《劳达赞歌》:13世纪出现于意大利是一种通俗的非教仪 性宗教歌曲。 12.那部作品为奥地利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格鲁克改革中序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4.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采用席勒的欢乐颂这一想法起源于1792年。 15.莫扎特歌剧之外的另一个突出领域为:交响乐音乐《器乐创作》 16.莫扎特的德语歌唱剧:《后宫诱逃》《魔笛》 17.德国第一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1912年 18.柏林乐派的代表人物:C·P·E巴赫

19.《女仆做夫人》的作者:佩格莱西 20.歌剧《高傲的囚徒》体裁为:正歌剧 21.英国喜歌剧被称为:谐歌剧 22.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的题材为:管弦乐 23.拉莫的音乐理论著作:《和声学》《音乐理论新体系》《和声原 理论证》 24.格里高利圣咏的发展形式:继叙咏附加段宗教剧 25.贝多芬唯一一部歌剧的名称:《费德里奥》 26.贝多芬个人创作风格形成于哪部作品:第二交响曲 27.文艺复兴的时间:14—16世纪 28.复调音乐始于哪个世纪经过哪个世纪:始于公元9世纪经过11世 纪12世纪13 14 17 18世纪。 29.谁完善了维也纳古典奏鸣曲的套曲形式:贝多芬 30.海顿的声乐作品主要有: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31.贝多芬的早期作品:《C大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c小调奏鸣曲》(悲怆)《升c小调奏鸣曲》(月光)《d小调奏鸣曲》(暴风雨) 32.莫扎特的宗教作品有什么地位?:与宗教性的安魂曲有本质的区 别 33.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18世纪古典风格在音乐美学上有什么特 点:把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了一个人至善至美的理想高度。(判断)

八年级音乐(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音乐(上册)期末测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_1997_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大会堂举行。 2、交响序曲《御风万里》B段音乐中依次出现了 汉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四个民族民歌的音乐旋律。 3 4、音乐剧是一种歌唱、舞蹈、戏剧并重的现代舞台综合艺术形式。 5、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6、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 7、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乐种分为丝竹乐、鼓吹乐、锣鼓乐、 弦索乐、吹打乐五类。 8、歌曲《彩云追月》中出现最多的一种节奏被称为切分节奏。 9、民族器乐的演出形式分为独奏、重奏、合奏。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大海啊,故乡》是影片(A)的主题歌? A、大海在呼唤 B、音乐之声 C、少林寺 D、放牛班的春天 2、剧是我国的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C) A、花鼓戏 B、黄梅戏 C、京剧 D、越剧 3、歌曲《我的中国心》的词作者是(C) A、张明敏 B、徐沛东 C、黄霑 D、王立平 4、被称为“东方之珠”的是(B)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广州 5、歌曲《雪绒花》节拍的强弱规律是(C ) A、强强弱 B、强弱次强 C、强弱弱 D、强弱强 6、乐曲《步步高》属于何种器乐体裁?(C ) A、江南丝竹 B、河北吹歌 C、广东音乐 D、绛州鼓乐 7、“管子”属于何种乐器组?(D) A、拉弦乐器 B、打击乐器 C、弹拨乐器 D、吹管乐器 8、“萧”又叫(C) A、横笛 B、竖笛 C、新笛 D、巴乌 9、绛州鼓乐流行于新绛县,属于我国(D )省? A 、陕西省B、河北省C、山东省D、山西省 10、被誉为乐器之王的是(A) A、钢琴 B、琵琶 C、小提琴 D、笛子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渔光曲》的曲作者是革命音乐家任光。() 2、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节的弱拍,叫弱起小节。() 3、表示主音高度的标记是调号。() 4、在五线谱中,第二间的音是la。() 5、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有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为二段曲式。() 6、三段曲式结构图示为A+B+C。() 7、《百鸟朝凤》是长笛独奏曲。() 8、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也是管弦乐团音乐会开始前的前奏,亦称“开场音乐”。() 9、“古筝”属于民族管弦乐队拉弦乐器组的乐器。() 10、《谁说女子享清闲》是京剧。() 四、连线题(每项2分,共计8分) 《小放驴》绛州鼓乐 《欢乐歌》广东音乐 《步步高》河北吹歌 《老鼠娶亲》江南丝竹

[小学音乐测试分析]小学音乐试题分析

[小学音乐测试分析]小学音乐试题分析 小学音乐测试分析一年级音乐期中测试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八班音乐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 (即安静聆听音乐,轻声高位歌唱、复习歌曲的习惯)。 本学期学生学习现状及考试情况: 通过这个学期两个月的学习,孩子们养成了一定的上音乐课的习惯,也逐渐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式。 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她们快乐轻松学习是我的宗旨,偶尔遇上孩子调皮时我给予更多的是提醒和改正的机会。 这学期我在每一节课学新歌之前都让孩子们对上节课歌曲进行复习,让他们习惯每次都背歌词演唱,有时也用编动作加表演形式帮助孩子记歌词。 音乐考试时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得背唱每一首歌,因此八个班的音乐考试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为百分之百。 本学期出现问题: 1、一年级孩子对七个音符概念不清,音准掌握不好,习惯把音符读成阿拉伯数字。 2、本学期学生在演唱方面都能注意轻声演唱,可是,学生唱歌

的位置控制不好,不能做到高位。 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情绪不够饱满,没有把歌曲本身的情绪表现出来,缺乏美感。 3、由于学校活动以及教学任务需完成原因,本期课堂上音乐游戏及表演的活动开展不多。 改善措施 1、在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音符游戏,使孩子们逐渐熟悉七个音符的音名和唱名。 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 3、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通过课堂之外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上述方面,在下学期还要提高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做的更好!二年级音乐测试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近阶段,教研室对我们二年级音乐学科进行了专项测试。 这次测试活动目的在于有效促进我校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激励音乐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我校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现将分析如下:

音乐欣赏的创新教育

音乐欣赏的创新教育 欣赏课应该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采取欣赏课音乐教育形式,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已经逐步形成,但是学生大都不喜欢单调的书面教学形式,而更多的喜欢直观、形象的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课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更加积极健康。现阶段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创新思路对学生进行欣赏课教学,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1欣赏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1调节学生学习压力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学习压力也较大,尤其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学习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这一时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对舒缓学生的精神压力,放松学生的身体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能够使人心情愉快的最有效手段,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能够通过音乐优美的旋律、悦耳的声音来缓解压力。科学证明,优美的音乐能够通过听觉器官传入人的大脑皮层,

并刺激大脑神经系统,人的情绪便会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产生不同的变化。旋律优美的音乐能够使人感觉到精神愉快、情绪振奋,还能够加强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人的抗疲劳能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欣赏课来调节高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态度 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因为这是高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对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体现在思想品德课和文化课上,还可通过音乐欣赏课来实现。无论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还是对现代爱国题材流行歌曲的欣赏,都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 优美的音乐能够对学生的潜在思想产生积极作用,使学生的精神思想被逐步激励、净化和引导。有效的欣赏课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2音乐欣赏课的创新手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