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及临床应用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4
右心声学造影操作方法及程序引言概述:右心声学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心脏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和评估右心室和右心房的功能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右心声学造影的操作方法和程序,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该检查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 准备工作1.1 仪器准备:确保声学造影仪器正常工作,检查超声探头的清洁和连接情况。
1.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让患者保持平静,解除紧张情绪。
清除胸部和背部的毛发,以保证超声波的传导质量。
2. 操作步骤2.1 定位超声探头: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胸骨右缘的第三到第五肋间,以获取最佳的右心声学图像。
2.2 调整超声仪器:根据患者的体型和解剖结构,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包括增益、深度和频率等,以获得清晰的声学图像。
2.3 获取图像:通过适当的探头移动和调整,获取包括右心室、右心房和三尖瓣在内的相关结构的声学图像。
2.4 观察和记录:仔细观察声学图像,评估右心室和右心房的大小、形态、收缩功能和血流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3. 注意事项3.1 操作技巧:操作者应具备良好的超声解剖学知识和操作技巧,以确保正确的超声探头定位和图像获取。
3.2 患者安全: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避免过度施加压力或造成不适。
3.3 数据分析:对获取的声学图像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提供可靠的诊断结果和建议。
总结:综上所述,右心声学造影是一项重要的心脏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和评估右心室和右心房的功能和结构。
在进行该检查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仪器和患者的准备。
操作步骤包括定位超声探头、调整超声仪器、获取图像和观察记录。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技巧、患者安全和数据分析。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右心声学造影可以提供准确的心脏诊断信息,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专家论坛•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吴爵非 吕创业 唐颖 张建琴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10.002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通信作者:吴爵非,Email :juefeiwu82@ 随着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MCE )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MCE 已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MCE 技术在负荷超声心动图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室壁运动异常的识别能力,又可以带来额外心肌血流灌注的信息,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其中,腺苷作为一种扩血管的负荷源,腺苷负荷MCE 可以更好地评估心肌灌注情况,除可判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还可提供心肌血流储备等信息,近10余年其临床应用价值不断提高。
本文就腺苷负荷MCE 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一、腺苷药理学作用(一)生物学特性腺苷,又称腺嘌呤核苷,产生于人体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
外源性腺苷半衰期短,通常不超过10 s ,静脉给药后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然后由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摄取而清除。
腺苷受体主要有4型:A1、A2a 、A2b 和A3。
激活A1受体与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有关,可引起房室传导延迟,导致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可用于治疗某些室上性心动过速。
激活A2a 受体可通过生成环磷酸腺苷(cAMP )、激活钾通道和减少细胞内钙摄取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激活A2b 、A3受体可通过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支气管痉挛,从而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及哮喘发生[1]。
(二)主要作用机理腺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冠状动脉血流调节介质。
心肌组织缺血缺氧时可产生大量腺苷,腺苷通过非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壁的A2a 受体,产生显著的扩张冠状动脉效应,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证心肌细胞的血供。
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及临床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技术是一种无创、可重复、不需要放射性物质介入的心脏成像技术。
它利用超声波的原理,通过探头将超声波产生器放置在心脏表面或食管最接近心脏的位置,采集到心脏的声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心肌声学造影技术能够提供心脏内腔的形态、功能以及血流的信息,并且可以帮助医生对心脏病变的定性和定量评估,从而辅助临床诊断。
心肌声学造影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心脏组织和血液之间的反射、散射和衍射等现象。
在它的应用中,常用的探头有两种,在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中采用的是表面探头(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而在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则采用的是食管探头(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
两种探头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检测要求。
在心肌声学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是心脏射血分数的测定。
射血分数是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强弱和泵血量的大小。
通过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心室的舒张和收缩过程,进而计算出射血分数。
此外,心肌声学造影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检测心脏腔内是否存在血栓或肿瘤,并观察心脏壁运动情况,判断心肌缺血或梗死的程度和范围。
心肌声学造影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技术,对患者没有任何伤害;其次,它可以提供多种图像模式和测量参数,可以对心脏进行全面的评估;第三,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可以清晰显示心脏内部的细微结构和功能状态;最后,它在实时成像的同时还能够记录动态图像和声音信号,方便医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虽然心肌声学造影技术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受到探头位置的限制,只能观察到心脏的一部分区域,对于心脏后壁和隐匿性异常的检测较为困难;其次,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需要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解剖学知识才能正确解释和评估图像;此外,尽管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可以提供心脏的形态和功能信息,但对于心脏的代谢和组织损伤等方面的评估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