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油税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燃油税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燃油税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燃油税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燃油税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2008级行政管理研修班张黎

摘要:

近年来,大量汽车进入家庭,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消费增量国。去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达到50%,接近国际上通行的安全警戒线。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税费改革,促进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而且,由于石油资源的紧缺和需求的大幅增加,国际和国内原油的供求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石油价格预计将长期持续在高位上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将现有的公路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对养路费和油费实行“捆绑”收费,即燃油税改革。

关键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合理税负,公平原则

防止公路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带动汽车市场回暖

燃油税改革的利与弊

一.开征燃油税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能源现状来看,石油的储备并不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能源紧缺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从1993年始,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目前,国内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需要进口。此外,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耗油量急剧增加,燃油污染也日益严重。目前大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耗油是中国第一大耗油源,由于过去没有燃油税,很多企业用油成本偏低,造成多耗油、不节油,大排气量汔车偏多。征收燃油税提高了用油成本,有利于遏制汽油消费,解决中国汽油短缺和资源过耗问题。汽车尾气排放是目前空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征收燃油税之后鼓励民众少买油,少开车上路,少排放尾气,少使用大排量汽车,对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维护生态文明是很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二.开征燃油税一方面可以合理税负,体现多用多交的公平原则。

燃油税体现了多用多交、少用少交的原则,可以引导消费者“多购买、少使用”。而且可以实现“多用路多缴税,少用路少缴税,不用路不缴税”的税收公平原则。

三.燃油税改革可防止公路三乱——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还可防止一些车主钻法律空子,以各种方式和理由免交或偷逃公路规费,还有的职能部门利用特权不缴或少缴公路规费,甚至强行冲卡的现象。

例如,在海南,政府施行“燃油税改革”后,最直接的改变是,所有公路收费站卡被撤销。

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现象被“釜底抽薪”,海南也由此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公路收费站卡的省份,实现了“一脚油门踩到底”。司机们再也不用为没完没了的停车交费而烦恼,人员货物实现了在公路上的自由流动。并且,修路经费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燃油附加费收入迅速增长,为公路建设和养护筹集了资金。据统计,1994年至2007年间,海南燃油附加费累计征收80多亿元,年均递增超过15%。公路总里程从1993年的3066公里,发展到两万多公里;高速公路从1993年的270公里,发展到600多公里。公路密度近60公里/100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先后建成了环岛高速公路、海文高速公路、海榆中线改造、农村公路改扩建等重大公路基础设施,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辐射市县、开发区、旅游区的海南公路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的经济发展。改革后,还简化了缴费手续,缩减了收费公路收费成本和行政执法成本。同时体现了公平原则,具体表现为“用路者缴费,多用路者多缴费”。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海南一个省的征稽系统仅有56名工作人员,而年收费金额却有近10亿元,征收成本之低在全国无可比。

四.燃油税改革后将带动汽车市场回暖。

费改税之后,汽车的支出改为了视实际使用量而定,使用量越小,养车成本越低。另外,由于二级公路收费项目的逐步取消,其使用成本有望进一步的降低。这无疑给国内车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将刺激小型轿车需求。新的税费改革方案是根据用油量来确定缴纳税款的,因此小排量轿车的省油优势就凸显出来,加上小排量轿车自身价格较低,处在其用户购买力阈值附近的人群较多,这样对增加小车的销量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北京市有210多万辆私家车,燃油税开征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专家测算,燃油税改革之后,年用油量大概在1500升以下的私家车主将节省一笔费用,用的油越多交的税也越多。燃油税改革方案一公布,有车一族经计算后,现在的税和原来的费相比,负担没有增加。对于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来说,节能成了选车的一个新标准。燃油税方案公布后,排量小的车开始受到购车者青睐,往日受追捧的大排量车显现遇冷迹象。

五.将促进新能源车的发展。

未来燃油将成为最主要的调控手段,税率也不排除继续提高。随着收费公路的进一步取消,以及其他固定成本的不断降低,传统能源汽车使用成本提高,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车的实用成本阈值将进一步降低,长期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燃油新政也不可避免地继承了事物两面性的缺憾,在这项制度没有付诸实施和完全成熟之前,也存在一定的瑕疵。

一.营业运输车辆司机负担重。

按照目前的方案来看,燃油税要遵循“多加油多纳税,少加油少纳税”这一原则,而出租车等运输车少加油就意味着少在路上行驶,而少在路上行驶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益。因此,在没有完全取消过桥过路费和明确财政补贴之前,改革很可能加重他们的负担。

二.对非交通用油群体不公平,消费税方案对非交通用油群体不公平。

比如农民拖拉机、渔民的渔船都不上公路,而将消费税单位税额提高等于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即使国家以某种方式扶持他们,如何保证补贴切实到位是个问题。

在进行燃油税改革的尝试过程中,政府部门音考虑到一下几个因素:一是对非道路用油者如何进行有效补贴;二是养路费稽征机构撤销后人员如何安置;三是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所以汽车燃油税的改革有待在实践运作中加以补充完善。张黎

国务院官员称我国汽车燃油税征收方案已经制定.doc

国务院官员称我国汽车燃油税征收方案已 经制定- 权威人士近日透露,中国征收汽车燃油税方案已经制定,适机将在全国公布推行。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发布我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其中也提到研究鼓励发展节能车型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 初定方案未增加车主负担 11月2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汽车燃油税方案已经制定,后来经过人大常委会讨论也原则上同意了,到现在还没有出台,主要是因为国家考虑现在油价较高,出台影响太大。他认为,“我国的汽车燃油税征收标准应该设为30%以上,甚至达到100%.” 陈清泰指出,已经制定的燃油税政策,只是把现在的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没有增加用户负担。它还不足以来抑制对燃油的过度消费,“我认为应该额外再加一笔税来提高成品油价格,但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比如最终

燃油税加到30%、50%,甚至加到100%”。 高油耗豪华汽车纷进中国 “在今后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机动车燃油消耗不仅是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所占份额很快就会上升为第一位。”陈清泰说,在中国大城市,轿车的排气量、车身尺寸、汽车重量的平均水平,不仅比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汽车消费起步时高很多,而且比今天欧洲一些大城市的水平还要高,中国轿车平均百公里油耗高于欧洲和日本。 “近年来,不仅高油耗的SUV车销量持续超常增长,而且像宝马、奔驰、凯迪莱克等豪华汽车,纷纷看好中国买主,我认为这过于奢侈。”陈清泰说。 国外油税率美法相差十倍 陈清泰举例说,以汽油为例,美国的税率是30%,日本是120%,德国是260%,法国是300%,最高和最低的税率差了大约10倍,“美国的低油税政策导致了美国的轿车普遍偏大、偏重、油耗偏高,欧洲的高油税政策促进了节油技术的发展和小型车的

燃油税的开征与设计探讨

燃油税的开征与设计探讨 一、对燃油税开征的理性思考 (一)油价高位不是燃油税开征的阻力,却反映了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我国燃油税迟迟不能出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油价居高不下。很多人担心,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开征燃油税,会对汽车消费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的稳定。其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非常强,这从房贷利率三次调整也没有影响人们购房热情的事例可以看出。所以,在油价高位时开征燃油税,不仅不会对消费者心理承受能力造成冲击,反而会增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领略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购买小轿车不仅要支付车身价,还得承担油价上涨、税负增加的风险,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低油耗、高技术的小轿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而石油产品是稀缺资源不可再生,要想油价回归到过去那种低价时代,无异如“痴人说梦”,所谓的“最适价位”将很难实现。并且,近十年来,我国的石油产量年均增长率只有1.8%,但石油消费增长率保持在6%,由此形成了巨大的石油供给缺门,只能依赖于进口。随着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的增加,石油供应保证和石油安全方面将面临相当大的风险,国家社会经济安全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国必须适时开征燃油税,增强人们节油意识。 (二)利益分配不应成为燃油税开征的“拦路虎”,而应是“催化剂”。燃油税不能出台,表面上看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过高,但根本原因是各个利益部门的利益分配无法协调的结果。燃油税开征的第一个阻力来自地方政府.现有的路桥收费、养路费等收入主要门地方政府所有,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对燃油税的开征自然产生抵触情绪,地方政府这种的狭隘局部利益观,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只要将新开征的燃油税设为共享税,在全面了解路桥收费及养路费在地方政府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并适当向地方政府倾斜,可最大限度减轻地方政府对燃油税开征的阻力。燃油税开征的第二个阻力主要来自职能部门(主要是交通部门),因为费改税后,交通部门不仅丧失了一大块收入,更重要的是丧失了上路稽查及收费的权力,那些富余的公路收费人员如何安置则是一个难题。交通部门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其活动经费完全可由财政部门提供。并且随着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推进以及“收支两条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即使以后交通部门继续履行上路稽查、收取路桥费的职责,其所取得的收入均必须上缴国库,不可能取得额外收益。对于实施燃油税后产生的富余人员的安排问题(由于还允许存在收费道路,由此产生的富余人员不会很多),可通过“并、转、停”措施来解决。燃油税开征的第三个阻力主要是道路建设的贷款资金偿还问题。我国目前有些路桥是贷款修建的,为了偿还贷款,我国对这部分路桥收取通行费:一旦开征燃油税,可以针对路桥的资金来源不同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妥善解决,即对政府贷款修建的城市快速路或普通路桥均由国家在燃油税收入中安排专项资金支付贷款,并取消收费;对现有的高速公路或山企业、个人投资兴建的路桥则在一定年限内继续允许其收费,这在征收燃油税的西方发达国

2018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

2018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考研会涉及到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希望对2018考研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微观经济学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油价时代 8月29日创下每桶70。80美元纪录之后,第二天又提高至每桶70。85美元。于是,眼看着“年底可能达到70美元”的预测已经提前“达标”,人们越来越相信油价“突破100美元”的说法不再是天方夜谭了。原来那些并不关心什么纽约石油期货价格、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人们,也开始关心起每天的国际油价了。 频繁的油价调整,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心理预期:油价还会上涨。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孟女士是一年多前买的车,当时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3。2元,目前价格已升至4。26元,整整涨了1元多,这样她每月的用油支出就多出来近200元。“照这样的幅度涨下去,真是有点吃不消了。”孟女士对本刊记者说,“有专家说价格还要与国际接轨,还说香港的油价是12港元。你说这心里能不慌吗?” 而就在国内油荒蔓延的同时,一则石油出口大幅增加的消息则让人们更加群情激愤,舆论的焦点直指国内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甚至有评论称两个石油寡头人为制造或者放纵油荒,以此要挟国家发改委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甚至争夺“定价权”。 “很显然,这是一场博弈。”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安全专家富桂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的焦点已集中在油品价格形成机制上。” 据富桂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发改委参照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简称三地率),当“三地率”波动超过8%时,就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这种单

公共政策分析题库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A、加大政府干预?????????????B、减少政府干预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A、一个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1 1.目前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完善我国的政策监控机 政策周期,指的是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历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政策周期由于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阶段性政策周期 2、功能性政策周期 3、反复性政策周期 政策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的关系: 政策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是息息相关的,政策周期的循环发展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周期的变化快慢与走势强弱。举个例子而言,看一下从我国的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视角看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我国已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其经济发展、生态稳定、社会生活等带来的实际危害以及潜在威胁。同时,作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气候问题,我国的气候变化状况及政策应对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对此,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控制温室气体

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政策措施。但是一段时间内,这些政策并未得到很好地落实,气候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从碳循环与政策周期关系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差异已经成为我国相关环保政策没有得到落实的深层原因。因此,无论在将来的政策制定还是推行过程中,都应当将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不一致这个隐形障碍作为其内生变量,予以足够重视,从而为我国气候治理进一步扫清道路,以取得显著效果。 2.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公共政策是基于公共选择基础上的政策。公共选择是和私人选择相对应的选择,它基于财产不能靠私人竞争在自愿的双边契约中来配置的成本和收益不能内部化的决策。由于公共选择不涉及双向的付出和收益,只涉及非相互性的收益,因此容易导致塔便车、败德、公地灾难和代理人机会主义。因此,公共选择需要有强制。 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制定者、执行者、实施对象、既得利益集团等,也包括下面所指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1、自然环境是指与政策执行系统发生密切联系并与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外部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环

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时代

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 元1升油价时代 小组成员:吕丹20102310213 李晓曦20102310210 刘丹丹20102310211 颜丽娟20102310224 一、目前决定我国油价的供求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因素? 1.国内原油供求状况。 主要是供应状况和需求状况。首先我国的原油供应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我国石油产量不足,在石油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口石油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再者我国原油需求主要还是国内消费,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大大增加国内原油市场的需求量。 2.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基本因素是供求关系,而且,石油的价格又受到欧佩克和国际能源机构的干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使我国石油直接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严重冲击,而没有任何价格上的缓冲 3.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决策 由于能源供应形势严峻,加上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政府从保证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提出以下措施:进口多种油气产品;从多国或多地区进口油气,可直接进口、合作开发在国外建立石油基地等。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制度,立即着手建立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储备体系。积极开发石油的替代品。 4.国内市场的金融投机行为 部分企业进行囤积、妙作等投机行为的竞争,引发民众涨价日前夜“加油难”问题,从而影响国内原油市场稳定,对油价的也会有一定影响。 二:根据你掌握的情况,分析今后几年内我国燃油油价的价格走势。能够近10元1升油价吗?要有理有据地回答。 我认为,今后几年内我国燃油油价会逐步升高。如果不能有效的宏观调控来稳定油价市场,10元1升的油价是有可能出现的。 1..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必然出现电力,交通等行业对成品油需求会持续增加,并伴随着电力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导致国内燃油需求量的激增。在加上国内产油不足以提供国内消费,因此会导致供不应求的出现,为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房地产“限购令” 内容摘要: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性和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涨幅过快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少城市出现了房价增长幅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协调的现象。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试图抑制房地产过快上涨,而“限购令”无疑是其中调控力度最强的政策,足以体现出中国政府打压房价,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决心。笔者试图结合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来分析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以及效果,并就这项政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案例回顾 (一)“限购令”的出台: 我国于2010年出台“限购令”,通过加大对购房者购房条件的限制来打击房地产行业的投机行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其中第3条明确指出要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条例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新国十条”出台后,各地根据其房地产现状陆续颁布“限购令”。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率先规定“每户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2010年9月29日国家多部门再次出台调控新措施,其后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陆续公布“限购令”。随后有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等16个一二线城市推出限购政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通知明确规定,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通知还指出,已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凡与本通知要求不符的,要立即调整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并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尚未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其他城市也要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出台住房限购措施。 2011年8月17日,住建部下发二三线城市限购标准。12月,住建部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次作业答案87.5分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87.5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7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政策执行前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带有预测性的评估,应该注意 的事项不包括以下哪项(): ( D ) A. 准确把握问题、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 B. 重视对政策效果的事先评估 C. 决策模型的合理性 D. 政策的可行性 2. 政策方案可比的条件要坚持两条重要原则,即政策的( ): ( A ) A. 完整性、统一性 B. 完整性、预测性 C. 预测性、统一性 D. 预测性、最优性 3. 不同备选政策方案的比较应满足以下可比条件(): ( B ) A. 政策收益的可比性 B. 政策模型的可比性 C. 政策费用的可比性 D. 时间的可比性 4. 公共政策方案收益性角度分析,政策的收益的性质必须可以比 较,如伦理道德,社会心理等是指方案收益的()方面。 ( D ) A. 量 B. 预测 C. 执行 D. 质

5. 为了对各个方案进行政策费用的比较,费用的之间必须具有一 定的可比性,以下哪项不包括在内(): ( C ) A. 构成 B. 计算方法 C. 数目 D. 计算单位 6. 公共政策问题是()的必要行动。 ( B ) A. 个人 B. 政府 C. 企业 D. 社会团体 7. 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充 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注并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要求时,公共问题就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 A ) A. 整体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文明进步 D. 社会制度创新 8. 以下各项对公共政策问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C ) A. 已被大多数人觉察、认同、感受 B. 其是指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的问题 C. 是主观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 D. 通过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的问题 9. 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是一个()过程,多方面在相互冲 突中获得平衡。 ( D ) A. 冲突 B. 协商 C. 压制

燃油税政策分析

燃油税政策分析 一、什么是燃油税 所谓燃油税,即将现今普遍征收的养路费和其他费用合并成燃油税,通过法律约定整合各部门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基础设施开支。显而易见,燃油税的推广将使车辆的使用成本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先前不同车辆间几乎一视同仁的养路费、车船使用税等固定支出,将被燃油税所取代。 燃油税简而言之,就是将现有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实行捆绑收费。由于现行的养路费一般是按吨位和运营收入两种计费方法收取,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定额费。而对于用油大户尤其是汽车来说,道路使用率存在较大差距。“因为无法测算每台车的道路使用率,”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朱锡庆表示,“燃油税通过将养路费捆绑进油价,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更多地体现了…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 二、燃油税的实质 燃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行使的汽车购用的汽油、柴油所征收的税,实际就是成品油消费税。它是费改税的产物,是取代养路费而开征的,其实质是汽车燃油税。简而言之,就是将现有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实行捆绑收费。 三、开征燃油税的原因 由于现行的养路费一般是按吨位和运营收入两种计费方法收取,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定额费。而对于用油大户尤其是汽车来说,道路使用率存在较大差距。因为无法测算每台车的道路使用率,燃油税通过将养路费捆绑进油价,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更多地体现了“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 四、燃油税出台的阻力 主要是利益协调困难重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认为燃油税实施起来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比如,燃油税能否简单取代养路费?这个税究竟属于国税还是地税、中央与地方如何分成?燃油税是该在炼油厂征收还是在加油站征收?营运车辆与家用车辆的征收标准如何区分?取消养路费后,道路建设的资金何处寻觅,交通部门的横贯在中国公路上的数以万计的收费站何去何从,全国30多万收费站员工如何安置?目前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实施燃油税,他们的利益如何体现?一系列问题难下定论,也就使得燃油税一拖再拖。

各国如何征收燃油税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宋媛发自北京已沸沸扬扬至少十年的燃油税,这一次又有了破茧而出的“征兆”。 来自国家发改委网站日公布的消息,酝酿开征中的燃油税,将取代包括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收费。 这意味着,过路过桥费最终没有进入燃油税“费改税”之列。 当中国人再次因此陷入无休止的大讨论中时,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征收的燃油税其实早就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一般不再收取过路费德国的高速公路网络是全欧洲最大的,也是投资最贵的,但至今绝大部分的道路维修保养费用,都是由政府从税收中支付。 除了对吨以上的卡车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外,不再向普通车辆征收过路过桥费。 这不是德国独有的现象,很多欧洲国家燃油税相对较高,所以车主都不需另外征收过路费等其他费用。 而对于美国来说,全美约有万公里的高速公路。 因为东部道路建设成本较高,所以收费路段集中在东部城市,但也只有多公里。 在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高速公路很难看到收费站。 即使碰到,收费也不高,一般从美元到美元不等。 “高速公路”的英文“”(免费道路),已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其特点。 与中国一样依赖原油进口的日本,征收燃油税后虽然没有免除高速公路费,但各种打折方法堪称一大特色。 而且日本征收车辆通行费是为筹集道路建设、维护管理等所需费用,一旦通行费总收入足以偿还总费用,高速公路就免费通行。 税率多少才合适至于中国燃油税征收税率,此前传言有%、%乃至%等多种说法。 世界各国燃油税税率差别较大,美国为%,英国为%,日本是%,德国税率%,法国税率是%。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其消费模式本身是无法复制的

公共政策分析(含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分析》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政策法律化:就是政策执行组织和成员根据相应的政策执行职责,凭借着公共权力,配置政策资源,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指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3.政策方案的评估和论证:是对备选政策方案的手段措施、有效性、将产生的后果等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分析、证明和综合评定,从不同的角度为方案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4.评估主体:是指政策评估者的主体构成,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以及政策的目标群体等。 5.政策效果:是指在一定成本投入基础上的执行结果。 6.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不做硬性规定,对评估的最终结论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对政策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 二、简答题(每空10分,共50分) 1.什么是损益分析? 答:损益分析是将政策过程中准备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与已经取得或准备取得的收益的大小相比较,衡量其得失的一种方法。 2.什么是线性规划? 答:线性规划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考虑如何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使政策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方法。 3.政策监控的目的在于哪两个方面? 答:(1)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此为其一般性目的或政治意义所在。公共政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活动,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合法性是它的必然指向。 (2)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此为其特定目的或管理意义所在。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一

公共政策期末案例分析参考(共8个)

第一节案例 分析: 一体现了国家的一种信念、一种立场、一 种挚爱; 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三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四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第二节案例 分析: 一政治性工具: 二经济性工具: 三社会性工具: 第三节案例 此政策坚决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事,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实施,没达到政策精神。 1、自然环境。在农村,土地的获得比城市容易得多。 2、政治环境。很多时候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相互影响,其中公共权力的配置是关键。 3、经济环境。镇政府财力薄弱,靠死人剑财,百姓为了改变下辈子的财气,象富人一样地活着。 4、文化环境。传统的民间陋习。 5、社会环境。是指总的社会状况,人口,群体、职业,规范等的总和。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要求有成熟的公民社会。 第四节案例 核心内容:1、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使用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2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是一项利在长远的公共政策,要取得好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引入利益平衡、责任均衡的理论,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人性化管理理念出发,多为消费者提供使得方面动脑筋,设溘减少服从成本,确保政策的更好执行。 比如,本案例中缺乏良好的消费观念才是造成污染根本原因,对环境的破坏不是塑料本身的过错而是人的不良习惯造成的。 第五节案例 存在的主要问题:(1)选择执行(20 附加执行(3) 机械执行 政策执行效能的障碍因素:(1)、政策规划障碍:政策方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案例里的政策变化令村民组长尴尬无法和农民交代走上绝路(2、)\政策认知障碍案例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误种粮食要被罚款无奈选择自杀(3)、政策资源障碍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退耕还林的补助很少,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加上宣传的问题,导致农民误种粮食遭罚款,无力支付无奈选择自杀如果你是一名政策执行者,你将如何推行该项政策的执行:(1)、提高公共政策主体的政策执行水平和执行能力;(2)、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对象的政策认同感;(3)、有效利用公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育明教育 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 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 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五年积淀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 这里又说了一遍关于问题,社会问题的定义,我不再重复。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成为政策问题,这在前面也说过,有的不需政府解决,有的政府不能解决,有的政府不愿解决。最终,公共政策问题的正式定义是: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即是“公共政策问题(概念)的内涵” 1.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首先是客观的社会问题 2.对上述问题的察觉和感知:社会多数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后者少数有识之士意识到问题潜在的严重性 3.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社会问题产生之后,价值利益的冲突就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产生了,当这 种冲突激烈到一定程度时,(要求解决它的呼声也会相应高涨)就会引起当局的重视和行动 4.团体的活动与力量:某一主体如果想将某一社会问题转化成公共政策问题往往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 5.政府的必要行动:政府往往会选择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和能力范围内的,与自身利益一致的问题采取 行动,而且政府的必要行动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最后一部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动态性(育明教育注:邓恩的观点) 1.关联性:政策问题往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增加了解决政策问题的难度,要求树立整 体协调的观念 2.主观性:一方面,一个社会问题能否成为政策问题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主观感知;另一方面,对某一政 策问题认识的正确程度和深刻程度,(如何界定)依赖于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正是政策问题的这一特性才导致了前面所说的第三类错误

2017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解析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

2017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解析之燃油税 幕后利益博弈 1. 使用范围:第一章导论 2. 要考核的知识点:影响供求的因素; 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趋势; 价格机制及其制度; 价格杠杆与能源环保的关系问题 3. 思考题: (1)目前决定我国油价的供求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因素? (2)根据你掌握的情况,分析今后几年内我国燃油油价的价格走势。能够近10元1升油价吗?要有理有据地回答。 (3)油价的变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有哪些? (4)我国政府今后如何对油价进行管理? 一、油荒袭来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留给国人一个心慌的集体记忆。这不,电荒、水荒刚刚有所缓解,油荒就来了。 王女士是北京一家媒体的工作人员。8月12日下班前,她接到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丈夫打来的电话,让她马上把车加满油,因为他听说第二天汽油又要涨价了,而且那消息还说得有鼻子有眼,说93号无铅汽油每升涨4毛钱。 王女士开始还有点将信将疑,因为距上一次汽油涨价才过了仅仅半个多月,心想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一次涨价吧。不过,她随即想起了各地正在闹油荒的新闻和所谓国内外汽油价格“倒挂”的报道,也就确信无疑了,并随即将这一消息转发给几个要好的朋友。 第二天并没有等来汽油涨价的消息,不过王女士并不认为这是一则谣言,因为她确信目前的油价还远远没涨到头,再一次的涨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身在首都北京的王女士对油价的忧心忡忡,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也许根本不值一提。从7月底以来席卷南中国的大面积油荒,使很多加油站前挤满了怒气冲天的人们,他们惟一的渴望就是:甭管花多少钱、排多长时间的队,能加上油就成。 在广州,为了加油,一些司机半夜不睡觉排队到天亮,各加油站前都排起了蜿蜒数百米的车辆队伍,被治安搞得筋疲力尽的警察们被紧急派往加油站维持秩序。而深圳的一位副市长在当地电视台发表直播讲话,宣布采取紧急措施保证油品供应。上海市政府也紧急从外地调油,以缓解排队现象。与此同时,浙江、江苏、福建和江西等省也都发生了供应短缺现象。甚至在大庆油田所在的黑龙江省,也破天荒地发生了油品短缺的情况。 油荒就是这样在中国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切都源于前不久的成品油调价,而火上浇油的则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 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当天起,调整汽油、柴油的出厂价。这是在一个月内,发改委第二次上调油价,也是今年油价的第五次调整。 与此同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每天的油价都创新高。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继 微观经济学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油价时代 8月29日创下每桶70。80美元纪录之后,第二天又提高至每桶70。85美元。于是,眼看着“年底可能达到70美元”的预测已经提前“达标”,人们越来越相信油价“突破100美元”的说法不再是天方夜谭了。原来那些并不关心什么纽约石油期货价格、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人们,也开始关心起每天的国际油价了。 频繁的油价调整,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心理预期:油价还会上涨。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孟女士是一年多前买的车,当时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3。2元,目前价格已升至4。26元,整整涨了1元多,这样她每月的用油支出就多出来近200元。“照这样的幅度涨下去,真是有点吃不消了。”孟女士对本刊记者说,“有专家说价格还要与国际接轨,还说香港的油价是12港元。你说这心里能不慌吗?” 而就在国内油荒蔓延的同时,一则石油出口大幅增加的消息则让人们更加群情激愤,舆论的焦点直指国内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甚至有评论称两个石油寡头人为制造或者放纵油荒,以此要挟国家发改委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甚至争夺“定价权”。 “很显然,这是一场博弈。”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安全专家富桂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的焦点已集中在油品价格形成机制上。” 据富桂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发改委参照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简称三地率),当“三地率”波动超过8%时,就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这种单一而僵硬的定价方式有很多缺点,前几年石油巨头正是利用这种定价机制赚取了超额利润,并借机强化了自己的垄断地位,而目前的“价格倒挂”、油荒和投机现象也都与这种定价机制有关。

公共政策分析教程·试题解答

公共政策分析教程 单项选择题: 第一单元 1、被人们当作政策分析学科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B.拉纳和托克维尔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政策分析学科起到方法论解放作用的学者是:C、库恩 3、在政府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上,亚当。斯密的基本态度是:B:不主张政府介入资源配置过程 4、政府干预主要针对以下哪种市场失灵:A、市场固有失灵。 5、政府失灵的最一般表现是:D: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 6、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属于政策特征的:C:政治性 7、把政策分析界定为“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的学者是:B拉斯韦尔 8、以下不属于政策分析的政治学研究途径的选项是:A:公共选择理论 9、在政策分析研究中,把“政治行动者个人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有利的行动方案”,这一假设作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是:D:公共选择理论 10、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总结党和政府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这种状况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分析学科的发展的:B:第二阶段 第二单元 1、上世纪50年代论及政策工具基本原理的著作《政治、经济和福利》一书的作者是:C:达尔和林德布洛姆 2、以下哪一项是不属于推动工具研究盛行的选项:D:社会团体的推动 3、在政策工具研究中“后现代工具”的提出者是:B:休普 4、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政策研究的古典途径:A:工具主义 5、用木工匠和园艺业比喻政府治理工具的学者是:C:胡德 6、把政策工具分为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的学者是:D:狄龙 7、以下属于全面质量管理(TQM)核心业务的选项是:B:不断进行员工工作流程分析 8、关于听证会开始于哪个国家的说法,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英国 9、以下不属于影响政策工具因素的选项是:C:社会团体 10、以下不发球政策工具选择策略的选项是:D:以政策执行者的偏好为标准 第三单元 1、把政策问题觉察机制形象地称为“扳机触发器”的学者是:C:安德森 2、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是:C:代议制 3、以下不属于方案规划环节的选项是:D:听证票决 4、以下不属于政策目标规范性要求的选项是:A:政策目标要体现决策集团的利益 5、政策方案抉择要依据有关标准,以下不属于这些标准的选项是:C: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属于中度水平 6、把合法化严格限定在政治秩序被认可层面的学者是:B:哈贝马斯 7、以下关于政策合法化含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法律法规不存在政策合法化问题。 8、以下关于政策合法政府化地位与作用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策合法化是领导意志转变为群众意志的过程 9、政策合法化的主体要有合法依据,以下国务院有关构成部门哪个即使经国务院批准也不能发布规章:C:国家统计局 1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政策制定的原则性要求:B:群众路线 第四单元 1、将政策执行看作,在目标的确立与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是:D: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政策执行的地位和作用的确主要表现方面:B:保证法律法规实施的主要手段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A:政治性 4、政策执行过程有诸多环节,包括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定,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度:C:质量监测制 5、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传统的政策执行手段中行政手段的特点:D:结果的不容置疑性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白色污染”到底如何解决 问题:今天你是否依然“我行我‘塑’” 中国目前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善和更新。然而,在人们追求更便捷、更舒适、更优质的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就拿“白色污染”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来说,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介绍,我国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北京目前每年废弃23亿个塑料袋,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天津每年的废旧塑料包装垃圾也超过10万吨。塑料垃圾带来的问题非常严重,一,漫天飘飞的塑料袋或挂在树梢,或飞到建筑物上,破坏了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二,塑料袋系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稳定,难以在自然环境下被微生物分解,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

需要200年以上。混入土壤的塑料袋,会引起土壤结构的改变,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三,抛弃在陆地和水体的塑料袋会被动物和鱼类当做食物吞食,造成动物和鱼类死亡,或影响它们的生存;四,如果对塑料垃圾进行焚烧,会造成二次污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特别是塑料的焚烧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二恶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四,对塑料垃圾进行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也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些塑料垃圾还会对土地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五,生产塑料袋要耗费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每年为生产塑料袋要消耗480多万吨石油,塑料袋的过度使用对我国的能源资源以及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已不容忽视,能源的紧缺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攀升和物价的上涨,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为此,2007年12月31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时至今日,“限塑令“到底效果怎么样一份2009年民间限塑政策小组发布的《限塑政策研究NGO合作项目综合报告》表明,我国大中型超市限塑令执行情况比较乐观。在本次调查中,北京和杭州等

公共政策分析题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D ) A. 利益集团 B. 公民个人 C. 大众传媒 D. 代议机关 2. 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政策学习类型是 A. 工具学习(B ) B. 概念学习 C. 社会学习 D. 组织学习 3. 下列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中,属于政策本身的可控性变量是 A. 公众的支持(D ) B. 执行人员的精神状态及领导策略 C. 监督机关的支持 D. 明确而一致的政策指令 4.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说明(C ) A. 政策变动都是必要而且正确的 B. 政策变动都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C. 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环境的变化 D. 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的变动 5. 下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公共政策无法实现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 B. 公共权力机关代表公众制定政策,不存在自身利益 C. 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D. 政策的确立和改变完全由民意决定

6. 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与产出之间的(A ) A. 比例关系

B. 叠加关系 C. 扩散关系 D. 互动关系 二、多项选择 7. 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是公共政策得以有效执 行 的重要保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 (ABCDE ) A. 人力资源 B. 财物资源 C. 信息资源 D. 权威资源 E. 制度资源 8. 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 (ABCE ) A. 政策目标 B. 政策方案 C. 政策措施 D. 政策环境 E. 政策主体和客体 8?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有 (CDE ) A. 执政党 B.领袖人物 C.在野党 D.利益集团 E.选民 B.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C.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E.社会价值的分配 【、辨析题 9.当代中国,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包括 ABC A.法制部门的审查 B. 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C.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D.通过议案 E.公布政策 10.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为 ABC A.公共问题的形成 D.公民的参与

燃油税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燃油税改革的公共政策分析 2008级行政管理研修班张黎 摘要: 近年来,大量汽车进入家庭,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消费增量国。去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达到50%,接近国际上通行的安全警戒线。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税费改革,促进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而且,由于石油资源的紧缺和需求的大幅增加,国际和国内原油的供求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石油价格预计将长期持续在高位上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将现有的公路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对养路费和油费实行“捆绑”收费,即燃油税改革。 关键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合理税负,公平原则 防止公路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带动汽车市场回暖 燃油税改革的利与弊 一.开征燃油税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能源现状来看,石油的储备并不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能源紧缺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从1993年始,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目前,国内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需要进口。此外,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耗油量急剧增加,燃油污染也日益严重。目前大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耗油是中国第一大耗油源,由于过去没有燃油税,很多企业用油成本偏低,造成多耗油、不节油,大排气量汔车偏多。征收燃油税提高了用油成本,有利于遏制汽油消费,解决中国汽油短缺和资源过耗问题。汽车尾气排放是目前空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征收燃油税之后鼓励民众少买油,少开车上路,少排放尾气,少使用大排量汽车,对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维护生态文明是很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二.开征燃油税一方面可以合理税负,体现多用多交的公平原则。 燃油税体现了多用多交、少用少交的原则,可以引导消费者“多购买、少使用”。而且可以实现“多用路多缴税,少用路少缴税,不用路不缴税”的税收公平原则。 三.燃油税改革可防止公路三乱——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还可防止一些车主钻法律空子,以各种方式和理由免交或偷逃公路规费,还有的职能部门利用特权不缴或少缴公路规费,甚至强行冲卡的现象。 例如,在海南,政府施行“燃油税改革”后,最直接的改变是,所有公路收费站卡被撤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