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元日》《江雪》(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17.17 KB
- 文档页数:5
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教学准备:预习古诗,收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元日一、汇报预习1、齐读古诗2、根据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
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朗读古诗,结合预习想想诗意。
2、自由交流:读懂了哪些词或句的意思。
3、结合图画和生活指导理解生不懂的地方。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屠苏:屠苏酒瞳瞳日:温暖的太阳光一岁除:一年过去了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4、说说诗意。
自由说,班内交流。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了。
三、指导感情朗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这首诗描写了新春佳节的一片喜庆气象,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把作者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范读齐读四、指导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江雪过程一、背诵《元日》二、学习《江雪》1、自由朗读古诗2、指名朗读古诗3、齐读古诗4、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及朝代5、生汇报自己通过预习读懂了哪些词句。
有哪些不懂。
6、指导理解诗意。
重点理解:绝:没有了,看不见了自由说诗意指名说诗意全诗的意思: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一只飞鸟;找遍万条路,不见一个行人。
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三、朗读古诗体会意境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作者处境的严酷,心情的孤寂。
)2、指导朗读这首诗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范读齐读(通过韵律,节奏语气的变化表现诗人的处境和心情四、指导背诵古诗五、古人说:“诗中有画”,你能将《江雪》想象成一幅画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元日、江雪》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元日、江雪》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泰州市大冯中心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纸年级四年级课题24古诗两首设计者教学时间贾来喜教学目标1 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背诵课文。
二、熟悉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重点难点一、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背诵全诗。
二、理解语句的意思。
学生以前学过的有关节日、冬季的古诗。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元日》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一、同窗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二、对话导入:适才咱们一路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诵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酷爱。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好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一)、导入活动:一、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咱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二、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
你联想到什么?“元日”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元日”并非此刻一般所说到“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
此刻“元旦”、“新年”一般指公历的一年之首,就是公历1月1日。
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圣诞节一样。
大家回忆一下,我国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学生自由述说。
教师小结:放鞭炮、贴对联、贴“富”字、贴窗花、拜大年,等等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
这种风俗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气习尚。
风俗与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不断丰硕转变的一面。
那么,宋朝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学习了王安石《》《元日》以后,咱们就可以取得答案。
三、学习新课一、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诵,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24.古诗两首(《元日》《江雪》)教案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 个。
3、达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觉诗句中衬着的“高高兴兴、热喧闹闹”的节日氛围。
教课难点: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课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课方法:议论、小组合作式。
教课步骤:一、导入活动: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光阴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
你联想到什么?二、学习新课1、初读课文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 5 个, (开火车读 )爆屠曈换符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鞭炮屠戮清醒互换符号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议论:“谈谈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竞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相互背。
三、作业部署: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元日鞭炮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课后记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课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古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足调换其学习踊跃性,指引学生踊跃参加,在参加中自悟自得。
2.领悟诗歌的境界是古诗教课的重点。
教课中想方想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感情,把诗人创建的境界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采集其余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限制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课过程一、谈雪激趣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如何的雪景 ?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垂钓的情形吗 ?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形。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导读:教材分析:本课含有两首古诗分别是《元日》和《江雪》。
《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江雪》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
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理解古诗。
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由于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还没有形成,注意力不能稳定持久,具体形象思维为其主要思维特点,学习还以近期娱乐目标为主,缺乏理性思考。
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教学中我以合作学习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为指导思想,使学生手、脑、口并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主动参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构想: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
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元日》,理解故事内容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
苏教版四上教案古诗两首元日江雪本文是关于苏教版四上教案古诗两首元日江雪,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元日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爆、屠、曈、符”的读音,并认清字形。
2、正确地朗读(停顿要恰当)、背诵本诗,力求有感情;3.了解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一、二、四句押“u”韵。
通过查工具书结合上下句学会生词:屠苏、曈曈、桃符,掌握学习方法;4、.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板书:过年]我们传统的“过年”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农历)这第一天,我们就称之为“元”。
[板书:第一、起始]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一首古人写春节的诗。
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
谁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农历一月一号、春节)。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得正确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打开书。
请按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诗:(1)借助课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把诗读正确;(2)结合插图,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2.(挂出事先抄录的这首诗),指名读,相互正音,点出停顿规律和押韵规律。
师生共同抄写这首诗几个难写的词:爆竹、屠苏、曈曈、桃符。
齐读这首诗。
3.指名说出对这首诗的理解,提出不懂的地方。
(估计提出的不懂之处有: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三、借助工具书,补充资料,自学、讨论,深入理解,说得明白1.引导学法。
有这么多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
我们事先没有预习,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指名发言讨论。
(查字典等工具书、上网查)(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请教别人。
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2.事先没让大家预习,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帮你们初步查了,现在我们就按照诗句的顺序,逐句理解它们的意思。
25.古诗两首教材分析:这两首古诗,一首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另一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
《元日》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
《江雪》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
设计意图:从古代诗歌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等特点出发,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考虑以下几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开放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法:读通读懂读美学法:欣赏理解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元日》教学过程: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
25.古诗两首(元日+江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课后生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2.板书课文题目。
3.从课文题目里。
你联想到什么?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1)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2)出示诗句,指定学生读。
(3)全班齐读。
(4)出示生字5个。
(开火车读)爆屠曈换符(5)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1)学生自由读诗句。
(2)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3)指定学生说诗意。
(4)全班齐读全诗。
(5)分组接背诗句。
(6)指定学生背诵。
(7)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8)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一、谈雪激趣,导入课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出示雪景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元日、江雪》教材解析资料教学跋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元日、江雪》教材解析资料教学跋文《古诗两首》教材解析陈晓宏这两首诗,一首是宋朝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另一首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
《元日》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出春天喧闹欢乐的气氛。
此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开怀痛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写旭日的辉煌普照千家万户,象征无穷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那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的表达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江雪》刻画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硕的寒江独钓图。
诗的前两句是画的背景。
“千山”、“万径”对举,鸟影人踪都已“灭”、“绝”,天地似乎唯留下茫茫冰雪。
后两句是这幅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幽独的落寞情调。
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元日、江雪》教材解析资料教学跋文《古诗两首》教材解析陈晓宏这两首诗,一首是宋朝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另一首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
《元日》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出春天喧闹欢乐的气氛。
此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开怀痛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写旭日的辉煌普照千家万户,象征无穷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那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的表达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江雪》刻画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硕的寒江独钓图。
诗的前两句是画的背景。
“千山”、“万径”对举,鸟影人踪都已“灭”、“绝”,天地似乎唯留下茫茫冰雪。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苏教版四年
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
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
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
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5 江雪(柳宗元)
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钓:与“钩”字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