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米袋变变变》
- 格式:docx
- 大小:12.58 KB
- 文档页数:3
《米袋变变变》小班体育教案: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注:本篇内容为,仅供参考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学会基本的运动技能——跳跃。
2.通过练习体现动作连贯性和节奏感的重要性,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性。
3.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心,鼓励孩子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努力拼搏。
二、教学重点1.让孩子熟练掌握跳跃运动技能。
2.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习惯。
3.通过教育和练习,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动作连贯性的重要性,理解动作之间的关联。
四、教学准备1.准备米袋、几个小障碍、花草(或小球)等器材。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备好教案、游戏规则等。
3.安排好场地,保证孩子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本次课的主题,这里可以利用简单的音乐、舞蹈或者小游戏为导入。
本次课目的是让孩子熟练掌握跳跃运动技能,并且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在跳跃运动中,动作流畅、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训练达到这一目的。
2.整体训练再开始训练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放音乐或者讲述跳跃的动作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训练当中。
我们可以通过小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课程教学。
在这个游戏中,每个孩子都会拿着一个米袋和一个小障碍,游戏中会有老师或者其他子发出口令,让孩子们跳过障碍物,然后回到原地,一旦听到老师发出口令就需要重新开始跳跃,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使用米袋辅助跳跃。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不仅需要跳跃技巧,还需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速度,这将有助于跳跃技巧的提高和动作能力的培养。
3.分组训练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训练。
每个小组都可以先进行热身运动和简单的筋骨拉伸,让身体充分准备好跳跃运动。
我们可以在场地上铺上一些小花草或者小球,让孩子们分组跳过去。
在跳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发出口令,让孩子们改变跳跃方式,或者在跳的路途中增加一些障碍物,以此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好地练习跳跃技巧和动作协调性。
《米袋变变变》小班体育教案:运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运动促
进幼儿身心发展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运动活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身体技能,并培养其协调性、反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促进其身心发展。
二、教学准备:
1.播放《米袋变变变》的视频
2.米袋、布袋、拳头、足球、篮球等。
3.小蛇跑、冰上滑、扭秧歌等游戏道具。
三、教学步骤:
1.热身操
让孩子们伸展身体,动一动四肢,掌握一些基本的身体技能,为接下来的运动活动做准备。
2.米袋变变变
播放《米袋变变变》的视频,让孩子们看看米袋的变化,然后给每个孩子分发一个米袋,让他们自己感受米袋的重量和形态,然后让
他们依次将米袋换成布袋、拳头、足球、篮球等,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
3.小蛇跑
让孩子们把身体变成一条小蛇,爬过障碍物,培养他们反应能力和协调性。
4.冰上滑
让孩子们穿上滑板鞋,模拟在冰上滑行,体验冰上滑行带来的快感,提高他们的平衡和反应能力。
5.扭秧歌
让孩子们手拉手,跳起传统的扭秧歌舞蹈,增进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和同伴一起进行运动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将运动活动贯穿于教学中,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米袋变变变》小班体育教案:体育活动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体育活动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灌输,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体育活动和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这既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
本文就以《米袋变变变》为例,探讨体育活动和幼儿园教育的结合。
一、教具准备《米袋变变变》是一种运用小球和大米袋,结合不同动作将大米袋传递给队友的体育活动。
准备工作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大米袋和场地。
二、体育活动1.准备动作:将队员分为两个团队,每个团队站成一排,将一袋大米由前排传递到后排,后排需要用手助力把大米袋传递回前排。
2.球类配合:每个团队站在一起,队长手捧足球,向队员喊指令,其他队员听到指令后向队长投掷球,每个队员只能投掷一次,队长需要接到球后,才能继续喊出下一次指令。
指令如下:A 组:左、右、前、后;B组:上、下、左、右。
两组指令交替喊出,每次指令喊完后,队员们需要快速地调整队形,以便接下来的动作。
3.传递大米袋:滚滚传大米袋,将队员分成两排,一排排列在起点,一排排列在终点;每个队员手里捧着一个球;第一个队员手里握着一个大米袋,通过踢球的方式,将大米袋传到队尾,然后第一个队员变成了最后一个队员,继续传递大米袋,最后将大米袋传至终点。
4.比赛模式:将两个团队分别编号为A和B,A组队长掷出一颗球,以掷球位置为基础,球所在的区域为A队进攻区域,而没有球的A队员为防守队员。
B队和A队规则相同。
A队员之间可以传递球,但防守队员能够防守。
三、教育意义1.锻炼身体:《米袋变变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增加他们的运动量,让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运动的乐趣。
2.发展团队精神:这种组队进行的体育活动适合幼儿学龄前期的教育,通过比赛模式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合作与团队精神,感受到团队成功的喜悦和每个人的重要性。
3.促进认知与语言能力: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幼儿不仅可以建立“大”、“小”、“前”、“后”等方位概念,还可以通过活动中的交流和指挥来增强语言表达和接受的能力,从而促进了认知和语言发展。
小班体育课教案详案《米袋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米袋变变变的规则和要求。
2. 技能目标:掌握抓拿、投掷和接球等基本动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米袋变变变的规则和要求。
2. 掌握正确的抓拿、投掷和接球动作技能。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操纵绳索等,以准备身体。
2. 游戏介绍(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米袋变变变》的规则和要求。
每个小组有一个米袋,每组选一名学生担任米袋的持有者。
教师将投掷一个球给持有者,持有者需要将球传递给队友,然后队友再传递给下一个队友,直到最后一个队友将球传递给持有者。
如果传递过程中球掉落,持有者需要从头开始。
时间到后,传递最迅速的小组获胜。
3. 技术训练(10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抓拿、投掷和接球等动作技能,并纠正学生的动作。
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不断纠正和完善动作。
4. 游戏实施(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米袋。
教师倒计时开始游戏,学生按照规则进行传递,最终看哪个小组传递最快。
5. 游戏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动作技能,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6. 收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体,并感受运动带来的愉悦。
四、教学反思:通过《米袋变变变》游戏的实施,学生可以充分锻炼抓拿、投掷和接球等动作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同时,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学生纠正动作,并且在游戏结束后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肯定,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小班体育课教案详案《米袋变变变》一、课程背景小班体育课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其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而设计的课程。
本次教案的课程主题为《米袋变变变》,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其动作协调能力和动作精准性。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感,提高其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2.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幼儿间的相互信任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米袋:每位幼儿准备一个米袋,可使用颜色不同的织布袋。
•丝带:一根长丝带。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时间:5分钟- 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踏步、扭转腰部等,以准备身体。
2. 介绍游戏规则时间:5分钟 - 将米袋随机放在教室的角落里。
- 解释游戏规则:幼儿们每人都拿一个米袋,在音乐响起的时候,他们需要快速找到并捡起自己的米袋,然后跳到指定的地点。
- 强调安全:在跳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其他幼儿并且不要摔倒。
3. 执行游戏时间:10分钟 - 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让幼儿跳舞。
- 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们开始找自己的米袋并捡起来,然后跳到教师指定的地方。
- 每次游戏后,教师可以更换米袋的位置,增加游戏的难度和乐趣。
4. 结束活动时间:5分钟 - 停止音乐,让幼儿停止活动。
- 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静静坐下,深呼吸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体育课的活动,幼儿们能够锻炼身体,并在游戏中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这些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扩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们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进行以下扩展活动:- 在户外进行类似的游戏,并引导幼儿尝试多种不同的动作和技巧。
- 设置不同的障碍物或道具,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
- 将小组进行比赛,鼓励幼儿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提高团队意识。
小班体育教案米袋变变变以及反思教案标题:小班体育教案-米袋变变变以及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基本的协调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2. 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
教学准备:1. 米袋(每个学生一只)。
2. 活动场地。
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介绍米袋变变变活动的目的和规则。
2. 向学生展示如何将米袋放在头上、肩膀、背后、腰部等不同的位置,并解释每种位置对身体的挑战。
3. 强调学生在活动中需要保持平衡和稳定。
活动一:米袋传递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
2. 第一个学生将米袋放在头上,然后将米袋传递给下一个学生。
3. 最后一个学生将米袋传递给教师,小组完成一轮传递后,换下一组进行。
活动二:米袋跳跃1. 学生将米袋放在背后。
2.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跳跃起来,尽量保持米袋不掉落。
3. 在音乐停止时,学生停止跳跃并保持平衡。
活动三:米袋接力赛1. 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每个队伍站成一列。
2. 第一个学生将米袋放在头上,然后跑到队伍另一端,将米袋传递给下一个学生。
3. 完成传递后,学生返回队伍并传递给下一个学生,直到所有学生完成。
反思:1.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和支持。
2.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平衡和身体控制能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活动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4.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扩展活动:1. 尝试其他变化的米袋活动,如米袋拔河、米袋足球等。
2. 引入不同的障碍物和挑战,如在赛跑中跳过障碍物时保持米袋稳定。
3.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米袋活动,并与同学分享。
教案撰写的重点是确保活动的目标与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相适应,同时提供足够的挑战和乐趣。
在反思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支持。
《米袋变变变》小班体育教案:如何教育孩子爱运动如何教育孩子爱运动随着孩子越来越依赖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他们的运动量逐渐减少,越来越少的孩子喜欢运动。
这不仅会带来肥胖和健康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
因此,如何在小学幼儿园阶段教育孩子爱运动,成为了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小班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来教育孩子爱运动。
这里介绍一种非常适合小班体育教学的游戏——《米袋变变变》。
第一部分:游戏介绍游戏名称:《米袋变变变》适用年龄:3-6岁儿童游戏材料:米袋、小球、小袋子、水杯游戏规则:1.成年人拿着米袋站在场地中央,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地上;2.成年人把米袋放在地上,放好后说出一个数字(比如10);3.安排孩子们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从米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小球,然后放到自己的小袋子中;4.孩子拿球的时候,必须采用特殊的动作,比如舞蹈动作、送礼物动作等;5.孩子拿完球之后,必须要互相问好;6.完成之后,孩子们要将自己的小袋子放回到米袋中,然后再次坐回原位;7.成年人将刚才说的数字减去一半(比如10/2=5),并且选一个孩子来喝水,并让其他孩子帮他数数(比如“六七八九十”)。
8.游戏接着继续,直到彻底清空米袋。
第二部分:游戏分析1.增强孩子的协作能力这个游戏需要所有孩子协力完成,并且孩子们之间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完成任务。
孩子们需要一起完成收集球、数球、拿水等任务,通过这个过程增加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协作能力。
2.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这个游戏也需要孩子们之间的竞争。
孩子们需要尽快完成任务,比分高的孩子会获得一些奖励,比分低的则需要做一些惩罚。
这种竞争不是为了打压孩子,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自信,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认真思考如何改进。
3.增加孩子的体育兴趣孩子们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可以感受到体育的快乐。
孩子们收集球的时候需要采用特殊的动作,同时也需要互相问好,这样可以增加孩子之间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
《米袋变变变》小班体育教案:以游戏的形式锻炼孩子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认识到运动的好处并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2.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提升体能;3.提高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和协同能力;4.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身体热身运动;2.米袋变游戏。
三、教学重点1.游戏规则的介绍;2.游戏执行的简单性。
四、教学步骤1.身体热身运动(1)教练告诉学生们先进行身体的热身,所选热身动作能够让孩子们的关节能够得到充分的拉伸;(2)轻微闪腰,背部前后伸展,肩部收缩,等动作来让身体刺激不同部位。
2.米袋变游戏(1)孩子们将放置在场地某一处的多个米袋一码数的编号;(2)教练贴上一张有编号的标签贴纸,让孩子们知道每个编号所代表的意义;(3)一开始,所有的格子都是关闭的,在一分钟时间内,学生必须尽可能多地打开相应的格子;(4)当教练哨响或时间到后,学生必须立即跑向有面包的格子抢夺持有米袋的学生所持的米袋;(5)在开始抢夺之前,教练必须告诉孩子他们需要抢夺的米袋的数量;(6)抢夺者不能将袋子的编号换给其他人,并在教练倒数计时结束时将其归还;(7)每位学生下面的袋子中最多可以放3个鸭蛋;(8)节目以拥有最多米袋和最少鸭蛋为胜出条件。
五、教学评估在游戏结束后,教练会评价俩表现最好的孩子,评价名字写在板上供其他学生学习,教练还会点评每个小组的表现,教授孩子们怎么正确地完成游戏。
六、教学小结米袋变变变小班体育教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游戏的形式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同时增强孩子的体能和协同能力。
通过米袋变游戏,学生能够快乐的训练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运动知识。
小班体育课教案详案《米袋变变变》 (3) 小班体育课教案详案《米袋变变变》 (3)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认识米袋变变变游戏的规则和要领。
2. 提高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4. 锻炼学生的平衡和跳跃能力。
教学重点:1. 熟悉米袋变变变游戏的规则和要领。
2. 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米袋。
2. 操场或者室内足够大的空间。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体育课活动,说明游戏规则和要领。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Step 2:学习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操场的一边。
2. 每个小组将米袋放在眼前,等待指令。
3. 教师站在操场的中间,发出指令。
4. 每次指令后,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动作,如“左脚跳”、“右脚跳”、“双脚跳”等。
5. 每个指令结束后,学生必须将米袋放在头顶上。
6. 持续进行指令,直到剩下最后一个小组。
Step 3:总结复习(5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复习,问学生游戏的规则和要领,以及游戏中出现的不同动作。
Step 4:拓展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更难的游戏要求,如增加指令的速度、增加动作的复杂性等,以刺激学生的兴趣,并挑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米袋变变变游戏中培养了协作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Step 6:作业布置没有作业布置。
小班体育课教案详案《米袋变变变》 (3)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认识和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
2. 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跳绳的基本动作。
2. 合理运用跳绳进行变化动作。
教学准备:1. 米袋。
2. 跳绳。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活动起来,热身运动,做一些伸展运动,准备开始体育课。
小班体育课教案详案《米袋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认识肢体,提高肢体协调性。
2.锻炼大腿肌肉力量,增强身体柔韧性。
3.学习使用米袋进行运动,提高技能水平。
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5.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运动名称:米袋变变变1.将小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6人,依次排成一列。
2.每组第一位学生手中拿一个米袋,两脚背靠背,当背后同学说出“起点”时,第一位学生向后跳一步,将米袋抛给第二位学生;3.第二位学生接住米袋后,同样向后跳一步,将米袋抛给第三位学生,以此类推。
4.每个学生均需完成自己组内的一次“米袋变变变”。
5.每一个学生完成任务后,整个组完成一次变换位置,即向后移动一步,直到完成整个过程。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教学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米袋、标记的起点和终点。
2.教师组织小班学生进行体能热身活动:双臂抬起、拨弦、摆摆臂、慢跑、深呼吸等。
步骤二:教学过程1.将小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6人,依次排成一列。
2.每组第一位学生手中拿一个米袋,两脚背靠背,当背后同学说出“起点”时,第一位学生向后跳一步,将米袋抛给第二位学生;3.第二位学生接住米袋后,同样向后跳一步,将米袋抛给第三位学生,以此类推。
4.每个学生均需完成自己组内的一次“米袋变变变”。
5.每一个学生完成任务后,整个组完成一次变换位置,即向后移动一步,直到完成整个过程。
步骤三:教学结束1.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米袋变变变”进行反思,加深对此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2.教师在更换项目前,告诉学生该运动的注意事项和细节。
3.教师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提高自我身体素质。
四、教学难点解决1.针对小班学生年龄偏小,身体协调能力较差,需要多次反复操作,学生需要耐心实践,教师需要逐步帮助学生掌握“米袋变变变”。
2.学生在操作中需要十分注意自身安全和其他同学的安全,教师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米袋不能打人,不能往自己以外抛袋子等等。
五、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操作来加强学生的体验性,提高学生对技能的理解认知。
幼儿园小班教案《米袋变变变》
小班教案《米袋变变变》适用于小班的体育主题教学
活动当中,让幼儿练习走、跑、跳、爬的动作技能,重点
练习套袋学袋鼠跳,探索米袋的多种玩法,运用米袋快乐
地游戏,体验情境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米
袋变变变》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探索米袋的多种玩法,运用米袋快乐地游戏。
2、练习走、跑、跳、爬的动作技能,重点练习套袋学
袋鼠跳。
3、体验情境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
动的乐趣。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米袋人手一个、皮球若干(幼儿人数的两倍)、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宝宝们,来来来。
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出去玩米袋,走,背上米袋出发吧!
【突然雷声响,下雨了(快走);雨下大了(快跑);雨变
小了(慢跑);雨停了(停止走跑)】。
哇,刚才好大的雨,把我们身上都淋湿了,来甩甩袋,把它晾一会。
甩甩头上的雨水(做头部运动),手上的,脚
上的(做四肢运动),还有身上的(做全身运动)。
(分析:活动开始我用雷声、下雨了的情境导入,引导
幼儿快速想象把米袋当作伞,练习快走、快跑、慢走及雨
停后进入热身运动,在这一环节即进行了热身,又能将孩
子带入玩米袋的活动中,产生玩米袋的兴趣。
)
二、探索米袋,感受米袋的多种变化
1、探索米袋的多种变化
宝宝们,刚才你们和妈妈把米袋变成了小伞,为我们
挡雨。
想一想,它还可以怎样变?怎样玩?自己试一试。
(分析: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米袋的变化,老师及时观察
指导,请发现新变化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肯定、
支持他们的想法,并让大家来模仿米袋的变化。
在这个探
索环节,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索体验,引导幼儿别出心
裁地玩、互助合作地玩,让幼儿玩出趣味,玩出智慧。
)
2、感受布袋的“一物多玩”
妈妈也来变变变,变成小球抛一抛,接住;变成地毯爬
一爬;变成蹦蹦床跳一跳;变成瘦子(米袋对折),跳过去跳
过来;瘦子越来越瘦(米袋再对折),变成小桥走一走;小桥
太短了;连起来变一变,变成长长的桥。
变成袋鼠跳一跳。
重点讲授“袋鼠跳”要领:两脚并拢伸到袋底,手往
上用力拉紧口袋,跳时脚尖着地很轻巧。
(分析:在跳跃时幼儿动作规范,由易到难,如:先让
幼儿穿好跳袋随意跳,增加障碍物加深难度,从活动中可
以看出孩子的合作能力、协同动作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同
时也能看出孩子们各个洋溢着合作成功后的喜悦。
)
三、游戏:《袋鼠运球》
幼儿用米袋装上妈妈准备的礼物(球),快快乐乐运回家。
回家途中,教师用儿歌小结本次活动米袋的玩法。
米
袋米袋真神奇,变成小伞来避雨,变成蹦床跳跳跳,变成
小桥走一走,变成袋鼠跳呀跳。
米袋米袋真好玩,装好礼
物回家喔!
(分析:针对孩子们爱用米袋袋装东西这一天性,我设
计了送礼物—运球,这一环节,让孩子们高兴的把球装进
口袋,在这一活动中我以巧妙的言语对幼儿进行游戏行为
的启发,使幼儿实现他们的游戏愿望。
再加上有老师的鼓
励也完成了动作。
孩子们充满激情,完全没有疲惫的意思,这次活动满足了孩子喜欢刺激的欲望,增强了勇气与自信心。
)
四、放松整理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累了吧,我们一起来放松吧!
听音乐《彩虹的约定》,幼儿跟随教师做放松动作。
(分析:最后环节的梳理,既为今天的活动做一个简短的小结,也在优美的音乐中放松了身体。
)
小百科:大米原产于中国与印度,我国食用大米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七千多年前长江流域就有种植水稻并食用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