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物理(广东专用)简易通三级排查大提分课件三、重在调整心态
- 格式:ppt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18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试题分析一、近3年试题对比通过上述表格对2013年、2014年、2015年的高考试题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结构相当的稳定。
主要表现为:考点稳定,考查方式稳定,难易程度稳定等等。
考点上考查重点知识,常用知识,基本知识。
考查方式上设计常规的物理情景,如果与生活生产相结合则尽量把问题简化,不人为故意设置障碍;考查方式上还表现在一个题目尽可能从多角度考查,在有限的试题里尽可能全面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控情况。
试题的难易程度上以中等难易的试题为主,尽量使试题简约,思维方式简约,只要学生理解了该知识点,就可以较为容易的拿到分数。
显然,目前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的稳定性,可以大大的减低学生学习的负担,我相信该方式还会持续,故2016年考查的方式不会有多大变化,学生只要把重点知识、方法学精、学透、练熟,就能成为高考的胜利者。
当然,相对2013年、2014年的试题,今年的考试试题稳中有变。
高考新动向今年的高考试题稳定是主流,但也有新的变化,该变化主要体现在电学实验上。
对电学实验的考查以往是单一实验的考查(14年的电学实验甚至只定性考查实验方法),这次是一个实验既考查了电阻的测量方法,又考查了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测量方法,还考查了对测量原件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多用电表的读数。
是对学生电学实验的一个全面的考查。
……该变化更是凸显出命题者愈加重视学生的知识、方法的全面掌握能力,避免考查的单一性,达不到高考人才选拔的目的。
⏹考点新变化今年高考试题有三个点变化突出:1、运动学的考查(14题)。
以前的考查都是运动学公式的应用,今年考查的是相对运动,而且是非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相对运动。
该考法出人意料。
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的考查(16题),以往的考查往往要联系数学、考查临界问题,而现在的考查简化为简单的半径公式与周期公式的应用。
3、电磁感应的考查(35题),不再考查复杂的双轨模型,而是把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分开来与力学、电路组合进行简单的考查。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3.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 .第1 s 内和第4s 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 .0~2s 内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B【解析】 0~3 s 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选项A 错误;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3 s 内和第4 s内图像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v -t 图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1 s内和第4 s 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 错误;第3 s 内和第4 s 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0~2 s 和0~4 s 内位移相同,但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不相等,选项D 错误。
14.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 .M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 方向 D .N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答案】A【解析】M 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选项A 正确;N 处支持力与支持面(原木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 向上,故选项B 错误;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故选项C 、D 错误。
15.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 和塑料管Q 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 .在P 和Q 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 .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D .落至底部时在P 中的速度比在Q 中的长 【答案】C【解析】磁块在铜管中运动时,铜管中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磁块会受到向上的磁场力,因此磁块下落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且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 、B 错误;磁块在塑料管中运动时,只受重力的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磁块落至底部时,根据直线运动规律和功能关系,磁块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落至底部时在P 中的速度比在Q 中的小,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3.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 .第1 s 内和第4s 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 .0~2s 内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这题相信考生们都不会有问题,A 项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速度都为正值,故其运动方向是相同的,A 错误;B 项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斜率相同,故其加速度相同,B 正确;C 项位移的大小直接看响应时间内图像的面积,面积的大小即位移的大小,C 错误;D 项平均速度一定是位移除以走过这段位移所经过的时间,故D 错误。
这类型的题目不难,重在把握好这几个概念就好了。
二维坐标只能够表示二维的物理量,一个是同向(正向),另一个就是反向(负向)。
这类题型需要理解而非记忆,平时可自己画其运动图形,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此题初学者就会,不难!14.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 .M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 方向D .N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此题紧密联系生活,也可以算得上是广东高考受力分析最简单的题目了,算得上是初中题。
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故能知道A 正确B 错误;摩擦力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知CD 错误。
这题与13题一样,都是简单的应用,考的都是基础啊!!!只不过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太基础了。
15.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 和塑料管Q 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 .在P 和Q 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 .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 D .落至底部时在P 中的速度比在Q 中的长这题出得有含量。
专题四曲线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仿2011江苏高考,3T)如图7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 m宽的河中心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 3 m处有一危急的急流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 m/s,为使小船避开危急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为().图7A.433m/s B.833m/sC.2 m/s D.4 m/s解析小船刚好避开危急区域时,小船合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30°,当船头垂直合运动方向渡河时,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最小,可以求出小船在静水中最小速度为2 m/s,C 正确.答案 C2.(仿2022浙江高考,18T)一水平放置的圆盘,可以绕中心O点旋转,盘上放一个质量为m 的铁块(可视为质点),轻质弹簧一端连接铁块,另一端系于O点,铁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8所示.铁块随圆盘一起匀速转动,铁块距中心O点的距离为r,这时弹簧的拉力大小为F,g取10 m/s2,已知铁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圆盘的角速度可能是().图8A.ω≥F+μmgmrB.ω≤F-μmgmrC.F-μmgmr<ω<F+μmgmrD.F-μmgmr≤ω≤F+μmgmr解析当铁块匀速转动时,水平方向上铁块受弹簧拉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转速较小时,静摩擦力背向圆心,则F-F f=mω2r,因最大静摩擦力F f m=μmg,得ω≥F-μmgmr,选项B 错误;转速较大时,静摩擦力指向圆心,则F+F f=mω2r,因最大静摩擦力F f m=μmg,解得ω≤F+μmgmr.综合以上状况可知,角速度ω的取值范围为F-μmgmr≤ω≤F+μmgmr.答案 D二、双项选择题3.(仿2022新课标全国高考,15T)如图9所示,在距水平地面H和4H高度处,同时将质量相同的a、b两小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水平抛出,则以下推断正确的是().图9A.a、b两小球同时落地B.两小球落地速度方向不同C.a、b两小球水平位移之比为1∶2D.a、b两小球水平位移之比为1∶4解析a、b两小球均做平抛运动,由于下落时间t=2hg,水平位移x=v02hg,将h a=H,h b=4H代入上述关系式可得A、D错误,C正确;两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均与落地点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全都,所以B正确.答案BC4.(仿2011海南高考,15T)如图10所示,AB为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图10A.要使小球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小球应当落在C点B.即使v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相同C.若v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行能垂直撞击半圆环解析竖直分速度v y=2gh,下落高度h最大即落到C点时,v y最大,选项A正确;小球掉到环上不同点时,下落高度不同,v y不同,速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arctan v y v不同,选项B错误;若小球垂直撞击半圆环某点,则该点的速度沿半径方向,如图所示,依据几何关系有α=2β,与tan α=2tan β冲突,选项D正确.答案AD三、非选择题5.(仿2021福建高考,20T)山地滑雪是人们宠爱的一项运动,一滑雪道ABC的底部是一半径为R的圆,圆与雪道相切于C点,C点的切线水平,C点与水平雪地间距离为H,如图11所示,D是圆的最高点,一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下滑,刚好能经过圆轨道最高点D旋转一周,再经C后被水平抛出,当抛出时间为t时,迎面水平刮来一股强风,最终运动员以速度v落到了雪地上,已知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患病强风前的空气阻力和雪道及圆轨道的摩擦阻力,求:图11(1)A、C的高度差为多少时,运动员刚好能过D点?(2)运动员刚患病强风时的速度大小及距地面的高度;(3)强风对运动员所做的功.解析(1)运动员恰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在D点有:mg=mv2DR从A运动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2R)=12m v2D联立解得h=5R2.(2)运动员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t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gt,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52mgR=12m v2C所以运动员刚患病强风时的速度大小为v1=v2C+v2y=5gR+g2t2此时运动员下落高度为h1=12gt2所以此时运动员距地面高度为h2=H-h1=H-12gt2(3)设强风对运动员所做的功为W,在运动员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知W=12m v2-mg⎝ ⎛⎭⎪⎫H+52R.答案(1)5R2(2)5gR+g2t2H-12gt212m v 2-mg⎝⎛⎭⎪⎫H+52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