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7.92 MB
- 文档页数:56
第17课时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点1 常用仪器的用途1.下列仪器,既能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B.集气瓶C.锥形瓶D.试管2.现有如下仪器: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托盘天平,e.蒸发皿,f.胶头滴管。
请回答:(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
(5)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________。
(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
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
考点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4.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C.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D.实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5.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图K17-1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图K17-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K17-3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图K17-4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10.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11.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C.内壁有Fe2O3的试管用NaOH溶液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12.xx·宿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D.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然后挤压胶头取液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K17-5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图K17-5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初中化学基础操作讲解教案
主题:基础化学实验操作
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基础化学实验仪器和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习到基础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 烧杯、试管、玻璃棒、玻璃棉等基础实验仪器
2.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常见化学试剂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将需要进行实验的化学试剂放置在烧杯或试管中
3. 使用玻璃棒等工具进行搅拌或混合试剂
4. 观察实验的反应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5.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和结论总结
6. 清洁实验仪器,保持实验台面干净整洁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在实验操作中要戴上实验室眼镜,保护好眼睛
2. 注意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出现意外
3. 注意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危险性,避免接触皮肤或吸入有害气体
4. 在实验中要注意实验台面的整洁,避免滑倒或发生其他危险情况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该掌握了基础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验结果的观察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意识。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2、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三、教学器材四、教学方法与过程[归纳整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验。
并交流答案。
[板书]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投影][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提问]过滤、蒸馏注意事项[投影][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
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一遍。
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
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
[板书]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投影][讲述并板书]2、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目的】通过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巩固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巧。
【教学重点】1. 复习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2. 掌握实验中常见的化学实验技术。
【教学难点】1. 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术;2.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原理的复习;2. 化学实验常用的技术和操作方法;3.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4.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现象及原理解释。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实验原理1. 复习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2. 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第二步:复习实验技术1. 复习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如称量、溶解、过滤等;2. 讲解实验技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三步:了解实验仪器1. 介绍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如量筒、试管夹等;2. 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气体生成、颜色变化等;2. 解释实验现象的形成原理。
【教学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并实时纠正操作不当的地方;2. 选择一些实验现象让学生进行解释,并给予予以适当的指导和改进意见。
【作业布置】1. 熟练掌握化学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技能;2. 思考一个化学实验,写出实验流程和预期结果。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术。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夯实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初中化学课程的重点知识。
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化学复习课程的PPT课件。
2. 学生准备化学课程的笔记和作业。
3. 实验室准备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并观察实验结果。
4. 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5.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化学知识运用练习。
6. 总结复习课程的重点知识,澄清疑惑。
教学反思:
这堂化学复习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综合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和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粗盐的提纯探究实验说课稿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粗盐的提纯实验,让学生了解盐的提纯方法以及晶体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与器材•粗盐•滤纸•瓷杯•铁夹•酒精灯•准胶体硅胶实验原理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而粗盐中含有杂质如沙子、泥土、微粒等。
本实验将通过溶解、过滤和结晶三个步骤对粗盐进行提纯。
溶解:将粗盐加入瓷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并充分搅拌,使盐溶解于水中。
过滤:使用滤纸将溶解后的盐水过滤,滤去其中的杂质颗粒。
此时得到的滤液为盐溶液。
结晶:将盐溶液倒入干净的瓷杯中,放在安全闪点下加热,使水分慢慢蒸发,直到结晶生成。
准胶体硅胶的作用是吸附溶液中的微粒杂质,起到加快盐溶液的过滤速度和提高盐的提纯效果。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确保清洁无损。
•准备足够的粗盐、滤纸、瓷杯、铁夹、酒精灯和准胶体硅胶。
2. 溶解•在瓷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加入适量的粗盐,并使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至盐溶解。
3. 过滤•将滤纸折叠成合适的形状,放入漏斗中。
•将漏斗放在干净的瓷杯中,倒入盐溶液。
•观察盐溶液慢慢渗透过滤纸,杂质颗粒留在滤纸上。
4. 结晶•将过滤后的盐溶液倒入干净的瓷杯中。
•使用铁夹将瓷杯固定在安全闪点下方的酒精灯上,加热盐溶液。
•观察盐溶液慢慢蒸发,直到结晶生成,形成纯净的盐。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溶解、过滤和结晶三个步骤,从粗盐中成功提纯得到纯净的盐。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观察到结晶的形状和颜色,并初步了解晶体的结构特征。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需要小心操作,避免烧伤和触摸热的容器。
•加热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
•操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思考题目1.为什么在溶解时需要充分搅拌?2.为什么过滤后的溶液一定要加热才能得到结晶?3.除了准胶体硅胶,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盐的提纯效果?实验延伸利用提纯后的盐,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例如制作食盐溶液以及利用盐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等。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复习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酸碱中和实验
2. 氧气制备实验
3.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
三、实验步骤:
1. 酸碱中和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 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用滴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观察产生的现象。
c.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氧气制备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含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溶液。
b.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产生的气体。
c.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试管中,用火柴点燃观察。
d.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氧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3.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b. 将碳酸氢钠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加热蒸发至干燥,观察产生的现象。
c.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并做好实验记录。
3. 实验结束后要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总结。
五、实验评价: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