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54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一、教育的定义与本质教育,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词汇,却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简单来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教育,我们传承了人类的文明和智慧,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
教育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它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从宏观层面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
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他们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天赋。
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三、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品德形成和个性发展。
通过接受教育,个体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
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概论知识点期末总结一、教育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和训练,使其在智力、道德、体格、审美等各个方面获得发展和提高,形成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并最终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3.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4. 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育学基本理论1.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在社会中发展与社会中成长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引导和训练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和感情、有行为和表现、有社会关系和社会作用的主体。
3. 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4. 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生活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
5.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协作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
三、教育学科知识体系1. 教育学的概念和性质:教育学是以研究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为中心的科学,它是研究并了解教育生长和教育改造的规律和方式的学科。
2.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关系等,以及这些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3.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
1.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内容?()A. 语文教学目标的研究B. 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C. 语文教材的研究D. 语文教育政策的研究2.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实证研究法B. 经验总结法C. 文献研究法D. 案例分析法3.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科学性原则B. 实践性原则C. 创新性原则D. 综合性原则4. 语文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系统论D. 结构主义5. 语文教育研究的核心是()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教学评价D. 学生发展6. 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教师素质B. 提高学生成绩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提高教育质量7. 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A. 总结经验B. 发现问题C. 探索规律D. 以上都是8.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C. 分析资料D. 提出解决方案9.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C. 长期与短期相结合D. 单一学科与多学科相结合10. 语文教育研究的价值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教师成长C. 培养学生能力D. 增加教育经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语文教育研究是关于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5. 语文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 简述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3. 简述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
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论的学科。
本文将在《教育学概论讲义(二)》中,继续探讨教育学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教育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正文:一、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1.教育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主要教育哲学学派及其观点a.人本主义教育哲学b.实用主义教育哲学c.理性主义教育哲学d.唯物主义教育哲学e.主体主义教育哲学二、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利益相关者1.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a.实证研究方法b.理论研究方法c.本体论研究方法2.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与分类a.教师和学生b.家长和社会c.政府和组织三、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1.教育目标的概念和分类a.个体发展目标b.社会发展目标2.教育评价的意义和方法a.定性评价方法b.定量评价方法c.综合评价方法四、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1.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技术因素2.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策略a.课程改革b.教学方法改革c.教师培训改革d.教育管理改革五、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a.发展心理学理论b.学习理论c.认知心理学理论d.社会情感心理学理论3.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a.教学设计与安排b.学生评价与辅导c.班级管理与建设总结:通过对教育学概论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哲学的各个学派观点,使我们从哲学角度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
同时,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具体地研究教育问题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教育目标和教育评价则指导着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明确和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改进教育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将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培养未来的人才做出贡献。
引言: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希望与进步。
而教育概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教育的全面概括与解析,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教育的入口。
本文将围绕叶澜的《教育概论(二)》展开讨论。
概述:《教育概论(二)》是叶澜教授撰写的教育学专著,旨在深入探讨教育的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等基本内容。
该书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教育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教育的内容与组织、教育评价与改革。
下面将从每个大点中详细阐述相关的小点。
正文:1.教育概念与分类1.1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的定义与解释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的目的和任务1.2教育的分类按对象划分的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等按内容划分的教育:学科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等按方式划分的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社会教育等2.教育的发展和社会2.1教育的历史演变原始教育的形态和特点古代文明社会的教育特征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2.2当代社会的教育问题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代教育的挑战与困境儿童教育的社会问题与解决途径3.教育的目标与功能3.1教育目标的种类与层次个体发展的目标与功能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功能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目标与功能3.2教育的培养功能与实现途径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实现社会价值观的传承与培养4.教育的内容与组织4.1教育的内容设计与组织方式学科知识的教育与组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的体验与实践教育4.2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的目标和结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学生评价与教学反馈机制5.教育评价与改革5.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内容教育评价的定义与特征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手段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的关系5.2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的动因与方向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与策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未来展望总结:通过对《教育概论(二)》的内容分析与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对教育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
《教育研究概论》课程学习指南总纲一、学习目标通过《教育研究概论》课程的系统学习,你就像吃饭时使用筷子一样熟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从此,你们也会切身感受到,研究方法是你做教育研究不可缺少的,但你从不需要为如何遵循和使用它们而分心,因为它们已经内化为你研究素养的一部分,所以,你可以专心致志于教育研究的需要,去寻求研究问题的合理解释。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理论上明确各种教育研究方法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难点:对于研究问题的理论界定及研究设计。
三、学习方法建议(一)养成理论意识从本课程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可以看出,需要同学们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
例如,如何确定研究问题?首先需要从理论出发,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个理论解释系统。
因此,适当加强相关领域的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二)强调即学即练本课程应用性质决定了同学们必须加强练习。
例如,个案研究方式、测量方式、干预方式等都需要同学们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熟悉掌握其相关技术。
因此,针对特定研究技术,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具体练习是必需的学习环节。
第一章引论【学习目标】1.树立教育研究严格的科学态度。
2.理解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
3.形成对教育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其关系的理解。
【内容指要】本章作为引论,是全书的导引,提出以严格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教育,对待教育研究,并坚持将这一基本态度贯穿全书的始终。
从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开始一一科学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研究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并以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实质的理解,作为全书展开的线索。
同时,我们关注到教育研究范式正发生着新的变革——就在实证研究、质性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这一格局逐渐成型的时候,行动研究、混合研究强调以实践的改进为目的,跨越传统的范式边界把多种方法组织在同一研究之内,昭示着它们作为新的教育研究范式的形成和它们为教育研究带来的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变革。
因此,本书尝试以研究过程的序列而不是方法的序列展开教育的研究以及学习如何研究教育的课程,呈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