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3-比热容-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00.80 KB
- 文档页数:8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1.3比热容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年,两名俄裔科学家发现纳米材料石墨烯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问题,解决散热问题是利用石墨烯的A. 导热性好B. 熔点高C. 硬度大D. 密度小2. 在研究物体吸收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有:()千克的铜块;()千克的铝块;()千克的铜块;()千克的铅块。
应选用的材料是A. ()与()B. ()与()C. ()与()D. ()与()3.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从加热至沸腾需吸收的热量是A. B. C. D.4. 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A. 温度B. 热量C. 内能D. 比热容5. 中国科技馆中有关于冰箱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对比试验,如图:有三个温度相同且高于室温的恒温热源,分别被三个保温箱包裹。
这三个保温箱的形状、结构相同,但由不同材料组成。
经过一段时间后,测量外面包裹材料的温度,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三元乙丙橡胶三种材料,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
A. 聚氨酯发泡材料B. 发泡C. 三元乙丙橡胶D. 无法比较6.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
若在任何相同的加热时间内,水和液体吸收的热量均相同,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A. B.C. D.7. 炎热的盛夏,游泳是非常惬意的事.到海边游泳时,同样是艳阳高照,人站在水中会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砂土上时却感到烫脚,根据上述现象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 为什么人站在水中感觉凉爽,走在沙土上感到烫脚?B. 水与沙土的温度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C. 物体温度变化与吸热多少有什么关系?D. 物体温度变化与物质种类有什么关系?8. 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变成冰后,比热容不变B. 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D.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发动机的冷却剂9.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
初三物理比热容课堂练习题答案第一题:物体A的质量为0.5kg,比热容为500J/kg℃,物体B的质量为1kg,比热容为400J/kg℃。
两个物体受热后温度分别升高了10℃,求两个物体受到的热量。
解答:根据热量公式:Q = mcΔT,其中Q为热量,m为物体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物体A受到的热量:Q_A = m_Ac_AΔT_A = 0.5kg × 500J/kg℃ × 10℃= 2500J物体B受到的热量:Q_B = m_Bc_BΔT_B = 1kg × 400J/kg℃ × 10℃= 4000J答案:物体A受到的热量为2500J,物体B受到的热量为4000J。
第二题:某热水器加热1500g水,使其温度升高20℃,热水器的加热功率为1800W,求热水器加热水所需的时间。
解答:根据功率公式:P = Q/t,其中P为功率,Q为热量,t为时间。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cΔT,其中m为物体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所以热水器加热水所需的时间:t = Q/P = mcΔT/P已知m = 1500g = 1.5kg,ΔT = 20℃ = 20K,P = 1800W代入计算得:t = 1.5kg × c × 20K / 1800W答案中c为比热容,由于题目未给出比热容的数值,无法具体计算出时间。
第三题:物体X的质量为200g,比热容为1000J/kg℃,物体Y的质量为300g,比热容为800J/kg℃。
开始时,X的温度为80℃,Y的温度为20℃。
现将X和Y放入一个绝热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物体达到了热平衡,在绝热容器内的最终温度为70℃,求这段时间所经过的时间。
解答:在热平衡状态下,两个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根据热量公式:Q = mcΔT,其中Q为热量,m为物体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设经过时间t后,物体X的温度为T℃。
初三物理比热容测试题及答案《比热容》测试题一、填空题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_________;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小的吸收热量少.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的快些_______________;(2)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_______;(3)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c甲_________c乙.(填“”“=”或“”)5.一个物体由于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决定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质量是100 g的铝块,升高30 ℃需要吸收_____ J的热量,降低30 ℃放出_______ J的热量.6.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二、选择题7.小明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暖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暖胸背,他设计的原理是A.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C.水资源比较丰富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适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9.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A.5∶3B.3∶5C.15∶4D.4∶1510.根据表1和表2的资料,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表1 几种晶体的熔点晶体熔点(℃)固态酒精 -117固态水银 -39冰 0表2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容(J/kg℃)水 4.2103冰 2.1103沙石 0.92103A.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差异较大,而沙漠地区昼夜气温差异不大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89.2 ℃,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汽车发动机里常用水来帮助散热D.水达到0 ℃就会结冰三、简答与计算题11.现有某种液体60 kg,温度从18 ℃升高到28 ℃时,吸收了2.52106 J 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这种液体是什么物质?12.夏日,半天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的晒水箱受到的太阳光的辐射热可达1.05107 J,如果这些热量被箱内质量为50 kg的水吸收,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多少?★13.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水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 ℃左右,而冬天气温将比原来升高2 ℃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比热容》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越多质量比热容2.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大3.煤油的温度升高快水需要的时间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4.5.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2.64103 2.641036.3∶1二、7.B 8.A 9.B 10.C三、11.4.2103 J/(kg℃) 水12.50℃13.水电站建成后,库区水量大大增加,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沙石的大,夏天当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比干泥土、沙石的低,所以库区气温比原来有所下降;冬天当水和干泥土、沙石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低的温度比干泥土、沙石的少,所以库区温度比原来有所升高.。
初三物理比热容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热水器内装有l00kg的水,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已知C水=4.2×103J/(kg.℃)]A.2.1×106J B.2.1×107J C.8.4×106J D.8.4×107J【答案】B【解析】水的质量是100kg,水上升的温度是50℃,根据物质吸热的公式,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考点】比热容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0ml水比200ml水的比热容大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D.热水变凉后其比热容变小【答案】C【解析】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A选项说法不正确;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热值不同,B选项说法不正确;由比热容定义式知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C选项说法正确,选填C;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D 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比热容概念理解,热值概念。
3.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可以使kg的水从20℃加热至60℃.[q煤气(kg•℃)].【答案】热值、2500【解析】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热值大。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一、单项选择题1.盐城被誉为〝西方湿地之都〞,湿地能较好地调理气候,是由于水的〔〕A. 密度大B. 比热容大C. 活动性大D. 热值大2.两个相反的容器区分装了质量相反的两种液体,用两相反热源区分加热,不计热损失,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下图,依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假设降低相反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C.加热时间相反,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反,甲液体温度降低比乙液体温度降低得多3.用两个相反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据此判别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A. 0.84×105JB. 1.2×105JC. 2.52×105JD. 条件缺乏,不能计算4.水的比热容较大,以下做法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A.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B.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C.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理周围的气温D. 供暖系统运用热水循环供暖5.如下图,是同窗们探求〝物质吸热才干〞的实验装置.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该实验需求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天平和停表B. 该实验中改动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C. 该实验中用加热时间来表示吸热多少,同时经过温度变化量的大小来判别物质吸热才干D. 该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从上到下为好,可以使操作复杂6.沿海地域同沙漠地域相比、昼夜温差小,其主要缘由是〔〕A. 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 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C. 水的热量比沙石的热量大D. 水的内能比沙石的内能大7.〝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域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清楚.其主要缘由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 热量B. 密度C. 比热容D. 内能8.小明学习做饭的进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可以支持她这一猜想的理想是〔〕A. 油比水难蒸发B. 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C. 油能漂在水面上D. 异样状况下,水升温比油慢9.甲物体的比热容大于乙物体的比热容,假定〔〕A. 甲、乙质量相等,那么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B. 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那么乙降低的温度一定多C. 甲、乙质量相等,它们降低的温度相反,那么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D. 甲、乙质量相等,它们放出的热量也相等,那么甲降低的温度一定多10.初温相反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假定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降低的温度与铅降低的温度之比是〔〕A. 1:2B. 2:1C. 2:9D. 9:2二、填空题11.〔2021•泰安〕对质量是50g的水加热,使水温从40℃降低到80℃,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c水=4.2×103J/〔kg•℃〕].12.一块金属的质量是2kg,吸收780J的热量时,温度降低1℃,那么该金属的比热容是________.13.〔2021•株洲〕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起机降温,这是应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________的性质,某汽车水箱中装了5kg的水,发起机运转了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了20℃,那么在这个进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4.小华家在偏远的乡村,还没用上天燃气,运用的是瓶装液化气.假设每瓶中装入20kg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取4.2×107J/kg,那么每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熄灭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J,假定放出的热量有50%被应用,在规范大气压下可把________ 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C水=4.2×103J/〔kg•℃〕〕.15.水的比热容c=4.2×103________,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J.三、解答题16.用燃气灶烧水,熄灭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降低到70℃.水的比热容为4200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1〕0.5kg煤气完全熄灭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四、实验探求题17.为比拟两种液体的吸热才干,小亮用图1中两个相反的装置做实验,物理量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终温度/℃液体1 50 20 5 68液体2 50 20 5 45〔1〕某时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温度值是________℃.〔2〕实验中,用________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经过火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才干较强.物理上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画物质的吸热才干.18.小明想探求不同物体的吸热才干,于是他设计如下图的实验装置:〔1〕此实验中,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是经过________来反映的.〔2〕该实验中除了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反、降低的温度相反外,还有________必需完全相反.〔3〕他失掉如表实验数据,剖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反质量的两种物质降低相反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有关;物质质量m/kg 降高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0.1 10 2沙子 0.1 10 1〔4〕假设加热相反的时间,质量相反的水和沙子,________降低的温度更高;〔5〕爱思索的小明立刻想到在阳光照射下的海滩上吹的是什么风呢?________〔选填〝海陆风〞或〝陆海风〞〕五、综合题19.如下图,把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c水=4.2×103J/〔kg•℃〕]和食用油区分放在两个相反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反的酒精灯同时对两烧杯加热,用两支相反的温度计区分测量它们的温度.〔1〕这个实验装置可以研讨物质的.〔填字母〕A. 质量B. 密度C. 比热容〔2〕琳琳记载了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一些数据,经过对表中的数据停止剖析,可知:相反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反的热量,所________ 不同.〔3〕假定要使水和食用油降低的温度相反,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较长.〔4〕依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 J/〔kg•℃〕时间〔min〕 0 1 2 3 4 5水温〔℃〕 20 23 26 29 32 35油温〔℃〕 20 26 32 38 44 50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湿地含有少量的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白昼,相反质量的水和沙石比拟,吸收相反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夜晚,放出相反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故能有效调理周围环境的气温.应选B.【剖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反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拟,吸收或放出相反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或降低的少,据此剖析.2.【答案】B【解析】【解答】A. 依据图象可知:质量相反的甲乙两种液体降低相反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依据公式Q吸=cm(t−t0),质量、降低的温度一定时,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甲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甲的比热容大,A不契合题意;B. 依据图象可知:质量相反的甲乙两种液体降低相反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B契合题意;C. 同一热源加热,相反的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反的,C不契合题意;D. 依据下面的图象可知:质量相反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反的时间,乙的温度降低值更大,D不契合题意。
初三物理比热容练习题目以及答案解析一、知识点1、比热容的定义: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一度温升所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比热容的单位:J/(kg·℃)。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比热容的实验测量方法:例如定压比热容实验、定容比热容实验等。
二、练习题一个质量为1kg的金属块从100℃冷却到20℃,其比热容为460J/(kg·℃),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解析:Q=mcΔT,其中m为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量。
Q=1×460×(100-20)=36800J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比热容为800J/(kg·℃),先在沸水中加热至100℃,然后把它放进一桶温度为20℃的水中,最后二者达到热平衡时,水的温度变化量为多少?解析:先求出物体加热时放出的热量,再用这个热量去加热水。
热量Q1=mcΔT=2×800×(100-20)=128000JQ1=W=mcΔT2,其中W为物体放出的热量,ΔT2为水的温度变化量。
128000=W=1×4.2×(T2-20),即T2=346℃因为水的沸点为100℃,所以热平衡时,水的温度只能达到100℃,故水的温度变化量为80℃。
一块冰从0℃融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冰的比热容为2100J/(kg·℃),融化热为334000J/kg。
解析:由于冰融化时需要吸收融化热,所以需要计算冰的质量,然后分别计算冰的融化过程和融化后水的加热过程所需要的热量。
冰的质量m=Q/L=1/334000=0.003kg冰融化的热量Q1=mL=0.003×334000=1002J水加热的热量Q2=mcΔT=0.003×4200×(0-(-10))=126J所以整个过程需要吸收1128J的热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同步测试题(附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小题)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C.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D.水的比热容是1.0×103J/(kg•℃)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B.吸收相同的热量,乙液体比甲液体的末温高C.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D.即使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增大,甲的比热容也不变3.在使质量相等的液体水和另一种液体同时冷却的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二者的“温度﹣时间”图象水>c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像中数据分析可知,甲为液体水B.分析图像可知,甲、乙比热容之比为1:2C.15min时,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一些D.降低相同温度,乙液体放出热量要多一些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D.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的快5.在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沿海地区的“海陆风”对抑制暑热、调节气候有很好的作用。
海陆风是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其成因为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陆地间的气温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区域运动而形成。
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二.填空题(共5小题)6.中秋之后,各地桂花开始香气袭人,闻到花香是现象;夜晚在海边纳凉游玩时,由于水和泥沙的比热容差别较大(选填“从陆地吹向海洋”或“从海洋吹向陆地”)。
初中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练习题含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1.下列情况中,物质的特性-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水温从80。
上升到90。
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C.砖块被压成了粉末D.冰雪融化2,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入大烧杯中(水浴法加热),隔着石棉网对大试管加热.已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则在4个坐标图中能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线是()3.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A.密度大B.比热容大C.温度高D.热膨胀大4.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冷却C. 冬天,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D. 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5,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 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6, 如图所示,是将冷水与热水相混合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在热传递过程中 忽略热量的损失)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热水的质量与吸放热之比分别是()7.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B.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 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 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 8,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 探究电流热效应时用煤油代替水B. 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 冬天的暖气没备用热水供暖D.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9. 将两只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金属工件4和金属工件B,先后分别放到同一桶冷水中冷2:1 D.2:l 、1:1A.l:2、1:1却,热平衡后再取出,两次冷却中水温升高的温度相同,若不计热损失,则工件4和B 的比热容大小关系为()A.工件A大B.工件B大C. 一样大D.不能确定10,如图,在比较酒精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对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进行加热,得到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3比热容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关于其产生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 游泳者刚从水中出来觉得特别冷﹣﹣水蒸发吸热使人体表面温度下降B. 小孩从滑梯滑下后屁股“发烫”﹣﹣做功使势能转化为动能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海水的比热容大D. 冬天的竹子被冰雪压弯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完全燃烧1kg柴油放出的热量能使多少质量的水温度升高20℃?[已知柴油的热值是4.2×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假定放出的热量被水完全吸收.]()A. 2kgB. 20kgC. 50kgD. 500kg3.铜块的质量是铅块质量的2倍,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若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则铜块降低的温度与铅块降低的温度之比是( )A. 2:3B. 3:2C. 1:6D. 6: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没有外界做功时,同一物体,温度降得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温度低5.用相同的酒精灯和同样的烧杯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如图,反映的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A. 甲的比热容大B. 乙的比热容大C. 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D. 无法判断6.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C. 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D. 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7.甲、乙两杯冷水,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将质量和初温都相同,但温度比水高的金属铜球和铝球(c铜<c铝)分别投入两杯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水也不溢出,达到平衡时()A. 盛铜球的那杯水末温高B. 盛铝球的那杯水末温高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8.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 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1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1.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A. 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B.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 用天然气作燃料12.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如图的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13.苏州属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A. 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B. 海水的比热大,砂石的比热小C. 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D. 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1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C.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5.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A. 铁块的末温高B. 铜块的末温高C. 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D. 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二、填空题16.端午节,妈妈在厨房蒸粽子,小明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了________.蒸粽子是通过________方式增大粽子的内能.妈妈蒸粽子用了0.2m3的煤气,完全燃烧这些煤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J.(煤气的热值为3.9×107J/m3)17.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名句,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知当时气温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因为花的________加剧了.18.汽车用水来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________ 大,火箭使用液态氨作为燃料是因为氨的________ 高.19.水的比热容较大,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2Kg,温度为90℃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到温度降为30℃的时侯,这些水放出了________ J的热量;如果用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沙来取暖,沙会冷得________(填“快些”或“慢些”).20.(2016•河池)如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生活中,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21.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性质,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了________ J的热量(汽油热值4.6×107J/kg).三、解答题22.今年夏天,欢欢在她爸爸的带领下到河边去钓鱼.中午她把鞋脱了在沙滩上玩,感觉很烫脚,爸爸叫她跑到水里去,欢欢感觉很凉快.于是欢欢就好奇地问为什么?请你替她的爸爸帮她解释一下.23.下表是某品牌小轿车的一些技术参数.其中排气量是指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是指气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汽油的热值表示每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该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气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密度为1.35kg/m3,1min内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2600次.请你计算发动机在最大功率工作时,(1)1min内做的有用功(2)做一次功消耗汽油的质量(3)发动机的效率车型某品牌小轿车排气量 1.8L最大功率75kW空燃比14:1汽油的热值 4.6×107J/kg四、实验探究题24.教室的温热饮水机,其铭牌如下表所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3比热容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农民在种植蔬菜的时候常常采用塑料薄膜做大棚,这是因为塑料薄膜A. 透光性好,导热能力强B. 透光性好,导热能力弱C. 透光性差,导热能力强D. 透光性差,导热能力弱2.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温度变化相同B. 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C. 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时间长,所以吸热能力强D. 由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度变化小,所以吸热能力强3. 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A. 砂石的温度高B. 水的温度高C. 砂石的温度升高得多D. 水的温度升高得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B. 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热量总是从比热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小的物体D. 比热是物质特性之一,它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5. 塑料泡沫具有质轻、隔热、吸音、耐腐蚀等特点。
用塑料泡沫箱可长时间保存冰冻的食品,这利用了该材料的什么性质A. 密度小B. 导热性差C. 导电性差D. 隔音性好6. 以下物理量中使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是A. 热量B. 比热容C. 质量D. 时间7.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
对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 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 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 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 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8.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昼夜温差较小,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比沙石具有较大的A. 内能B. 比热容C. 密度D. 热量9.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C. 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10. 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 " 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
第3节比热容一、夯实基础1.(2019·广东省初三课时练习)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________(选填“食用油”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答案】温度计食用油【解析】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温度计,测量不同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2.(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块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状无关.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因此改变,故选B。
3.(2019·北京初二课时练习)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答案】C【解析】沿海地区,海水多,而内陆地区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所以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选C。
4.(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C .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B 【解析】将铁块和铝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二者的末温相同,因为铝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大,在铁块和铝块的初温和末温、质量都相同时,由Q 吸=cm △t 可以知道,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故选B 。
1.3 比热容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水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A.现代家庭安装地暖设施,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B.汽车发动机利用水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C.夏天环卫部门会利用洒水车在路面上洒水,降低气温D.初春傍晚,农民会在秧田里灌满水来给秧苗保温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铅大,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它们各自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把它们放在一起,则()A.铅块把热量传递给铜块B.铜块把热量传递给铅块C.铅块把温度传递给铜块D.铜块把温度传递给铅块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等量”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量”是指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由图象可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4∶5C.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升高的温度来衡量的D.图乙图象中a对应水,b对应食用油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5.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2倍。
如图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同时对两试管加热,下面四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A.B.C.D.6.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7.济南和青岛是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的双中心。
海滨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济南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 )A.海水的比热容小,砂石的比热容大B.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C.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D.海水的内能少,砂石的内能多8.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高B.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能力更强的是水,根据数据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5×103 J/(kg·℃)C.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D.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9.(题文)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不能()A.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B.判断出冰属于晶体C.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D.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二、多选题10.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化成水,比热容不变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不一定大C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 .家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11.关于物体的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块(c 铁>c 铜),吸收相同热量后迅速放在一起(不考虑热损失),铜块热量减少,铁块热量增加B .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具有的内能可能不同C .对一个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 .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大,其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可能不变三、填空题12.部分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冻坏,人们常在傍晚往农田中灌水,白天再将水放出,这是利用水的_____较大的特性。
2019-2019学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三节比热容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把质量相等的两个铁块从沸水中取出,并马上投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和水中,则()A。
煤油和水温度升高相同 B、煤油温度升得高 C、水的温度升得高D、无法判定2。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
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传递停止时,水温降低了, 此时把甲捞出,马上把乙在投入这杯水,热传递停止后水温又降低了、假设整个过程没有质量和热量的损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C、 D、3、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砂石、干泥土还要小,则估计的是( )A。
同体积的水质量会变小 B。
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凉快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变大 D、北方装水的暖气里取暖效果更好4。
甲乙两物体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当它们同时放出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A、热量从甲传给乙 B、热量从乙传给甲 C。
甲乙可不能发生热传递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5、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同时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t A, △t B和△t C, 则△t A:△tB:△tC为( )ﻫA、 3:2:1B、 6:3:2C、5:3:1 D、 6:5:36、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A、较大的比热容B、较大的密度C、较高的沸点 D、较大的质量7、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ﻫ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8、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掉一半 B。
1.3.1《认识比热容》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热情况”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选项中有必要的是(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温度有关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有关D.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3. 下面哪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 )A.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余下部分B.盆中的水凝固成冰C.0 ℃的水升温变成4 ℃的水D.工人师傅把铁块加工成铁板4. 由比热容定义可得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5.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强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6.如图是干旱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凝固点较低B.比热容较大C.沸点较高D.质量较小7.下列说法中,铁的比热容发生了变化的是( )A.把铁块放在火上烧红B.把铁块锻打成铁片C.把铁块碎成铁屑D.把铁块熔化成铁水8.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 )A.用水浇花B.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用水发电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9. 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初三物理比热容习题(附答案)1、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释放大量的氧气。
小明同学为了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能力,进行了如下实验:他用一个脸盆装了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0.1m2,经过太阳垂直照射15分钟后,水温升高了5℃。
请计算:(1)实验时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3)100 m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03J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05L的氧气)2、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为4.20kg的铝合金物体升温。
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为90.0℃的1.200kg的热水外,没有其他热源。
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够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为10.0℃升温到66.0℃以上(含66.0℃),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
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为0.880×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0×103J/(kg℃),不考虑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3、每到夏收季节,高淳农村大量农作物秸秆在田间被随意焚烧。
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火灾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出利用秸秆生产的节能环保型燃料——秆浆煤。
若燃烧秆浆煤(热值为 2.4×107J/kg),使50kg、20℃的水温度升高到80℃。
求:(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2)如果秆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有30%被水吸收,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秆浆煤。
4、太阳能热水器(如图14)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
请问:(1)太阳能热水器在工作时其能量如何转化?(2)若该热水器的水箱内装有160kg水,经阳光照射后,水温由20℃升高到7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5、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受光面积为1.4m2,内装80kg水,太阳每分钟辐射到1m2面积上的热量是8×104J。
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练习题新版教科版(附答案) K
j 13比热容
一、单选题
1下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关于其产生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 游泳者刚从水中出觉得特别冷﹣﹣水蒸发吸热使人体表面温度下降
B 小孩从滑梯滑下后屁股“发烫”﹣﹣做功使势能转化为动能
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海水的比热容大
D 冬天的竹子被冰雪压弯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完全燃烧1kg柴油放出的热量能使多少质量的水温度升高” U’=220V-110V=110V
定值电阻R1的阻值应是 R1= R2 =88Ω
25【答案】(1)
(2)A;08
(3)
五、综合题
26【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40kg×(70℃﹣20℃)=84×106J
(2)解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06m3×28×107J/m3=168×107J;
该热水器天然气的使用效率
η= = ×100%=50%
27【答案】(1)裂变
(2)C
(3)D
(4)解5×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3比热容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关于其产生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 游泳者刚从水中出来觉得特别冷﹣﹣水蒸发吸热使人体表面温度下降B. 小孩从滑梯滑下后屁股“发烫”﹣﹣做功使势能转化为动能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海水的比热容大D. 冬天的竹子被冰雪压弯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完全燃烧1kg柴油放出的热量能使多少质量的水温度升高20℃?[已知柴油的热值是 4.2×107J/kg,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假定放出的热量被水完全吸收.]()A. 2kgB. 20kgC. 50kgD. 500kg3.铜块的质量是铅块质量的2倍,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若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则铜块降低的温度与铅块降低的温度之比是( )A. 2:3B. 3:2C. 1:6D. 6: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没有外界做功时,同一物体,温度降得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温度低5.用相同的酒精灯和同样的烧杯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如图,反映的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A. 甲的比热容大B. 乙的比热容大C. 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D. 无法判断6.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C. 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D. 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7.甲、乙两杯冷水,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将质量和初温都相同,但温度比水高的金属铜球和铝球(c铜<c铝)分别投入两杯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水也不溢出,达到平衡时()A. 盛铜球的那杯水末温高B. 盛铝球的那杯水末温高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8.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 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1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1.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A. 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B.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 用天然气作燃料12.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如图的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13.苏州属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A. 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B. 海水的比热大,砂石的比热小C. 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D. 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1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C.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 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5.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A. 铁块的末温高B. 铜块的末温高C. 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D. 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二、填空题16.端午节,妈妈在厨房蒸粽子,小明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了________.蒸粽子是通过________方式增大粽子的内能.妈妈蒸粽子用了0.2m3的煤气,完全燃烧这些煤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J.(煤气的热值为 3.9×107J/m3)17.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名句,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知当时气温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因为花的________加剧了.18.汽车用水来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________ 大,火箭使用液态氨作为燃料是因为氨的________ 高.19.水的比热容较大,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2Kg,温度为90℃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到温度降为30℃的时侯,这些水放出了________ J的热量;如果用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沙来取暖,沙会冷得________(填“快些”或“慢些”).20.(2016?河池)如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生活中,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21.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性质,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了________ J的热量(汽油热值 4.6×107J/kg).三、解答题22.今年夏天,欢欢在她爸爸的带领下到河边去钓鱼.中午她把鞋脱了在沙滩上玩,感觉很烫脚,爸爸叫她跑到水里去,欢欢感觉很凉快.于是欢欢就好奇地问为什么?请你替她的爸爸帮她解释一下.23.下表是某品牌小轿车的一些技术参数.其中排气量是指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是指气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汽油的热值表示每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该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气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密度为 1.35kg/m3,1min内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2600次.请你计算发动机在最大功率工作时,(1)1min内做的有用功(2)做一次功消耗汽油的质量(3)发动机的效率车型某品牌小轿车排气量 1.8L最大功率75kW空燃比14:1汽油的热值 4.6×107J/kg四、实验探究题24.教室的温热饮水机,其铭牌如下表所示。
右图是饮水机简化电路的示意图,S是用感温材料制造的温控开关,R1是定值电阻,R2是供加热的电阻丝。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取g=10N/kg](1)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工作的。
分析电路图可知,当温控开关S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
(2)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有多大?电阻丝R2的阻值有多大?(3)正常工作时,该饮水机将热水罐中0.6kg、18℃的水加热至93℃,用时6min。
请用这些数据及题目中的信息,计算该饮水机加热状态时的效率。
(4)如果要使电阻丝R2在保温状态时的功率是加热状态时的四分之一,定值电阻R1的阻值应是多大?25.现有两只小灯泡L1、L2,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为 2.5V和3.8V.(1)(1)如图甲是小明测定灯泡L1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2)②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 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 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 W.(3)小华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灯泡L2的额定功率.图中R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还缺两个开关和一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请在虚线框内补上这三个元件的符号.使电路完整,实验操作简单.五、综合题26.一容器中装有40kg温度是20℃的冷水,若用某一热水器把它加热到温度为70℃时,共用了0.6m3的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2.8×107J/m3,水的比热容 4.2×103J/(kg?℃).求:(1)这次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该热水器天然气的使用效率.27.近几十年来,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长,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人类打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在湖南益阳建有桃江核电站.但核电站也有安全隐患,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核电站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2)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图中是核辐射标志的是________.(3)“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A. 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 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 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D. 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4)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t的煤炭.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 A 11.【答案】 B 12.【答案】 B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D 二、填空题16.【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传递;7.8×10617.【答案】泥沙的比热容较小,温度变化较快;升高;分子运动18.【答案】比热容;热值19.【答案】 5.04×105J ;快些20.【答案】42;比热容21.【答案】大;9.2×107三、解答题22.【答案】答: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河水是凉的;而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多,所以会感觉沙滩要热一些.23.【答案】解:(1)1min 内做的有用功:W=Pt=7.5×104W ×60s=4.5×106J .(2)燃气的质量:m=ρv=1.35kg/m 3×1.8×10﹣3m 3=2.43×10﹣3kg ,因为空燃比是14:1,所以燃油的质量是整个质量的,做一次功消耗的汽油质量:2.43×10﹣3kg ×=1.62×10﹣4kg .(3)1min 内汽油燃烧释放的热量:Q=mq=1.62×10﹣4kg ×4.6×107J/kg ×2600=1.94×107J ,发动机的效率:η===23.2%.答:(1)1min 内做的有用功为 4.5×106J .(2)做功一次消耗汽油的质量是 1.62×10﹣4kg .(3)发动机的效率是23.2%.四、实验探究题24.【答案】(1)热;闭合(2)解:由P=UI 得,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P/U=550W/220V=2.5A(3)解:水吸收的热量:Q 水=cm △t=4.2×103kg/m 3×0.6kg ×(93℃-18℃)=189000J ,加热过程消耗的电能:W=Pt=550W ×6×60s=198000J ,则η=Q 水/W ×100%=189000J/198000J ×100%=95.5% (4)解:因为电阻丝R2在保温状态时的功率是加热状态时的四分之一,所以P '=P/4=550W ÷4=137.5W U '= P 'R 2=137.5W ×88Ω=110V ,因为加热状态时R 1、R 2串联,所以U 1="U-" U '=220V-110V=110V定值电阻R 1的阻值应是R 1= R 2 =88Ω25.【答案】(1)(2)A ;0.8(3)五、综合题26.【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4.2×103J/(kg?℃)×40kg ×(70℃﹣20℃)=8.4×106J (2)解: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Vq=0.6m 3×2.8×107J/m 3=1.68×107J ;该热水器天然气的使用效率:η= = ×100%=50%27.【答案】(1)裂变(2)C (3)D(4)解:5×106t 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qm=3×107J/kg ×5×109kg=1.5×101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