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概念及其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6
序言1、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内容:环境中微生物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微生物、污染物、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
研究方向和具体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防止、控制、消除微生物的有害活动,化害为利。
但更多的是消灭病源微生物和利用有益微生物来处理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
2、微生物的概念,它们有哪些特性?1)微生物的概念: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其中包括: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Virus);单细胞的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细菌(Bacteria) 、放线菌(Actinomyces);属于真菌的酵母菌(Yeast)与霉菌(Mold) ;单细胞的藻类(Algae) 、原生动物(Protozoa);多细胞的微型后生动物(Metozoa)等。
2)微生物的特性:体积小、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代谢活力强、易变异、易于培养3、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举例)1)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微生物用于烟气脱硫,不需高温、高压、催化剂,设备要求简单且,营养要求低,无二次污染,处理费用为湿法脱硫的5 0 %。
大量微型藻增殖过程中充分利用CO2,在光照条件下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储存起来。
可将其制成固体燃料,或者用于发电。
2)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有机物酚类对水中生物有致畸性,使生物具有难闻的酚味,醋酸细菌、产碱菌和气单胞菌对降解酚类有显著作用。
藻类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利用其生物吸附作用可从工业污水中去除有毒、放射性金属和回收稀有、贵重金属。
该法具有高效、经济、简便、选择性好等优点。
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抽提、精制而成的一种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无毒的廉价的水处理剂。
3)利用微生物清除环境污染和建立清洁生产工艺A高硫煤微生物脱硫技术:煤中通常含有0.25%~7%的硫,燃烧→SO2→酸雨。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据此,人们能很快地理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加以繁殖(培菌〉,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
环境微生物学一、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1.原核微生物:包括各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黏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2.真核微生物:包含各类真喝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以及微型后生动物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简答)1.个体大、种类多样2.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3.产卵慢、新陈代谢强度小三、双名法(名词解释)学名=种名+种名+(首次命名人)+(现名命名人)+(现名命名年份)一个生物的名称(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是属名,为名词,主格单数,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是种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用大写;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上的学名,往往还再加上首次命名人的姓氏(外加括号)、现命名人的姓氏和现名命名年份。
一、病毒(名词解释):就是没细胞结构的逊于微小微生物,专性真菌在活的宿主体内,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微米以下。
二、病毒的特点(简答)2.非细胞结构4.只含一种遗传因子(dna或rna)5.既并无酶系则也并无蛋白质制备系统三、在病毒分类中经常使用的指标如下:(简答:需掌握五种)1.病毒无可奈何形态学指标:例如病毒颗粒的大小和形态;有没有包膜;外壳的对称性;多面体病毒的壳微体的数目和螺旋等距病毒的外壳直径;2.理化性质:病毒颗粒的分子量;浮力密度;沉降系数;对酸碱热的稳定性等;3.基因组特点:核酸类型(dna或rna);单链或双链;线状或环状;核酸上碱基的特征;mRNA方式;译者特征;译者后加工等。
4.病毒的蛋白质:转录酶、反转录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存在与否;氨基酸同源性;蛋白质的糖基化和磷酸化等5.宿主范围:对宿主的转移性;对细胞种类的特异性;生长特性;6.抗原性:血清学反应的特点;与相关病毒的较差反映程度等7.致病性:与否引发疾病;传播方式;病理学特点等;四、病毒的形态和结构1.病毒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杆状、线状和多面体(或球状)2.病毒颗粒有两种基本对称性:螺旋对称和多面体对称;有的病毒(例如大肠杆菌t偶数系列噬菌体)同时具备联众对称性,称作无机等距;3.病毒的蛋白质的作用与功能(简答):⑴维护促进作用,并使病毒免遭环境因素的影响;⑵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⑶同意病毒的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等;⑷使病毒与敏感洗白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和力,病毒可牢固的附着在敏感细胞上;四、亚病毒与新兴病毒(名词解释)1.类病毒:是一类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中最小的病原体,与病毒类似,但又有不同。
微生物是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微藻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生物的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细胞结构:微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和微藻。
2. 遗传特征:微生物可以分为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还可以根据代谢产物类型、酶系统等遗传特征进行分类。
3. 生理特点:微生物的生理特点包括生长速度、营养需求、抵抗力等。
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将微生物分为不同种属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4. 生物分类: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属于原生生物门、真菌界、细菌界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微生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些自养型微生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者。
3. 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作为发酵剂和食品添加剂等。
4. 微生物在医疗保健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抗生素的制造和应用等。
总之,微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群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微生物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微生物的定义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
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毐。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毐小于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
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
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
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
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
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
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
一、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一)概念微生物:是众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正常菌群:定居于人体表面和开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称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又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二)分类微生物按细胞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非细胞型微生物:仅有核心和蛋白质衣壳组成,病毒为其代表;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质内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
从广义上说,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统称为细菌。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核膜和核仁;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于此类微生物。
第二节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一、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按外形可分为球形、杆形和螺形3种基本形态:1.球菌: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和奈瑟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2.杆菌:大杆菌,中杆菌,小杆菌。
3.螺形菌:①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②螺菌:菌体有数个弯曲,也有的菌体弯曲呈螺旋状,称为螺杆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核质。
1.细胞壁:其主要功能:①维持细菌形态,抵抗低渗环境,②参与菌体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③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④G-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PS内毒素),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2.细胞膜:主要功能有:①物质转运。
②细胞呼吸。
③生物合成作用。
④参与细菌分裂,形成中介体。
3.细胞质:又称细胞浆。
基本成分为水、无机盐、核酸、蛋白和脂类。
细胞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核酸、酶系统、质粒,参与菌体内物质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4.核质: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四)形态学检验方法1)不染色标本一般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及其运动情况。
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的概念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体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一大类微小生物。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现在已经知道的微生物有十万种左右;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最多,据统计,一克土壤中含有几千万到几百亿的微生物。
2、个体小、胃口大:每毫克大肠杆菌细胞的表面积比每毫克人细胞的表面积大30万被左右;积极活动的大肠杆菌,每小时能消耗它体重2000倍的乳糖;3、繁殖速、转化快:细菌一般每20~30分钟既可分裂一次;生产味精的谷氨酸短杆菌,在52小时内细胞数目增加了32亿倍;乳酸菌每小时可产生为其体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种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比食用公牛强10000倍;4、适应强、变异易:一九四三年分离到的青霉素产生菌,在每毫升发酵液中只能分泌20单位左右的青霉素,通过60多年来的不断育种,加上其他条件的改进,目前每毫升已经超过10万单位。
(三)微生物的分类:1、按微生物的作用分:有用的(污水外理)、无害的(肠道菌丛)、有害的(引起腐烂)、危险的(致病菌)。
2、按革兰氏染色反应分:3、按温度分:嗜冷菌、嗜温菌(金葡球菌)、嗜热菌(芽孢杆菌)4、按PH分:嗜酸菌(乳酸杆菌)、嗜中性菌(芽孢杆菌)、嗜硷菌(弧菌)5、按食物来源分:自养型和异养型6、按对氧气的需求分类:需氧菌和厌氧菌7、按形态人结构分:主要分细菌、真菌、病毒。
人们研究得最多、也较深入的主要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古菌、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现择要介绍: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病毒及其产物各类微生物简介(一)细菌: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微生物学及其操作技术》课程-微教材知识讲解一、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个体非常微小,小到必须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来作计量单位,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其真面目。
微生物的个体结构也非常简单,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还有一些微生物甚至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显然,微生物是生活在地球上最低等的生物。
二、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种类繁多,通常包括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有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细菌,以及具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等。
原核生物——真细菌、古细菌细胞生物微生物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形体微小结构简单个体小:微米、纳米结构简单:大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少数为简单的多细胞,有的甚至是分子生物,如朊病毒仅由蛋白质分子组成。
2、代谢旺盛、繁殖快速微生物具有惊人的生长繁殖速度,其中二等分裂的细菌尤为突出。
例如: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每12.5~20分钟细胞就能分裂一次。
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性就可以:(1)实现发酵工业的短周期、高效率生产。
例如生产鲜酵母时,几乎12小时就可以收获一次,每年可以收获数百次。
(2)遗传学研究:缩短实验周期3、适应性强、易变异突变频率一般为10-5~10-10,但因繁殖快,数量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因而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大量变异的后代。
任何有其它生物生存的环境中,都能找到微生物。
而在其它生物不可能生存的极端环境中也有微生物存在。
4、吸收快、转化力强科学家研究发现微生物吸收和转化物质的能力比动物、植物要高很多倍,如在合适的环境下,Escherichia coli每小时内可消耗其自重2000倍的乳糖。
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衡量⏹形态简: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胞生命物质所构成⏹繁殖快: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细菌)原生生物界(藻类, 原生动物)、真菌界(酵母、霉菌)植物界、动物界和病毒界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细菌分类:界、部、纲、目、科、属、种、型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有利⏹参与物质循环⏹在工、农、医药等方面的作用⏹在人体内的意义有害⏹病原微生物——致病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医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科赫免疫学奠基人——琴纳Koch氏确定病原体四要点⏹在每一例患病的病人中,都应找到此种微生物⏹该微生物能被分离,且能在纯培养基中生长⏹培养出的微生物接种于易感动物,一定能导致动物产生该病⏹在实验性发病动物中,一定能观察并重新获得此种微生物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工具——光学显微镜2、测量单位——一般以μm为测量单位球菌3、据形态不同分三大类杆菌球杆菌;链杆菌;梭杆菌;棒状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螺形菌1、弧菌2、螺菌3、螺杆菌4、弯曲菌弧菌——只有一个弯曲弯曲菌——有数个弯曲螺菌——有若干个弯曲螺旋体——有数个螺旋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一、细菌的结构壁1、为细菌特有成分,是细菌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周围坚韧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2、按照革兰染色法:细菌分为两种,(肽聚糖——共有成分)见书122即革兰阳性菌(G+)1、含量多:50%~80%2、组成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3、结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4、意义持结构与功能完整药物作用*膜磷壁酸(脂磷壁酸)1、是G+菌重要的菌体表面抗原——与血清学分型有关2、具有黏附宿主细胞的功能——与G+菌致病性有关革兰阴性菌(G-)1、含量少:5%~20%2、组成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外膜:LPS、脂质双层、脂蛋白3、结构二维平面结构*脂多糖特异性多糖——O抗原:种特异性核心多糖:属特异性类脂A——毒性中心3、两种细菌细胞壁结构、化学组成不同4、细胞壁的功能一、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滲环境二、特异性抗原与细菌的血清分型有关三、某些成分与致病性有关二、细胞膜三、中介体:某些G+菌部分的细胞膜反复折叠并内陷于细胞质内所形成的囊状物功能:1、扩大细胞膜面积,相应增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拟线粒体作用2、与细菌分裂有关,类纺锤丝作用四、细胞质:细胞膜包裹的半透明溶胶状物质,有水、蛋白质、脂类、核酸(RNA)及无机盐等组成1、核糖体(70S):与真核细胞不同,——与抗生素的关系30S——链霉素作用点50S——红霉素作用点2、质粒:染色体外遗传物质,与遗传变异有关——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1、本质为闭合环状双股DNA,含基因数少2、具有自我复制和转移的能力3、控制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4、质粒可以丢失,不影响其生命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1、R质粒——耐药质粒——耐药性2、F质粒——致育质粒——性菌毛3、Col质粒——产毒质粒3、胞质颗粒:异染颗粒等,可鉴别细菌——细菌储藏能量和营养的场所,非细菌生命所必需异染颗粒——鉴定白喉杆菌4、核质,即细菌的染色体——双股DNA——决定细菌的生命活动特殊结构——荚膜、菌毛、鞭毛、芽胞1、荚膜概念:细菌合成并分泌至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性物质化学组成:多糖或多肽形成条件:体内或营养丰富的环境染色:折光性强,不易着色功能:——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抗吞噬作用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粘附作用——耐干燥:含水90%——与细菌分型有关具有抗原性2、鞭毛概念:绝大多数G-细菌细胞膜伸出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化学组成:鞭毛蛋白(鞭毛素)功能:1、根据鞭毛的位置、数量可鉴别细菌单毛菌——霍乱弧菌双毛菌——空肠弯曲菌丛毛菌——绿脓杆菌周毛菌——伤寒杆菌2、细菌的运动器官——动力试验鉴别3、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黏附细菌4、细菌鉴定分型——鞭毛抗原(H-Ag)3、菌毛概念:许多G -菌和少数G+ 菌菌体周围具有的比鞭毛更细且短而刚直的丝状物,必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化学组成:菌毛蛋白(菌毛素)形成条件:体内或营养丰富的环境分类:1、普通菌毛:定植因子是细菌的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所以与菌毛结合的特异性决定了宿主感染的易感部位。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1.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的生物群体,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以及一些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生物分类地位:微生物涵盖了多种生物分类,其中包括:- 原核生物界: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蓝藻菌(蓝绿藻)等。
- 真核生物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界中的原生动物和部分藻类。
- 病毒界:非细胞生物,仅含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依赖宿主细胞复制。
3. 生物学特性:- 体积微小:大多数微生物大小在微米级别,甚至纳米级别。
- 结构简单/复杂:原核微生物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膜和复杂的细胞器;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结构有所不同,前者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后者结构更为简化。
- 种类繁多:地球上已知微生物种类数以百万计,且随着技术发展还在不断增加。
- 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生态系统中,包括极端环境如极寒、高温、高压、酸碱极端等地都有微生物存在。
- 繁殖迅速: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速度,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 易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导致微生物种群具有较高的进化速度和广泛的适应性。
4. 应用与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地球物质循环、氮素循环、碳循环等生命过程。
- 在医药工业上,微生物用于抗生素生产、疫苗研制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
-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发酵被广泛应用,如酿酒、制醋、乳制品加工等。
-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可用于废水处理、有机废物降解、生物能源生成等方面。
- 在农业生产上,有益微生物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防治病虫害等。
5. 具体微生物实例:-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不利条件下形成芽孢保护自己,条件好转时又能恢复生长。
- 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只能在缺氧环境下生存,其感染会导致破伤风病症。
-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微生物的定义及其特点
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微小有机体,是一类具有广泛分布、多样性、快速繁殖、进化能力强且对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的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蓝藻等。
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
微小:微生物的尺寸很小,通常在几微米到数百微米之间,肉眼不可见。
多样性:微生物种类繁多,种类数量众多,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之中,包括土壤、水、空气、人体、动植物等。
广泛性:由于微生物生存条件和适应性强,它们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从极地到热带,从陆地到海洋。
快速繁殖:微生物的生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些细菌甚至可以在短短的几小时内繁殖成千上万的个体。
进化能力强:微生物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转移等方式调整自身生理特性,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抵御不同的压力。
对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参与了生物圈、水圈、气圈的运转,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体之一。
微生物分类与特征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形式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生物形式,分布在各个环境中,包括水体、土壤、空气和生物体内。
微生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来划分。
根据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
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等结构。
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动物肠道和植物表面等。
细菌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和螺旋形等。
细菌可以根据氧气需求来划分为厌氧菌和嗜氧菌。
厌氧菌不需要氧气生存,可以通过其他物质进行呼吸代谢。
嗜氧菌则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代谢。
细菌可以通过二分裂方式繁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具有真菌细胞壁和真菌丝体结构。
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大类。
单细胞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其细胞为单个圆形或卵形。
多细胞真菌则包括霉菌和子囊菌等。
多细胞真菌由细菌丝组成,具有分枝和结节等特点。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烂木和植物表面等。
真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有重要作用。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生物,由DNA或RNA构成。
病毒在细胞内寄生,利用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复制。
病毒具有非常小的体积和简单的结构,只有在寄生于宿主细胞时才能进行繁殖。
病毒可以感染动植物和细菌等,引起各种疾病。
病毒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威胁之一,目前全球正面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
除了细菌、真菌和病毒之外,还有一类微生物被称为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
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水体中,包括淡水和海水。
原生动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原生动物在食物链中起到重要的角色,是许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的特征在于其微小的体积和广泛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营养循环;它们可以合成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它们还可以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相互促进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总结微生物学检验绪论1.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微生物的分类。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1.微生物类型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2.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
3.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1)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生物学研究的创始人:XXX、XXX、XXX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布局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肽聚糖结构及其化学组成;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布局,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特殊组分:G+菌、G-菌不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1微生物学检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2.细胞壁的功用:(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和抵抗低渗作用。
(2)物质交换作用。
(3)屏障作用。
(4)免疫作用。
(5)致病作用。
(6)与细菌药物敏感性有关。
G+菌与G-菌细胞壁布局比较•细菌细胞膜的布局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
•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中介体。
2.细菌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功能。
荚膜:功能:有抗吞噬和抵制杀菌物资的杀菌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具有免疫原性。
③鉴别细菌和血清学分型鞭毛: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通俗菌毛:具有黏附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相关3.芽胞结构特点、意义、与消毒灭菌的关系;细菌L型的形态特征、检验要点。
芽胞: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微生物,顾名思义,是指生命极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其数量和种类多种多样,同时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一、微生物的特性1.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可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繁殖,根据其寿命及胞体大小可分为两大类:短寿命、细胞小的微生物和长寿命、大细胞的微生物。
细菌和病毒主要生存于废水、土壤和淡水环境中,真菌及口腔中以及肠道内生存。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为最常见的细菌。
2.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主要可分为细菌类、真菌类和病毒类。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大多数为直杆菌或球菌;真菌则是多细胞真核生物,是由一组或多组菌丝组成的,常见的有酵母菌和霉菌;病毒是体积极小的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奇异生物。
3.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包括营养吸收、代谢作用和生殖方式等。
对于细菌而言,其生长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即将细胞分裂成两个相同的个体;真菌的生长则是通过菌丝吸收养分,轻松形成横向分支,可模仿真菌群体,大大增加吸收养分的范围和速度;而病毒则是依赖其他生物细胞的代谢作用来进行繁殖的。
二、微生物的应用1.食品制造在传统的食品制造中,微生物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酵母菌在酒的酿制过程中,起到发酵的作用;嗜热菌则可在奶酪等高温制品的生产中帮助牛奶凝结;嗜酸菌和酪酸菌则是酸奶的发酵菌。
2.医学领域医学领域中,微生物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治疗疾病。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分泌抗生素,而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类可生产出大量抗生素。
在人类的肠道中,正常的微生物又可以无害地帮助消化。
3.环境治理微生物在环境治理领域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水质净化,水中的有害污染物只有经过微生物分解才能被完全消除,而这其中最常见的是厌氧菌和嗜氧菌。
在土壤修复中,生物修复技术则采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来恢复土壤的可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