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德育教案:我要试一试

中班德育教案:我要试一试

中班德育教案:我要试一试
中班德育教案:我要试一试

中班德育教案:我要试一试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第一次”,萌生第一次尝试挑战的愿望;

2、能用“我要试一试”、“我能行”等词汇面对第一次,获得积极的情感。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自己第一次做的各种事情;

2、物质准备:PPT课件、表格人手一张、游戏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看”小玉第一次买东西

1、今天老师心里有些紧张,有些担心,但我不怕,我很想试一试。一位名叫小玉的小朋友比我还紧张还担心,因为她也要第一次做一件事。

2、播放PPT课件一,了解小玉是否会尝试“第一次”做的事情

(1)边放PPT边讲述故事。小玉第一次做了什么事?(第一次买东西)(2)妈妈让她去买酱油,她怎么说?从她的话里听出,她心里有什么感觉?(3)为什么她会感到紧张、害怕?什么叫第一次呢?

3、播放PPT课件二,引导猜测小玉是否完成“第一次”的事情

(1)小玉买东西时,先是怎么说?老奶奶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老奶奶听不见?

(2)小玉后来又是怎么说的?老奶奶是怎么夸奖小玉的?

(3)小玉第一次买东西成功吗?这时候她心里有什么感觉?

4、小结:第一次,有不安,有害怕,有紧张,有困难,不过只要你勇敢地迎接挑战。

二、“做”自己第一次的事

1、出示打好气的气球,请幼儿第一次尝试用各种方法挤破气球。

2、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挤破气球,感受第一次尝试做一件事的前后心理变化。(1)尝试前,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尝试后,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你会怎么表现自己的开心?你用什么话鼓励自己的?

三、“说”自己第一次做的事

1、你成功了吗?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大家来夸夸她!

2、除了挤气球,你还第一次尝试做过哪些事情?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延伸:“画”第一次做的事

1、纸上有一些不同的事情,请在你愿意尝试的事情后打个钩。

2、根据调查,选择幼儿愿意尝试的事情设置相应游戏。

诚信主题德育课教案

诚信主题德育课教案 主题:诚信---一朵永远绽放的美丽之花 时间:2012年11月27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建湖中专②号楼二楼报告厅 班级:基础部2011级(1)班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 学生主持:李志超胡繁 德育教师:朱宗胜 一、学情分析: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群体中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很严重,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到生产实习,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不诚信的行为。职校校园并非与世隔绝,社会大环境中守信就会吃亏、失信更易成功的不良价值导向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诚实守信品质的丧失也就成了必然,不诚信的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 作为校园这块净土,如果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我们的学生走进思想的误区,今后走上社会不但会误了自己,还会危害社会,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二、主题德育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主题道德教育,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害人”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从而使学生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美丽绽放。 三、论点及材料准备: 论点: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向别人许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旦许诺就应当实践诺言; 3.人贵诚信,诚信是做事的基本准则; 4.大火是无情的,摧毁的是财富,却烧不掉“诚信”,永远烧不掉他们的信誉和声望,这是一个人永远的财富; 5.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害人; 6.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如果还想索取,那他得到的往往是耻辱和失望,但是,如果他怀揣诚信,那么他就可能取得成功; 7.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8.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9.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10.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11.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的一边; 12.生活有了诚信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诚信将更加迷人。 材料: (见多媒体课件) 四、班会流程: (见主题德育课方案实录) 五、班会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应该充分理解了讲诚信的重要性,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做诚信之人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基础;今天,大家还用自己的双手亲手栽植了“诚信之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用勤劳的汗水浇灌,让“诚信之树”枝繁叶茂,常青常开;用“诚信守则”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做一个有诚信的人。生活有了诚信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诚信将更加迷人。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美丽绽放! 诚信----一朵永远绽放的美丽之花

感恩父母活动反思(一)

《感恩父母》教学反思(一) 本校校本课程研修主题《让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最后将这节课的内容直接推向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本节课从课堂教学过程及学情反馈问卷来看,教学目标完成得比较好。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课前反复让学生倾听歌曲,在脑海中留有一定的印象,然后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再放一次音乐,并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唱,而是在学生深入理解感恩内涵后更深刻地与音乐的一种融合,此时学生边唱边回想整节课的内容,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种整理和加深。 最后,就在以上的基础上,将感恩推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诉,回味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恩过去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或物,也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好的面对以后的人生道路,实现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成长的目标。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反思发现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继续改进: 首先,这节课的容量特别大,有几个环节可以更加精炼这样做方能使课堂更紧凑,效率更高。 其次,在活动最后我有感而发也给大家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其实很多学生听了之后很有感触,但是因为时间没有办法让他们更好的交流彼此的体会,分享自己的心情。前面的环节如果更加紧凑,有足够的时间,他们会谈得更好、更丰富,也就会有更精彩的思维碰撞、更多的课堂生成。 最后,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注重对学生思考内容的评价,忽略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大小,也应引起注意。

感恩在行动 爱心献给父母

感恩在行动爱心献给父母 活动目的: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图片。 4、相关歌曲、图片 5、布置爱心作业 6、成立班级调查小组,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 7、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活动过程: 师:本学期,我们班确定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在行动。活动共分四篇: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学校;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今天我们即将汇报的是“感恩行在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同学准备好了吗?上课。 文娱委员起歌:齐唱感恩的心 一、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场 甲:一曲感恩的心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乙:一曲感恩的心唱响了同学们内心的渴望。 甲:敬爱的各位老师 合:“感恩在行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诉说父母的爱 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

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甲:是您们精心哺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乙: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让你感动一生的故事。那么,把它讲出来吧! 1、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2、第一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征文”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三、全体同学汇报行动体会 1、同学们汇报自己的感恩行动体会 2、第二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墙报制作”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五、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甲:我们向父母索取的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 乙: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甲: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1、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将如保回报自己的父母 2、各组宣誓。 3、表演唱“我的好妈妈”。 4、第三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汇报班会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六、爱心大放送 甲: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 乙:行动起来,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 甲:让我们把深埋心中的话语写出来,献给我们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1、同学在爱心卡上写出最真情的话话,献给在坐的父母(播放图片,展示孩子与父母的相片---背景音乐“只要妈

幼儿园大班德育活动教案:闪闪的红星

幼儿园大班德育活动教案:闪闪的红星 活动背景: 首先,本次活动缘与主题:欢腾的国庆节。金秋十月、红旗招展,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孩子们在体验 节日快乐的同时也对国庆节的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通过看电视、听故事了解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 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的成立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激 发幼儿了解新中国的成立的历程,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师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爱国主义影片闪闪的 红星组织幼儿观看,该影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能满 足大班幼儿的兴趣点,让机智勇敢的潘冬子等光辉形象 走进孩子的身边。用英雄人物的平凡人生和感人事迹去 熏陶、感染幼儿心灵。 其次,本次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德育课题,目的是促 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现在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平时 很少参与劳动,遇事缺乏独立性,喜欢依赖成人,孩子 缺乏生活的历练,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影片 中小冬子的生活历程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喜欢潘冬子 的聪明、机智,顽强,勇敢。但孩子们想了解冬子的生 活为什么会这样,冬子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孩子们问题 很多,因此我组织谈话活动以故事中冬子的典型事例为

切如点,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在分析,比较中提升孩子的经验。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闪闪的红星的主要情节,激发幼儿对小冬子的喜爱。 2、通过比较让幼儿初步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幸福 3、激励孩子学习英雄的优秀品德。 二、活动的难点与重点: 1、能大胆讲述故事的情节 2、能把小冬子的精神迁移到孩子的身上。 三、活动流程: 音乐导入------回忆故事内容------比较生活的异同点------情节的迁移 四、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小朋友感受红星歌的旋律:小朋友听一首音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对这首音乐的感觉。 2,用肢体动作把你对的音乐的感觉表现出来。 过度语:听了红星歌你会想到谁?我们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还记得吗?故事讲了小冬子想干什么。 (二)、你喜欢小冬子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

感恩父母 点亮真情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母点亮真情 活动目标: 1.通过班队会课,体会父母的爱与付出。 2.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理,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行动 去感恩他人,善待他人. 活动准备: 1.两位学生在老师协助下准备主持稿 2.多媒体课件:(1)诗歌《游子吟》(2)地震中的图片(3)背影音乐“再 见警察”(3)“感恩的心”手语操等 活动方法:情景体验,讲故事,讨论、发言、交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甲:敬爱的老师 主持人乙:亲爱的同学 主持人合:大家下午好!现在我们宣布一(1)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 开始! 老师: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给了我生命全部的爱,又在 我耳边轻轻说了声,你不用回报,是谁……又是谁……把一切的爱都化为甘露,无声孕育了一方新绿,——是我慈爱的父亲、母亲。 主持人甲:当我呱呱落地, 主持人乙:就迎来了爸爸、妈妈灿烂的笑脸! 主持人甲:爸爸的微笑,就像暖流涌进了我们的心田! 主持人乙:妈妈的微笑,就像人生的第一首歌谣! 主持合:从此,你们日日夜夜陪伴着我们。 主持合:你们就是我启蒙的严师。爸爸、妈妈,今天就让我们来赞美你们— 师生齐:爸爸、妈妈我爱您! 二.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热情: 1.老师:咱们以前学过一首关于母爱的古诗,还记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吗?谁能背背这首古诗呢? 学生:举手背诵《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老师小结: 3.学生:主持人尹睿:在生活中,父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

主持人乙:母亲永远牵着我们的手; 主持人甲: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主持人乙:父母的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主持人合: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 主持人甲: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地震中的母亲》(多媒体画面辅助)。 4.教师讲述:(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 见的8.0级大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哄着孩子睡觉。突然,地震发 生了,楼房开始摇晃起来,母亲摔倒了,还没等她爬起来,房顶便朝孩子垮 塌下来,母亲不假思索地扑过去,双膝跪地,身体向前匍匐着,双手支撑着 地面,为孩子搭起一座人身帐篷。倒下的瓦块重重的砸在母亲自上,母亲忍 着疼痛一动不动,因为她知道,她要是移动,瓦块就会砸到孩子身上,望着 熟睡的孩子母亲嘴角露出了微笑。就这样的姿势,就这样坚持着,一直坚持 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救援人员赶到时,她还是这样的姿势。当救援人员把她 身边的废墟清理开时,发现孩子毫发未伤,还是安详地睡着。人们在孩子的 被里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上有一条未发出的短信,写道:亲爱的宝贝,如 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妈妈永远爱你!在场所有看到短信的人都哭了。) 5.听后随感: 学生:主持人甲: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 学生:全班交流 三.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教师:同学们,每一位父母都是那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过很多事,为我们付出很多。那谁能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 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吗? 学生:(1)同桌互相交流。(2)全班交流 四.亲子互动,体会亲恩 教师:现在我们想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xxx同学,请你回答关于父 母的问题,好吗?(屏幕显示问题)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孩子)过生日的? 2、知道父母(孩子)最爱吃什么呢? 3、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儿童节是哪一天? 4、周末你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感恩父母活动方案

感恩,让爱在心底流淌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徐旭 活动背景:我发现“独生子女症”在现今的孩子身上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致使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反思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所在,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如今,孩子们所获得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使他们处于爱的麻木之中。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多时候对孩子爱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空洞说教灌输,而显得内容空泛单调,方法僵硬死板,其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苍白乏力。鉴于此,我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调整教育的重心,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 活动主题:感恩,让爱在心底流淌 活动成员:三(3)班全体学生 指导教师:徐旭 活动目的: 据我观察了解,由于感恩教育缺失,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念亲恩,具体表现在:有的学生不知道或漠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不会心存感激;有的学生只会一味向父母索取,不懂得关心、体贴、回报父母,不会帮助父母做家务;有的学生羞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不会对父母说感激的话,当得到父母的照料时不会说声“谢谢”;有的学生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有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甚至嫌弃父母老化、啰嗦、贫困; 更有甚者做出忘恩负恩、伤害父母的事。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将“感恩父母”系列活动的目标定为: 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 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的实施: 一、感受关爱,学会感动

2020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2020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能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的学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20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 2020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1 一、主题班会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能正确地区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更进一步地理解道德,把行动落到实处,积极行动起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主题班会前的准备 1、场地的准备教室的布置 2、器材的准备投影仪 3、材料准备PPT、自拍自编的avi视频短片 4、贴近生活选材,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节目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通过当今社会上有道德行为的事例和不道德行为(自己拍摄并制作短片)的展示,主持人引导,通过同学们对道德的讨论与深思,得出道德的定义及含义。 2、道德是很简单的,任何同学其实都可轻而易举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多次让同学踊跃发言,让他们大量列举周围许许多多有道德行为的事例,通过主持人的引导,告诉同学们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鼓励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只要稍微注意那么一点点,任何同学其实都可轻而易举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人人都有德,我们的家庭才会幸福,校园才会美好,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的国家也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3、主题班会的主题—学生道德,即在学校我们怎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采取分组讨论,每组推举出来的同学,代表当组发言,主持人总结(播放自拍自编的反映有道德主题的avi视频短片),并用PPT展示做一个有道德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十点。 4、让一个同学谈谈参加这次主题班会的感想。 5、班主任总结及寄语 6、学校领导和嘉宾的发言与点评

《感恩父母》教学设计

《品味亲情—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祁连初中付德鹏 一、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学校政教处“感恩系列” 活动为契机, 以感恩父母为中心, 结合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 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 引导学生理解: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正直人的最基本的品德,只有知道感恩的人, 才能获得幸福;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身边的事,用感恩的心去观察亲人的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眼神, 去体会亲人的每一句话,让学生“选身边事,抒心中情” 做到“我手写我心” 。 本节课的基本流程为三个板块: 1.感受亲情-体验感动,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类?人类的亲情应更丰富,内涵更广博。 2.寻觅亲情一说出感动,世界上不缺少亲情,而是缺少发现亲情的眼睛,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最为典型的细节,做到细微处见真情。 3.亲情永驻一写出感动,用我们手中的笔,去捕捉令人感动的精彩,将生活源滋源味演绎的魅力无限,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亲情永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 挚感情 ⑵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恰倒好处地表现自己的真挚的 情感 2、过程与方法

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至爱亲情,引起共鸣,从而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体验与感悟是写作与生活的契合点,写作的最佳时机是自己的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 ⑵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同时能够仔细倾听同学的感人故事,并督促学生及时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 因素,让他们 心怀感恩,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三、教学方法 ⑴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感悟亲情,从而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 ⑵示范法:范文引路,模仿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⑶朗读法:学生在反复朗读感悟,文本中感人至深的故事,体验亲情。 四、教学重难点 ⑴ 怎样的文章才是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⑵ 如何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学情分析 ⑴学生是祁连初中七年级(1)班的学生,该班的单亲家庭学

《感恩父母》德育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德育实践活动教案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制作千纸鹤,手语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1、排练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 2、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3、学习叠千纸鹤。 4、制作课件。

活动形式 回忆汇报、讨论交流、折纸鹤、手语表演等形式。 活动过程 一、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小乌鸦爱妈妈》吗?下面老师先请大家再来一起看看这个故事! 观看《小乌鸦爱妈妈》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是一只懂事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有爱心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不忘记妈妈的养育之恩的小乌鸦。 (指名回答)大家说得真好! 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动物们都知道感恩,我们人类更应该学会感恩。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再享受着父母的爱。父爱是一束阳光,丝丝缕缕的包裹着我,温暖着我。母爱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抚慰着我,浸润着我。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要对父母感恩。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这节课,我们以《感恩父母》为主题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

感恩父母演讲活动的反思与总结

感恩父母教育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我是一名1992年就参加工作,至今已有近20年教龄的老教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的感觉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越来越多,同时,在城镇,独生子女家庭也越来越多。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两种极端家庭关系的存在:留守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淡漠缺少交流,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钱而忽视父母的艰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留守孩子因长期缺少关爱,在行为习惯上存在诸多的陋习:学习成绩差,纪律差,是典型的双差生。而对独生子女而言,他们则是家庭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到大,凡事都有长辈安排,从来不用自己操心,稍有不如意,动辄发脾气,给脸色,总认为所有人都必须为其服务。所有的这一切都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他们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重原因,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来说,我一直在深深反思:学校是教育基地,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除了成才,更重要的是要成人。老师并非只有培养人才这一项职责,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还更应该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因而应多开展一些关于感恩父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体验亲情、感动亲情,学会感恩。 据此,我认为现阶段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开展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将来怎么会去爱别人、更谈不上爱祖国。我们必须让学生们由内而外地真正实现我爱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了我生命,感谢他们抚养我长大,感谢他们无私的爱一路伴随我成长。这一情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大话,也不是一时冲动要靠制度来强制维持的,而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一种道德情感,是他们的一种内心的需求。 作为一名教师,要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经常的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能经常地进行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不易、老师的苦心、社会的帮助。只有在我们青年一代中形成一种感恩的常态,我们的社会、国家、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我们祖国的明天才会更美好!为此,我根据本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通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敢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本班所开展的感恩系列

幼儿德育教案

幼儿德育教案

————————————————————————————————作者:————————————————————————————————日期:

德育教案1 一、幼儿德育是什么 (一)德育和幼儿德育的涵义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就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育的观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等;狭义的德育概念,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育的基础,幼儿德育又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因此幼儿德育主要指幼儿道德教育,即培养幼儿道德性的教育。幼儿德育的涵反映外界对个体的影响过程,也要反映个体对道德的建构过程。因此幼儿德育定义为“幼儿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以促进幼儿道德自主建构的教育。” (二)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课本P183---206)------[玩具大家一起玩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少、浅、差)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爱憎、褒贬的态度,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体现在外部行动上,不稳定)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能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能力,是为完成一定为时,而做出的克服困难的努力。(自觉性低,坚持性差) ●道德行为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行脱节、易反复) (三)幼儿德育的任务(课本p172) (四)幼儿德育的内容(课本p173---183) 幼儿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参考檀传宝黄人颂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幼儿的点,我们认为,幼儿德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对幼儿进行文明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无论在幼儿园(或学家庭还是社会,都应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幼儿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待人热情有礼貌,能主动有礼貌地称呼人和正确貌用语:“请”、“您”、“早”、“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要注意听,并能有礼貌地回答别人别人说话时不随便打断,不乱插嘴;遵守本班和幼儿园(或学前班)以及公共场所的规则和纪律;爱清洁,讲卫生,保持环有序,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不折花草,不到处乱涂乱抹,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等。 文明行为应该反映出人的内部心灵和性格特征,因此幼儿的文明行为教育应该同心灵教育和性格培养结合起来进行。此外儿知道,规范是人为的准则,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改,不要做规范的奴隶。 2. 初步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念、理想、标准和生活态度。”其中,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整体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或是行动进行评价的基本参照点,是人据此行动的基本原则、理想、标准和生活态度。 幼儿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和终身德育的奠基阶段。因此,诸如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快乐等都应该成为幼儿德育的基本内容。当然,在进行这些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主体性和杜威有句名言:“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喝水。”其教育寓意是:教育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是何等的重样,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也应该重视通过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来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行为的发展。 (五)幼儿德育的现状 1、幼儿园方面,部分幼儿园对德育认识不足:认为对幼儿谈“爱国”为时尚早,爱国教育纯属多余,对爱国主义教育1(2w+1h)

《诚信与我同行》主题班会教案

诚信与我同行 安民姚家园周爱红 班会主题:诚信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分辨是非,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2)让学生明白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做诚实的孩子,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阅读有关名人坚守信用的故事和他们的名言。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到资料室查找并摘录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及故事。 2、背景设计: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诚信与我同行”字样。 4、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1—2项作好准备:(1)诗朗诵;(2)讲故事;(3)小品;(4)辩论会。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班主任讲故事“砸冰箱”,引入主题,并请主持人上台。 二、活动开始: 主持人上场 彭玉婷:诚信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呼唤“诚信”,我们需要“诚信”,它是我们远行路

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它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朋友。六一班《诚信与我同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张腾达:对于诚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同学们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请学生发言。老师也可以作为学生举手发言并总结板书: 黑板出示: 忠诚老实 诚信 言而有信 彭玉婷:高尔基曾经说过“让我们做一个大写的人吧”,而诚实和守信就好象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支撑起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则。张腾达:诚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进而维护更高层的社会关系。同学们,讲一讲你知道的诚信与不诚信的故事吧。(古往今来的诚信故事) 学生举手发言。找学生对故事点评,讲感想与启示。 彭玉婷: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诚信”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息息相关。请欣赏小品《》。 张腾达: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诚信的事和人呢?(同学们交流身边的诚

感恩父母,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母,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二、活动设计思想: 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很多学生整天忧心忡忡,或者脾气暴躁,心神不宁,更严重的,患抑郁症、自闭症,甚而有自杀倾向。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请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不要忽视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四、具体过程设计: (一)活动热身: 播放短片《珍贵的绿》 (二)活动开始: 主持人请大家猜谜: “她像一支离弦的箭,像一只越燃越亮的蜡烛,是一笔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她是最宝贵的。”下面的同学回答“生命”,主持人通过提出“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揭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引出本次班会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三)活动过程: 1.诗歌朗诵:《生命》 2.图片展示 由主持人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阐述那些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失去生命的人和故事。突出一个人失去生命以后,他们身边的亲人是多么地痛心和无奈,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爱惜,并结合班会主题提出观点:生命不是一个人的,而是父母赋予的,我们应该爱自己,爱身边所有关心着我们的人。

3.数据展示 由主持人展示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数据以及自杀的原因,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举出一些例子。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自己在遇到最令自己痛苦并难以忍受的事情时是如何处理的。 4.游戏:“情景续说” 将同学们平常遇到的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一次再现,以PPT的形式播放几种情景,请同学们讨论并发言,例如:(1)有一天晚上,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将手中的东西放下,立刻走进厨房准备做饭,此时的你会怎样——(2)星期六的晚上,外面下着大雨,我浑身湿漉漉的刚跑进家,妈妈就对着我发火,“说好6点回家的,现在都8点了,你这个人真是毫无诚信可言。”此时的你会怎样——(3)班上有个同学穿了一双我心仪已久的运动鞋,我心里痒痒的,回家便向父母请求赞助,可是父母不同意—— 本游戏有两类情景,一类是父母辛苦,自己如何体谅父母的,一类是和父母产生矛盾如何沟通的。游戏的目的让学生学会不要盲目抱怨,积极与父母沟通,学会感恩父母。 5.游戏:“谁是最了解父母的人” 用PPT列出十个问题:(1)爸爸的生日(2)妈妈的生日(3)爸爸最喜欢吃的菜(4)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5)爸爸最喜欢听的歌(6)妈妈最喜欢的颜色(7)爸爸穿的鞋的尺码(8)妈妈的身高(9)爸爸最喜欢的运动(10)妈妈每天做家务的时间 由主持人带领大家伸出双手,握成拳头,从第一项到最后一项,知道的就伸出一根手指头。最后主持人要求十项都知道的学生高高举起双手。 学生总是抱怨父母不了解自己,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不了解父母,沟通的困难就在于彼此的不了解。其实上面的十项内容父母知道的要比孩子多,学生往往认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了解的,却忽视了从同样的方面去了解父母。当然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了解的远远多于这十项,本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了解父母做起,积极与父母沟通。 6.回想幸福 闭目放松,仔细回想:

小班德育教案:大家一起玩

大家一起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 挂图、磁带、录音机、积木、玩具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做动作真开心呀。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看兰兰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 2、出示挂图,幼儿观看。 图一、这个小朋友叫兰兰,你们看她在干什么?(搭积木),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请看下图。 图二、兰兰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看看兰兰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小伙伴哄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兰兰听到小伙伴的道歉还生气么?对,不生气了。那后来会怎么样呢?宝宝们,你们猜一下?(幼儿自己说)下面我们看一下你们猜的对不对? 图四、兰兰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乐呀! 3、老师提问: 你们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大家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搭好的积木时,你该怎么办呢?(个别幼儿回答)对了,要说对不起,要向别人道歉,这样别人就不生气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呢? 4、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5、请小朋友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乐吗?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乐,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块吃,现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活动结束: 宝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块出去做游戏吧。(播放

诚信主题班会课教案

班主任主题教育课设计方案 ―――诚信之花,绽放在我们心间! 教学背景: 现在的一些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守信用,不讲诚信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爱撒谎,不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时喜欢作弊等行为都是缺乏诚信意识的表现。针对这些让人焦虑担心的情况,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实施人班主任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关于诚信方面的教育。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知道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原则。 教学重点:明确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做人讲诚信。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活动准备] 1、收集诚信的名言和成语。 2、小品的排演。 3、确定讲故事的几位同学。 4、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空白的小纸条。 5、准备一个干净的空垃圾桶。 6、制订班级“诚信公约” 7、四张签名用的白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导语 甲:同学们,在我们漫漫的人生路上,什么不可丢弃? 乙:在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什么要永留身边? 甲:它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样近; 乙:它离我们又是那样远,那样模糊。 甲:它是我们远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乙:它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诚信。 2:导入:观看flash.

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墨子曰:“言不信者,行不果”,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我们古代的思想家们的这些精辟之言都论述诚信对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性。这节班会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诚信。 二、诚信故事大家讲 1.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许多关于“信用”的成语、格言和故事,你知道哪些? 请同学讲诚信的小故事 问:听了这么多名言与故事,大家认为诚信究竟是什么呢? 2 观看小品《诚信摆渡人》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失去,但诚信一定要把它留在身边,因为它是一笔用不完的财富。若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就只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三、我身边的诚信榜样 1. 新闻发布会 同学们,刚才听了三位同学介绍的故事,大家一定感受颇深,老师知道,在我们班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诚实守信,深得大家的喜爱。比如说我们班的同学从来没有人在测验考试的时候作弊,拾到钱总会第一时间把它交给老师,做错了事勇于承认错误,答应同学的事情尽量做到等等。让我们来说说他们的事迹。 小组合作挖掘身边的事例,然后进行交流。 2. 评出班中的“诚信之星”

感恩父母德育活动

2011年“感恩父母爱满新星”感恩活动策划方案 1、 活动背景 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集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的宠爱于一身,有人戏称这样的家庭为“非常6+1”式的家庭, 或“4、2、1综合症”家庭。由于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家中的小太阳,全家人围着一个人转,导致孩子从小受到不同程度的溺爱,他们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劳,自私、任性,没有责任意识。新星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多数来自于郊区农村和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家庭,这些家庭没有固定的收入,随着镇江村的动迁,农民们没有了土地。为了生存,外出务工的家长人数在增多,很多家长在外面的艰辛孩子们体会不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星小学决定组织开展母亲节感恩教育大型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弘扬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从而学会理解、关心父母。 2.通过活动,将感恩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感谢与关怀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解体会父母师长的辛劳,懂得助人以及回馈他人,培养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 三、参与人员 本年度为1-3年级家长和全体同学。 四、活动准备 1.每位学生亲手给母亲制作一件体现母子亲情节日贺卡,作为一种亲情的记录,永久的留念。 2.四月份组织学生学唱一首感恩的歌曲《跪羊图》,在活动中表演。 五、活动设想: (一)故事导入:小河的故事或热气球旅行(第一次心灵触动:与家长互动,让孩子知道在危难时刻,母亲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给孩子留下一条生路) (二)知恩篇 1.抚摸母亲的手,仔细端详母亲的脸(第二次心灵触动:让学生观察母亲粗糙的手和生出皱纹的脸以及头上渐露的白发,看到母亲的日渐苍老,你的内心有何感受)。 2.观看视频,了解“十月怀胎,一朝生子”的艰辛。 3.全体诵读《弟子规》中“入则孝”一段。

中班品德教育教案大全

中班品德教育教案大全 【篇一:中班德育教育】 中班德育教案 道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科尔伯特曾说过自率的道德才是真正具有道德意义。为了让幼儿逐渐形成成熟的道德,我们必须为它提供发育发展的条件,为幼儿形成一个好的性格和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总体目标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养成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 具体措施 1、注重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精神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生动的活动感染人,以积极的体验塑造人,以有趣的学习发展人。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1) 家园密切配合。家人、老师、保育员态度一致,不包办替代。教育幼儿爱护物品,养成自己收拾整理好的习惯。不断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保管好自己的的衣物,要保持整洁。 (2)继续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我们提醒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和同伴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对于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不小心碰了别人时,真心实意地给予道歉,除了说“对不起”,还需行为表示。 (3)加强幼儿的友爱教育,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要学会谦让,学习商量语气,交换、轮流,合作玩的方法,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学会说“我可以和你xxx 吗?”,学习和同伴、父母互相商量,解决问题。 (4) 继续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习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不在过道上跑。认识一些交通,危险性等标志。 (5)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在教室的墙面和桌面乱涂,要保持干净。同时教育幼儿要与他人分享玩具,爱护他人的玩具、图书等。 (6)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责任感,我们设立了值日生,每周换一次,每周评比“值日生明星”,对值日生工作认真负责的幼儿表示认可。

感恩父母教案与反思

感恩父母教案与反思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感恩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珍贵,亲情的可贵。 2、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回顾父母对自己爱的付出,激发感恩的情感,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教学方法设计: 诱导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老师有目的的诱导下,通过心理体验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获得感悟,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恩亲人,感恩社会。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 放“守护生命”课件,让同学们感受生命的可贵。二、情感体验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父母爱的摇篮中,是多么的幸福,失去母爱是多么的凄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要怎样回报他们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走进心灵深处去寻找我们的爸爸妈妈。 1.心理游戏

准备活动:使身体轻松,最后达到轻松自然的状态。身体坐直,靠近椅子背,坐稳,然后做三次深呼吸,再从头、颈、肩、胸慢慢放松,这时提醒学生可以趴在桌子上,或靠、躺在柜椅子上,总之,怎样放松怎样舒服就可以怎样,继续腰部放松,腿、脚放松,提示:啊!好轻松啊!好舒服!真想睡一觉,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 活动开始 现在,脑子里空空的,大大的,白白的,亮亮的,或者是黑黑的,什么都没有,静静地停一分钟。那一天,随着啼哭声,一个小生命诞生了,瞧,那就是我,看,那眉毛、那眼睛、那小嘴、小手、小脚丫,浑身上下……我躺在妈妈身边……妈妈看着我……慢慢地,我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吃饭了,会穿好衣服了。 那天,妈妈送我到幼儿园,我一天一天长大了,那天,妈妈送我上学,第一天上学时,走进学校真神气……有一天你病了,爸爸妈妈…… 那天,下着大雪……炎热的夏日……公园里…… 那天,你在写作业,那天你得奖了…………渐渐地,你长大了,长高了,小男孩儿变成了英俊少年,小不点儿变成了漂亮的小姑娘,那个少年,那个姑娘轻轻地走到爸爸妈妈面前。 请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和你一样吗?请同学们睁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