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长郢小学定期心理健康检查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教研时间:2023年3月15日教研地点:XX小学会议室参与人员:XX小学全体心理健康教师、教务处负责人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老师---一、教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特此召开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内容1. 课程设计与实施- 张老师:首先,我们讨论了当前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大家普遍认为,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 李老师: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 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图片等,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 增加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方法与技巧- 王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 刘老师: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如:- 利用心理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 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感受。
3.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 赵老师: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陈老师:具体做法包括:- 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绪管理等。
- 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中,通过创作和表演,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心理素质。
4. 家校合作- 杨老师: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至关重要。
- 郑老师:我们建议:-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 建立家长咨询热线,方便家长咨询和求助。
- 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性格、习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的1. 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研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开展5.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与反思四、教研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1)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健康理论、心理辅导理论等。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2.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课例,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
(2)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3)组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开展,如心理游戏、心理剧、心理健康讲座等。
3.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1)组织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2)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3)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
五、教研成果1.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
3.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心理素质得到增强。
4. 教研活动成果得到推广,为其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六、教研反思1. 教研活动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三、教研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意义和目标2.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3.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5.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四、教研过程1. 主题讲座(1)主讲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2)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意义、目标以及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3)目的: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2. 案例分析(1)主讲人: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2)内容:分析典型的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探讨应对策略(3)目的: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活动设计与实施(1)主讲人: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内容: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经验(3)目的: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高活动质量。
4.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1)主讲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专家(2)内容:介绍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3)目的: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重要性,掌握评价方法。
五、教研成果1.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教师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六、总结与展望本次心理健康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心理异常学生排查记录一、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异常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及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异常学生,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开展一次小学心理异常学生排查工作。
本次排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二、排查过程1. 成立排查小组:由分管校长、心理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组成。
2. 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排查内容、排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训相关人员:对排查小组成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排查技巧培训。
4. 开展排查工作:利用课间、班会等时间,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5.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排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心理异常学生。
6. 制定干预措施:针对排查出的心理异常学生,制定个体化和集体的干预措施。
三、排查结果与分析1. 排查结果显示,我校小学阶段心理异常学生的比例约为5%。
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
2. 分析原因:心理异常学生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家庭因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等。
其中,家庭因素占比最高,约为60%。
如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暴力等。
3. 性别分布:心理异常学生中,女生占比约为65%。
这可能与女生在生理、心理发育上的特点有关。
4. 年级分布:心理异常学生主要集中在四年级和六年级,占比约为70%。
这可能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变化等因素有关。
四、干预措施1. 个体干预:针对心理异常学生,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2. 家庭干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改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 学业辅导:对学业压力较大的学生,提供学业辅导,降低其学业负担。
4.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检查记录1.日期:2021年10月20日2.教育机构:XXX学校3.参与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学校管理人员4.目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5.检查内容:5.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与开展情况5.1.1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到位,包括使用的教材、教师资质等。
5.1.2 检查课程开展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关注学生是否受益,是否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5.2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情况5.2.1 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5.2.2 调查学生对咨询服务的满意度,并了解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5.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5.3.1 检查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配备,包括心理测试工具、教学设备等。
5.3.2 检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情况,如学校心理健康周、主题讲座等。
6.检查结果与改进建议:6.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与开展情况结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较为完善,但需要增加实践环节,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建议: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6.2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情况结果:咨询服务覆盖率较低,需要增派专职咨询师,加强宣传和推广。
建议:学校可以与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合作,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6.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结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较为良好,但还可以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
建议:发展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7.下一步工作计划:根据检查结果和改进建议,学校将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时间表,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心理健康排查记录表范文一、基本信息。
1. 姓名:[姓名]2. 性别:[性别]3. 年龄:[X]岁。
4. 年级/班级(如果是学生):[具体年级/班级]5.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二、排查日期。
[具体日期]三、排查人员。
[排查者姓名]四、排查方式。
[例如: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日常观察综合等]五、近期生活状况。
1. 家庭方面。
家庭氛围:这家庭氛围就像天气一样,有时候晴朗有时候多云。
他说家里最近还算和谐,没什么大的争吵,就偶尔爸妈会因为谁做家务有点小拌嘴,不过这就像炒菜放盐一样,放少了没味,放多了咸得慌,这种小拌嘴倒也不影响家庭的大和谐。
家庭重大事件:最近家里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是他爷爷生病住院了一段时间。
他说当时有点担心,不过现在爷爷已经出院了,就像一场小风波过去了。
2. 学校/工作方面。
学业/工作压力:要是把学业/工作压力比作一座山的话,他觉得自己现在背着个小土坡。
学习上,课程难度有点像小怪兽,不是特别好对付,但还能应付得来。
工作上呢,最近项目有点多,就像一群小蜜蜂嗡嗡嗡地围着他转,不过还没到被压垮的地步。
人际关系:在学校/单位里的人际关系还不错。
就像一群小动物在森林里,有自己的小伙伴。
和同学/同事偶尔也会有小分歧,比如说在小组作业或者项目合作的时候,会对一些想法有不同意见,不过就像一阵小风,吹过就没了,大家还是嘻嘻哈哈的。
六、情绪状态。
1. 情绪类型及频率。
高兴:这家伙说高兴的时候就像小太阳,一周能有个三四天吧。
比如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吃到了特别美味的食物,或者在学习/工作上取得了一点小进步的时候,就会特别开心,感觉整个世界都亮堂堂的。
悲伤:悲伤的时候就像小雨滴,一个月可能有那么一两次。
比如考试没考好或者和朋友闹了点小别扭的时候,就会有点小难过,不过这种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就像一阵雨,下一会儿就停了。
焦虑:焦虑这玩意儿呢,就像个小幽灵,时不时会冒出来。
尤其是在临近考试或者重要任务要交的时候,会担心自己做不好。
心理健康教育检查记录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检查记录》
日期:2023年10月15日
地点:XX中学
记录人:张老师
检查内容:
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检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了解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情况。
发现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还需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
2.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检查了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包括辅导教师的数量、资质和学生咨询情况。
发现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增加更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学生中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
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检查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宣
传活动,包括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发现学校在宣传活动方面做得比较好,但需要增加宣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结论: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议学校加强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增加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开展更多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记录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在教育领域的日益重视,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关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以下是我对其中的一些活动的记录。
心理健康日常关怀活动学校每天上午的第一节课会开展心理健康日常关怀活动。
这个活动主要由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共同开展。
他们邀请学生观看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并进行简短的讨论。
例如,他们会播放一些漫画或动画片,教育学生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情绪的种类和表达方式,明白自己的情绪要自己负责,并学会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
心理健康主题讲座为了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管理能力,学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这些讲座通常预先邀请专业心理医生和心理教育专家来主讲。
他们向学生介绍了认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技巧,如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处理挫折和压力等。
通过这些讲座,学生们学到了很多与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心理健康周活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心理健康周活动。
这个活动持续一个星期,每天有不同的主题和活动。
在这一周里,班级会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问答、手工制作卡片表达情绪、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增加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关注,并借此机会与同学和老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困扰。
这些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了解和关注,还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同时,这些活动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学生们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在未来,学校还会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服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学生心理健康排查跟踪教育记录第一部分: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教育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许多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家庭矛盾等多重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频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介入,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排查跟踪教育工作,并记录了相应的情况。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排查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进行了心理健康排查工作。
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程度和原因。
排查内容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状况、自我认知等方面。
根据排查结果,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分类,分为无心理问题、轻微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三个级别,并对各个级别的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跟踪教育工作。
第三部分:跟踪教育记录1.无心理问题学生的跟踪教育对于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重点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压力释放、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技巧等内容。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增进友谊,提高心理素质。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学校还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和观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人际关系、自信心等方面进行了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轻微心理问题学生的跟踪教育对于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采取了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跟踪教育。
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在辅导的过程中,学校重点关注学生的变化和进步,以及对辅导的反馈情况。
此外,学校还邀请了心理专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专业的心理疏导,并对学生进行了身心健康的相关教育。
学校对这部分学生的记录更为详细,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问题的变化、疏导效果等方面的记录。
3.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跟踪教育对于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采取了更加严密和专业的跟踪教育措施。
学校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问题的根源。
XX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自查报告
XX小学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
自查报告
为了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学生因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引发出严重事件,学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全面规划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具体形式有:
1.通过问卷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2.召开教师工作会议,布置分工,建立监控网络,发现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学生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进行危机干预,如有严重情况的进行转介。
3.班主任和辅导老师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发展自我,学会应对危机。
4.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并做好个案记录。
5.提供宣泄的机会,疏导不良的情感。
6.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