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深泽直人
- 格式:doc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意识的设计师:深泽直人深泽直人,日本工业产品设计大师。
1956年,他生于日本山梨县,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产品设计系艺术与3D设计专业。
1988年,在日本爱普生精工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
1989年,前往美国,加入产品设计开发顾问公司ID two(著名的IDEO公司的前身)。
8年后,他返回日本。
1997年,他协助组建了IDEO日本分部。
2003年,创办深泽直人设计公司,加入了MUJI(无印良品)顾问委员会。
同年,在家电和日杂设计领域里创立“±0”品牌。
作为这个崭新领域中的领导者,现在,深泽直人逐步开展他的想法。
“±0”设计与生产家用产品从雨伞到电器,最初的范围大约包括20项:加湿器、液晶屏幕、随身听、手电筒、地毯、电咖啡壶、电话机……深泽直人现为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MUJI(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深泽直人的设计在欧洲和美国赢得了40余个设计大奖,他曾为苹果、爱普生、日立、MUJI (无印良品)、NEC、耐克、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夏普、steelcase、东芝等知名公司进行设计工作。
许多人都对MUJI(无印良品)的一款CD播放机留有深刻印象,事实上,它广受消费者青睐,有人甚至前前后后买了几十台用来送人。
这款CD播放机的外形就是换气扇,只要将CD放进去,拉一下垂下来的绳子就可以播放CD,整个过程就好像打开换气扇一样。
这台CD播放机的精妙之处也正体现在那根拉绳上,将这台挂在墙上的“换气扇”轻轻一拉,停顿片刻,代替清风翩然而起的却是音乐声。
这个创意实在是太不同凡响了,第一次使用的人大概都吃了一惊。
把CD播放机做成换气扇的造型,或许稍稍削弱一些它作为音响器材的功能,反过来,让听者的感觉更加敏锐。
用这样的方法建立商品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深泽直人风格。
深泽直人是日本工业产品设计大师,他特别关注一些一般人不会注意的细微之处,尤其擅长在下意识领域展开他的设计工作。
譬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一条手巾就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它体现的是最低限度而又最实用的价值。
如何把无意识引入到交互设计中——深泽直人设计启示深泽的设计的关键词:无意识设计whitout thought 直觉设计消除设计障碍融入生活细节简洁人情味换回某种记忆似曾相识喜欢深泽很多年了,刚开始学设计时,在网上第一次看到深泽的作品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他的设计理念和生活态度一直指引着我的设计方向。
如今毕业了,进入了互联网设计领域,重温他的作品,还是能给我工作中带来不少启示。
―如今交互设计主要针对软件和屏幕,但我认为硬件设计,也就是那些能摸的着的实体,都是交互设计。
‖—深泽直人在做分享前,对于舒适的产品印象我让同学们做了头脑风暴,以下是大家的反馈:安全尺度优雅自然本源质感占有厚实所见及所得朴实美感舒适节约自然生命力的亲和实在方便不多不少理所应当直觉不用思考贴近生活可爱在深泽直人的设计作品中,以上舒适的产品印象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身为日本当代最活跃的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的设计融合了日本美学与西方实用技巧,设计作品屡获设计各大设计奖项。
深泽直人的设计主张“Without Thought”,强调“无意识的设计”,不管是产品简洁的外型,或是消费者直觉的使用,都回归到生活本质的设计出发。
”先来谈谈―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理论,即为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
无意识其实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一些想法、观念等并不被我们所意识到,它们贮藏在内心深处,但是会通过相应的行为表现出来。
记得以前读庄子的时候,有一个故事大意是讲:最舒服的鞋子就是能让人感觉不到鞋子的存在,或者说是让人很快就忘记了自己穿着鞋子。
深泽的作品简洁,去除了一些多余的修饰成分,让设计回归本源。
他的设计简单纯粹,当我们看到它的作品时自然而然会有一种舒服的亲近感。
产品就如同人一样,当面对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时,人们多半会给她贴上傲慢,无法亲近的标签,而面对一个裸妆的女人时,你会觉得轻松自然,可亲近。
过多的修饰和功能的叠加会给增加用户心里负担。
“无意识设计”的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
佚名
【期刊名称】《艺术设计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2015中国服装论坛有幸邀请到了日本产品设计大师、"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概念的开拓者、无印良品的咨询顾问—深泽直人先生,本文是根据他在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总页数】4页(P15-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3
【相关文献】
1.“无意识设计”的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
2.“无意识设计”诠释的人文关怀——以深泽直人的设计作品为例
3.探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4.浅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思想对现代产品的影响
5.浅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中的情感关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工业设计大师深泽直人——用设计暖心
佚名
【期刊名称】《工业设计》
【年(卷),期】2015(000)010
【总页数】4页(P22-2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工业设计师是可以通过设计来造物的人 [J], 刘燕
2.“无意识设计”的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 [J], ;
3.“无意识设计”的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 [J], 《艺术设计研究》编辑部
4.“无意识设计”诠释的人文关怀——以深泽直人的设计作品为例 [J], 贾展超
5.设计何以感人——探究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及作品内涵 [J], 曹馨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泽直人设计作品赏析作者:孙詹林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2期摘要:深泽直人(Naoto·Fukasawa),日本著名的产品设计师,1956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
“无意识设计”理念的开创者,“无意识设计”又叫做“直觉设计”,旨在将人们潜意识里需要、却没有意识到该如何去做的东西通过最简洁的方式设计出来。
他关注的通常是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细节,因此他也在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领域创立了一个新的品牌——“±0”,这个设计品牌的主张是用最少的设计元素(上下公差为±0)来展现产品全部的功能。
这个全新的品牌也是充分体现了他的“无意识设计”的理念。
关键词: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0”为了可以更实际地体验这种“无意识设计”,更好地理解“±0”,下面我将通过对深泽直人设计作品的赏析来对他的设计理念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1 CD播放器图1是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一款CD播放器,这款CD播放器的外形非常简洁、大方,似排气扇。
并且它有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它的开关是一条拉绳;二是它可以悬挂在墙壁上;三是当它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听众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光盘的转动。
之所以将它的开关设计成一根拉绳,一方面是因为深泽直人想让使用者凭自身的直觉直接去使用,而不需要去经历那一步步复杂的程序。
另一方面是因为深泽直人将人们的生活情感与生活经历应用到了自己的设计当中,能够使许多人想到自己小时候就是用这样的一根绳来开灯。
不同的是,在这个设计当中,我们每一次的拉绳带来的不再是灯光的明暗交替,取而代之的却是美妙的音乐。
他的设计总是能够将更多情感的元素注入自己设计的实物当中,并且非常仔细地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因此能够引起消费者足够的注意,也就能够在许多同种类的设计产品中脱颖而出。
这也正是体现了深泽直人先生“无意识”设计的精髓。
2 纸篓打印机深泽直人设计的这一款纸篓打印机考虑的不是打印机的外观、造型等方面,而是从打印机自身的环境着手,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虑,深泽直人先生就是把人们的这种“无意识”的考虑落到了实处,设计出了这样的一款纸篓打印机。
在谈到日本设计的时候,深泽直人经常被和原研哉、隈研吾相提并论。
这位日本工业产品设计大师1956年出生在日本山梨县。
1980年,24岁,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产品设计艺术与3D设计专业。
1988年,32岁,在爱普生担任设计师。
1989年,34岁,离开日本赴美国,在旧金山加入一小型设计工作室ID two——今天著名的“IDEO”的前身;深泽加入时只有8个人。
1997年,42岁,返回日本,协助组建IDEO日本分部。
2003年,48岁,成立深泽直人设计公司,与众多知名企业合作,为MUJI、KDDI等公司进行设计,创立了一个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领域里的新产品品牌“±0”。
2006年,51岁,与另一名设计师共同创建Super Normal工作室。
现在他同时是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授, 担任无印良品的设计顾问,为该公司的家用产品提供设计指导。
深泽直人曾获得五十多项奖项,其中包括美国IDEA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日本优秀设计奖、Mainichi设计奖和Oribe奖等。
他曾为一些知名公司诸如苹果、爱普生、日立、 无印良品、NEC、耐克、日本精工株式会社、夏普、 steelcase、 东芝等进行设计。
深泽直人还编著了《轮廓》(TOTOShuppan出版)一书,并与他人合著了《设计的生态方法》(Tokyo Shoseki出版)及《最佳》(六耀社出版)等书。
一、深泽直人: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深泽直人曾说过:“工业设计师是可以通过设计来造物的人。
日本人的审美方式是从身边的物体中去寻找美,这可以说是日本设计的一个特点。
在为一个物品做设计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能感受到,但可能还没意识到的好东西是什么。
我的工作是把这样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东西具化。
”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工业设计师是可以通过设计来造物的人文/刘 燕智慧、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思考是设计创新的重要因素。
深泽直人产品中的“中庸”设计探讨【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中庸思想是其所有思想的基础与铺垫,对我们东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设计的角度概括和挖掘儒家思想里“中庸”的内涵,并简要介绍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设计作品中暗藏的“中庸”思想。
结合其多种经典的设计案例,分析儒家中“中庸”在其设计作品乃至设计思想中的作用,并试图从中探究设计的民族性。
【关键词】深泽直人;设计;儒家思想;中庸【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049-2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其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发展都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早期日本,一直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显而易见的日本儒家思想,其精髓与核心都是以我国儒家思想为蓝本演变而来的。
日本儒学是从中国儒学中吸取滋养,使儒家思想在日本真正的做到了活学活用。
而受我国文化熏陶严重的日本人,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就不经意间流露出了我国儒家经典的“中庸”思想。
一、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与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中庸”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涵。
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平和。
其本质意义更多的指向人的内心。
同时,“中庸”又是中国造物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
如若将这种思想融入设计中,那就是从内心来打动人,体现心灵上的共鸣,满足人们无意识间的,最内在的需要。
而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一直以来秉承的设计主张就是:用最少的元素来展示产品的全部功能。
在他眼中事物间的一种互相平衡,人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是彼此自然融合的。
当人们与周遭的事物自然接触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刻意的去思考什么。
比如说,当你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你并没有刻意的去想这个椅子。
人们在与外界的自然接触过程中是没有刻意的思考介入。
举个例子来说:打印机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比较混乱,周围经常会环绕或者摆放着各种办公用品,一忙乱起来,打印机周围就总是一团乱糟糟的。
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
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无意识设计”理论,即为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
他在设计中“关注细节、关注情感”,力图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让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他的“无意识设计”还体现了“象以圜生、简约细腻”的特色,即在设计中注重环境、注重细节,形体由环境来决定并力求简洁明了,让消费者享受操作一件新产品的惬意。
他明确提出没有说明书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以最少的视觉语言,调动我们最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使用起来更加自由,而不是被产品所控制。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1在工业设计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约定俗成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
因此,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
2,“无意识设计”是一种已存在的感觉,是一份真挚情感的表露,在其设计中充满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顾客一看到就会“爱”上这个产品,找到自己内心苦苦寻觅的东西。
深泽直人最终设计出一系列“无意识设计”的经典作品,为日本乃至世界的工业设计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论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功能美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早已厌倦华而不实的产品,面对“换汤不换药”的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深泽的“无意识设计”是一种已存在的感觉,是一份真挚情感的表露,在其设计中充满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顾客一看到就“爱”上这个产品,找到自己内心苦苦寻觅的东西。
他的设计从人们的内心出发,关注细节,关注情感,本篇正是从深泽直人的“无意识”入手,深刨他的产品设计的功能美。
标签:无意识设计;功能美;细节1、“无意识设计”的设计理念首先介绍一下何谓“无意识设计”,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
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
深泽直人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括为“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比如,喜欢做饭的人都知道,做饭时添加一些佐料可以使饭菜更加可口,例如时放醋可以使煮出的米饭更加香嫩,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常识,但是却经常忘记这个步骤。
因此正好需要一种设计,可以使人在煮米饭时的一个无意识动作中自动添加相应辅料,那么这种设计就称为“无意识设计”。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才能称为好的设计,在设计某件产品的时候,要从人的生活细节出发,方便人的生活习惯。
2、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功能美体现在产品设计中,细节是设计作品深化主题、拓展内容、提升品位并经得起推敲的关键所在,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实现产品外在价值的重要部分。
因此,无论设计创意如何精妙绝伦、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成为一件好作品。
所以,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同样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1)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解读“身为日本当代最活跃的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的设计融合了日本美学与西方实用技巧,设计作品屡获设计各大设计奖项。
从深泽直人的设计哲学中得到的关于设计心理学的启发深泽直人在设计界是如此的炙手可热,但是我却是从另一位同样著名的日本设计师的书中认识他的.他是日本有名的平面设计师原研哉,读了他书中对深泽直人的介绍后,我开始疯狂地着迷于深泽的作品.深泽直人的下意识设计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思考了很多.原研哉在他的书是中这样介绍深泽直人“深泽直人是一位产品设计师,特别关注一些一般人不会注意的细微之处。
他尤其擅长在下意识领域展开他的设计工作。
”这里原研哉提到的下意识设计,在别的地方也被叫作直觉设计,这种有趣的说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同时带来了我对设计心理学的思考。
街道边扶手栏杆上有一个空牛奶盒,火车站盲道上的烟蒂,自行车篮里出现的空饮料罐和糖果皮,这些情景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深泽直人认为这种看上去偶发的行为是人对扶手,盲道和自行车篮的潜意识直觉反应,好像它们就是为这个功能设计的。
深泽直人设计了大量各领域的产品,成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他努力使人们也像上面说的,将垃圾扔进自行车篮一样直觉地使用他的设计。
“你不需要用一个说明书去告诉人们怎么使用,它必须很直觉的,让人们自然地去使用。
”缜密、细致地探索人类的下意识领域并以这个领域为主要设计对象,就是深澤直人的设计风格。
这不由得令我联想到基布森(J.J Gibson)提出的“affordance”的思想。
在课本中解释为,人有目的地通过感官直接从环境去觉察那些可以给自己行动提供(afford)条件的信息,即提供行动的有利条件。
当人要写字画图时,可能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当笔,这个石头提供了画和写的条件,这时他看到的东西就不是平常的石头。
行动条件意味着环境对人的行动方式(方式动机或方式意图)的补充。
从工业设计来看,用户从自己的行动目的出发,从产品上看到的并不是简单的几何形体,而是行动条件。
人并不是注意手柄是方的或是圆的,而是注意它是否能够提供“抓”的条件。
人也不注意凳子是方的还是圆的,而注意它是否能够提供“坐”的条件。
深泽直人作品案例解析一、背景介绍深泽直人,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师,无印良品设计总监,以其简洁、实用、人性化的设计风格而备受赞誉。
他的设计理念注重“以人为本”,追求简约、自然、舒适,将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
本文将从多个设计案例解析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和技巧。
二、案例解析1. 简洁实用设计深泽直人设计的作品往往简洁明了,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元素,注重功能性的表达。
例如,无印良品的一款桌面垃圾桶,设计简洁,只有一个开合盖子,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工程学。
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又体现了设计的简洁和实用。
2. 自然舒适设计深泽直人注重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使产品给人以舒适、温馨的感觉。
无印良品的一款便携式水杯,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水滴,杯身曲线流畅,握感舒适,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感。
3. 情感化设计深泽直人的设计不仅仅满足功能需求,更注重与用户的情感交流。
他善于挖掘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将设计融入生活。
例如,无印良品的一款桌面收纳盒,设计简约,色彩柔和,适合各种环境和使用场景,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温馨和舒适。
三、设计技巧1. 简化设计:深泽直人善于将复杂的设计元素简化,突出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特点。
2. 注重细节:深泽直人注重产品的细节设计,如材质、颜色、尺寸等,使产品更加人性化。
3. 追求自然:深泽直人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使产品更加自然、舒适。
4. 把握人性:深泽直人善于把握人类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使设计更加贴近生活。
四、实际应用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和技巧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如家居、办公、医疗、数码等。
以下列举几个实际应用案例:1. 家居:无印良品的一款床头柜,设计简约,线条流畅,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工程学,体现了深泽直人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
2. 办公:一款便携式键盘保护套,设计简约时尚,手感舒适,适合长时间使用,体现了深泽直人自然舒适的设计理念。
3. 医疗:一款智能护理床,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自动调整床的角度和高度,方便用户的使用和护理,体现了深泽直人把握人性的设计技巧。
日本工业设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带动了日本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
自1961年起,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即日本工业开始进入腾飞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模仿逐步走向创造自己品牌的道路,从而使日本成为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办了一次国际设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设计产品,促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
通过此次展览,日本设计师不断从中汲取养分,结合日本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简洁而不单调的工业设计,即具有日本地域特色的工业设计。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意识,又能与国际接轨的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便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深泽直人简介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1956年生于日本山梨县,1980年(24岁)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的产品设计系。
1988年(32岁)深泽直人在日本爱普生精工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1989年(33岁)他离开日本到了美国,在旧金山加入了一个只有15人的设计工作室“ID two”,即“IDEO”前身,“IDEO”现有450多名员工,遍及帕洛阿尔托、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和慕尼黑。
八年后深泽直人返回故乡,1997年(41岁)他协助组建了“IDEO”日本分部,共有八名设计师主要服务于日本市场,他在其中工作到2002年12月。
2003年1月(47岁)他在东京建立了“深泽直人设计公司”,并加入日本无印良品公司顾问委员会,2006年(50岁)深泽直人与另一名设计师共同创建SuperNormal工作室。
现在,深泽直人被武藏野美术大学聘为教授,同时出任东京AAD工作室主管,并且在日本顾问委员会的质量设计和经济部门以及贸易与工业战略设计研究学会供职。
深泽直人曾获得五十多项大奖,其中包括美国IDEA 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日本优秀设计奖。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解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早已厌倦华而不实的产品,面对“换汤不换药”的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深泽的“无意识设计”是一种已存在的感觉,是一份真挚情感的表露,在其设计中充满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顾客一看到就会“爱”上这个产品,找到自己内心苦苦寻觅的东西。
日本工业设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带动了日本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
自1961年起,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即日本工业开始进入腾飞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模仿逐步走向创造自己品牌的道路,从而使日本成为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办了一次国际设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设计产品,促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
通过此次展览,日本设计师不断从中汲取养分,结合日本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简洁而不单调的工业设计,即具有日本地域特色的工业设计。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意识,又能与国际接轨的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便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深泽直人简介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1956年生于日本山梨县,1980年(24岁)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的产品设计系。
1988年(32岁)深泽直人在日本爱普生精工株式会社担任设计师,1989年(33岁)他离开日本到了美国,在旧金山加入了一个只有15人的设计工作室“ID two”,即“IDEO”前身,“IDEO”现有450多名员工,遍及帕洛阿尔托、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和慕尼黑。
八年后深泽直人返回故乡,1997年(41岁)他协助组建了“IDEO”日本分部,共有八名设计师主要服务于日本市场,他在其中工作到2002年12月。
2003年1月(47岁)他在东京建立了“深泽直人设计公司”,并加入日本无印良品公司顾问委员会,2006年(50岁)深泽直人与另一名设计师共同创建SuperNormal工作室。
现在,深泽直人被武藏野美术大学聘为教授,同时出任东京AAD工作室主管,并且在日本顾问委员会的质量设计和经济部门以及贸易与工业战略设计研究学会供职。
深泽直人曾获得五十多项大奖,其中包括美国IDEA 金奖、德国IF金奖、“红点”设计奖、英国D&AD金奖、日本优秀设计奖。
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解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早已厌倦华而不实的产品,面对“换汤不换药”的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深泽的“无意识设计”是一种已存在的感觉,是一份真挚情感的表露,在其设计中充满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顾客一看到就会“爱”上这个产品,找到自己内心苦苦寻觅的东西。
深泽的“无意识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关注细节关注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细节是设计作品深化主题、拓展内容、提升品位并经得起推敲的关键所在,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实现产品外在价值的重要部分。
因此,无论设计创意如何精妙绝伦、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成为一件好作品。
所以,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同样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图2 托盘台灯深泽直人深泽直人就是一位对“细节”一丝不苟的设计者。
如图2所示为深泽设计的一款带托盘的台灯,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当结束一天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你会放下钥匙然后顺手打开台灯,而这款台灯的设计便是巧妙地抓住这个细节,把台灯的底座设计成盘子的形状,你可以很随意地把钥匙丢进盘子,这样台灯就会自动亮起来;而当你打算离开的时候,在取走钥匙的同时,灯会自动熄灭,这样台灯就成了一天的终点和新的一天的起点。
图3 带凹槽的伞深泽直人好的设计不一定具有亮丽的外观、奢华的装饰、昂贵的价格,而是在某些细节之处能够带给使用者意想不到的便利。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多雨的季节,出行时我们习惯带一把伞,走累了,伞又可以充当起拐杖的角色,但是此时如果我们手里拎着较多东西,就只能把伞夹在腋下,而这时只要在伞的弯钩处再设计一个凹槽,这样伞把就多了一个功能——悬挂塑料袋。
(见图3所示)图4 CD播放器设计深泽直人图4为深泽设计的一款CD播放器,这款播放器的外形酷似一个排气扇,而且它的开关比较特别,为一条拉绳。
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记忆,就是儿时见到的电灯多为拉绳开关,而且那时我们还特别喜欢重复地拉动拉绳,让电灯不断地开闭,这个设计就是抓住了我们儿时的记忆,当我们拉下拉绳时,美妙的音乐便会响起,加上其特有的外形设计,使得CD播放器不再仅仅是一个用来听音乐的工具,倒像是一件艺术品,勾起我们已逝去的回忆,倾注了我们共同享有的美好情感。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了宝贵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财富,这种设计便是抓住这点,较好地利用一种曾经有过的行为细节,从而调动了每一个使用者的情感细胞。
与其说设计是一种创造过程,不如说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感情交流,这种交流虽无形,但深刻。
通过上述的“无意识设计”,把消费者的无意识行为物化,给大众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使得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而是注重产品和情感的结合,这种关注细节、关注情感的设计便是深泽所倡导的“无意识设计”的一大特色。
2 象以圜生简约细腻如果说,对于细节、情感的关注,是深泽“无意识设计”的缘起,那么真正使得其“无意识设计”取得巨大成功的便是设计与环境的结合。
心理学上提到,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统一体,所以,设计环节中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即“象以圜生”。
正如深泽直人所说:“在日本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物体本身更重要,物体是构成和谐的一部分,我开始停止仅是有趣的外形构想而开始考虑物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
”图5 打印机设计深泽直人图5为一个由深泽直人设计的带有纸篓的打印机,对于打印机的设计,一般人都会绞尽脑汁地去想怎么把外形设计好,而这个作品没有太多地考虑打印机的外形,而是思考打印机的使用环境:在打印东西的时候较多人、包括我们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印出几张来,并从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张,然后把其它剩下的扔掉。
这款打印机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将打印机的底部直接设计成一个纸篓,这样,就能够方便我们在打印时去选择自己满意的纸张,而把不满意的随手扔掉。
日本的设计中,因为禅宗思想的融入,使得产品本身凸显深幽与灵性,它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意”表现出一种深幽的空灵境界。
深泽便是抓住了日本禅宗的精髓,他的每一件设计作品都堪称是与日本禅宗思想巧妙结合的典型实例。
他认为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胜过喧闹的,轻巧的强过笨重的。
新简洁主义设计师康斯坦丁·格里克评价他说:“深泽直人有着能将复杂变成简单、丑陋变成漂亮、陈旧变成崭新的魔力,他可以亲吻一只青蛙而让她变成公主。
”深泽作品之简洁,并非平常人所理解的“构造简单”,而是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修饰,同时在细节上进行改变,使得产品产生一种新的价值,且这种改变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
给我们一张白纸,我们都想画出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图像,但是一旦设计掺杂了太多主观的东西,必然会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一个产品被设计的过于复杂,对受众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今天,人们会刻意或非刻意地逃避压力,因此一个好的设计能够使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调动我们最丰富的生活情感,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自由,而不是被产品所控制。
所以说: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
图6 手表设计深泽直人手表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物件,但是关于手表的设计样式可谓层出不穷,应有尽有。
其实手表的基本功能就是显示时间,而可延伸的功能有搭配衣服,代表身份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为买一块手表而费尽心思,要不然就是不够稳重、要不然是太过呆板、抑或是华而不实,而深泽是如何设计手表的呢?如图6所示的手表,12格时间刻度简化为结构形体中的12边形顶点,表盘留白,只剩下干净利落的时针和分针,这比功能主义多了一份细腻和温和式的简洁,在简洁中又不失高雅,是契合了功能的简洁,是简洁的更高层次。
图7±0,加湿器如图7±0加湿器,颠覆以往设计,甜甜圈型的加湿器,没有张扬的外表,晶莹剔透的颜色显得很干净,圆滑的表面让人有种想抚摸的欲望。
为他赢得2005年Good Desigh Award 金奖。
图8CDMA1X终端手机-INFOBAR如图8日本KDDI的由IDEO JAPAN的深泽直人设计的薄型直板式的CDMA1X 终端手机-INFOBAR。
INFOBAR这款手机的外包装,设计者独特的设计嗅觉把手机的设计特点非常直接地表现在包装上。
简洁的东西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和产品操作界面的隔阂,让人们使用产品成为享受功能的过程,而简洁的更高境界是舍弃说明书,凭借直觉便可以实现产品功能,这也是“无意识设计”追求的更高境界。
“无意识设计”就像人要喝水时顺手拿起杯子那么自然,不会去刻意考虑如何使用这个杯子。
在直觉层面上传达产品的意义,让受众在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将会带给人们体会一项新设计的快乐和享受操作一件新产品的惬意。
作为日本工业设计的领军人物深泽直人在吸收西方经典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把其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独创了“无意识设计”。
他以受众的无意识行为作为灵感来源,让人们在无意识行为中实现产品的功能,即为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人有意味的享受。
深泽直人在生活中“关注细节、关注情感”,把握产品自身和产品所处环境的关系,且注重受众细微的感情变化,并把这些要素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他还抓住日本禅宗的精髓,让设计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使其作品做到了“象以圜生、简约细腻”。
他明确提出没有说明书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以最少的视觉语言,调动我们最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使用起来更加自由,而不是被产品所控制。
通过以上方式他最终设计出一系列“无意识设计”的经典作品,为日本乃至世界的工业设计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1] 何人可. 工业设计史(第三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 摘自/Article/industry/200707/Article_200707170 10640.html[3] 范臧辉. 无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 企业导报[4] 刘苏. 从深泽直人设计风格解读极简主义新内涵[J] 艺术与设计(理论)[5] 苏克. 细节——设计的成与败[6] 吴卫. 器以象制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7] 黄燕妮. 回归产品设计的本源——浅析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