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员工培训计划ppt
- 格式:pptx
- 大小:5.94 MB
- 文档页数:49
(培训体系)注塑员工培训教材注塑员工培训课件壹、理解俩个目的1、打工的目的——挣钱、提升能力!2、公司运营的目的——利润!(钱)3、于高端的产品、于优秀的员工,没有利润,公司会陷入困境!4、正确理解俩者的关系二、遵章守纪1、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作息制度,就餐制度,仪容言行等等);2、遵守车间的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规定、水口回收规定、产品包装规定、交接班规定等等;3、公司、车间的各项制度从小的方面说是对尽职尽责、用心做事的员工业绩以法规形式的肯定,是为他们向前发展的保驾护航!大的方面是对公司持续发展、永续运营的保证!(如何理解?)三、认识注塑工作的重要性1、注塑部是生产企业的龙头,我们生产制品质量的优劣、生产效率的高和低、供货准时和否将直接影响到后工序的效率和品质,进而会造成交期延误、客户抱怨、甚至批量退货;2、注塑部是企业生产的源泉,我们只有“高效低本”做出产品,才能使公司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进而永续的运营下去;3、我们的工作是何其重要,可能就因我们的壹时疏忽、大意,或者壹个见似小小的错误,而影响公司到整体的运作!四、知识、技能1、“以质取胜”是我们公司立于激烈市场竞争中不败的法宝!(价格高出其它品牌3-5倍)2、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3、塑件制品的品质三要素:A外观,B尺寸(结构),C物性。
4、外观——作业者重点关注对象(显性)常见的外观缺陷:<壹>、塑件自身缺陷(和工艺、模具、机械性能有关的)A、缺胶B、批锋C、变形D、缩水E、顶白(拉白、拉凹、拉裂)F、烧焦G、流痕(喷射纹)H、银线I、色差、结合线等等四、知识、技能<二>、行为缺陷(作业过程造成的缺陷,主要因素—人)A、刮缺B、水口未削平(剪平)C、批锋丝(杂物)未吹尽D、折弯不良(漏折)E、包装不当产生的不良(变形、碰伤、擦花)F、包材不规范(不整洁)等等……四、知识、技能5、尺寸(结构)——作业者直接关注对象(显性or隐性)A、把组立塑件当作壹种自检、互检方法。
注塑加料员培训计划及内容一、培训目标1. 帮助加料员了解注塑加料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加料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加料工作效率;2. 帮助加料员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确保加料作业安全;3. 帮助加料员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培训内容1. 注塑加料的基本知识1.1 注塑加料的定义和作用1.2 注塑加料的种类和特点1.3 注塑加料的标准和规格要求1.4 注塑加料的存储和保管要求2. 注塑加料设备的操作2.1 加料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 加料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3 加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3. 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3.1 加料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3.2 加料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3.3 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4.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4.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2 团队合作的原则和方法4.3 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5. 实际操作培训5.1 熟悉加料设备的操作步骤5.2 加料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5.3 加料作业的实际操作演练6. 培训考核与评估6.1 培训结束后进行加料操作考核6.2 对加料员的培训学习情况进行评估6.3 针对培训评估结果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反馈三、培训方法1. 课堂授课通过专业的讲师进行课堂授课,传授加料知识、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
2. 实地操作安排加料设备进行实地操作培训,让加料员亲自操作设备,掌握加料技能。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培养加料员的紧急应变能力。
4. 团队合作训练安排团队合作训练,培养加料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安排每周安排2天的培训时间,连续培训4周,共计8天。
2. 培训内容安排第一周:- 注塑加料的基本知识和加料设备的操作- 注塑加料的存储和保管方法第二周:- 注塑加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加料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第三周:-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训- 实际操作培训演练第四周:- 培训考核与评估- 最后总结和反馈五、培训评估1. 培训考核每周对加料员进行培训考核,检测加料员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注塑部年度培训计划
1. 培训目的
1.1 确保注塑部员工掌握先进的注塑技术和操作方法 1.2 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1.3 培养员工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培训对象
2.1 注塑部所有员工
3. 培训内容
3.1 注塑操作技术培训
3.2 塑料材料性能及选材培训
3.3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3.4 质量管控知识培训
3.5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培训
4. 培训方式
4.1 线下培训
4.2 线上培训
5. 培训时间
5.1 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共四次
5.2 每次培训时间为2天
6. 培训考核
6.1 培训内容考核
6.2 实操技能考核
6.3 安全知识考核
6.4 质量意识考核
7. 培训评估
7.1 培训后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
7.2 定期跟进员工培训效果
8. 培训改进
8.1 根据员工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