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
- 格式:pptx
- 大小:16.85 MB
- 文档页数:19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本解析】《秋天的雨》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抓住了秋天特有的景物变化,写出了秋天的美丽、丰收与欢乐,给予读者形、声、色、味多层次的审美愉悦,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
内容上,从秋雨开始,又以秋雨结束,完整而有序。
构段上,第2、3、4自然段分别由一个总起句领起,接着进行分述。
第2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第3自然段写了秋雨带来的香味,第4自然段写出了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形,这样分别描写秋天的特点,层次分明。
课文语言生动优美,比如,“五彩缤纷”不仅写出了秋天的颜色多,还通过“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等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体现出了色彩的绚丽丰富。
【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通过抓关键笔画等方式书写2个字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好。
(重点)3.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对话秋天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三片树叶,有哪位同学认识这是什么树叶?(银杏叶)这金黄的银杏叶告诉我们什么季节来了?(秋天)是呀,秋天不仅给我们带来了金黄的银杏叶,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秋天的雨》。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秋天的雨)二、初读课文,突破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生字和带拼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课前预习:小老师带读词语,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去掉拼音全班再读词语。
学习多音字“扇”,组词记忆、句子朗读记忆(课文中的句子和生活中的句子)4.通读全文。
字词回到课文中,进行课文自读,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三、提炼内容,把握文脉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预设:学生可以用文中的第一个句子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类文阅读-6 秋天的雨秋雨张爱玲雨,像银灰色粘(nián zhān)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bāo bō)落的白粉。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báo bó)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橘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xuè xiě)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虾蟆(má mò),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粘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选自《视野》 2018年第24期)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拼音画掉。
2.在秋雨的笼罩下,主要的感觉是()。
A.暗沉B.沉闷C.忧郁3.“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这里的“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愉快的生气”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4.文中描绘色彩的词语有哪些?试把它们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