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世界河湖知识要点 (2)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3
1.知道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基本概念。
2.知道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并能分析它们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3.训练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初步培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1.内流、外流(区、河、湖)的分布及特点。
2.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
3.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导课:利用水资源的概念导入,河流、湖泊、地下水,让学生明白河流的重要性。
新课设计:【自主阅读】自主阅读课本完成【自学导航】的学习任务。
【自学导航】1.自读课本第一段,河流为我们提供了水资源,还有什么意义?(灌溉、航运、渔盐和旅游等方面的便利)2.读图,了解内、外流湖的面积及分布。
比较:内、外流河在流向、水量方面有何不同?(内流河:水量小,加上蒸发、下渗等原因,最终未流入海洋,而是中途消失在沙漠中;外流河:因有大量降水的补充,水量丰富,最终流入海洋。
)内、外流河的水靠什么补充?(外流河:大量降水的补充;内流河:冰雪融水补充。
)内、外流区和季风区、非季风区大致相同。
内、外流河的河水注入方式有何不同?(外流河:大量降水的补充;内流河:冰雪融水补充,另外,内流河水在流经地区下渗、蒸发、利用内流河水灌溉,都使得内流河水大量减少。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内、外流湖为什么有咸水、淡水之分?(内流湖的水大多被蒸发,含盐度高,所以湖水咸;外流湖与外流河相同,湖水外流,又有大量降水补充,所以湖水较淡。
)3.根据图,结合我国降水季节的变化特点和降水的南北变化,分析得出外流河的汛期在什么季节?汛期长短有何变化?(我国外流河的汛期在夏季;河流的汛期越往南越长,越往北越短。
)4.我国不仅有许多的自然河流,还有世界上最长、最早的人工运河。
2.3 河流和湖泊填出图中河流和湖泊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答案】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E.淮河F.额尔齐斯河G.塔里木河H.雅鲁藏布江I.京杭大运河J.青海湖K.鄱阳湖L.洞庭湖(1)填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_ 山脉B________海 C__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__(地形区) F____________(地形区)a__________(上中游分界) b_________(中下游分界)(2)主要支流: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答案】(1):A巴颜ke拉山山脉 B勃海 C三门峡 D小浪底E河套平原 F宁夏平原a河口 b桃花峪(2)主要支流:1湟水 3汾河 4渭河(1)填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_ 山脉B________海 C_________湖 D_________湖E________(水利工程) a__________(上中游分界) b_________(中下游分界)(2)主要支流: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3)流经省会: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答案】(1)A唐古拉山脉 B东海 C洞庭湖 D鄱阳湖 E三峡 a宜昌 b湖口(2)主要支流:1雅砻江 2岷江 3嘉陵江 4乌江 5湘江 6汉江 7赣江(3)流经省会:甲重庆乙武汉丙南京丁上海【知识点一】内流河与外流河1.我国的湖泊:(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3河流和湖泊(2)(课时1)每课一练(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扫描版)1.我国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①黑龙江②黄河③长江④怒江⑤澜沧江⑥雅鲁藏布江A.①③B.②④C.④⑤D.④⑥2.以下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A.长江B.黄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3.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夏季风B.夏季风、冬季风C.冬季风、夏季风D.夏季风、气温4.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黑龙江B.长江C.黄河D.珠江5.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A.年径流量大B.水力资源丰富C.航运价值高D.流域内多矿产6.长江水患多发地段是()。
A.金沙江河段B.中下游平原地区,尤其是荆江段C.三峡河段D.四川盆地地区7.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降水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8.我国古籍中有“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句子,它最有可能描述的河流是()。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读下图,完成第9~11题。
9.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
A.黄河下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上游D.小浪底水利枢纽10.形成该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内蒙古草原严重沙漠化11.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是()。
A.中游治沙B.开挖河道C.修建水库D.加固坝堤12.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B.黄河流经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C.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D.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参考答案1.D解析:我国河流众多,分属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和北冰洋水系。
其中的额尔齐斯河向北流注入北冰洋,黑龙江、黄河、长江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向南流的不一定全都注入印度洋,如澜沧江向南流出国境称湄公河,注入南海,属太平洋水系,向南流的怒江和雅鲁藏布江都注入印度洋,所以只有D项正确。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概况鞠凯一、教材分析:河流和湖泊是陆地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它们的水文特征是在地质、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尤其显著。
所以本节安排在地形和气候之后,旨在以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
本节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树立人地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我国河流域湖泊的概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区别说明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分布和湖泊特点。
(2)能从图上指出黄河的源地,流经的省区和注入的海洋;认识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和主要支流;知道黄河主要忧患及治理方法。
(3)能从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地,流经的省区和注入的海洋;认识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和主要支流;知道长江开发利用的重点及防制水灾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认识黄河和长江的源地,流经的省区和注入的海洋,以及、下游的划分和主要支流。
(2)通过小组讨论和材料分析,理解黄河忧患及治理方法,以及长江开发利用的重点及防制水灾的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我国主要大河,增强对国家的感性认识(2)通过认识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并施以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认识长江开发的重点问题及洪涝灾害的防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黄河和长江的源地,流经的省区和注入的海洋,以及、下游的划分和主要支流。
难点:黄河忧患及治理方法,长江开发利用的重点及防制水灾的措施。
五、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区别说明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分布和湖泊特点,认识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精选高一地理世界各大区域河湖分布知识点知识点是关键,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地理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高一地理世界各大区域河湖分布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
世界各大区域河湖分布:一、东亚:1、西部多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等;2、东部河流短小;二、东南亚:1、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中国(澜沧江)),形成东南亚最大冲积平原;2、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三、南亚:1、恒河(圣河):喜马拉雅山南断,主要雨水补给,形成恒河平原(南亚最大冲积平原);2、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北坡,雨水补给;3、印度河:发源冈底斯山,冰川融水为主,沙漠地区的灌溉水源(外流河);四、中亚:1、内陆河:锡尔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2、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北冰洋水系;3、湖泊:内陆湖:里海(世界最大)、伏尔加河(内陆河最长的)、乌拉尔河、咸海;五、西亚和北非:1、尼罗河:第一长河6600千米;2、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3、苏伊士运河:1700千米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点);六、撒哈拉以南非洲:1、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资源丰富;2、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3、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七、西欧:1、总括:河网稠密,河湖众多,水量达,利于航运;水位变化小;2、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经鲁尔区;3、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流经8个国家(世界最多),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八、欧洲东部和北亚:1、俄罗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补给),封冻期长;2、伏尔加河:内陆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黄金水道;3、鄂毕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4、顿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凌汛);5、贝加尔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九、北美: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长度,流量;灌溉水源);2、圣劳伦斯河;3、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苏必利尔湖-最大淡水湖);十、拉丁美洲:1、亚马逊河:水量第一,长度世界第二(6400km);2、拉普拉塔河;3、的的喀喀湖(海拔最高的湖);十一、大洋洲:1、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2、艾尔湖(-16m)3、达令河:墨累河支流,灌溉水源,1月汛期,7月枯水期; 以上就是高一地理世界各大区域河湖分布知识点,更多精彩请进入高中频道。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导学提纲导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绘图知道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并能勾出内外流区的界限;结合地形图理解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去看待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
重点:1、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2、南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较。
难点: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3分钟)二、学习新课:(27分钟)探究获知一:众多的河湖:1、依案自学,自主探究:(1)教材44页读图找出我国主要河流湖泊:①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塔里木河②找出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③分别举例说出注入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河流。
(2)结合教材44页读图回答:叫内流区域,叫内流区域;内流区域多为湖,外流区域多为湖。
2、动手画一画:在地图册上空白画上出这些河流湖泊3、合作探究:结合图2。
29分析我国内外流区域的特征?4、质疑再探:形成我国内外留区域水文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友情提示:气候和河流的关系。
探究获知二:塔里木河和京杭运河:1、依案自学,自主探究:①我国最大内流河是什么?河水来源于哪里?②塔里木河的汛期?为什么?近年来下游干枯的原因?③京杭运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④沟通那几大水系?哪两省仍然起到重要的运输作用?2、拓展运用:阅读图2.29,结合活动3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述四条河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2)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时期和结束时间有何不同?汛期长短有何变化?(3)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为什么?(4)黄河的支流渭河、东北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5)以黄河花园口站和西江梧州站为例,说一说这两条河流流量年内变化有何不同?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三、课堂小结、整合提升(5分钟)四、巩固提高、达标检测:(10分钟)(一)、填空题1、人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__________河,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知识要点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知识要点2.3河流和湖泊1、内流河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如塔里木河),所在区域为内流区,湖泊为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如青海湖);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如长江、黄河、珠江等),所在区域为外流区,湖泊为外流湖,是淡水湖(如鄱阳湖、洞庭湖等)。
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2、外流区约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超过95%,我国大部分河湖位于东南部外流区,这里河流多且长。
西北部内流区河湖较少,一些地方为无流区。
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中国最大、最长的河流是:长江)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5、北方河流汛期短,南方河流汛期长,即从北到南,我国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注入渤海。
7、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壶口瀑布是黄河著名的旅游资源。
8、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9、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可利用发电,但下游自古多泛滥。
因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产生的泥沙最多,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所以黄河治理的关键在中游。
10、黄河的忧患主要有:上游:荒漠化、凌汛;中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黄河的治理措施:上游:建大型水库;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下游:加固大堤11.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13、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宜昌,中、下游的分界湖口。
14、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3河流和湖泊(2)主备:陶莹 课型:新授 审核:初二地理组班级: 姓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五)、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六)、教学准备:黄河多媒体课件、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观图片及“中国地形图”等材料(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中央电视台黄河调水沙特别报道”的声像资料资料中白岩松说:“如果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黄河会治好了病有美了容。
”据此提出问题:母亲病了,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怎样进行才能做到既治病有美容呢?这一节课让我们来扮演医生,了解黄河,找出“病因”,“治疗”黄河。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黄河比做母亲?教师提供资料:“我国干湿区分布图”“济南每年引黄河水5.4亿立方米”等饮水资料,刘家峡电站、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景观图片。
学生活动交流发言: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感性认识黄河功能、灌溉、塑造等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结黄河的奉献:提供灌溉水源、提供水能、塑造平原等。
设计理念:通过了解黄河的奉献,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感恩之情,为下面“母亲病了”做进一步的感情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