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调查报告原研哉深泽直人
- 格式:pptx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31
“无意识设计”的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
佚名
【期刊名称】《艺术设计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2015中国服装论坛有幸邀请到了日本产品设计大师、"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概念的开拓者、无印良品的咨询顾问—深泽直人先生,本文是根据他在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总页数】4页(P15-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3
【相关文献】
1.“无意识设计”的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
2.“无意识设计”诠释的人文关怀——以深泽直人的设计作品为例
3.探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4.浅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思想对现代产品的影响
5.浅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中的情感关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研哉调研报告原研哉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产品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家,他对于产品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原研哉的调研报告。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对产品设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实地考察,以了解当前的设计趋势和市场需求。
以下是我对这些调研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发现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能够购买到经过精心设计和制造的产品,产品需要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功能性,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重视产品的品质和功能性,并确保产品能够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产品设计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购买到环保的产品,并且希望这些产品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设计师需要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到产品设计的始终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的生产方法。
同时,个性化和定制化成为了当前产品设计的重要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大众化产品,他们希望能够购买到独特的、专属的产品。
因此,设计师需要通过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最后,科技的发展对产品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和互联网产品涌现出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因此,设计师需要关注科技的发展,并将其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提供智能化和便捷化的产品。
总结而言,产品设计领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个性化和定制化越来越受欢迎,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趋势,并积极应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需求。
产品调查研究报告产品调查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性能以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企业需要进行产品调查研究以了解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和满意度。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市场上的某一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问卷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评价。
2.样本选择:随机选择了500名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3.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调查结果:根据对500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质量普遍较为满意,70%的消费者评价为优秀或良好。
产品的质量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2.产品的性能表现不尽如人意,只有45%的消费者对其性能表示满意,而有30%的消费者对其性能不满意。
产品的性能需要改进。
3.售后服务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80%的消费者认为售后服务专业且贴心。
4.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较为满意,60%的消费者认为价格合理。
但也有不少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过高。
5.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品牌认知度较低,仅有30%的消费者能够准确说出该品牌的名称。
四、改进意见: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加强产品性能研发,提高产品性能,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性能要求。
2.加强品牌营销,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知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3.改进产品定价策略,合理调整产品价格,以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专业和贴心的售后服务,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结论:通过产品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以及消费者的意见和评价。
同时,我们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结果和意见,进一步完善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读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全本》报告广告设计与制作一班学号:************ 姓名:***读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全本》报告老师布置这次的作业,我想利用这次的机会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关于设计的书,我想都是理论或是历史方面的我可能静不下心去阅读,所以我选择了一本与现代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书。
当看了这本书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了解的只是太少。
以后我会找时间多看下相关的书。
下面是我读书或所了解到。
首先我了解了作者,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
书中他他介绍了有他参与的各个设计项目。
关于他的性格或是坚信的理念我有些拿不稳,但是他有一段话,却使我从中感觉到了这个设计师的伟大胸怀。
这句话是: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保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院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就像此书的开头,李•埃德尔库特这样评价他:“精确、严谨,他谈起设计来如一种生活哲学,不断变换着他对整个过程的意识,总在某处有所进展、挑战、改变着他的智慧。
”智慧是无穷的,而原研哉是一个善于或是说热爱去探究智慧的人。
乐于发现生活中可以进行再设计的事物。
在设计界他想有众多设计大师对他的美赞。
可是在书中我能读到他是一个很谦和的人。
对作者的简介就这么多吧,我们从他的著作内容里也能对他了解很多。
下面我对这本书进行了概括,同时也谈了我的感触和想法。
第一章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生活用品把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进行再设计,会以怎样的姿态展示给我们呢?我也很期待,带着期待我认真的往下阅读。
作者为此搞了一个展览,参展包括很多领域的设计,各行设计者通过作者给他们选出来的物品,对这些物品进行再设计。
作者希望通过这些再创,能反映给我们很多问题,然后再一个个去弥补这些问题,慢慢完善事物。
CHANEL展示陈列设计调研品牌:CHANEL品牌创始人:COCO CHANEL (原名Gabrielle Chanel)现任设计师:Karl Largerfeld(卡尔·拉格菲尔德)注册地:法国产品种类:服装,鞋,包,珠宝配饰,配件,香水,彩妆品牌内涵:香奈儿品牌走高端路线,时尚简约、简单舒适、纯正风范。
“流行稍纵即逝,风格永存”依然是品牌背后的指导力量;“华丽的反面不是贫穷,而是庸俗”。
Chanel 女士主导的香奈儿品牌最特别之处在于实用的华丽,她从生活周围撷取灵感,尤其是爱情。
不像其他设计师要求别人配合他们的设计,Chanel品牌提供了具有解放意义的自由和选择,将服装设计从男性观点为主的潮流转变成表现女性美感的自主舞台,将女性本质的需求转化为香奈儿品牌的内涵。
品牌风格:高雅,经典,简洁,精美品牌代表:菱格,山茶花,双C标志设计主题色彩:黑,白调研地点:杭州大厦CHANEL专柜设计主色调:黑,白,奶茶灰店面装修设计:CHANEL的专柜位于杭州大厦的一楼,整个店面是敞开的,站在门口就可以对里面的陈设一览无余,进入店内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气,经典,高档,有几个玻璃展柜放在中间,整齐排列,里面陈列首饰和钱包,没有多余的东西来衬托,只有主体物,走到里面,包包,鞋子,衣服的陈设架都是很简单的设计,非黑即白,体现了CHANEL的经典颜色,店内还有很多大面快通顶的镜子,让空间看起来更宽敞更大气,靠窗的展示架是玻璃的,外面的阳光照进来,所对应的这个空间有三个极简风格的沙发供顾客试穿,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明亮,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试穿如此美的鞋子一定特别享受,而且因为是日照光,所以也不用担心色差,我想这也是设计师的心机设计所在吧。
在专柜内能看到几个展示模特,一不小心还以为是真人,可见设计师摈除了以往呆板的展示模特,让模特不仅仅是以道具存在,让她们似乎有了生命,她们就像是在店内的顾客。
调研有感:一直都特别喜欢CHANEL的设计,之前都是在网络,杂志了解,他的价格让我们这些学生只能是看看的份,当然他的专卖店也是一次都没进去过,特别感谢老师的这个课题让我有理由去真正近距离的去看我仰慕已久的牌子。
原研哉:白、触知与容纳性原研哉:白、触知与容纳性2014年05月19日 09:33来源:三联生活周刊作者:钟和晏0人参与0评论原研哉设计的老牌清酒“白金”包装瓶“设计的设计——原研哉2011中国展”上,有件展品是原研哉制作的一张弹珠游戏台。
台子很长,一大块雪白的长方板倾斜着放置在白色的钢架上,像是等待病人的手术台。
白板略高一头的上方安装了水珠发射器,不时“叮咚”一声,玻璃管中流出滴滴水珠,沿着倾斜的白板荷叶露珠般滚落。
板上镶嵌着一排排阿司匹林药片状的白色小点,阻挡着水珠的路径。
这是一个静默又充满触感的景象,躲过“药片”阻挡的水珠争先恐后地往下落,像是具有某种生命的目标。
偶然,也有一两颗圆滚滚的水珠被夹在中间无法动弹。
白色的底板是铺在铝板上的白纸,那些小“药片”也是从5毫米的纸板上裁出来的。
通常相溶的水与纸在这里产生力量的对抗,因为纸上被喷了一层超级防水涂料。
关于弹珠游戏箱,原研哉提到过高孟野《如何阅读世界地图》一书中一种有关日本位置的有趣观点。
如果把欧亚大陆转90度让它到上面,地图就变成一个弹珠游戏箱。
“欧亚弹珠机”的顶上是古罗马时代的罗马,日本位于球井处太平洋的深渊中,错过所有洞口的钢珠都累积与此,因此,日本通过多重途径吸收了多种不同文化。
就像这张弹珠游戏台一样,雪一样的白是对这场设计展最初也是最强烈的印象。
不仅是作为背景的纯白色展厅、展柜和隔墙,还有来自展品本身柔柔淡淡的白,弥漫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三层展厅里。
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手册,原研哉试图让他的设计像冰雪容器一样,把人的兴奋记忆封存下来。
手册封面用了一种松软的白纸,上面印着凹陷的半透明英文、法文和日文字母。
这是把加热的模具压印在纸上,纤维凹陷下去的地方部分地融化,出现雪地鸿痕般的效果。
2001到2006年,位于东京银座区老字号百货店“松屋”实施再造计划,一个涵盖建筑外观、店铺空间、包装纸、购物袋、广告等综合性设计项目。
深泽直人作品案例解析一、背景介绍深泽直人,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师,无印良品设计总监,以其简洁、实用、人性化的设计风格而备受赞誉。
他的设计理念注重“以人为本”,追求简约、自然、舒适,将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
本文将从多个设计案例解析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和技巧。
二、案例解析1. 简洁实用设计深泽直人设计的作品往往简洁明了,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元素,注重功能性的表达。
例如,无印良品的一款桌面垃圾桶,设计简洁,只有一个开合盖子,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工程学。
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又体现了设计的简洁和实用。
2. 自然舒适设计深泽直人注重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使产品给人以舒适、温馨的感觉。
无印良品的一款便携式水杯,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水滴,杯身曲线流畅,握感舒适,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感。
3. 情感化设计深泽直人的设计不仅仅满足功能需求,更注重与用户的情感交流。
他善于挖掘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将设计融入生活。
例如,无印良品的一款桌面收纳盒,设计简约,色彩柔和,适合各种环境和使用场景,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温馨和舒适。
三、设计技巧1. 简化设计:深泽直人善于将复杂的设计元素简化,突出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2. 注重细节:深泽直人注重产品的细节设计,如材质、颜色、尺寸等,使产品更加人性化。
3. 追求自然:深泽直人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使产品更加自然、舒适。
4. 把握人性:深泽直人善于把握人类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使设计更加贴近生活。
四、实际应用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和技巧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如家居、办公、医疗、数码等。
以下列举几个实际应用案例:1. 家居:无印良品的一款床头柜,设计简约,线条流畅,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工程学,体现了深泽直人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
2. 办公:一款便携式键盘保护套,设计简约时尚,手感舒适,适合长时间使用,体现了深泽直人自然舒适的设计理念。
3. 医疗:一款智能护理床,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自动调整床的角度和高度,方便用户的使用和护理,体现了深泽直人把握人性的设计技巧。
设计的设计原研哉中国上海展调研报告姓名:张梓奕学号:10123432摘要:原研哉,是当下日本最具思辨能力的日本平面设计师。
他的设计兼具感性和理性。
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而是促使大家的对设计的觉醒为出发点,再以绵密的逻辑为手段,更用立体交叉的视角来思考设计。
关键字:海报设计、视觉、包装设计“设计到底是什么?”是原研哉给自己提出的思考命题,他一边带着这样的思考,一边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这样也就有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丰富作品。
展览现场展示展品59组、面展品51组、影像品3组,共113组件设计作品。
通过展览,让我们对原研哉有了重新的认识,同对其一直以来所希望传达的信息:“计既要有设计性,又要同时具有生产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前往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举办的原研哉“设计的设计”展览调研前,我对其希望传达的信息:设计既要有设计性,又要同时具有生产性,理解担又不明白要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完成。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了美术馆。
进入到管中,首先映入我眼帘是一段原研哉的的自述——设计的诸相: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线条、形状。
在充分地满足了所要具备的功能之外,进一步探索更深的主题时,使用设计这种方法可以发现现在还有一个思考的世界。
在做有关奥运以及世博会的是、相关设计时所思考的事情以及提案,还有在医院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计划时所发现的观念,都成为了我自身非常重要的成长标志。
通过这些,清晰地显示出我的思考过程以及我从中发现了什么。
另一方面,初期的书籍设计以及在海报上出现的造型性是非常感觉化的,从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我是在单纯的探寻自我这个感觉世界。
现在在中国正在进行的项目(北京前门项目,知艺术馆视觉识别系统、景德镇其物),是我与中国结缘的工作。
我希望今后这种缘分更加深厚。
从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原研哉的想法的详细阐述。
接着,我对原研哉关于海报设计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了解。
在我对众多海报设计的作品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组,一是以乌鸦为设计主题,二是以蘑菇为设计主题。
设计有关—深泽直人访谈深泽直人访谈2007.11.12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史建冯恪如长久以来,设计师们一直在努力的使环境成为一个客观事物,而实际上,人与环境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彼此自然融合的。
冯恪如: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设计行业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本土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幸运的是,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得以通过各种网络、媒体等现代化渠道方便的获取更多业内信息,了解先进的设计理念。
您作为一个亚洲设计界的佼佼者,在这个行业有丰富的经验——曾经为一家大规模的公司工作,在美国寻找自己的设计理想,而后成为独立设计师,为其他设计机构担任顾问,到最后拥有自己的品牌。
回顾您的成长历程,有哪些事件构成您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深泽直人:我曾在多摩美术大学学习工业设计,毕业后加入了日本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
当时我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打算,只是专注于为供职的公司设计产品,像手表和小型打印机等。
但对我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从小型产品中领悟到设计的精神。
设计这些小型产品为我将来的事业打了很好的基础。
我一共在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工作了8年,然后去了美国。
在我事业的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年轻的设计师,我很想了解更广阔的设计领域真正在做什么。
当我还是一个设计系学生的时候,我对这个行业的真正内涵知之甚少,对设计的理解还很粗浅。
当我开始真正从事设计工作以后,接触到了不同的设计领域和来自美国、欧洲等地的设计,我很想亲自体验和经历一下。
冯恪如:为什么选择IDEO?深泽直人:我试过一些德国设计咨询公司,但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成功。
那时美国加州硅谷正处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我能够接触到计算机领域的结构设计、人机工程、商业策略等等,那真是非凡的年代。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好像在爬山,当我爬上一座山峰之后,又看到了另一座巅峰。
我决定回日本,在自己的国家做设计。
我在国外的工作经历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欧洲和日本本土的企业。
现在我拥有了独立的事业,在日本建立了IDEO 工作室,花了6年的时间来发展它在日本方面的业务。
深泽直人与原研哉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他们都是日本顶级设计师,两位都注重产品的本原,设计的立足点都是回归事物的本质,但是同时同样的起点却是不一样的路。
除了负责无印良品的工作之外,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也提到过他与深泽直人的一次合作:“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的展览中,他收集了三十二名来自日本设计者针对日常用品,比如卫生纸或火柴进行重新设计的提案。
其中,就包括深泽直人与他的茶包设计的提案。
第一种是把提线部分设计成环状,这个环的颜色和红茶的颜色是一样的。
其目的是给饮茶的人一个暗示:把红茶泡成这样的颜色再喝。
但深泽直人认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饮茶的人应该会意识到茶的颜色和环的颜色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参照,比如说喜欢把茶泡得比环的颜色浓一点,又或者今天想试试把茶泡得淡一点。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规定特定的颜色,但是为了能让这种参照得以形成,还是要在设计上做一些准备,也就是要把潜在于下意识领域的种种可能性设计进去。
第二种则把茶包设计得像个提线木偶。
浸泡茶的动作和玩提线木偶的动作有几分相似之处,设计师正是由此得到启发,把提手部分设计成提线木偶上的控制板的形状,而把茶包设计成人形。
茶包被水浸泡之后膨胀起来,就会变成一个茶色木偶人。
摆弄这个小茶包,就像玩提线木偶一样。
这个方案使得“在下意识领域进行设计”的理念再次得到了表现。
深泽直人与无印良品无印改良2002年田中一光去世为止,作为一个分水岭。
无印良品从田中一光和堤清二两人的私人谈话中而诞生。
田中一光生前负责西武百货店、西友、PARCO等公司商标和各种设计,他对日本设计界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田中一光生前为无印良品设定的框架,使得没有人能够冲破这一限定。
2002年之后,无印良品班底进行从新洗牌,原研哉,深泽直人,接替田中一光就任无印良品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