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毒液
- 格式:doc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4
动物界十大顶级杀手(毒性最强的生物排行榜)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发子弹可以轻而易举地带走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枚手榴弹可以让方圆几米寸草不生,武器的力量让人们心生胆寒,但这些东西与下面的生物相比,却是大巫见小巫了。
这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生物,它一触既亡,眨眼刹那间便可夺走60个成年人的生命,没有任何后悔的机会,也没有任何挽救的手段。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十种生物,它们究竟是怎样做到杀人于无形的。
第十名鸡心螺据统计全世界共有七万多种海螺类别,那么在众多五花八门的海螺当中,有没有一些海螺是身怀剧毒需要敬而远之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鸡心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别。
作为世界十大海洋毒物之一,鸡心螺的尖端有一个开口,里面有尖牙,里面含有强大的毒素。
鸡心螺的毒液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时阻断猎物的中枢神经,可以让猎物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死去。
鸡心螺是海洋中的潜藏高手,它能悄无声息地将整个身体掩埋在沙子里,在锁定猎物后的短短几秒内,迅速将毒针注射到猎物身体,隐蔽性高,毒性极强,位列榜单第十理所应当。
第九名河豚相比于鸡心螺,河豚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存在感要更为强烈,但人们大多数对河豚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那一生气就如同皮球般鼓起的肚皮,以及肚皮上粒粒分明的骨刺。
然而实际上,河豚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伪装大师,萌哒哒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杀伐果决的内心,河豚的毒素是已知自然界中神经毒素最大的种类,甚至没有之一。
虽然河豚肉质鲜美,多产于我国沿海地区,但是它的脏器以及一些组织中均含有大量毒素,河豚的毒素化学物质稳定,耐得住高温,所以一般的烹饪手段难以剔除。
中毒后对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会有很大的损害,从瘫痪到衰竭,最后的结局往往面临死亡。
中毒后,最有效的对策是催吐,同时立即就医检查身体状况,清理毒素。
第八名漏斗蜘蛛作为一种大型蜘蛛,漏斗蜘蛛的体长通常在1.5-4.5cm之间,它们身上长着深黑色的甲壳,尾巴处有刺状物,仔细观察能够看到喷丝口。
动物的“毒”门绝技科莫多巨蜥:被咬一口会致命科莫多巨蜥,也叫科莫多龙,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超过135千克。
它们几乎什么动物的肉都吃,包括死去的动物、其他科莫多巨蜥同类,甚至还有靠近它们的人类。
令人不解的是,科莫多巨蜥的牙齿没有其他有毒爬行动物中常见的凹槽,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杀死猎物的?2009年,澳大利亚科学家们拍摄了死去的科莫多巨蜥脑袋的三维照片。
照片显示,这种蜥蜴的下颌两侧各有6个毒液腺,这些腺体加起来可以容纳大约1.2毫升的毒液。
由此可见,科莫多巨蜥虽然没有带槽的牙,但却有自己独特的毒液输送系统,它们会利用锋利的锯齿状牙齿刺入猎物的肉体,猎物越努力向外挣脱,科莫多巨蜥就越用力往后撕扯。
在这个像拔河一样的拉扯过程中,科莫多巨蜥牙齿后面的腺体分泌毒液渗入猎物的伤口,然后它们就可以安然享用受伤中毒的猎物。
澳大利亚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发现,科莫多巨蜥的毒液中含有一些与蛇毒相同的成分。
这些成分会使血液变稀,血管扩张,从而导致休克。
该研究表明,科莫多巨蜥是用毒液而不是细菌杀死猎物的。
黑头林鵙鹟:别被它的外表欺骗美国鸟类学家在2009年发现,当他手里抓着黑头林鵙鹟时,就会打喷嚏,手发痒,还会流 动物界里除了毒蛇和蜘蛛之外,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也会利用生物毒素这种化学武器来武装自己。
科莫多巨蜥、黑头林鵙鹟和鸭嘴兽,它们也都拥有强大的毒液系统,以此来捕食猎物或者吓退天敌。
文|方陵生科莫多巨蜥黑头林鵙鹟Vision视界-自然传奇眼泪。
他在黑头林鵙鹟的肌肉、心脏和肝脏中发现了大量的蛙毒素——一种与箭毒蛙的毒素几乎完全相同的毒素。
那些吃了黑头林鵙鹟的食肉动物就惨了,这种毒素会破坏它们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最后它们会因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那么,这种小鸟是如何让身体组织中积存这种蛙毒素的?又是如何在身体组织存有大量毒素的情况下不受影响的呢?科学家研究发现,黑头林鵙鹟体内的毒素来自它们的食物。
黑头林鵙鹟和其他有毒鸟类一样,都是以体内含有蛙毒素的脊索甲虫为食。
动物界十大顶级杀手第一名:非洲狮。
非洲狮作为草原的顶级掠食者,是世界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
凭借强壮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它们可以轻松击败大多数动物,包括水牛、斑马和大象。
第二名:老虎。
老虎是亚洲顶级食肉动物之一。
凭借巨大的力量和锋利的牙齿,老虎可以轻松地咬下猎物的骨头。
虽然人们对老虎有很多神秘的想象,但其实它们是非常危险的动物。
第三名:鳄鱼。
鳄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也是最危险的动物之一。
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和锋利的牙齿,可以轻易地夺走其他动物的生命,包括大象和水牛。
第四名:大白鲨。
大白鲨是著名的海洋杀手,也是人类最害怕的动物之一。
它们可以轻松地在海里游泳,寻找下一个猎物。
大白鲨的牙齿非常锋利,一口就能撕裂其他动物。
第五名:捷豹。
美洲虎是北美顶级掠食者之一。
凭借其强大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它们可以轻易地夺走自然界中猎物的生命,包括其他大型食肉动物。
第六名:非洲象。
非洲象是一种巨大的动物,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动物之一。
它们的力量和体型使它们成为草原上最危险的猎物之一,尤其是当它们因缺水而偏离大象家族时。
第七名:金蟒。
金色蟒蛇是南美洲最大最凶猛的蟒蛇之一。
它们的身体非常长,可以轻易地夺走猎物的生命,包括猎豹和鬣狗等其他大型动物。
第八名:鬣狗。
鬣狗是非洲草原上最顶级的食肉动物之一。
它们可以一起轻易地夺走猎物的生命,包括大象和水牛。
鬣狗可以达到极高的奔跑速度,甚至可以在短距离内碾过大多数动物。
第九名:北极熊。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强壮的熊之一。
它们生活在寒冷的极地环境中,皮肤很厚,肌肉很强壮。
北极熊可以轻松快速地捕捉其他动物。
第十名:毒蛇。
毒蛇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爬行动物之一。
它们很容易产生致命的毒液并夺走其他动物的生命。
许多蛇生活在森林、沙漠等不同的环境中,这些环境中的毒蛇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有很大的威胁。
总的来说,这十种动物都是顶级杀手,任何动物都应该尽量避免它们的攻击,因为它们很容易就能取人性命。
所以我们在接触这些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有毒动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部分,它们的毒液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尽管小学生对这些动物可能会感到恐惧,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利用价值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有毒动物及其药用价值,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动物资源。
第一种有毒动物是蝎子。
蝎子是一种具有剧毒的节肢动物,它们的毒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神经毒素和蛋白酶。
尽管被蝎子咬伤会带来痛苦和危险,但蝎子的毒液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蝎子毒液中的某些成分可以用于制造抗癌药物,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蝎子毒液还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因为它含有一些具有强效的血栓溶解剂。
第二种有毒动物是蜘蛛。
蜘蛛是一类令人害怕的昆虫,但它们的毒液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蜘蛛的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神经毒素和抗菌肽。
这些成分可以用于制造抗生素和抗菌药物,能够帮助我们对抗细菌感染。
此外,蜘蛛毒液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和其他疼痛性疾病。
第三种有毒动物是蛇。
蛇是一种具有剧毒的爬行动物,它们的毒液对人类来说有着致命的威胁。
然而,蛇的毒液也是一种宝贵的药物资源。
蛇毒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蛋白酶和神经毒素。
这些成分可以用于制造抗凝血药物,用于治疗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蛇毒中的某些成分还可以用于制造止痛药物和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结起来,有毒动物的毒液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蝎子、蜘蛛和蛇是常见的有毒动物,它们的毒液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和利用这些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来治疗各种疾病。
尽管小学生对有毒动物可能会感到害怕,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药用价值对于拓宽知识面和培养科学兴趣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并善用这些有毒动物资源,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动物的“毒”门绝技作者:方陵生来源:《大自然探索》2019年第05期即使是被关在动物园厚厚玻璃后面的响尾蛇看起来也非常危险,盘绕着的身体会让人联想到它那迅如闪电的攻击,对人来说,那可是痛苦和死亡的致命一击。
除了响尾蛇之外,下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有毒生物可能是澳大利亚的漏斗网蜘蛛。
它们口中那致命的黑色毒牙在昏暗的光线下反射着阴森森的微光。
当你在动物园里游览,经过黑曼巴蛇、棕色隐士蜘蛛和树皮蝎子的展览区时,动物园里所有这些阴暗角落都会让你感到一种危险的气息……当你走到阳光下,在户外活动的动物展览中,看到那世界上最重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在和饲养员玩拔河游戏时,你一定会觉得有趣而开怀大笑;鸟类展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黑头林鶪翁,只见橘黄和黑色相间的一团羽毛从高处飞落,伴随着悦耳的鸟鸣声在空中回荡,令人赏心悦目;还有澳大利亚的一种奇怪哺乳动物鸭嘴兽,在黑黝黝的池塘里快速地游来游去,寻找它们的猎食对象甲壳类动物……流连在这些看似无害而有趣的动物之间,毒蛇和蜘蛛带来的恐惧感或许已一扫而空。
但是它们真的没有危险吗?事实上,除了毒蛇和蜘蛛之外,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也会利用生物毒素这种化学武器来武装自己。
科莫多巨蜥、黑头林鶪翁和鸭嘴兽,它们也都拥有各自强大的毒液系统。
科学家们对动物毒素颇有兴趣,不仅因为这些毒性化学物质是动物用于防御的一种武器,还因为这些“生化武器”在医学领域内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科莫多巨蜥,也叫科莫多龙,是在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小岛上被发现的。
如果你想要养一种新奇的宠物,科莫多巨蜥一定不会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这种爬行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体长可以长达约3米,体重可超过135千克。
虽然科莫多巨蜥体型庞大,可它跑起来的速度绝对不慢。
它们几乎什么动物的肉都吃,包括死去的动物、其他科莫多巨蜥同类,甚至还有靠近它们的人类。
令人不解的是,科莫多巨蜥的牙齿没有其他有毒爬行动物中常见的凹槽,那么它们是如何杀死猎物的呢?过去有人认为,科莫多巨蜥口腔中的细菌导致被咬伤受害者的血液严重感染,而感染最终会杀死猎物,但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在这期间,科莫多巨蜥会一直跟在受伤动物的后面。
植物动物中的有毒物质以及预防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班级:食品112班成员:第四小组指导老师:任国平老师撰写时间:2011-12-30植物动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主要内容:1 概述2 动物部分3 植物部分对于事物,人们总希望它们是安全的。
遗憾的是,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
动植物是人类最重要的事物资源。
动植物性毒素的人类食源性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有较大的危害。
一概述动植物天然有毒物质:指动植物中存在的某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非营养性天然物质成分;或者因贮放方法不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某种有毒成分。
天然毒素:指生物本身含有的或者是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生物中存在的天然有毒物质毒成分。
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产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物含有可导致过敏反应的食物过敏原,常见是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
动物类1 河豚毒素它主要存在于鱼纲硬骨鱼亚纲豚形目的近百种河豚鱼和其他生物体内,是一种生物碱类天然毒素。
河豚鱼中毒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动物性食物中毒。
河豚毒素含量的多少因鱼的种类、部分及季节等而有差异,一般在卵巢孕育阶段,即春夏季毒性最强。
河豚鱼的有毒部分主要是卵巢和肝脏。
各部分毒性: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球>腮>皮>精囊>肌肉中毒现象:首先是最初和舌头麻痹,接着是运动神经麻痹,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之后呼吸困难,接着是低血压,可出现惊厥和心律失常。
随着意识慢慢消失,呼吸中枢完全被麻痹而停止呼吸,直至死亡。
通常发生在发病后4~6h以内死亡,最快的1.5h即死亡,最迟不超过8h。
由于河豚毒素在体内解毒排泄较快,8h末死亡者,一般可恢复。
但愈后常留下关节痛等症状。
动物的毒液
作者:肖诗白
来源:《森林与人类》2016年第09期
尖吻蝮蛇是一种排毒量较大的毒蛇,又称百步蛇,意指人类只要被尖吻蝮蛇咬伤,踏出100步便会毒发身亡。
尖吻蝮蛇全长1.2米-1.5米,大者可达2米以上。
它们的毒牙较长,性格凶猛,而且头部可大幅度旋转,攻击性极强。
当自然界的现象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去解答时,必须要依托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实,对于毒液的研究与其他领域学科并没有太多不同,人类虽然获取了各种毒液的成分数据,但其中的蛋白质成分始终让人匪夷所思。
被蝎子蜇伤,
强直性脊柱炎病痛神奇消失
在北美,一个名叫迈克尔的中年男子被“北美最毒的物种”之一——雕纹刺尾蝎蜇伤之后,这种可以致命的节肢动物却给他带来了离奇的遭遇。
迈克尔比较走运,这种蝎子在当地很多见,抗毒血清是常备的。
医生给他打了一针,几小时后就放他出院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没人能想得到。
8年来,迈克尔一直忍受着强直性脊柱炎病痛的折磨。
这是一种发生在骨骼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没人知道它的发病原因。
严重时,甚至可以把脊椎一节一节地“焊接”起来,使病人从此驼背,并且痛不可忍。
“我每天早晨后背都会疼,有时候闹得厉害,疼得我都走不了路。
”迈克尔说。
但被蝎子蜇后过了几天,疼痛居然神奇地消失了,而且直到两年后的今天,病痛基本上没复发过,早先吃的药大多数都停了。
迈克尔自己也是医生,不肯一口咬定是蝎子的毒液令自己病愈的,但他仍说:“要是又疼起来了,我会让那只蝎子再蜇我一针。
”
我一直存疑毒液会消除人类很多棘手的疾病,迈克尔的离奇遭遇可以给我们更多想象甚至实际操作的可能。
鲁塞尔氏蝰蛇,
毒液会造成永久损伤
张亮是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的研究员,对生物界毒液的痴迷由来已久。
他说:“这些从牙缝、针状尾巴、皮肤甚至内脏分泌出来的毒液就像一碗成分复杂的浓汤,那里富含有各种蛋白质、肽,以及各种长短的氨基酸链条。
它们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攻击各种其他的蛋白质目标,有的可能会攻击神经系统,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而导致瘫痪,还
有的专门破坏对方体内的部分分子。
这些精密的分子结构使得细胞和组织崩溃,使血液凝固,甚至让心脏停止跳动。
”
张亮与他的同事何明亮近年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恐怖现象:一些毒蛇的毒液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2016年6月,中国广东江门的一起案例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一名女性“蕉农”在香蕉地里工作的时候,不慎被鲁塞尔氏蝰蛇咬伤。
患者当时就出现了昏迷现象,这通常是神经毒素抑制神经系统功能的结果。
在亚洲,每年大约会有上万人死于鲁塞尔氏蝰蛇的毒液。
这种毒蛇哪怕是疯狂的毒蛇专家也要敬畏三分,就算活过来的患者也会因为毒液导致的神经组织大面积坏死而造成垂体机能减退。
鲁塞尔氏蝰蛇也叫圆斑蝰蛇,是一种生活在印度和中国南部的毒蛇。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于鲁塞尔氏蝰蛇的研究是把它划分为蝰科中的一种,其毒液成分上也是以血液循环毒素为主。
但鲁塞尔氏蝰蛇的血液循环毒素成分很特殊,会给人体造成更多恐怖的后遗症。
即使患者在治愈后也会出现反青春现象,例如:毛发脱落,智力减退,发育不良,甚至是不孕不育。
在医学上,这种现象目前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来应对——注射激素替代剂。
对于很多具有血液毒素的毒蛇来说,它们的毒液性质具备很多的摧毁功能,会融化掉伤口周围的组织,让人的脏器坏死而导致死亡。
何明亮调查过被尖吻蝮蛇咬伤的患者,除了伤口周围的肌肉组织被融化,患者康复后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症状。
但鲁塞尔氏蝰蛇的毒液怎么会造成身体内重要机能的永久性损伤呢?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推测这个问题。
第一是食物链导致,第二是受到环境变化的刺激,第三是生物本身的遗传和进化的结果。
食用毒物的毒蛇,
毒性远高于同属物种
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的毒液大国,这里甚至随处都可以见到有毒的生物。
如蝎子、狼蛛、蜈蚣、水母和各种毒蛇。
越南人有这样一种危险的行径:他们认为毒液虽然危险,但却是一种难得的药物。
他们会把孟加拉眼镜蛇的毒液放在自己酿制的白酒里,在保证口腔和消化道无破损的情况下吞下这些混合物。
越南河内就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癖好,据说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避免癌症发病的几率。
这听上去并没有任何的科学理论作为依托,但东南亚地区很多地方依然保持着这种我们认为是很危险的习俗。
因此,如果作为一名有神论的生物学家,这种现象也许还是能够说明某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在毒蛇的圈子里,喜欢食用其他毒物的毒蛇其毒性要远远高于其他同科或同属物种。
就拿竹叶青和尖吻蝮蛇来说,它们生活的海拔、生境都非常类似,都是以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物。
我曾经被竹叶青的血液循环毒素攻击过,虽然肿胀得很厉害,但并没有出现组织消化或坏死的现象。
而尖吻蝮蛇却比竹叶青的食谱中多了一项,那就是有毒的蟾蜍。
张亮曾经饲养过尖吻蝮蛇,主要用实验小白鼠作为饲料。
根据他的观察,尖吻蝮蛇在经过长时间实验小鼠的喂养后,毒液的毒性成分开始明显退化。
当蛇在进攻野生老鼠后,野生老鼠存活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有意思的是,如果偶尔给尖吻蝮蛇喂上一只野生蟾蜍,蛇的状态会很快恢复如初。
这种状态是指精神状态和毒液状态。
何明亮推测,有些动物对蛇来说就像是富含高营养的毒品,进食这种食物后不但精力充沛,而且也可以使自身的毒液储备增加,甚至变强。
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蛇类专家曾在野外观察到,鲁塞尔氏蝰蛇在幼年时主要的食物包括各种有一定毒性的节肢动物,比如球形蜘蛛等。
与其他蝰蛇不同,鲁塞尔氏蝰蛇在成年后才回归到以鼠类作为主要食物。
就拿台湾毒性最强的银环蛇来说,它的食谱中甚至包括了幼年的尖吻蝮蛇。
自然进化
使毒液成分变得更复杂
我们不能将毒液的强弱或改变只归结到食物链中,况且人类只是通过这类现象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假设,而把客观环境忽略掉。
鲁塞尔氏蝰蛇是东南亚造成死亡案例最多的物种,尤其是在印度和斯里兰卡。
广东江门的案例出现后,我们也特意采访了马来西亚的毒液专家安德鲁。
他在泰国进行第一次鲁塞尔氏蝰蛇毒液采样时发现,泰国和印度的鲁塞尔氏蝰蛇都进化出了神经毒素,而且泰国品种所占据的神经毒液成分比重最多,且成分也非常复杂。
中国南部的品种确实具有神经毒素成分,但没有泰国和印度的比重多。
这完全可能是环境所带来的进化,这样可以更快速地杀死猎物或是入侵者。
人口数量的增加,让野外捕猎变得更加复杂,鲁塞尔氏蝰蛇又是以平原环境为依托生存的毒蛇,因此少不了与人类狭路相逢,这就是环境可能对它造成的影响。
还有就是毒蛇自身的进化,更准确地说是自然层面上的进化。
虽然这些毒性物质的进化时间在1亿年以上,其间不断发生细微调整,但它们的分子构架存在于世的时间还要长得多。
大自然只是利用了有毒生物体内的一些关键分子——血液、脑、消化道等,并加以改造。
原料到处都有,可用来辅助它们猎食或自保。
“大自然借用已有的分子构架是有道理的”,安德鲁说,“要想制成一种摧毁神经系统的毒素,最高效的办法就是从大脑中寻找一个已然参与神经系统运作的模板,稍加修改就可完工——一种新毒素就这样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