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1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授课人:张少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2)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硅酸的制备及酸性强弱。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了解硅产品的性能、用途,加深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物质的分类观来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2)通过对硅的化学性质稳定性以及二氧化硅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思考,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维品质。
(3)充分利用课本和课外有关硅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信息技术中应用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并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2)了解化学与大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的制取与酸性强弱
2.教学难点
二氧化硅和硅酸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对比探究、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化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到硅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对硅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硅与氧的反应、硅酸盐的制备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硅的结构与性质2. 硅的氧化反应3. 硅酸盐的制备4. 硅的用途5. 硅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硅的结构与性质、硅的氧化反应、硅酸盐的制备、硅的用途。
2. 教学难点:硅的氧化反应机理、硅酸盐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硅的性质和用途。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硅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硅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硅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2. 硅的结构与性质:讲解硅的原子结构,分析硅的化学性质,如亲氧性、氧化反应等。
3. 硅的氧化反应:通过实验演示硅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反应机理。
4. 硅酸盐的制备:讲解硅酸盐的制备方法,如熔融法、水解法等,并演示实验。
5. 硅的用途:介绍硅在建筑、电子、光导等领域中的应用。
6. 硅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分析硅材料在半导体、太阳能等领域的关键作用。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深入掌握硅的相关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硅材料应用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探讨硅材料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目标】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用途及性质。
2.了解二氧化硅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
3 .掌握硅酸钠的化学性质了解硅酸盐相关性质及其多样性、复杂性,认识硅酸盐在生产中的应用;4 .了解单质硅的性质、制取和用途。
5 .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硅单质的结构和性质;硅酸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质硅的用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在美国有一个规模宏大的高科技工业园区,那就是家喻户晓的硅谷。
人们之所以用硅来代表高科技,是因为它 在电子工业革命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半导体材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四章的课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 一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一硅硅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存在。
[提问]请大家写出C 和Si 的原子结构图C 和Si 的原子结构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讲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可以知道硅与碳一样,既不易失去又不易得到电 子,主要形成四价化合物。
但是由于硅是亲氧元素,所以与碳不同的是,在自然界中见不到它的单质。
自然界中最简单的硅 的化合物是它的氧化物,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硅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硅和硅酸1.SiO2约占地壳质量的12%无定形(2)结构:立体网状结构(晶型是四面体)SiO 2的用途的图片展示SiO 2(沙子主要成分)(1)存在形态:结晶形和无定形纯净的51。
2晶体叫做水晶。
硅石(天然)结晶形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叫玛瑙(3)用途:光导纤维、电子工业重要部件、光学仪器、耐高温化学仪器。
利用石英晶体制造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
思考与交流P76(4)性质:①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难溶于水,纯净的SiO2晶体是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②化学性质A.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反应不与酸(除HF外)反应;SiO2+4HF==SiFj+2H2O(雕刻玻璃)B.酸性氧化物,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与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高温SiO2+CaO==CaSiO3SiO2+2OH-=SiO32-+H2O[讨论]: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2.硅酸(难溶于水)[提问]我们知道CO2溶于水,对应水化物是H2c03,SiO2难溶于水,那么硅酸如何得到?实验室用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反应;3. 了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硅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硅的制备方法的原理和步骤;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作用和效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2. PPT或黑板;3. 教学用具(如模型、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碳的相关知识;2. 提问:无机非金属材料中,谁是主角?3. 揭晓答案:硅。
二、硅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导电性等);3. 讲解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
三、硅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介绍硅的制备方法:焦炭还原石英砂法;2. 讲解制备原理: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硅和一氧化碳;3. 介绍实验步骤:准备原料,设置炉子,进行还原反应,收集硅。
四、硅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玻璃、陶瓷、水泥等;2. 介绍硅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作为玻璃原料,调节玻璃的硬度、透光性等;3. 介绍硅在陶瓷中的应用:提高陶瓷的强度、耐磨性等;4. 介绍硅在水泥中的应用:提高水泥的硬度、耐久性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2. 提问:你们还知道硅在哪些领域有应用?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硅的制备原理和步骤。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人教版必修1化学教案一、前期铺垫在进行本次教学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先验知识,比如元素周期表以及元素周期表上的分类,非金属元素的特点等。
二、教学内容1. 硅元素的概述硅素是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元素,其化学符号为“Si”,原子序数为14,原子量为28。
硅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
硅全部是在地壳中含有,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自由元素。
它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同时也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代表性元素。
硅在冶金、制陶、玻璃、电子等众多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硅元素的结构特征硅元素的微观结构是由狄拉克方程和波尔理论推算出来的。
硅元素的表观电子结构为1s² 2s² 2p⁶ 3s² 3p²,即外层电子为4个,这就导致硅的主要价态为+4。
另外,硅元素具有4个未与其他原子结合的电子,因此,硅元素很容易形成四面体结构,即硅化合物常常成为四面体结构。
3. 硅元素的化合物硅元素与氧元素结合形成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₂。
二氧化硅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陶瓷、玻璃、绝缘材料等领域。
此外,硅元素还会与氟、氯等元素发生化合反应,形成硅酸氢盐、氢氟酸等化合物。
4. 硅元素的应用硅元素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中,硅元素可以制造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集成电路等;在农业领域中,硅元素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元素,使植物生长壮实、提高免疫力;在医学领域中,硅元素可以作为人体中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保持骨骼和肌肉健康,防止骨质疏松等疾病。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 导入:谈元素周期表上的分类通过上图,引入非金属元素的概念,解释非金属元素的特点。
2. 探究:给硅元素定位抛出一个问题:硅是什么元素?通过学生的讨论,逐渐引出硅的特点。
3. 互动: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实验表现通过实验,呈现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实验表现,引出二氧化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硅的性质、结构、制备方法等基本知识;2.了解和熟悉硅材料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硅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2.硅材料的制备和应用;3.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硅单质、具有不同功能的硅制品;3.实验器材:氢氧化钠、纯水、红磷、高岭土、五氧化二磷、氯化铝、氢氯酸、硅粉等。
四、教学过程1.硅的基本性质(1)硅的物理性质硅是一种灰白色的晶体,呈金刚石型。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2。
硅的原子量为28.086。
硅的密度为2.33 g/cm^3,熔点为1410℃,沸点为2355℃。
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元件中基本的元素之一。
(2)硅的化学性质硅在自然界中是十分稳定的,不易被氧化、腐蚀和溶解,但碰到碱液时则易被溶解,生成硅烷气体。
硅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元素生成硅化物,也可以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硅化物。
在高温下,硅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硅烷气体。
2.硅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1)硅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硅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堆积,晶格参数a=b=c=543pm,β=90°。
(2)硅的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硅的结构特别稳定,与其晶体结构有关,硅的键能很高,使得硅在常温下很难被破坏,因此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被溶解、被氧化或腐蚀。
硅的电子外层缺少两个电子,因此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3.硅材料的制备与应用(1)硅单质的制备硅单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红磷还原硅四氢化合物制取;另一种是通过高温还原过氧化硅或五氧化硅制取。
(2)硅材料的应用硅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新材料领域、化学工业和铸造业等领域。
硅材料的应用形式包括单质硅、无规网硅和单晶硅。
硅材料的应用包括电子全息术、太阳能电池、光学器件、半导体器件、硅晶砷丘器件等。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用途。
2.对硅酸的组成、性质及制备形成初步的认识。
3.了解硅酸盐的组成的表示方法、性质及应用。
4.理解硅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1.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硅酸的制备;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的制法。
2.2课题难点二氧化硅和硅的性质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图片:水晶、玛瑙、石英坩埚、沙子。
你知道组成这些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吗?讲述:这些物质虽然看起来形态各异,实际上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硅,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
大到高科技领域,小到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硅及其化合物的踪影。
当今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更是与人们对硅的性质的认识息息相关。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二氧化硅及其化合物——硅酸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板书:第一节硅过渡: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硅元素的有关知识。
学生阅读课本第74页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含量、存在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归纳整理:硅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硅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地壳的各种矿物和岩石里。
过渡:我们先来学习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的性质。
(一)二氧化硅和硅酸1.二氧化硅学与练:写出C和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推测CO2 和SiO2的性质是否相同?归纳整理:C和Si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CO2 和SiO2分别是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性质应该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思考与交流: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初中学过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并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回答。
一、教案基本信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3. 探讨硅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硅酸盐材料及其应用;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硅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3. 投影仪。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硅酸盐材料的图片(如玻璃、陶瓷、水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二、硅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电子排布;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导电性等);3. 阐述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氢、氮等元素的反应)。
三、硅的制备方法(20分钟)1. 介绍硅的工业制备方法,如焦炭还原法、SiO2氢气还原法等;2. 以案例形式讲解硅的制备过程;3. 分析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四、硅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太阳能电池等;2. 硅酸盐材料:玻璃、陶瓷、水泥等;3. 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农药等。
第二课时五、硅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15分钟)1. 讲解硅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计算机、手机等;2. 探讨硅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3. 分析硅在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
六、案例分析:硅酸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20分钟)1. 选择典型的硅酸盐材料(如玻璃、陶瓷、水泥等);2. 分析这些材料的制备过程;3. 讲解这些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七、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强调硅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3. 展望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思考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化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理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硅的氧化还原反应,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玻璃棒等。
2. 实验试剂:硅酸钠溶液、盐酸、氢氧化钠等。
3. 课件:硅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硅矿石和硅芯片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硅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2. 硅的性质: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晶体结构、氧化还原性等。
3. 硅的氧化还原反应:以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硅的氧化还原反应。
4. 硅酸盐材料的制备:讲解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原理和过程。
5.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介绍硅在玻璃、陶瓷、水泥等材料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地位。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硅的化合物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硅的氧化物、酸、盐等化合物的性质。
b.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 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教学重点:硅的氧化物、酸、盐等化合物的性质。
b. 教学难点:硅酸盐的制备和应用。
3. 教学方法:a.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
b.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硅的化合物的性质。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让学生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 硅的制备方法。
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硅的制备原理。
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硅矿石和硅片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硅的来源和用途。
2. 硅的基本性质: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硅的制备方法:讲解硅的制备原理,包括焦炭还原法和西门子法,并展示相关反应方程式。
4. 硅的应用:介绍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如玻璃、陶瓷和水泥等。
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和技术挑战。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硅制备方法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认识。
8. 板书设计:硅的基本性质元素符号:Si原子结构:14个质子,14个电子物理性质:半导体,晶体结构化学性质:亲氧元素,与氧形成氧化物硅的制备方法焦炭还原法:SiO2 + 2C →Si + 2CO西门子法:SiO2 + 2H2 →Si + 2H2O硅的应用玻璃:硅砂作为原料,制作玻璃容器、平板玻璃等。
陶瓷:硅酸盐材料,制作陶瓷器皿、砖瓦等。
水泥:硅酸盐材料,制作水泥混凝土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使学生对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和技术挑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梳理思路。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院系:化学化工学院时间:15min科目:化学必修一课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主讲人: 汪敏训练技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二氧化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⑵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⑵对比归纳学习二氧化硅的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认识二氧化硅用途,体会化学的实用性⑵感受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难点:二氧化硅的性质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引言](讲述)在上课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生活中的故事。
一天,我送给我的双胞胎表妹一对精美的玻璃杯,然而我的双胞胎表妹不满意了,说是不喜欢和对方一样的东西,你们总送我们一样的东西,太没新意了。
我想也是,人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对待自己的东西也一样。
那么,我该怎样让我的礼物与众不同呢。
我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图片展示)用此法,我在一个玻璃杯上刻上大表妹喜欢的猫咪头像,另一个杯子上刻上小表妹喜欢的小熊图案,分别送给表妹们,她们都满意了。
故事讲完了(设问)引入课题[板书]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自学辅导、教学点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4页、75页,待会我会请一位同学总结二氧化硅的含量和存在形态。
[板书]一、二氧化硅SiO21、存在形式:[屏幕显示]总结、评价学生的回答。
SiO2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
地球上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12%,其存在形式有结晶型和无定型两大类,统称硅石。
[板书]结晶型无定型即然天然二氧化硅在地壳中占了不小的比例,那么它究竟存在与哪些物质中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幅图片吧。
自然界存在的石英、水晶、玛瑙广泛地应用在饰品制造中,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比如老师手上的这块表,它的表盘就是石英材质的。
那么我们在看一下这幅图片,大家有没有什么印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一、知识要点梳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含量和用途;(2)了解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认识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3)了解硅酸的性质及制备方法;(4)知道硅酸盐的组成、重要性质及其用途;(5)探索非金属的性质和非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熟悉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2、过程与方法:(1)图片、视频,把化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以直观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学习,提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体验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2)学会运用对比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加强对知识的迁移和类比能力;(3)通过“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4)本节部分内容属于了解层次,通过资料探究,掌握归纳总结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本及课件中大量的精美图片、实物、相应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到化学科学的魅力及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激发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感;(2)通过扩展学习,扩大科学视野,并把化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三、重难点1、教学重点:(1)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2)以生活的事例为切入点,联系硅结构与用途的必然联系。
2、教学难点:(1)硅化合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2)通过资料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硅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点拨对比发现实验探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实验用品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CaSi 3O第二课时22【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A)锗和硅(半导体材料)(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D)原硅酸(用作耐火材料)2、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①氯化钙溶液②硅酸钠溶液③次氯酸钙溶液④饱和碳酸钠的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假设SiO2晶体中的Si原子被Al原子取代,不足的价数由K原子补充,当有25%的硅原子被取代时,可形成正长石的主要成分,则正长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KAlSi3O8B.KAlSi2O6C.KAlSiO4D.KAlSi4O104.当下列物质分别滴入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5.下列说法中能反映酸性氧化物最本质特点的是()A.酸性氧化物是可与水化合成酸的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的氧化物教学过程:资料卡片资料一:硅元素⏹硅的英文名称silicium来自拉丁文silicis,原意是燧石。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材分析】
本课时位于化学必修1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硅和硅酸。
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硅的性质。
硅及其化合物作为非金属元素知识的开端,是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本节课以“点石成金”为主线,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创造的巨大的价值,认同化学对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硅的组成特点,化合价特点预测二氧化硅的性质,并迁移到其它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碳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知道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书写有关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且已经学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初步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结合已有知识,对新内容采取类比法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类比法、价态分析法预测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第一篇: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第四章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含量和用途;(2)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认识二氧化硅的用途;(3)了解硅酸的性质及制备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的方法,结合碳、二氧化碳等知识来学习硅、SiO2等新知识;(2)学会运用对比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特性;(3)初步学会以“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去认识新的物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用途、性质,硅酸的性质三.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结构四.教学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
五.教学流程设计:硅的含量及存在——硅的原子结构(与碳比较)——SiO2的分类——SiO2的应用——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比较)——SiO2的空间结构(与CO2、金刚石比较)——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比较)——H2SiO3制备及性质六.教学过程(一)【引课】中国4000年前的陶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现代高科技芯片主要成分是硅,二者相差千年,却存在共同的元素-硅。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题: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板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师】硅是会意字,可拆成,从字上可以看出硅是构成岩石、沙子和土壤的基本元素,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衔接】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仅次于氧元素,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是化合态还是游离态?又主要以什么样的物质形式存在的?为什么?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来阅读教材P74中段部分。
【学生】(应该能回答)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有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硅是一种亲氧元素。
【师】因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和氧相互化合,因此硅在自然界中无单质形态,是以化合态存在,其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及硅酸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DD硅(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含量、存在、用途、了解硅的重要用途,了解硅单质的物理性质;(2)能说出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认识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硅在生产、生活、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硅性质的研究,学习利用事实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硅与碳的比较学习,进一步体验“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二氧化硅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二氧化硅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学情分析】由于高一学生接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时间较短,又没有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为依据,因此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化学思想,不太会运用对比的思想学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
因此,本节课通过分析碳和硅元素的原子结构,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分析推导二氧化硅的性质,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条完整、清晰的主线,从而建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图片引入;对比分析;迁移应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堂引入[展示图片] 元素周期表图片[师]: (对照图片)在第三章中主要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主要研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硅、氮、硫、氯),本节主要研究硅,常见物品比如:计算机芯片(硅单质)、沙子、光导纤维、水晶(二氧化硅)、玻璃(硅酸盐)等等。
[板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第二环节―硅的学习[板书]一、硅[展示图片]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图[生]硅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位于第二位[讲述]硅是亲氧元素,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单质硅,常以化合态存在,硅主要是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
教案
H2SiO3△H2O +SiO2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引入]我们生成的地球,它坚硬的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
岩石,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及硅的氧化物。
[问]一提到硅,同学们又能想到什么呢?
硅谷:美国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生产的重要基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弗朗西斯科南端.
半导体:单晶硅是半导体器材的核心材料,硅半导体是集成电路的主要材料,估计在21世纪,硅仍然会占半导体材料的95%以上.
沙子、石英、水晶:主要成分是硅的氧化物
光导纤维:从石英玻璃熔融体中,拉出直径为100微米的细丝.再把千百根光导纤维组合并增强处理,就制成成光缆,其优点:质轻,体积小,输送距离长,保密性好,成本低.
[导入]从古至今,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都在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研究一下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及硅酸和硅酸盐的性质。
[板书]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讲]硅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排在第二位,约占26.3%。
[投影]元素周期表
[讲]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长列上的是碳族,这一族可谓是豪门望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其中的两位兄长。
碳,形成了无数种构成人类和其它地球生物等的有机物,“统治了有机界”。
其构成的煤、石油等有机化产品和材料是现代化的基石。
而它的弟弟------硅,地壳质量的约90%,构成了地壳大部分岩石、沙子和土壤,“统治了地壳”,而当今硅酸盐工业的陶瓷、玻璃、水泥等使人类生活日新月异。
[思考与交流]画出C、Si的原子结构简图,并由此分析:硅的化学性质活不活泼,为什么?硅的化合价主要是多少?
[讲]Si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硅的配以多媒体图片
从感性上让学生接触要学习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3)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不溶于水,纯净的SiO2晶体无色透明
[思考]为什么SiO2与CO2的性质上有着这
么大的差别呢?
[讲]主要取决于结构的不同。
CO2是C与O
通过化学键所连接的分子结构,而SiO2是
Si—O四面体结构
[投影]硅氧四面体结构
[讲][SiO4]四面体:每1个Si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Si在中心,O 在四个顶角. 同时每1个O原子周围结合2个Si原子相结合。
二氧化硅中氧原子与硅原子个数比为2:1,通常用SiO2来表示二氧化硅的组成. [板书](4) 结构:空间网状结构
[讲]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SiO2的网状结构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板书](5) 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高温CaSiO3
[讲]SiO2除了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用性之外,还具有特性。
比如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而SiO2却能与HF反应,这也是工业上雕刻玻璃的反应原理
[板书]○2与HF的反应:SiO2+4HF==SiF4↑+2H2O [讲]除此之外,SiO2在制水泥、玻璃、纯硅时,还有一些特殊反应[投影小结]
○3弱氧化性:SiO2+2C高温Si +2CO↑(工业上制粗硅)
○4与某些盐反应: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SiO]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