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大豆多肽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69.11 KB
- 文档页数:3
大豆多肽,又名大豆肽,是指大豆蛋白经蛋白酶作用或微生物技术处理后,再经过分离和精制等特殊处理得到的低聚肽混合物,其中还包括一些游离氨基酸、少量糖类、水分和灰分等[ 1 ]。
与传统的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还具有许多优点,其可以改善原料蛋白质的各项理化特性。
目前对大豆多肽性质、功能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大豆多肽的性质1.1 大豆多肽的组成大豆多肽是以低分子肽为主的短肽,并且还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成分。
大豆多肽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85%左右,通常是由3~6 个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丰富[ 1-2 ]。
每100 g 大豆多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赖氨酸6.26 g、蛋氨酸1.31 g、亮氨酸8.18 g、异亮氨酸4.48 g、苏氨酸3.99 g、缬氨酸5.30g、苯丙氨酸5.54 g[ 3 ]。
1.2 大豆多肽的溶解性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受到酸碱环境的限制,但是大豆肽却不论pH 条件如何都能显示出良好的溶解性[ 4 ]。
大豆多肽在不同pH、温度、离子强度、氮浓度条件下都是可溶的。
与未经水解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豆多肽的溶解度提高了90%,这主要是因为酶解引起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端基极性基团增加使溶解度增加[ 5 ]。
通过测定pH=4.2 的等电点处水解液的溶解度,发现大豆多肽不仅提高了一般pH 下蛋白质的溶解度,更重要的是大大改善了在等电点时蛋白溶解度。
1.3 大豆多肽的黏度和吸水性由于大豆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浓度对大豆多肽的黏度影响不明显,并且pH 对大豆肽蛋白的流动性也没有明显改变。
大豆多肽的吸水性高,这与经过水解后的蛋白质有大量的亲水集团外露相关,但是pH 的变化对大豆多肽吸水性的影响并不大[ 5 ]。
1.4 大豆多肽的低渗透压性大豆多肽溶液的渗透压处于大豆蛋白质与相同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之间。
当一种营养液的渗透压比体液高时,就会发生人体周边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向胃肠移动,这样易引起营养素吸收的失衡,由高渗透压导致的腹泻就是这个原因。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李善仁1陈济琛2胡开辉1林新坚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福州35000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福州350013)摘要本文综述了大豆肽的组成、生产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提出了大豆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大豆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豆肽生产工艺功能特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6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74(2009)07-0142-06近年来,植物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一些活性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明确,促进了大豆肽的研究与开发。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De hown Speciaties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d的食用大豆肽工厂。
日本不二制油公司、雪印和森永等乳业公司成功地将大豆肽用于食品与生物技术产业。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了大豆肽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由于大豆肽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丰富的营养特性和生理功能,生产大豆肽已成为大豆蛋白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目前大豆蛋白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综述了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大豆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1大豆肽的定义及组成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氨基酸是构成肽和蛋白质的基本基团。
通常把含氨基酸残基超过50个的称为蛋白质,低于50个的称为肽,如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叫三肽,4个组成的叫四肽,顺此类推。
一般把含几个至十几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统称为寡肽,含十几个至5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称为多肽,在动物营养学上认为含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称为小肽[2-3]。
小肽按其所发挥的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小肽和营养性小肽。
功能性小肽指能参与调节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资助项目(2006I0009),福建省农业科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STIF-Y01)收稿日期:2008-07-28作者简介:李善仁,男,1982年出生,硕士,应用微生物通讯作者:林新坚,男,1955年出生,研究员,农业微生物动或具有某些特殊作用的小肽,如抗菌肽、免疫肽、抗氧化肽、激素肽、表皮生长因子等。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全解功能性多肽(Functional peptides)是指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短链蛋白质分子。
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功能性多肽在药物开发、食品原料和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探讨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首先,功能性多肽在药物开发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多种多肽已经成功用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
例如,抗肿瘤肽RGD脚踪定位于肿瘤细胞表面上的整合素受体,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另外,类似素肽ACE-I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从而降低血压,治疗心血管疾病。
此外,多肽也被设计为生物材料,如用于修复组织和缓解炎症反应。
其次,功能性多肽在食品原料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多肽可以作为天然调味剂、抗氧化剂和抗菌剂等添加到食品中,以提高食品品质并丰富其功能。
例如,抗氧化多肽可抵消食品中的自由基,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乳制品中的生物活性肽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功能性多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此外,功能性多肽还可以用于生物材料的开发。
它们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行为、促进组织再生和合成生物材料等方式,应用于组织工程、脱细胞生物支架和药物递送等方面。
例如,一种名为RGD的多肽可以作为细胞外基质定向重建的蛋白质片段,促进细胞附着和扩散,从而促进组织的修复。
此外,多肽还可以与药物分子结合形成纳米颗粒,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总的来说,功能性多肽在药物开发、食品原料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功能性多肽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期待其在医学、食品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将会不断拓展,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大豆肽的制备及其营养功能研究进展Advancement of preparation of soybean peptide and its nutritional function摘要: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低肽混合物,分子量在1000 U 以下。
为了提高大豆蛋白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大豆肽的成本,本文综述了以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肽的两种方法,发酵法和酶解法。
同时也阐述了其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由于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豆肽豆粕营养功能制备Abstract: Soybean peptides are a mixture of many small peptides which have 3 to 6 amino acids and molecular weight is below of 1000 U.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oybean protein and reduce the cost of soybean peptide, the two methods, fermentation and enzymatic method of soybean peptides being made from soybean meal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lso,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of soybean peptides were described. Soybean peptides have high utilization value and broad prospect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Key words: soybean peptides soybean meal nutritional function preparation大豆肽就是由大豆蛋白经水解所得到的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肽。
大豆多肽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The latest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soy peptides 陶红丽朱志伟江津津TAO Hong-li ZHU Zhi-wei JIANG Jin-jin(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510640,China)摘要:大豆多肽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肥胖、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本文总结了近2年来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蛋白;大豆多肽;生理活性Abstract:Soy peptides show diverse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antihypertension,hypocholesterolemic,antiobesity,antioxidant and immunomodulator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soy bioactive peptides in resent two years.Keywords:Soy protein;Soy peptides;Physiological activities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白经过水解、分离、精制等过程而获得的低肽混合物,通常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量低于1000,主要分布在300~700范围内,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成分[1]。
目前的研究表明:大豆多肽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肥胖、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
食品营养学课程论文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院系食品学院专业食品科学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1前言自1993年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功能食品的文章以来,功能食品的概念迅速在世界范围普及开来[1]。
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的保健意识增强,人们已认识到,癌、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与生活方式尤其是与饮食习惯有关,食品中有特定功效的营养性成分与非营养性成分,对抑制人体某些疾病的出现有一定的作用[2],加之中国的“医食同源”理论影响,人们开始寻找营养保健食品。
在此背景下,功能性多肽的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
功能性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这些活性多欣不仅具有营养作用,而且在体内还其有调节功能。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机体对多肽的吸收代谢速度比游离氨基酸快,生物活性肽吸收机制具有六大特点。
(1)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
生物活性肽不会受到人体的促酶、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及酸碱物质的二次水解,它以完整的形式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发挥其功能。
(2)吸收快。
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时间,如同静脉针剂注射一样,快速发挥作用(3)具有100%吸收的特点。
吸收时没有任何废物及排泄物,能被人体全部利用。
(4)主动吸收,迫使吸收。
(5)吸收时,不需要耗费人体能量,不会增加胃肠功能负担。
(6)起载体作用,它可将人所食用的各种营养物质运载输送到人体各细胞、组织、器官。
因此功能性多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极高。
某些食品加工过程能浓缩活性多肽,这些活性肽不仅在营养上可作为必需氨基酸的来源[3],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的多种机能如抗菌、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血栓、抗氧化、促进矿物质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免疫等[4]。
通过对食物蛋白进行酶解或加工获得的生物活性肽成本低、安全性好、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用生物活性多肽开发的保健食品前景也被看好,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大豆肽研究进展范文大豆肽是一种由大豆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生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大豆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并且具有抗高血压、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大豆肽的研究进展如下。
首先,研究表明大豆肽对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一项针对大豆肽的临床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大豆肽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大豆肽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大豆肽还能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扩张血管,进一步降低血压。
其次,大豆肽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显示,大豆肽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的活性等途径,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大豆肽的抗氧化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大豆肽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大豆肽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流感病毒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这些发现表明,大豆肽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此外,大豆肽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多项研究发现,大豆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大豆肽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降低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这些结果表明,大豆肽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有力辅助药物。
当前,大豆肽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制备技术、生理功能机制和应用研究。
制备技术方面,研究人员通过酶解、发酵等方法提高大豆蛋白质的水解率和产豆肽率,并改善大豆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生理功能机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大豆肽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
应用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大豆肽的应用开发上,如开发大豆肽的保健品和药物、研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
综上所述,大豆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降压、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制备技术、生理功能机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究大豆肽的作用机制,并发展更多的应用。
2010年第35卷第4期粮食加工大豆多肽是以豆粕或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经蛋白酶水解或微生物发酵、分离并精制而成的蛋白质水解产物。
它由许多种小分子肽组成,还含有少量游离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成分。
大豆多肽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具有抗疲劳、增强体力等特性,其氨基酸组成几乎完全与大豆蛋白质相同,必需氨基酸平衡良好且含量丰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大豆深加工产品。
由于大豆多肽原始液组成复杂,目标产物浓度较低,还含有大量其他杂质,其中有些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目标产物接近,这就给大豆肽的分离纯化带来很大困难。
传统多肽的分离方法有吸附沉淀、溶媒、萃取、离子交换法等。
这些工艺往往繁杂,提取时间长,消耗大量原料,能耗高,产品回收率低。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对大豆肽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对大豆肽分离检测研究也有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提取方法也随之产生,出现了许多高效的分离纯化技术和手段,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膜分离等。
1色谱分离法1.1正交轴逆流色谱法正交轴逆流色谱法主要用于中等分子量(分子量>3000Da)大豆肽的分离。
逆流色谱是一种不用固态载体的液液分配层析法,具有分离纯度高、样品回收率高、对样品无沾染吸附、溶剂用量少、适应性强、能兼作小量分析和制备提纯等优点。
该法适用于分离极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魏芸等[1]报道了以V(正丁醇)∶V(三氟乙酸)∶V(水)为120∶1∶160的溶剂系统,用下相作流动相,采用500r/min 的转速和大豆多肽分离提纯方法研究进展李明,宋俊梅(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济南250353)摘要:分析了色谱法(正交轴逆流色谱法、凝胶过滤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膜分离法(超滤、纳滤、微滤)和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毛细管凝脉电泳),以及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综述了其应用于大豆多肽物质分离纯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大豆多肽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张伊敏张娜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6年第16期摘要大豆多肽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它拥有易消化易吸收、降压降胆固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以及强健肌肉和补充体能等生理功能特性,并且在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体现,大豆多肽的研究开发以及利用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对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生理功能特性及在各类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大豆多肽;生理功能特性;应用前景大豆蛋白,作为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其必需氨基酸组成结构基本完整,并且拥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再者由于其丰富的产量,因而具有不错的开发前景。
但由于大豆蛋白其本身的一些缺陷,例如:具有一定的抗原性,且消化率和生物效价远低于部分动物性蛋白。
在乳制品、饮料等行业不能作为营养性成分加以利用,从而其使用范围有很大的限制 [1]。
1 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1.1 国内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我国大豆的原产地,产量丰富,成本较低,并且具有优良的品质。
大豆多肽较大豆蛋白而言,具有更好的生理特性,从而受到了大量的关注。
在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大豆多肽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好,从而人们开始关注与研究大豆多肽的生理特性和发展前景。
1.2 国际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国际上最先开始大豆多肽研究的国家是日本和美国,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大豆多肽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当人们了解了其优良的功能与生理特性,这一现象使大豆多肽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Kumagai等人发现利用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可以增加钙离子与大豆蛋白的结合度,从而发现肽钙结合的位点在于肽链上的羧基。
从而使这种肽钙复合物有更好的稳定性,也能更好地应用于生物技术行业。
在20世纪70年代初时,美国作为行业发展的先驱,研究并生产了大豆多肽产品,特别是DS公司建成了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以大豆多肽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工厂;随后,位于亚洲科学研究的前沿国家——日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与制造,出现了一批以大豆多肽为生产原料的食品企业,例如不二制油公司、雪印和永森等乳品企业 [4]。
大豆多肽的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陈琛
【期刊名称】《饲料研究》
【年(卷),期】2010()5
【摘要】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水解成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介于3~10个氨基酸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
大豆多肽具有抗氧化、抗疲劳和调节免疫,降血压和胆固醇,调节脂肪代谢,抗肥胖,抗癌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生物功能。
大豆多肽在医药、食品、材料及动物养殖等方面前景广阔。
【总页数】4页(P28-31)
【关键词】大豆多肽;生物功能;活性;应用
【作者】陈琛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4.2
【相关文献】
1.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及功能应用领域 [J], 刘向东
2.大豆多肽生物活性及其酶解与吸收机制研究进展 [J], 尹乐斌;刘丹;廖聪;何平
3.大豆多肽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赖春燕;芮馨;霍维月;缪京言;张鹤;王淳;宋秋实;汪芳;沈新春
4.大豆多肽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赖春燕;芮馨;霍维月;缪京言;张鹤;王淳;宋秋实;
汪芳;沈新春
5.大豆多肽的制备及功能性研究进展 [J], 王金玲;王雨淅;王梓同;曲晨;吴正鹏;穆慧茹;王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富校轶;孙茂成;高永欣;张佰荣;王舒然【摘要】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发现,大豆肽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将大有所为。
文章就大豆肽对免疫系统中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Soybean peptides is a class of bioactive peptides with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function in numerous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of soybean peptides, including non-specific immunity, cellular immunity and humoral immunity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Then 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soybean peptide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were discussed at last.【期刊名称】《大豆科技》【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大豆肽;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富校轶;孙茂成;高永欣;张佰荣;王舒然【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22;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37大豆是生物活性肽极好的来源。
大豆肽是指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经水解、分离和精制等过程后,获得通常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 000的肽混合物[1-2]。
大豆多肽的研究进展及功能应用领域刘向东摘要大豆多肽在食品和保健品生产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性食品。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经酶解后产生的分子量较低的化合物。
研究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基本相同,且在整个pH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溶解性及低粘度,比大豆蛋白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功能,如抗氧化、降血压、降胆固醇、抗疲劳等。
这些特性使得大豆多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大豆多肽;功能性食品;应用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
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
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的产物,功能性的大豆多肽由3~6个氨基酸组成,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含量丰富且营养平衡,而且多肽化合物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克服了大豆蛋白质在营养学上的弱点,具有比大豆蛋白质更丰富的营养和功能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食品基料,近年来,大豆多肽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由于大豆多肽具有优良的消化吸收和加工特性,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
采用不同的酶系或不同的分离方法,可得到许多大豆活性多肽类,现在酶降解技术可调节多肽的链长及组成。
此外,其生理功能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大豆多肽的功能一、易消化吸收性。
人工合成已在体外解决了它的消化问题,它进入人体不需消化,直接吸收;二、促进能量代谢,从而显现出抗肥胖作用;三、促过度疲劳恢复精神、体力的效果;四、增加肌肉的耐力,促进肌红蛋白恢复;五、具有低抗原、低过敏性;六、降低胆固醇作用,可调节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通透性,防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防止脑血栓,防止中风;七、抗氧化作用,消除人体自由基,防止新的自由基形成,延缓人体退化、老化的过程;八、通过抑制ACE活性,而显示降低血压的作用;九、调节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十、促进微生物生长发育,调节改善胃肠功能,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无此效果;十一、对双歧杆菌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