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2
留置针固定的正确方法
留置针是一种输液工具,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
为了防止留置针脱落,常进行固定。
以下是留置针固定的正确方法:
1. 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粘贴透明敷贴时要采用无张力方法。
2. 延长管与穿刺血管呈U型固定。
如果是Y形接口勿压迫穿刺的血管。
3. 肝素帽/输液接头需高于导管尖端。
4. 延长管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避免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
5. 记录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工号,胶带封住留置针的隔离塞。
6. 小标签的固定位置,建议尽量避开针眼处,固定在隔离塞的下方,使留置针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且不影响观察;也就是贴在留置针隔离塞的下方。
7. 捏住导管接头的突出部位和隔离塞,从针底座开始按压,逐渐往上,使敷料、接头、隔离塞、皮肤之间充分粘合。
按照以上步骤操作后,留置针的固定就完成了。
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疗指南。
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探讨发表时间:2020-08-26T08:05:36.122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3期作者:胡庆诗[导读] 静脉留置针不仅能够减少对儿童血管的伤害,还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带给儿童的较大疼痛。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昆明 650021)【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
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静脉留置输液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弹力绷带八字固定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
对比两组留置成功与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弹力绷带八字固定方法稳定性更高,患儿家属也更加满意,可以解决患儿多动导致的留置针固定不稳等一系列问题,缓解护士工作强度,又能够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护理体会;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3-0187-02儿童患者年龄低,血管脆弱且纤细,自身自控力薄弱,自主意识不强,因此,静脉穿刺依从性极低,容易出现穿刺失败情况,而多次穿刺必定会增加儿童的痛苦,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不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对于需要多次穿刺治疗的儿童此类情况更显著[1]。
静脉留置针不仅能够减少对儿童血管的伤害,还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带给儿童的较大疼痛。
本文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对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进行探讨。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弹力绷带八字固定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儿科领域,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也成为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安置与护理方法、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静脉留置针作为治疗静脉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其适用范围如下:1. 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可以用于输注药物、营养液、生理盐水、化疗药物等等,同时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针头注射的时间。
2. 静脉营养支持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作静脉营养支持的手段。
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注营养液,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所需,并减少消瘦的发生。
3. 输血和血液透析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于输注輸血和进行血液透析。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输液或者长时间输液的病人来说,可以减少反复针扎的痛苦。
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方法1. 静脉留置针的安置(1)准备工作在安置静脉留置针前,需要先确认是否有适当的器具和材料,如手套、无菌巾、麻醉药、置针针头、针身等。
同时,进行清洁和消毒手术部位,对病人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术前准备。
(2)安置针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大小和类型的静脉留置针。
麻醉药可以用来减轻针扎时的疼痛感。
在安置针头时,需要先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和方向,然后用手进行牵拉以固定位置,最后缓慢插入针头。
(3)固定针头安置完毕针头后,需要进行固定,防止针头移位。
常用的方法包括贴上敷料、用贴膜将敷料固定、利用固定带和保险带固定等。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1)药物的注射害怕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失效,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注射药物时,要确保针头的位置和质量,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配制和稀释,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
(2)留置针的更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需要及时更换留置针。
同时还需要注意留置针的保存和维护,防止留置针变质和失效。
改良式固定用于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固定用于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3月于我院门诊行浅静脉留置针97例患儿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设成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方式固定,穿刺成功后贴上透明贴膜,研究组行改良固定,穿刺成功后在针柄以及穿刺点与肝素帽皮肤的接触部位垫一块无菌纱,之后贴上透明敷贴,比对两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针管脱落、针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式固定方法应用于患儿浅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其皮肤的炎症程度,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式固定;浅静脉留置针;小儿【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224-02近几年浅静脉留置针被广泛用于小儿科临床输液,因患儿好动因素,易使浅静脉留置针脱落,继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引起诸多家长不满[1-2]。
目前多应用改良式固定方法固定浅静脉留置针,为明确改良式固定方法固定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本研究就我院门诊收治的97例患儿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作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6年1~3月于我院门诊接受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97例,年龄3个月~24个月,平均(9.78±1.24)个月,依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设成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43例),研究组女26例,男28例;对照组女21例,男22例,两组具接受四肢穿刺与头皮穿刺,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7例,支气管肺炎60例。
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较大差别(P>0.05),具可比性。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展望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留置针不仅减轻了长期输液病人每天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穿刺静脉,而且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1]。
因此,有效的固定方法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尤为重要,现就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静脉留置针固定的临床意义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而输液针及导管的妥善固定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
近年来对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了研究,蔡艳玲等[2]研究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通过分析非正常原因终止留置原因中,因固定不牢针体滑出占18%。
谢艳等[3]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按常规应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患儿静脉留置针发现针体滑出的发生率更高,占37%。
按常规应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除了易发生针体滑出外还易发生药液外渗、疼痛、肿胀、静脉炎等。
因此开展对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经采用新的固定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由此可见,有效的固定方法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尤为重要,对临床工作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2.1 3M透明敷贴固定法2.1.1 传统3M透明固定法王小梅[4]等在临床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后,每次穿刺成功确定无误后用3L无菌透明贴常规作封闭式固定,固定延长管,在固定延长管输液贴上注明操作执行人和日期时间,输液毕按常规用稀释的肝素盐水125U/ml正压或脉冲式封管。
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易于观察。
2.1.2 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使用浅静脉留置的病人,穿刺成功后采用四贴固定法。
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固定于透明敷贴上。
敬碧珍等[5]优化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研究结果得采用四贴固定法效果更佳。
2.1.3 密闭Y型静脉留置针固定法曹菊梅等等提出用密闭Y型静脉留置针固定法留置针局部无反应的情况下,可延长至病人液体治疗的完成,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
关于静脉留置针规范化贴膜与固定方法
一、留置针敷贴的种类
1、3M透明敷贴
3M敷贴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敷贴,粘合度高,便于塑形和随时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变化情况,但对于一些皮肤敏感的特殊患者在拔出留置针撕掉敷贴时容易造成损伤,而且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长,对于置管血管会有较小程度的损伤易引起静脉炎,3M透明敷贴对这种状况无法缓解。
2、水胶体敷料
水胶体敷料具有吸收创面渗液的能力、发挥清创功能等,可以保护留置针穿刺点、置管血管及周围皮肤,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由于这种敷料是聚合水凝胶和粘性物混合制成,当穿刺部位遇水时,敷料粘合度会有所下降,可能导致留置针松动甚至滑脱。
因此要重视留置针的规范化固定
二、固定方法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高举平台法
1、当穿刺成功撤出针芯后,将敷贴平放于留置针上,完全覆盖白色隔离塞。
2、塑形:轻轻捏住针柄,无张力贴膜。
3、延长管U形固定:小夹子尽量紧靠白色隔离塞夹闭,延长管于血管平行,肝素帽要高于导管尖端,同时无张力贴膜固定。
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加强留置针的正确应用及固定,日常工作时间外,也要丰富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既可以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给予每位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更好的救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