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 格式:pptx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22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❼新课情境导入/趣味素材激课前新知预习/基础自主初探❸要点探究归纳*疑难名师点拨❸典例精析导悟f典型例题探究❺知能巩固提升/知能达标演练韩非子说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O 西汉桑弘羊赞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宋代王安石赋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 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 必行。
”商鞅功绩,永垂青史。
但也有人对 近年来影视剧多把商鞅塑造成“帝国英雄” 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认为商鞅其实是一个不 折不扣的“历史罪人”,引发了很多人的评1.如何认识商鞅变法的作用?新课情境导入/趣味素材激活 严:温馨提示 .............. % : 加炭您在观看.村讲的迂I 卜粧中出现压字规空,请关闭册8 多有幻灯片•重复打开可正常现U 1^,芳有不仪,戎请嫁解】 ^11论。
2・商鞅变法有何历史局限性?课前新知预习/基础自主初探◎ 自主预习/基础检测八一、商鞅之死1 •原因:(1) 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2) 商鞅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秦孝公去世,反对变法的秦惠文王上台。
2.结果:(1)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捕杀商鞅。
(2) 但商鞅改革措施得以保【合作探究】1 •商鞅被处死,其措施得以保留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商鞅变法措施符合时代潮流。
(2)秦国统治者维护统治需要变革。
(3) 商鞅变法措施得到人民的认可。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1 •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 •作用:(1) 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新制度。
(2) 为秦国的一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一奠定了基础o(3)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o3.表现:⑴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亘的建设从此开始,许多措施得以长期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历史选僂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商鞅之死1.经过:孝公时,旧贵族不甘失败,抵制变法, 唆使太子触犯法律,但商鞅因为不能处罚太子,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 公元前338年,太子即位,即是惠文王,下令捉拿商鞅,商鞅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咸阳,车裂示众.2 •原因:⑴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2)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3.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贵)(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5)其它: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小结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会有种种守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皺魏瞬魁必须坚持不二富国强兵的秦国回忆商鞅变法的措施, 总结这些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罰鞅变法的内容废井田,开阡陌攻甲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卜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毎■改革旧的社会风俗二、改革的内容2、经济方面(富国)雳軟安族的軽晞措施对暮❸韦那密彰喩? 1)开阡陌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2)奖励耕织DD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1、军事方面(强兵)增如士兵卑气,1)废除世卿世胆提高军队战斗力禄,奖励军功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2)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3)严格户籍制度兵源得到可靠保证实行什伍制度3、政治方面读一读,品_品(商鞅变法)行之十年, 秦国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一一V史记〉读一读,品一品■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本课难点:辨证地认识商鞅变法的得失c史料阅读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君。
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命。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
魏人怨其欺公子□而破魏师,弗受。
商君欲之他国。
魏人曰:“商君,秦之贼。
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
”遂内秦。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
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邑池。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一《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商鞅之死1.经过:孝公时,旧贵族不甘心失败,为抵制变法,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律。
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因为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于是就严惩了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的旧贵族.公元前338年,太子即位,即是惠文王,这时,秦惠文王身边以前曾遭商鞅惩罚的亲信诬告商鞅谋反,下令发兵捉拿商鞅。
商鞅在封邑被迫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咸阳,车裂示众.2.原因:⑴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根本原因)⑵严刑重法加深了旧贵族对商鞅的仇恨(3)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直接原因)3.结果:商鞅虽死,但其改革措施得以保留“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讨论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史料赏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 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2) 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3) 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如“南门徙衣彳))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5)其它: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O“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一(战国)韩非子“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