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线性分组码
- 格式:ppt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49
线性分组码8.3.1 基本概念是一组固定长度的码组,可表示为(n, k),通常它用于前向纠错。
在分组码中,监督位被加到信息位之后,形成新的码。
在编码时,k个信息位被编为n位码组长度,而n-k个监督位的作用就是实现检错与纠错。
当分组码的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时,这种分组码就称为。
对于长度为n的二进制线性分组码,它有种可能的码组,从种码组中,可以选择M=个码组(k<n)组成一种码。
这样,一个k比特信息的线性分组码可以映射到一个长度为n码组上,该码组是从M=个码组构成的码集中选出来的,这样剩下的码组就可以对这个分组码进行检错或纠错。
线性分组码是建立在代数群论基础之上的,各许用码的集合构成了代数学中的群,它们的如下:(1)任意两许用码之和(对于二进制码这个和的含义是模二和)仍为一许用码,也就是说,线性分组码具有封闭性;(2)码组间的最小码距等于非零码的最小码重。
在8.2.1节中介绍的奇偶监督码,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线性分组码,由于只有一位监督位通常可以表示为(n,n-1),式(8-5)表示采用偶校验时的监督关系。
在接收端解码时,实际上就是在计算:(8-6)其中,…表示接收到的信息位,表示接收到的监督位,若S=0,就认为无错;若S=1就认为有错。
式(8-6)被称为监督关系式,S是校正子。
由于校正子S的取值只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它只能表示有错和无错这两种信息,而不能指出错码的位置。
设想如果监督位增加一位,即变成两位,则能增加一个类似于式(8-6)的监督关系式,计算出两个校正子和,而共有4种组合:00,01,10,11,可以表示4种不同的信息。
除了用00表示无错以外,其余3种状态就可用于指示3种不同的误码图样。
同理,由r个监督方程式计算得到的校正子有r位,可以用来指示-1种误码图样。
对于一位误码来说,就可以指示-1个误码位置。
对于码组长度为n、信息码元为k位、监督码元为r=n - k位的分组码(常记作(n,k)码),如果希望用r个监督位构造出r个监督关系式来指示一位错码的n种可能,则要求:(8-7)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的。
一、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原理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作法是: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建立校验关系。
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检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校验关系将受到破坏,从而可以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
对于(n ,k )线性分组码编码器,输出的n 比特码字包含k 比特信息码元和k n -比特监督码元。
如图1所示。
根据图1的表示法,码字最右边的k n -比特为监督比特,最左边k 比特与相应的信息比特相同。
因此有⎩⎨⎧--=--==+-1,, , 1,,1,0 , n k n i m k n i b c k n i i i (1)k n -个监督比特是k 个信息比特的线性和,可以用一般的多项式表示:1)1(1100--+++=k k i m p m p m p b i i i (2) 系数的定义如下⎪⎩⎪⎨⎧=i im ,0m ,1不依赖于如果依赖于如果j j ij b b p (3)系数ij p 的选择要是生成矩阵的各行线性独立,且校验式唯一。
式(1)和式(2)给出了(n ,k )线性分组码的数学结构。
这两个等式可以用矩阵表示法重新表示为一种紧凑的形式。
为此,我们定义k ⨯1的信息矢量m ,()k n -⨯1监督矢量b 和n ⨯1的码矢量c ,其形式分别为 ],,,[021m m m k k --=m (4)],,,[021b b b k n k n ----=b (5)],,,[021c c c n n --=c(6)注意,这三个都是行矢量。
这样就可以用紧凑的矩阵形式将定义监督比特的联立等式写为m P c = (7) 其中,P 为()k n k -⨯的系数矩阵,其定义如下:⎥⎥⎥⎥⎥⎦⎤⎢⎢⎢⎢⎢⎣⎡=------------------0,02,01,00,22,21,20,12,11,1p p p p p p p p p k n k n k k n k k n k k k n k k n k P (8) 其中,ij p 取值1或0。
线性分组码编码分析与实现第一章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线性分组码的定义:线性分组码是一种具有线性结构的编码方式,采用矩阵运算的方式实现数据的编码和解码。
1.2 线性分组码的特点:(1)码字长度相同(2)编码和解码具有线性性质(3)具有很强的纠错和检错能力(4)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没有死区(5)对于大量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工作具有很高的效率1.3 线性分组码的模型:线性分组码的模型由3部分组成:(1)信息部分(2)校验部分(3)生成矩阵第二章编码和解码的实现原理2.1 编码的实现原理:(1)将数据划分为信息部分和校验部分(2)利用生成矩阵将信息部分和校验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3)产生码字2.2 解码的实现原理:(1)接收到码字,并划分为信息部分和校验部分(2)建立校验矩阵(3)根据校验矩阵的摆放方式进行解码(4)恢复原始数据第三章线性分组码的具体实现3.1 编码的具体实现步骤:(1)确定数据长度和校验长度(2)生成矩阵的构建(3)信息部分和校验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4)产生码字3.2 解码的具体实现步骤:(1)接收到码字,并划分为信息部分和校验部分(2)建立校验矩阵(3)根据校验矩阵的摆放方式进行解码(4)恢复原始数据第四章线性分组码的应用4.1 线性分组码在通信领域的应用:(1)在通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误码和丢包现象,利用线性分组码可以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线性分组码可以应用于数字语音、数字视频、加密通信等领域,提高通信的效率和安全性4.2 线性分组码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应用:(1)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线性分组码可以应用于数据校验和错误纠正,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线性分组码可以应用于TCP/IP协议中,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第五章线性分组码的发展趋势5.1 智能化:线性分组码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是将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编码和自动化解码,提高编码和解码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