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61
学前教育史习题学前教育史习题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单选题: (每题2分)1. 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2.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写的()。
A蒙求B三字经C急救篇D千字文3.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写的()。
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4. 在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的制度是()。
A三公B三母C三少D三太5. 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
A礼教B幼仪C环境教育D能力培养填空题: (每空1分)1.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___”。
4. 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简称三、百、千。
5. (本题2分)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________类和知识掌故类。
大题:(本题10分)名词解释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
简答题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3 .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4 .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论述题(本题15分)5 .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6 . 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单选题: (每题2分)1. 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用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的,主要是()。
A 幼稚园保育知识B幼稚园教养知识C封建纲常名教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2. 南宋理学家()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A 颜之推B王守仁C朱熹D贾谊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单选题: (每题2分)1. 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2.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写的()。
A蒙求B三字经C急救篇D千字文3.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写的()。
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4. 在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的制度是()。
A三公B三母C三少D三太5. 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
A礼教B幼仪C环境教育D能力培养填空题: (每空1分)1.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___”。
4. 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简称三、百、千。
5. (本题2分)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________类和知识掌故类。
名词解释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
简答题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3 .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4 .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论述题(本题15分)5 .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6 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单选题: (每题2分)1. 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用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的,主要是()。
A幼稚园保育知识B幼稚园教养知识C封建纲常名教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2. 南宋理学家()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A颜之推B王守仁C朱熹D贾谊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1949年10月19日,教育部成立并在初等教育司下设立()A.幼儿教育处B.学前教育处C.学前教育司D.幼儿教育司【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
1949年10月19日,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张逸园为第一任处长。
2.2001年5月和2011年8月,国务院分别发布了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的()A.《幼儿园工作规程》B.《中国儿童发展纲要》C.《教育规划纲要》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加强领导,确定方针,健全管理体系。
2001年5月和2011年8月,国务院分别发布了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A.基本普及学前教育B.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C.实现教育公平D.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加强领导,确定发展方针,健全管理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发布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是()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B.《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C.《幼儿园工作规程》D.《幼儿园管理条例》【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颁行学前教育法规。
1989年12月,国家教委发布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举办幼儿园的条件、审批程序、幼儿园体育、教育工作、行政管理的要求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
5.幼儿昼夜在园,幼儿园全面负责孩子食宿、保教、医护等的依托形式是()A.全日制幼儿园B.寄宿制幼儿园C.幼儿学前班D.兴趣班【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学前教育的多种收托形式。
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1949年10月—1956年9月)1949年10月19日,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张逸国为第一任处长(一)、明确新中国学前教育的任务、性质和工作方针根据《共同纲领》和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首先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废除原幼儿园招生考试的制度,优先录取劳动人民的子女,延长幼儿园儿童在园的时间。
新中国幼儿教育一方面担负着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任务,同时又要帮助劳动妇女摆脱家庭负担。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
”(二)、确定学前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础。
在幼儿教育阶段,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叫幼儿园。
幼儿园发展的重点首先是工厂地区、企业部门,其次是机关、学校及郊区农村。
(三)、接管外国在我国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办一批私立幼稚园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随之,政务院又发布了《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依此,“决定”和“条例”,各地先后接管了美国和其他外国教会在我国开办的幼稚园、孤儿院、育婴堂、慈幼院等幼儿教育机构200余所,收回了儿童教育、儿童福利事业的主权。
(四)、制定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纲要教育部于1952年先后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划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
(五)、学习苏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经验1950年9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幼教工作者学习苏联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一书。
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1949年10月—1956年9月)1949年10月19日,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张逸国为第一任处长(一)、明确新中国学前教育的任务、性质和工作方针根据《共同纲领》和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首先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废除原幼儿园招生考试的制度,优先录取劳动人民的子女,延长幼儿园儿童在园的时间。
新中国幼儿教育一方面担负着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任务,同时又要帮助劳动妇女摆脱家庭负担。
1952年3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
”(二)、确定学前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等,确定了幼儿教育在学之上的地位,成为小学教育的基础。
在幼儿教育阶段,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叫幼儿园。
幼儿园发展的重点首先是工厂地区、企业部门,其次是机关、学校及郊区农村。
(三)、接管外国在我国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办一批私立幼稚园1950年12月,政务院通过《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随之,政务院又发布了《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依此,“决定”和“条例”,各地先后接管了美国和其他外国教会在我国开办的幼稚园、孤儿院、育婴堂、慈幼院等幼儿教育机构200余所,收回了儿童教育、儿童福利事业的主权。
(四)、制定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纲要教育部于1952年先后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划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
(五)、学习苏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经验1950年9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幼教工作者学习苏联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一书。
第6章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简答题1 . 请列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几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
(1)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作,如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
(2)单位间托儿所,如陕甘宁边区机关托儿所。
(3)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如边区银行托儿所。
(4)化整为零的托幼组织,在一些局势不稳定、敌情变化较大的敌后解放区较多。
(5)小学附设幼稚班(园),在陕甘宁边区米脂、绥德分区的三所小学及清涧城关完小都曾举办过这种形式的幼稚班。
论述题2 .如何继承和弘扬我国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试结合实际加以论述。
(1)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2)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园的原则;(3)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4)建立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
(联系实际回答的适当加分,直至满分。
)第7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名词解释1 . 陶行知所指的幼稚园“新大陆”: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园只建在大城市,建在富人集中的地方等弊病,提出要发现幼稚园的新大陆。
他认为最需要幼稚园的、最欢迎幼稚园的是工厂和乡村;工厂和乡村就是幼稚园的新大陆。
幼儿教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工人和农民。
因此他号召应该开展一个幼儿园下厂、下乡的运动。
2.“五指活动”:陈鹤琴所指的儿童相互联系的、灵活的、连贯的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他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
他指出,依据儿童身心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地、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言活动。
3 .“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课程理论之一方面。
他认为幼儿园分科教学违反儿童的生活和心理,主张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他认为,儿童是整个的,教材也必然是整个的,互相连接不能四分五裂。
他主张最好由一位老师去教,以体现整体性,而不致割裂。
4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