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看待黑龙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边疆省份之一。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全国发展格局中,黑龙江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本文将全面分析黑龙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黑龙江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在农业、林业、能源和矿产等领域都有着显著优势。
农业方面,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产量居全国之首。
林业方面,黑龙江拥有辽阔的森林资源,为木材加工和纸浆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能源方面,黑龙江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矿产方面,黑龙江拥有丰富的稀土、铁矿石、钼矿等矿藏。
这些资源为黑龙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黑龙江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黑龙江有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如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但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仍有差距。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市场需求的局限性,黑龙江的制造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能源化工为主。
传统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对于新兴产业的投入还相对不足。
此外,黑龙江也面临人口外流和老龄化的问题,这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接下来,让我们展望一下黑龙江的未来趋势。
首先,黑龙江将继续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业方面,黑龙江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
林业方面,黑龙江将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木材加工和森林旅游等产业。
能源方面,黑龙江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矿产方面,黑龙江将加大对稀土等战略矿产的开采力度,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黑龙江将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黑龙江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黑龙江将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
此外,黑龙江还将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黑龙江将加强区域合作与开放。
黑龙江省情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某某单位的代表,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分享黑龙江省的情况。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能源和资源基地。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特别是农业、机械制造、能源和旅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黑龙江省致力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改革举措,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在机械制造领域,黑龙江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了本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能源产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该省拥有丰富的煤炭、油田和天然气资源,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在旅游业方面,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旅游,为当地经济增加了很大的活力。
二、生态环境保护黑龙江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该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改善大气质量和水环境状况。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对湿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努力恢复和保护濒危物种。
黑龙江省也注重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形成了一批环保企业和示范项目。
三、教育与科技创新黑龙江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该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科技创新方面,黑龙江省加强了科研机构的建设,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社会事务黑龙江省注重社会事务的发展,重视改善民生。
该省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投入力度。
注重发展养老和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黑龙江省也积极进行就业援助,提供岗位培训和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
省长:王宪魁省会:哈尔滨政府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电话:5邮编:150001网址: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就有夫余政权建立,地跨今黑龙江省南部。
唐代设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
辽时归东京道管辖。
金时属上京道管辖。
元设开元路、水达达路。
明设奴儿干都司。
清设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设黑龙江省和松江省,1954年将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
地理和自然状况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
北、东部与俄罗斯为界,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
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地貌黑龙江省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黑龙江是中国位置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
黑龙江省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个纬度,2个热量带;东西跨14个经度,3个湿润区。
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5°C之间。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春秋干燥凉爽,年降水量400~700毫米。
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3045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土地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
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一、引言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之一,由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组成。
本报告旨在对东北三省的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宏观经济状况1. GDP总量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东北三省的GDP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最新统计年度,辽宁省的GDP总量为X万亿元,吉林省为X万亿元,黑龙江省为X万亿元。
2. 经济增速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逐年下降,受制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尽管如此,各省仍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三、产业结构分析1. 重工业东北三省以重工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包括钢铁、石化、煤炭等行业。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环保压力增加,这些传统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各省正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减少对重工业的过度依赖。
2. 农业东北三省的农业产业主要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为主。
近年来,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减少、人口结构老龄化等问题,农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各省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3. 新兴产业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东北三省将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和培育对象。
其中,高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蓬勃发展,为经济结构转型和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四、投资环境分析1. 政策支持东北三省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开发和使用权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企业前来投资。
2. 人力资源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工作纪律,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保障。
3. 基础设施建设东北三省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投入,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五、挑战与机遇1. 挑战东北三省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济增速下降、重工业过剩、劳动力流失等。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 机遇尽管面临挑战,东北三省也具有许多机遇,包括:国家战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等。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分析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工业重镇。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从各个方面探讨该省的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概述黑龙江省地处寒冷气候区,农业资源丰富,以种植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闻名国内外。
此外,该省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的存在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发展黑龙江省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导,其中大豆、玉米和小麦是主要作物。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工业发展黑龙江省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如煤炭、石油化工、钢铁和机械制造等。
其中,煤炭产业是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黑龙江省的煤炭储量丰富,并具备良好的开采条件。
同时,该省的石油化工和钢铁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
四、旅游业发展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黑龙江、长江、嫩江等丰富的水资源和长白山、亚布力滑雪场等自然景观。
这些资源为该省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五、外贸发展黑龙江省位处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重要边境区域,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这为黑龙江省的外贸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开拓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市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了该省的外贸进出口额的增长。
六、未来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然而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农业产业的升级。
二是工业结构亟待优化,需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培育。
三是加强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在农业、工业、旅游和外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且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该省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和人才引进,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保,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矿产资源和工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在农业方面,黑龙江省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该省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发展农业。
尤其是稻谷、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黑龙江省还以特色农产品如黑龙江处理食品、东北大米、黑龙江杂粮等享誉全国。
其次,在工业方面,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省内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黑龙江省在能源、钢铁、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实力。
尤其是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地的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再次,在旅游业方面,黑龙江省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而闻名。
省内的长白山、五大连池、松花江等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哈尔滨的冰雪节、中国东方啤酒节等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多元化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在科技创新方面,黑龙江省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该省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推动了经济的创新和转型。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农业、工业、旅游和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然而,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基本概况黑龙江省,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辖区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是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
地势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东部及南部主要是丘陵山地,而西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二、历史和文化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古代,这里是满洲族人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场所。
近代以来,这里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之一,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三、经济和产业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等。
此外,该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等。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旅游景点有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五大连池等。
四、人口和社会截至2021年末,黑龙江省常住人口3125万人。
黑龙江省拥有较为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
五、问题和挑战尽管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基本概况黑龙江省,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辖区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是中国最北端及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经济发展现状
黑龙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以下是关于黑龙江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些信息:
一、经济总体情况
黑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2019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666亿元,比上年增长
5.5%。
其经济总量在东北三省中居于首位。
二、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黑龙江省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其中,农业是黑龙江的传统支柱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导,同时也发展了畜牧业和渔业。
工业方面,黑龙江以能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主导,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
服务业发展较快,尤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主要领域。
三、特色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有许多特色产业,其中林业是重要的一项。
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林产品加工、木材生产等领域具有优势。
此外,黑龙江还发展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
四、对外经济合作
黑龙江省积极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与俄罗斯等邻国开展经贸交流合作。
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距离较近,双方在能源、农产品、汽车等领域的合作交流频繁,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带
来了机遇。
总体来说,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等。
因此,黑龙江将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该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农业是黑龙江省的主要产业之一。
该省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生产的粮食、大豆等农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黑龙江省还以畜牧业和渔业闻名。
该省的肉类、鱼类等农产品供应较为丰富。
工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该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力资源。
这为黑龙江省发展能源、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该省还发展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
黑龙江省也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该省拥有许多自然风景优美的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如长白山、哈尔滨等。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机会。
然而,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和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另外,该省的经济结构仍然相对单一,过度依赖农业和重工业,缺乏高端制造和服务业的支撑。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黑龙江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交通和物流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
服务业。
同时,加强对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支持,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的发展。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现状有所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以及提升农业和乡村发展水平,黑龙江省有望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经济发展现状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人大汉族和其他汉伊族的主要集中地之一。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生产地。
下面我将讨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现状。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黑龙江省的GDP连续多年实现了快速增长,近年来保持了年均增长率超过6%的良好态势。
2019年,黑龙江省的GDP总量达到了1.64万亿元,居全国各省份第15位。
同时,黑龙江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以实际增长率计算,年均增长率接近10%。
这一系列的指标表明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生产能力。
黑龙江省的农业产出在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黑龙江省的粮食、大豆、糖料、原料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对国内的大豆供应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木材和木制品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和林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较大的竞争力。
黑龙江省还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
黑龙江省的煤炭储量居全国前列,其煤炭产量在全国范围内也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黑龙江省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和风能资源。
黑龙江省的能源资源丰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黑龙江省还积极发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制造业领域。
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实力较强,包括造船、重型机械和冶金设备制造等行业。
黑龙江省的食品加工业也具备优势,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黑龙江省的纺织服装产业也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黑龙江省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二、第三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三、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四、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五、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农业是该省的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也逐渐崛起,成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对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一、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该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48.2%,较2010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占比最大,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物流、旅游等领域。
此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第三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第三产业在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就业创造者,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该省的经济效益和创新力。
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失、创新不足、政策环境不利等方面。
由于黑龙江省的经济总体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优秀的人才不得不流失到其他地区,造成了该省现代服务业人才的短缺。
另外,由于黑龙江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最后,政策环境不利,也制约了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
此外,黑龙江省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
四、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黑龙江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具有现代服务业背景的人才回到黑龙江省,培育一批有专业技能、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人才。
黑龙江经济概况*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地势平坦,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
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
*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全省矿产储量丰厚,可开发利用的物产众多。
在已查明的131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的75种,居全国首位的有石油、石墨、矽线石、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水泥用大理岩10种;位居全国第二位的有铼、硒、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等4种;位居全国第三位的有金、泥炭、熔炼水晶、沸石、饰面用辉长岩和珍珠岩等6种,全省64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为14,286.1亿元。
*水利资源* 黑龙江省境内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4大水系,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918条。
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等。
密集的江河,为通航、发电、灌溉、养鱼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全省水资源总量620亿立方米,居东北之首。
众多的江河湖沼和水库塘堤,多的江河湖沼和水库塘堤,栖息着上百种观赏与食用鱼类,栖息着上百种观赏与食用鱼类,栖息着上百种观赏与食用鱼类,有兴凯湖的大白鱼、有兴凯湖的大白鱼、有兴凯湖的大白鱼、乌苏里江的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以及内河中的“三花”、“五罗”等。
*旅游资源* 冰雪旅游资源: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冰灯和冰雪等旅游项目。
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其原始、神奇、粗犷、博大而闻名于世。
避暑旅游资源: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
有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世界三大冷泉之一——五大连池,中俄界湖——兴凯湖。
黑龙江经济概况
*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
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
*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全省矿产储量丰厚,可开发利用的物产众多。
在已查明的131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的75种,居全国首位的有石油、石墨、矽线石、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水泥用大理岩10种;位居全国第二位的有铼、硒、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等4种;位居全国第三位的有金、泥炭、熔炼水晶、沸石、饰面用辉长岩和珍珠岩等6种,全省64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为14,286.1亿元。
*水利资源*
黑龙江省境内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4大水系,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918条。
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等。
密集的江河,为通航、发电、灌溉、养鱼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全省水资源总量620亿立方米,居东北之首。
众多的江河湖沼和水库塘堤,栖息着上百种观赏与食用鱼类,有兴凯湖的大白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以及内河中的“三花”、“五罗”等。
*旅游资源*
冰雪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天左右),雪质好,适于滑雪、冰灯和冰雪等旅游项目。
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其原始、神奇、粗犷、博大而闻名于世。
避暑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夏季凉爽,众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区是避暑的好去处。
有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世界三大冷泉之一——五大连池,中俄界湖——兴凯湖。
全省有67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7处,省级30处。
边境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有25个开放口岸,其中17个已经成为旅游口岸,绥芬河、黑河、东宁、抚远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
其他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6处。
自然保护区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此外,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
*工业基本情况*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黑龙江省发展成为以煤炭、石油、木材为重点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
全省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有250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589户。
2001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8倍,年均增长9.5%,累计向国家提供石油16.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50.1%,向国家提供木材6.3亿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40.3%;提供原煤20.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3%,此外,还向国家提供占全国产量1/2以上的铁路货车和1/3以上的大重型机械和电站成套设备。
*农业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
件。
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
黑龙江省是推行农业机械化较早、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的省份,至2001年底,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48.3万千瓦,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1.8千瓦。
粮食总产量2651.7万吨,其中豆类产量537.5万吨。
*交通情况*
2001年铁路营业里程5013.2公里,占全国的8.5%,居全国之首。
铁路主干线贯通全省四面八方,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是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可开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业务。
目前全省98%以上的乡镇和95.3%的村屯通了汽车。
民用航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73条,改扩建5个民航机场,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通讯情况*
邮电方面,2001年底,全省每百人拥有电话机14部,电话普及率达28.0%,移动电话489.4万户,计算机网络用户30.2万户,目前所有乡镇和村屯都通了电话。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
与经济发展同步,全省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4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6亿元,增长12.8%。
财政支出513.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8.3亿元,增长12.3%。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2.1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亿元。
其中,企业存款955.7亿元,增加6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78.4亿元,增加293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2429.3亿元,增加83.2亿元;中长期贷款830.1亿元,增加106.7亿元。
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90.5亿元。
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
年末共有34家上市公司、35只股票,其中在境外上市3家。
累计筹资148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壮大。
全年保费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亿元,增长8.5%;寿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56.4%。
支付各类赔款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
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亿元,增长10.9%;寿险赔付金额4.4亿元,增长1.2倍。
*国内贸易*
2001年,商品购进总额434.5亿元,商品销售总额1559.2亿元,商品库存总额131.6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6.2万元,其中市级消费品零售总额725.8亿元,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150.5亿元,县级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亿元,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亿元,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99.1亿元,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456.5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778.4亿元,餐饮业零售总额86.9亿元,制造业零售总额41.6亿元,其它行业零售总额109.3亿元。
城乡集市2650个,其中城市有1259个,乡村有1391个。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610.8亿元,其中城市贸易成交额496.3亿元,乡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14.5亿元。
*国际贸易*
2001年进出口总值3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
其中,进口17.7亿美元,增长15.4%,出口16.1亿美元,增长11.1%。
利用外资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84年以来,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我省投资,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6714项,协议利用外资金额8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7亿美元。
工业基本情况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黑龙江省发展成为以煤炭、石油、木材为重点的国家重要工业基
地。
全省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有250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589户。
2001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8倍,年均增长9.5%,累计向国家提供石油16.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50.1%,向国家提供木材6.3亿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40.3%;提供原煤20.5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3%,此外,还向国家提供占全国产量1/2以上的铁路货车和1/3以上的大重型机械和电站成套设备。
农业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
全省耕地面积960.1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
黑龙江省是推行农业机械化较早、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的省份,至2001年底,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48.3万千瓦,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1.8千瓦。
粮食总产量2651.7万吨,其中豆类产量537.5万吨。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
与经济发展同步,全省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4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6亿元,增长12.8%。
财政支出513.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8.3亿元,增长12.3%。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2.1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亿元。
其中,企业存款955.7亿元,增加6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78.4亿元,增加293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2429.3亿元,增加83.2亿元;中长期贷款830.1亿元,增加106.7亿元。
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90.5亿元。
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
年末共有34家上市公司、35只股票,其中在境外上市3家。
累计筹资1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