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46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的的起源与发展18世纪,法国的“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第一次把风险的管理列为企业管理的严重职能。
美国是最先开始进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国家。
一战以后,美国开始研究风险的负担、除去和转嫁方法。
并在企业中建立有关组织机构,对风险管理进行交流和技术研究。
二战以后,人类大量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风险。
这种威胁促使风险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
风险管理正式形成是20世纪60年代。
1953年8月3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装置失火,造成5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这场灾难震动了美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成为风险管理科学发展的契机。
一方面,美国各研究机构加强了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中企业纷纷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及风险经理职务。
到了60年代,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管理科学,首先在美国正式形成。
7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法国有关学者围绕经营管理中偶发风险的控制问题和资产保全问题,研究讨论经营管理型和保险管理型风险管理理论,并取得进展。
德国经营学者提出风险管理的主要手|考试大|段是:风险的限制、分散、补偿、分割、防止、阻断、抵消等,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加以灵活运用。
近十几年来,人们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运用系统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以减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项目管理者必须树立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要在各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用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全过程、全部风险、全方位、全部门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风险管理的概念所谓风险管理是识别、度量项目风险,制定、选择和管理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统统的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有同样的特性。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建筑业的施工生产由于露天及高处作业多、现场交叉作业环节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生产工艺和方法多样、施工条件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场内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增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建筑业的伤亡人数在我国生产性行业中列居第二位,仅次于煤炭行业。
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国家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析若要了解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准确情况和确切的根源,尚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1.高处坠落事故分析高处坠落事故依据坠落地点的不同可分为九种:脚手架上坠落;临边洞口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屋面作业坠落;梯子作业坠落;石棉瓦等轻型局面坠落;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登高过程中坠落;其他高处作业坠落。
仅以脚手架上坠落为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发生从脚手架上坠落事故中人的原因为:在脚手架上打闹、休息;探身或悬空作业时身体探出过大;在脚手架巨用力过猛,踩破脚手板;脚踩探头板;酒后高处作业和不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等。
涉及到物的原因有:扣件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无安全带、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或安全网存在质量缺陷,或在扣系时没有符合相应规定等等。
涉及到管理的原因是:脚手板堆物超重,脚手板未铺满;脚手架的设计有问题;安全管理部门未按照规定配发安全防护用;安全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及时发现排除隐患等。
涉及到环境的因素有:雨雪天导致脚手板湿滑;大风使人员站立不稳;突发而来的地震等自然灾害。
2.机械伤害事故分析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上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人的原因包括:操作人员没有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工具,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不当;操作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过度紧张,导致错误操作、错误动作;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有侥幸的心理,违章操作等。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目录1.内容概括................................................2 1.1 风险管理的概念.........................................2 1.2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31.3 风险管理的原则.........................................42.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识别....................................5 2.1 风险识别的方法.........................................6 2.2 风险识别的流程.........................................72.3 常见风险类型...........................................83.风险评估...............................................10 3.1 风险评估的方法........................................11 3.2 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123.3 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124.风险应对策略...........................................14 4.1 风险规避..............................................14 4.2 风险减轻..............................................15 4.3 风险转移..............................................164.4 风险接受..............................................185.风险监控与沟通.........................................195.1 风险监控的方法........................................205.2 风险监控的流程........................................215.3 风险沟通与信息管理....................................236.风险管理实施...........................................246.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56.2 风险管理职责分配......................................266.3 风险管理流程优化......................................267.风险管理案例...........................................277.1 案例一................................................287.2 案例二................................................291. 内容概括本文档旨在全面阐述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通过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常见风险类型及其影响的分析,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一套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第一模块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一、风险及工程风险基本知识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意味着生存就可能会面临灾祸。
提醒我们要有风险意识,要对世间的事物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常言道:“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风险会带来灾难,风险与机会并存”。
说明风险的客观性和存在的普遍性。
同时揭示了风险的灾难性,事物要发展,必须能够面对失败的威胁。
(一)风险的概念风险源于法文的rispue,17世纪中叶被引入到英文risk。
关于风险的定义很多,最基本的表达是: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则风险越大,强调结果的差异性。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不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认为风险是不期望发生事件的客观不确定性。
它具有消极的不良后果,它的发生具有潜在的可能性。
(二)风险的要素一般来说,风险具备下列要素: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概率(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后果);原因。
风险原因:事件发生并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是由不确定活动或事件造成的。
不确定是由信息的完备与否决定的。
从理论上讲,风险信息的不完备性可以通过各种努力加以完善,却无法通过主观努力消除。
其原因有二:一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局限性;二是信息本身的滞后性。
(三)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其定义为: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为了把工程项目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数量化界限,有必要引进下列两个基本概念。
1.工程项目风险率按照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其风险率就是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概率,用P表示。
r2.工程项目风险量R是衡量工程项目风险性大小的一个参数,可将其定义为:R=f(Pr,q)式中:q为风险事件发生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即损失值。
(四)工程项目风险特征工程项目风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工程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风险的可变性;工程项目风险的相对性(风险主体是相对的、风险大小是相对的);工程项目风险的阶段性(潜在风险阶段、风险发生阶段、形成后果阶段)。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提高项目效益、降低项目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原则1. 概念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识别: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
(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或定性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4)风险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原则(1)预防为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提前识别和评估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综合治理:从项目组织、技术、经济、法律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应对风险。
(3)动态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4)全员参与: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全体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1. 风险识别方法(1)专家调查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
(2)头脑风暴法: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可能出现的风险。
(3)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识别相关风险。
2. 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分析法: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第1篇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授课对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授课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和程序。
2. 掌握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工程项目风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风险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过程,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将项目视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上考虑风险因素。
(2)预防为主原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视风险预防,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动态管理原则: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4)责任到人原则:明确项目风险管理责任,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程序(1)风险识别: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
(2)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风险应对: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4)风险监控:跟踪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第二部分:工程项目风险识别1. 风险识别的方法(1)专家调查法:邀请相关专家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
(2)头脑风暴法:组织团队成员进行风险讨论,提出潜在风险。
(3)SWOT分析法:分析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4)故障树分析法:分析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
2. 常见工程项目风险(1)技术风险:技术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风险。
(2)经济风险:项目投资、融资、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风险。
(3)组织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合作伙伴、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风险。
(4)环境风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风险。
第三部分:工程项目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2)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2. 风险评估的步骤(1)确定评估指标: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