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造地质学》试卷C(地05)

《构造地质学》试卷C(地05)

《构造地质学》试卷C(地05)
《构造地质学》试卷C(地05)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C(闭卷考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是非判断题,是(请标√)或非(请标×)(15分,每题1分)

1. 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2. 地形地质图上,地层露头线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地层倾向一定与坡向相同。()

3.地层倾角越小,露头宽度越大。()

4.共轭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一定是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

5. 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不同,这时在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两相当层的距离就是地层断距。()

6. 同一背斜中不同褶皱岩层最大弯曲点的连线称之为枢纽。()

7.纯剪应变是一种均匀变形,也可称为无旋转变形。()

8.断层是脆性变形的产物,而褶皱是塑性变形的产物,二者不可能在同一地方同时出现。()9.在下半球投影情况下,一产状为140°∠30°的层面法线的赤平投影位于北西象限。()

10.在赤平投影中,如果已知某层面产状和该面上的一条线的倾伏向,则可求解出该线的侧伏角和侧伏向。 ( )

11. “中和面”是纵弯褶皱岩层中既不拉伸也无压缩的曲面。()

12. “逆-平移断层”的平移分量必定大于逆冲分量。()

13.阶步的陡坎一般指向本盘运动方向。()

14.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压力可以增强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使岩石的强度增大。()

15.在同沉积断层的上盘通常形成有逆牵引构造,其弧形弯曲的突出方向指示了本盘的运动方向。( )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1.劈理岩石中,根据矿物及组构的系统变化,可以划分出两种不同的组构域,分别是()和()。2.物体变形方式有5种,分别是()、()、()、弯曲和()。

3.逆冲断层剖面上的组合形式有:()、()、()和()。

4.侵入岩的原生构造包括原生()构造、原生()构造和和原生()构造。

5.褶皱形成机制的基本类型包括()、()、剪切褶皱作用和柔流褶皱作用。

三、论述题(20分)

1. 试述Anderson 模式中断层形成的三种应力状态。(9分)

2. 试述库仑剪切破裂准则内容(画出莫尔图解),并以此解释一般情况下共轭剪切破裂角小于90°的事实。(11分)

四、分析题(50分)

1.下图为某地发育的三组节理,判断节理发育的先后顺序。(6分)

2.下图为某油田钻井中在不同深度钻遇的同一套岩层,恢复其构造形态。(6分)

3、分析下列图的断层倾向和断层性质,A图为地形地质图,B图为构造等高线图(12分)

(A)(B)

4、下图为某地区地质略图,分析褶皱类型、断层性质、划分构造层、写出构造发展史。(14分)

5、下图为一条右行平移断层,分析其北东盘可能的构造类型并图示与主断裂的方位关系。(12分)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C(闭卷考试)

一、是非判断题,是(请标√)或非(请标×)(15分,每题1分)

1.(√);

2.(√);

3.(×);4.(×);5.(×);6.(×);7.(√);8.(×);9.(√);10.( √);

11.(√);12.(√);13.(×);14.(×);15.(×)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1.劈理域;微劈石域

2.拉伸;挤压;剪切;扭转

3.叠瓦式;对冲式;背冲式;楔冲式

4.原生流动构造、原生塑变构造和原生破裂构造。

5.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

三、论述题(20分)

1. 参考答题要点:正断层:σ1垂直,σ2水平,平行断层走向,σ3水平,垂直断层走向;逆断层:σ1水平,垂直断层走向,σ2水平,平行断层走向,σ3垂直;平移断层:σ1水平,与断层走向斜交,σ2垂直,σ3水平,与断层走向斜交(评分标准:每种断层的应力状态3分)

2. 参考答题要点:库仑剪切破裂准则认为,岩石抵抗剪切破裂的能力不仅同作用在截面上的剪应力有关,而且还与作用在该截面上的正应力有关(6分,其中图3分)。下图为剪切破裂时的莫尔圆图解,A和B点代表剪切破裂面,两个剪切破裂面与σ1的夹角分别为45°-φ/2,φ为岩石内摩擦角,因此共轭剪切破裂角为90°-φ。(5分)

四、读图分析题(50分)

1、节理发育的先后顺序为b-c-a。共6分,顺序错一个扣2分。

2、答案见下图。共6分,画出其中任何一个褶曲得3分。

3、共12分。(A)断层倾向SW(3分),正断层(3分);(B)断面倾向东(3分),正断层(3分)。

4、共14分。褶皱类型为向斜(2分)。断层类型为正断层(2分)。两个构造层(2分)。构造发展史为:泥盆-石炭纪沉积,石炭纪后垂直抬升,形成平行不整合(3分);三叠纪下沉接受沉积至侏罗纪末期,之后,受北西-南东挤压,形成褶皱和正断层,以及与上覆地层的角度不整合(3分);古近纪(老第三纪)重新下沉接受沉积至新近纪(新第三纪),其后,再次发生挤压抬升剥蚀至今(2分)。

5、答案见下图。共12分,标出一种构造得3分。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

计量经济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普通最小二乘法: 2、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定义: 3、计量经济学: 4、最小样本容量: 5、多重共线性: 6、时间序列数据: 7、截面数据: 8、相关系数: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 二、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中,提供理论基础,提供资料依据,提供研究方法. 2、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1)截面数据;(2)时间序列数据;和(3)面板数据。 3、OLS参数估计量具有如下统计性质,即无偏性有效性一致 性、、。 4、时间序列数据与横截面数据的最大区别在于_。 5、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个被解释变量受到多个解释变量的影响的现象,表现为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多个解释变量,这样的模型被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具、、,同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满足经典假定,所以此时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最优的线性无偏估计量,又称BLUE估计量。 7、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R2 是一个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的数量指标,其值越大,拟合优度越好,其值越小,拟合优度就越差。 三、单项选择题 1、经济计量模型是指( C )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2、回归分析中定义的( B )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 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3、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F 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A ) A.)k n /(RSS )1k /(ESS F --= B. ) k n /(RSS ) 1k /(ESS 1F ---= C. RSS ESS F = D. ESS RSS F = 4、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 C )。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5、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平行数据 6、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 B )。 A.时效性 B.一致性 C.广泛性 D.系统性 7、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 A )原则。 A.一致性 B.准确性 C.可比性 D.完整性 8、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 B )。 A. 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 B. 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 C. 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 D. 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 .0i L (劳动) 四、判断题

(完整版)初级计量经济学试卷A卷--带答案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初级计量经济学类别:□必修□选修年级:2013级开课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对应的空格内,正确用T表 示,错误用F表示) 1.总体回归函数给出了与自变量每个取值相应的应变量的值。错、应该是条件均值 2.普通最小二乘法就是使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过程。错误,残差平方和 3.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的判决系数可以相比较。正确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意味着模型中任何一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错, 5.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错 6.双对数模型的回归系数和弹性系数相同。正确 7.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是有偏的也是无效的。错,无偏、线性 8.在高度多重共线性情况下,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减小,t值增大。错,说反了 9.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大碍。正确 10.无论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1。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 1. 当回归系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临界值时,表明该系数 显著 。 2.线性回归模型意味着模型中 参数 是线性的。 3.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说明如果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古典假设,则OLS 估计量具有 最小方差 性。即最优线性无偏性BLUE. 4.多元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为 02 =R 。 5.如果对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样本容量为11时有4500,90TSS RSS ==,则其校正的 判决系数=2 R ( )45 442-11111504911k -n 1n 112 =-?? ? ? ?--=---R 。 6.模型12ln t t y B B t u =++的参数2B 表示 t 的绝对量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相对量增加B2个单位 。 7. 倒数 模型最适合用来描述恩格尔消费曲线 。 8.在多元回归模型中较高的2 R 值与多个不显著的t 值并存,表明模型可能存在 多重共线性 。 9 自相关 。 10.在分析季度数据的季节性时需要引入 3 个虚拟变量。M-1 三、简答题(共15分) 1、 简述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步骤。(8分) 1.理论分析; 2.收集数据; 3.建立数学模型; 4.建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5.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6.检查模型的准确性; 7.检验来自模型的假说;

测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期中试卷? ? ? ? ? ? 卷面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 号 学 ? 线 ? ? ? ? ? ? 分数 一、名词1.附和水准路线: : 级 班 ? ? 封 ? ? 2.高差(定义及公式): ?? ? : 名 姓 ? ? ? 密 ? ? 3.高差闭合差 遵 守 ? ? ? ? ? ? 4.水准点 考 卷 ? ? 试 ? 二 、选 ? 纪 ? 律 ? ?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 答案 注 ?? 意 试 1 .产生视差 的()。? 行 ? A .观测 时眼 ? 为 ? C .前后视距不相等D .目镜调焦不正确 ? 规

? A.双仪高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D.往返测法3 .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 4.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B.水平距离C.水平角度D.竖直角度命 题 人 : 教 : 专 业 部 主 任 : 共5页

5.设H A15.032m,H B14.729m,h AB()m。 A.-29.761B.-0.303C.0.303D.29.761 6.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 A.顺时针旋转B.逆时针旋转C.任意方向旋转D.不旋转 7.此水准路线为()。 A.闭合水准路线B.附和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水准网 8.水准仪的结构是由()构成的。 A.望远镜、罗盘、水准器和球臼B.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C.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D.望远镜、图板、基座 9.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 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高差D.高差闭合差 10.下列哪一种水准路线不能计算高差闭合差()? A.闭合水准路线B.水准网C.附和水准路线D.支水准路线 11.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1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0B.与路线形状有关C.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D.由路线中任意两点确定1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看清十字丝B.看清物像C.消除视差D.以上都不对 14.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粗平瞄准精平读数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构造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地堑和地垒 地堑: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地垒: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 2、断层三角面 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会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是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常见于山区或山地与盆地、平原的分界处。 3、拉分盆地 是走滑断层拉伸中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是一种张剪性盆地。其发育快、沉降快、沉积速率大、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拉分盆地一般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 4、纯剪切与简单剪切 产生均匀变形的剪切作用有两种:纯剪切(pure shear)和简单剪切(simple shear)。 纯剪切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不随变形的递进而转动,所以又称非旋转变形或共轴变形,但两条主应变线的长度却分别持续伸长或持续缩短。纯剪切变形过程中,除主应变线以外的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作有规律的变化。拉伸与压缩作用产生纯剪切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的两个主应变线的方向和长度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所以又称旋转变形或非共轴变形。简单剪切过程中除了平行剪切面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不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以外,其他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简单剪切变形由一系列平行的滑动层受剪切滑动而形成。 5、动态重结晶 在初始变形晶粒边界或局部的高位错密度处,储存了较高的应变能,在温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形成新的重结晶颗粒,使初始变形的大晶粒分解为许多无位错的细小的新晶粒。 6、底辟构造 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7、平衡剖面 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表现构造的剖面。平衡剖面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和进行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为: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体现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所以,平衡剖面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遵循岩层层长或面积在几何学上的守恒原则,将已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变形状态或从未变形地层剖面依据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的方法。 8. 构造窗和飞来峰 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蚀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飞来峰表现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表现为在较年青的地层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老地层。

计量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代码:070403014) 1.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2. 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线性,无偏性,有效性统计性质。 3.对计量经济学模型作统计检验包括_拟合优度检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4.在计量经济建模时,对非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之一是线性化,模型β α+= X X Y 线性 化的变量变换形式为Y *=1/Y X *=1/X ,变换后的模型形式为Y *=α+βX *。 5.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在完成估计后,还需要进行检验,包括单方程检验和方程系统检验。 1.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2.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B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3.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B )。

A.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 B.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 C.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 D.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 .0i L (劳动) 4.回归分析中定义的(B )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 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5.最常用的统计检验准则包括拟合优度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A )。 A.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B.多重共线性检验 C.异方差性检验 D.预测检验 6.总体平方和TSS 、残差平方和RSS 与回归平方和ESS 三者的关系是(B )。 A.RSS=TSS+ESS B.TSS=RSS+ESS C.ESS=RSS-TSS D.ESS=TSS+RSS 7.下面哪一个必定是错误的(C )。 A. i i X Y 2.030?+= 8.0=XY r B. i i X Y 5.175? +-= 91.0=XY r

西南财经_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2007 -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各专业本科 2005 级(三年级一学期)学号评定成绩(分)学生姓名担任教师 《计量经济学》期末闭卷考试题 (下述一 - 四题全作计100分,两小时完卷) 考试日期: 试题全文: 一、单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模型中属于线性回归模型是( ) A. 212()i i i E Y X X ββ=+ B. 1()i i i E Y X β= C. 212()i i i E Y X X ββ=+ D. 12 i i i X Y u ββ=+ + 2、半对数模型01ln Y X ααμ=++中,参数1α的含义是( ) A . 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因变量Y 的相对变化率 B .Y 关于X 的弹性 C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化 D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3、在模型12233t t t t Y X X u 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设F 统计量对应p 值为 F p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α=,则下列说法正确是表明( ) A 、若F p α<,解释变量2t X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若F p α≥,解释变量2t X 和3t X 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C 、若F p α< ,则解释变量2t X 和3t X 对t Y 的影响均不显著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4、对被解释变量Y 个别值作的区间预测,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对Y 的预测区间是随F X 的变化而变化的 B. 对Y 的预测区间上下限与样本容量有关 C. 对Y 的预测区间只决定于随机扰动i u 的方差 D. 对Y 的预测区间不仅受抽样波动影响,而且还受随机扰动项的影响 5、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测量学试卷之八及答案

测量学试卷八 一、填空题 1. 1.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和 来实现的。 2. 2.珠穆朗玛峰高为8844.43米,其含义 是:。 3. 3.观测竖直角时,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使之。其目 的是使处于一个正确的固定位置。 4. 4.称为直线定向。 5. 5.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 需要测个测回。 6. 6.在小三角测量中,由各个三角形连续形成的图形称为三角锁,而各个三 角形连成的图形称为三角网。 7.7.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或来 判断。 8.8.某幅正方形图幅编号为123°-4410.00-48.00,表示该图所在投影带的 经度为123°,图幅西南角的坐标,X= KM,Y= KM。 9.9.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 和 。 10.10.路基边桩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 1. 1.设A点的通用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0)米,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 标自然值为()。 A)A)38、(2467.78,15525833.20) B)B)15、(38246.78,25833.20) C)C)38、(-497532.22,15525833.20) D)D)15、(38246.78,525833.20) 2. 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A)竖轴竖直 B)B)视准轴水平 C)C)十字丝横丝水平 D)D)十字丝竖丝竖直 3. 3.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A)A)LL⊥VV B)B)CC⊥HH C)C)HH⊥VV D)D)CC⊥L′L′ 4. 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米,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米,则用其量得两 点间的距离为64.780米,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A)A)64.748m B)B)64.812m C)C)64.821m D)D)64.784m 5. 5.中误差反映的是()。 A)A)一组误差离散度的大小 B)B)真差的大小 C)C)似真差的大小 D)D)相对误差的大小 6. 6.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不同之处在于()。 A)A)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计量经济学试卷汇总含答案

第一学期课程试卷(A)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号:0050339 考核方式:试 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1分,多选题11-15每题2分,共20分) 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R2随着解释变量数目的增加而 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变化不定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C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3、经济计量模型是指 D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 C.模糊数学模型 D.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4、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 D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内生变量 D.虚拟变量 5、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6、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对人均收入X的回归模型Ln Y=5+0.75LnX,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预期增加 B A.0.2% B.0.75% C.5% D.7.5% 7、对样本相关系数r,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D A.越接近于1,Y与X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越接近于0,Y与X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C .-1≤r≤1 D .若r=0,则X 与Y 独立 8、当DW>4-d L ,则认为随机误差项εi A .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B .无一阶序列相关 C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D .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9、如果回归模型包含二个质的因素,且每个因素有两种特征,则回归模型中需要引入 A .一个虚拟变量 B .两个虚拟变量 C .三个虚拟变量 D .四个虚拟变量 10、线性回归模型 中,检验H 0: i β=0(i=1,2,…,k )时,所用的统计量)?var(?i i t ββ= 服从 A.t(n-k+1) B.t(n-k-2) C .t(n-k-1) D.t(n-k+2) 11、对于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具有的优良特性有ABC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确定性 E .线性特性 12、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应用于ABCD A .经济预测 B .经济结构分析 C .评价经济政策 D .政策模拟 13、常用的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 ABC 、 A .戈里瑟检验 B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 C .怀特检验 D .DW 检验 E .方差膨胀因子检测 14、对分布滞后模型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会遇到的困难有BCE A .不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B .难以客观确定滞后期的长度 C .滞后期长而样本小时缺乏足够自由度 D .滞后的解释变量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E .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15、常用的检验自相关性的方法有BCD A .特征值检验 B .偏相关系数检验 C .布罗斯-戈弗雷检验 D .DW 检验 E .怀特检验

测量学试卷05答案fs

△△△△△△△△△△△△△△△△△△△△△△△△△△△△△△△△△△△△△△△△△△△△△△△△△△△△△△△△△△△△△△△△△△△△△△△△△△△△△△△△△△△△△△△△△△△△△△△△△△△△△△△△△△△△△△△△△△△△△△△ △△△△△△△△△△△△△△△△△△△△△△△△△△△△△△△△△△△△△△△△△△△△△△△△△△△△△△△△△△△△△△△△△△△△△△ ┋ ┋ ┋ ┋ ┋ ┋ ┋ ┋ ┋ ┋ 装 ┋ ︵┋ 装┋ ┋ 订┋ ┋ 线┋ ┋ 内┋ ┋ 不┋ 订 要┋ ┋ 答┋ ┋ 题┋ ︶┋ ┋ ┋ ┋ ┋ ┋ 线 ┋ ┋ ┋ ┋ ┋ ┋ ┋ ┋ 黑龙江农垦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测量学理论知识试卷V答案(200 )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先控制后碎部. 2.测量的三要素是指测角 、测边、测高差. 3.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坐标和高程决定的. 4. 地面上点的标志常用的有木桩和混凝土桩等. 5.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0°-360°. 6.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 相对误差来衡量的. 7.平板仪的安置包括对中、整平和定向三项工作。 8.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类,一种是梯形分幅 另一种是正方形分幅。 9.在测量工作中,常用方位角和象限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10.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附合导线: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几个转折点后,最后附合到另一个已知点上的 导线。 2.地形图:在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同时还把地貌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 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3.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连续而成的闭合曲线。 4.高差: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 5.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平板仪的精确安置是按照对中,整平,定向的次序进行的. (√) 2.水准仪目镜螺旋的作用是调节焦距. (×) 3.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 (×) 4.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5.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1/2Kl·sinα(×) 6.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角值相差180°。 (√) 7.根据观测误差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 8.地面上A、B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 9.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10.根据观测误差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 四、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经纬仪的结构是由( C )构成的。 A.远镜、罗盘、水准器和球臼。 B.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C.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D.望远镜、图板、基座。 2.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A )。 A.双仪高法. B.测回法. C.方向观测法.。 3.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是( A )。 A.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照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 B.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C.对中、整平、定向. 4.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A ). A. h=1/2Kl·sin2α+i-v. B.h=1/2Kl·sin2α. C.h=KL·sinα. 5.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 ). A.D=nl+q. B.D=kl. C.D=nl. 6.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A )。 A.测角、测边、测高差. B.导线测量. C.距离测量. 7.经纬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 B )来实现的. A.微倾螺旋. B.脚螺旋. C.对光螺旋. D.测微轮. 8.从基本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A) A.方位角B。象限角C。水平角 9.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 ). A.钢尺. B.皮尺. C.百米绳. 10.下列比例尺数据中哪一个比例尺最大( B ). A。1:1000. B.1:500. C.1:2000. 11.平板仪的对点精度一般规定为( A ). A.0.05×Mmm. B.3mm. C.10mm. 12.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 B )来衡量的. B.对误差. B.相对误差. 13.等高距是指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 B ). A.水平距离. B.高差. C.坡度.

计量经济学试卷汇总

卷(一) 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1分,多选题11-15每题2分,共20分) 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 R2随着解释变量数目的增加而B A.减少B.增加 C.不变D.变化不定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 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C A.异方差性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D.拟合优度低 3、经济计量模型是指D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 C.模糊数学模型 D.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4、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D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内生变量 D.虚拟变量 5、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6、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收入 X 的回归模型 Ln Y=5+0.75LnX,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预期增加B A.0.2%B.0.75% C.5%D.7.5% 7、对样本相关系数 r,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D A.越接近于 1,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越接近于 0,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 ? C .-1≤r≤1 D .若 r=0,则 X 与 Y 独立 8、当 DW>4-d L ,则认为随机误差项 εi A .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B .无一阶序列相关 C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D .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9、如果回归模型包含二个质的因素,且每个因素有两种特征,则回归模型中需要引入 A .一个虚拟变量 B .两个虚拟变量 C .三个虚拟变量 D .四个虚拟变量 10、线性回归模型 中,检验 H 0: βi =0(i=1,2,…,k)时,所用的统计量 t = βi var(β i ) 服从 A.t(n-k+1) B.t(n-k-2) C .t(n-k-1) D.t(n-k+2) 11、对于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具有的优良特性有 ABC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确定性 E .线性特性 12、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应用于 ABCD A .经济预测 B .经济结构分析 C .评价经济政策 D .政策模拟 13、常用的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 ABC A .戈里瑟检验 B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 C .怀特检验 D .DW 检验 E .方差膨胀因子检测 14、对分布滞后模型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会遇到的困难有 BCE A .不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B .难以客观确定滞后期的长度 C .滞后期长而样本小时缺乏足够自由度 D .滞后的解释变量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E .解释变量间 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04-05(1)03级测量学1试卷B参考答案

04-05(1)03级测量学1试卷B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7分) 1.大地水准面:一个假想的、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那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相对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距任意水准面的距离,则称为相对高程 3.纬度:过P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4.真方位角:以真北方向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 5.误差传播定律:用以阐述(独立)观测值中误差与观测值函数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6.垂直角:某方向线与水平方向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7.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称同精度观测或等精度观测)下,对某个固定量作多次观测,其观测结果的差异在符号和数值上没有任何规律性。 8.改正数:x-L 9.坐标反算:有两个已知点的坐标计算方位角和距离 二、填空题(22分) (以下每空1分) 1.经纬仪测角常用的观测方法有__测回法__和_方向观测法_两种,前者适用于_2各方向_,后者适用于_多于2各方向_。 2.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称为_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_,采用的高程系统称为_1985国家高程基准_。 3.2C值计算公式为_L-R+180_。 4.地物符号分为__依比例尺_、_不依比例尺_、_半依比例尺符号_三类。 5.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相同可以消除或减弱_I角_、_地球曲率_和_大气折光_的影响。 6.在测量工作中称_图上0.1mm的实地距离_为比例尺的精度。 7.三联脚架法可以减弱__对中误差_和_目标偏心误差_的影响。 (以下每空1.5分) 8.某地的子午线经度为116o45’,则其在6度带中的带号为_20_,中央子午线经度为_117_。 9.某水准路线测量的闭合查为fh ,则每测段高差按路线长度(Si)的改正数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 10.已知一直线的磁方位角为195o35’,磁偏角为5o15’,则其真方位角为_200o501_。 三、论述题(30分) 1.简述偶然误差的四个特性(6分)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4)当观测次数n→∞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

计量经济学试卷

0050339一学期课程试卷(A) 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1分,多选题11-15每题2分,共20分) 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 R2随着解释变量数目的增加而B A.减少B.增加 C.不变D.变化不定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C A.异方差性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D.拟合优度低 3、经济计量模型是指D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 C.模糊数学模型 D.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4、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D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内生变量 D.虚拟变量 5、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6、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收入 X 的回归模型 Ln Y=5+0.75LnX,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预期增加B

1

? ? A .0.2% B .0.75% C .5% D .7.5% 7、对样本相关系数 r ,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D A . 越接近于 1,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 . 越接近于 0,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C .-1≤r≤1 D .若 r=0,则 X 与 Y 独立 8、当 DW>4-d L ,则认为随机误差项 εi A .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B .无一阶序列相关 C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D .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9、如果回归模型包含二个质的因素,且每个因素有两种特征,则回归模型中需 要引入 A .一个虚拟变量 B .两个虚拟变量 C .三个虚拟变量 D .四个虚拟变量 10、线性回归模型 中,检验 H 0: βi =0(i=1,2,…,k)时,所用的统计量 t = βi var(βi ) 服从 A.t(n-k+1) B.t(n-k-2) C .t(n-k-1) D.t(n-k+2) 11、对于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具有的优 良特性有 ABC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确定性 E .线性特性 12、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应用于 ABCD A .经济预测 B .经济结构分析 2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集含答案

财大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标准试题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 (1)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答案 (4) 计量经济学试题二 (9) 计量经济学试题二答案 (11) 计量经济学试题三 (15) 计量经济学试题三答案 (18) 计量经济学试题四 (22) 计量经济学试题四答案 (25)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 课程号:课序号:开课系:数量经济系 一、判断题(20分) 1.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 2.多元回归模型统计显着是指模型中每个变量都是统计显着的。() 3.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 4.总体回归线是当解释变量取给定值时因变量的条件均值的轨迹。()5.线性回归是指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R的大小不受到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6.判定系数2 7.多重共线性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8.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是有偏的并且也是无效的。() 9.在异方差的情况下,OLS估计量误差放大的原因是从属回归的2R变大。()10.任何两个计量经济模型的2R都是可以比较的。() 二.简答题(10) 1.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步骤。(4分) 2.举例说明如何引进加法模式和乘法模式建立虚拟变量模型。(6分) 三.下面是我国1990-2003年GDP对M1之间回归的结果。(5分) 1.求出空白处的数值,填在括号内。(2分) 2.系数是否显着,给出理由。(3分) 四.试述异方差的后果及其补救措施。(10分) 五.多重共线性的后果及修正措施。(10分) 六.试述D-W检验的适用条件及其检验步骤?(10分) 七.(15分)下面是宏观经济模型 变量分别为货币供给M、投资I、价格指数P和产出Y。 1.指出模型中哪些是内是变量,哪些是外生变量。(5分) 2.对模型进行识别。(4分) 3.指出恰好识别方程和过度识别方程的估计方法。(6分) 八、(20分)应用题 为了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债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LOG(GDP)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05 Time: 18:58 Sample: 1985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园林工程测量学考试试卷答案2

4.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______。 5.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_______________和符号注记三种。 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_______________。 8. 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外界条件、观测者自身条件和_______________。 9 .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可以分为闭合水准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准支线。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180° B.0° C.90° D.270° 2.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5 m B. 0.1 mm C.5 cm D.50 cm 3.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高差测量 B.距离测量 C.导线测量 D.角度测量 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 A.220° B.40° C.南西50° D.南西40° 5.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 B.最小值 C.算术平均值 D.中间值 6.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总为0 B.与路线形状有关 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7.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表达的。 A.直角坐标 B.经纬度 C.距离和方位角 D.高程 8.危险圆出现在()中。 A.后方交会 B.前方交会 C.侧方交会 D.任何一种交会定点 9.以下哪一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 A.测水平角 B.测高差 C.测气压 D.测垂直角 10.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坐标原点 B.大地水准面 C.任意水准面 D.赤道面 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12.以下不能用作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是() A.一井定向 B.导入高程 C.两井定向 D.陀螺定向 13.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三条等高线所表示的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MN的连线上,点考试过程中不得将试卷拆开第2 页共173页

构造地质学模拟题

《构造地质学》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走向和倾角 2.岩层的真倾角()。 A.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3.在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出现地层重复最可能有下列哪种构造()。 A.褶皱 B.断裂 C.褶皱和断裂 4.在地层层序正常地区,顺着褶皱枢纽倾伏方向观察时,地层时代()。 A.由新到老 B.由老到新 C.背斜由老到新,向斜由新到老 5.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 C. σ3直立,σ1σ2水平 6.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是()。 A.横断层 B.倾向断层 C.走向断层 D.顺层断层 7.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性质相同的断层形成的断层组合是()。 A.阶梯状断层 B.迭瓦状断层

C.雁行式平移断层 D.前面三种都可能 8.应力的概念()。 A.所谓应力实际为内力 B.应力使单位面积的内力 C.应力是外力作用下物体没产生的派生粒子力 D.所谓应力是指物体受力之和 9.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 C.整合 D.假整合 10.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 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 C.原生构造与周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 D.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周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 11.阿尔卑斯式褶皱的基本特点不具有()。 A.褶皱翼部倾角极缓,构造变形十分轻微,规模很大 B.一系列生成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上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C.整个带内背、向斜呈连续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各区 D.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瓦状断层 12.主要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的大地构造类型是()。 A.地堑 B.地垒 C.断陷盆地 D.裂谷 13.糜棱岩是指()。 A.较高温度和应力差下矿物发生塑性变形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