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带宽分配策略及其性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5.25 KB
- 文档页数:3
第39卷第12期2005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O FX I'A N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39№12D e c.2005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李金库,高磊,王磊,张德运(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710049,西安)摘要:针对基于优先级队列(C B Q)机制中带宽分配算法的不足,以I n t e l I X P2400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以令牌为介质,采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将每个优先级队列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并为其设置一个令牌桶.令牌发放器作为“生产者”,根据队列的预分配带宽,按照特定的速率将令牌放入令牌桶中,调度器作为“消费者”,从令牌桶中取出令牌.某个优先级队列的令牌如果不够用,允许向其他优先级队列借用令牌,或收回借出的令牌,从而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在I X P2400微引擎上的实验表明,无论高优先级队列数据包速率高于还是低于传统C B Q带宽分配算法中设置的阈值,所提算法的转发速率均高于传统算法.关键词:动态带宽分配;网络处理器;令牌;优先级队列中图分类号:T 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987X(2005)12!1323!04D y n a m i c B a n d w i d t hA l l o c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 o nN e t w o r kP r o c e s s o rL i J i n k u,G a o L e i,W a n g L e i,Z h a n g D e y u n(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X i'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X i'a n71004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o s o l v e t h ed e f i c i e n c y o f b a n d w i d t ha l l o c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i nCB Q(c l a s sb a s e d q u e u e)m e c h a-n i s m,u s i n g I n t e l I X P2400a s p l a t f o r m,a d y n a m i c b a n d w i d t ha l l o c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b a s e do nn e t w o r k p r o-c e s s o r(D B A A-N P)i s d e s i g n e d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e d.I t u s e s t h e t o k e n a s am e d i u m,a d o p t s p r o d u c e r-c o n s u m-e r p a t t e r n a n d s e t s u p a t o k e nb u c k e t f o r e a c h c l a s s q u e u e.T o k e nd i s p a t c h e r p u t s t o k e n s i n t ob u c k e t s a s “p r o d u c e r”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p r e-a l l o c a t e d b a n d w i d t h;s c h e d u l e r t a k e s o u t t o k e n s f r o mb u c k e t s a s“c o n s u m-e r”.I f o n e q u e u e’s t o k e n s a r e n o t e n o u g h,i t c a n b o r r o ws o m e f r o mo t h e r q u e u e s,o r t a k e b a c k t h e o n e s i t h a s l e n t o u t;t h i s c a n r e a l i z e d y n a m i c b a n d w i d t ha l l o c a t i o n.T h e a l g o r i t h mh a s b e e n i m p l e m e n t e do n t w o m i c r o e n g i n e s o f I X P2400,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f o r w a r d i n g r a t e o f D B A A-N P a l g o r i t h m i s h i g h-e r t h a n 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C B Qb a n d w i d t ha l l o c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w h a t e v e r t h e r a t eo fh i g h p r i o r i t yq u e u e p a c k e t s i s h i g h e r o r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t h r e s h o l d 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 B Qa l g o r i t h m s.K e y w o r d s:d y n a m i c b a n d w i d t h a l l o c a t i o n;n e t w o r k p r o c e s s o r;t o k e n;c l a s s b a s e d q u e u e随着I P电话、视频点播等多媒体业务的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2].如何对带宽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和管理,是当前Q o S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解决带宽分配问题,文献[3,4]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队列机制(C B Q),它与传统的单一先进先出(F I F O)队列有所不同,即在C B Q中,路由器将数据包分成多个不同的优先级,为每个优先级设置一个单独的队列并为其分配一个可用的带宽.但是,C B Q中的每个优先级队列的可用带宽是一定的,一般情况下,某个优先级队列所获得的带宽无法超过给它预分配的可用带宽,只有当高优先级队列的平均数据包传输速度低于某个预先设定的阈值时,低优先级的队列才能借用高优先级队列的带收稿日期:2005!03!04.作者简介:李金库(1976"),男,博士生;张德运(联系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2003A A148010);西安交通大学I n t e r“I X A大学计划”合作资助项目.宽.假如高优先级队列一直以某一特定速率(高于设定的阈值)传输数据包,那么即使它的带宽有剩余,也不会借给低优先级队列使用,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为此,本文以I n t e l公司的第2代网络处理器I X P2400[5]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 y n a m i cB a n d w i d t hA l-l o c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 B a s e do n N e t w o r kP r o c e s s o r, D B A A-N P),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分析.1D B A A-N P的系统整体结构D B A A-N P的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它分为以下8个环节.图1D B A A-N P的系统整体结构环节1:令牌发放器作为“生产者”按照既定带宽分配比例向各优先级队列的令牌桶中注入令牌;环节2:调度器对系统队列进行调度,并读取相应队列数据包的长度;环节3:调度器作为“消费者”从对应优先级队列的令牌桶中取出令牌;环节4:当某优先级队列令牌桶中的令牌不够用时,可向其他优先级队列借用或收回它借出的令牌;环节5:设置发送标志到存储器中;环节6:发送器检查存储器中的发送标志;环节7:发送器从发送队列中取出数据包;环节8:发送器将数据包发送出去.其中,环节4属于优先级队列之间的令牌借用,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系统实现D B A A-N P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核心.2D B A A-N P的令牌算法假设系统的总带宽为B,共有n个优先级队列,从高到低排序为0,1,…,n-1,i优先级队列预分配的带宽为B[i],而令牌桶为T[i],则令牌发放器按照速率B[i]向T[i]注入令牌,且有Σn-1i=0B[i]=B.为了避免带宽浪费并实现动态带宽分配, D B A A-N P算法允许各个优先级队列之间的令牌可相互借用.用一个n^n(n表示优先级队列的个数)的上三角矩阵A表示不同优先级队列令牌桶之间的令牌借用情况,其中A[i,j]表示令牌桶T[i]和令牌桶T[j]之间的令牌借用关系,且矩阵A的元素A[i,j]均为整数.如果A[i,j]>0,表示令牌桶T[i]向令牌桶T[j]借用了A[i,j]个令牌;如果A[i,j] <0,表示令牌桶T[j]向令牌桶T[i]借用了|A[i, j]|个令牌;如果A[i,j]的值为0,表示令牌桶T[i]与令牌桶T[j]之间没有发生令牌借用关系.对于所有的优先级队列,令牌桶的初始值都是为它分配的带宽值,即T[i]=B[i],i=0,1,…,n-1.之后,T[i]每秒增加B[i]次,每次增数为1.为了防止某个优先级队列获得过多额外的令牌而总是以较高的速率发送,可限制借用的令牌数不能超过高优先级队列的剩余带宽之和S[i],即S[i]=B[i]+Σi-1j=0(B[j]-T[j])(1)当T[i]=S[i]时,则称令牌桶T[i]是满的.在增加令牌前,如果发现令牌桶已满,则把该令牌按照一定的概率放入其他队列的令牌桶中,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令牌借给其他队列使用.i优先级队列令牌桶T[i]借用的令牌数为L(T[i])=Σi-1j=0A[j,i]-Σn-1j=i+1A[i,j](2)假如当前的令牌要放入令牌桶T[m]中,但该令牌桶已满,也就是说T[m]=S[m],那么可将该令牌以如下的概率放入令牌桶T[i]中,即f(i)=B[i]-T[i]Σk∈{x|T[x]<B[x]}(B[k]-T[k])i∈{x|T[x]<B[x234]}(3)假如根据式(3)计算结果把该令牌最终放入了i优先级队列的令牌桶中,那么需要更新矩阵A的值,更新式为A[m,i]=A[m,i]+1,m<iA[i,m]=A[i,m]-1,m>234i(4)如果所有令牌桶获得该令牌的概率都是0,即所有优先级队列的令牌桶都不需要增加令牌(令牌423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39卷桶已满),则丢弃该令牌.当一个优先级为i、大小为B 的分组F 被调度器调用时,首先要对令牌桶T [i ]进行借用调整,调整的步骤如下:(1)检查令牌桶T [i ]中的令牌数是否够用,如果够用,说明不需要调整,下转步骤(4),否则继续;(2)检查令牌桶T [i ]借出的令牌数加上目前的令牌数是否够用,如果够用,下转步骤(4),否则继续;(3)对令牌桶T [i]的令牌进行调整;(4)调整结束.对令牌桶T [i ]的调整,实际上就是收回T [i ]原来借出的令牌,也就是从原来借了T [i ]令牌的令牌桶中拿出一些令牌放入令牌桶T [i ]中.具体的归还数量按照原来借用数量的比例分配,如果某个令牌桶目前的令牌数量少于它借用的令牌数量,那么它暂不参与令牌的调整.如果所有的令牌桶都没有足够的令牌参与调整,那么跳过令牌调整操作.令牌桶T [k ]应归还的令牌数按下式计算,即R (T [k ])=L (T [k ])Σj ∈{x |L (T [x ])≤T [x ]}L (T [j ])(B -T [i])k ∈{x |L (T [x ])≤T [x 234]}(5) 按照式(5)计算结果从令牌桶T [k ]中拿出一定量的令牌放入令牌桶T [i ]中,并按照下式更新矩阵A ,即A [k ,i ]=A [k ,i ]+R (T [k ]),k <i A [i ,k ]=A [i ,k ]-R (T [k ]),k >}i (6)3 DB A A -N P 的系统实现I X P 2400网络处理器采用多内核结构,它由1个主控处理器和8个微引擎微处理器(简称微引擎)组成.所有处理器并行运行,其中微引擎负责快速通道的数据处理,它是系统的核心.为了保障快速通道上数据包的处理效率,I X P 2400提供了若干个通用32b 寄存器(G P R ),同时每个微引擎包含640×32b 的本地内存,用来缓存运行中的临时数据.为了加速微引擎之间的数据通讯,在相邻微引擎之间设置了一条N e x tN e i gh b o r 总线(N N B )和一组N e x t N e i g h b o r 寄存器(N N R ),专门负责数据交互.本文选用I X P 2400的0号微引擎M 0和1号微引擎M 1来实现D B A A -N P 的系统,其中M 0运行令牌发放器和D B A A -N P 的令牌算法,M 1运行调度器和发送器.令牌桶存储在M 0的本地内存(L M )上.令牌桶其实就是一个计数器,每个优先级队列占用一个32b ,即4个字节的空间,总共需要4n 个字节(n 为优先级队列个数).调度器和发送器的数据交互通过G P R 进行,寄存器的每一位代表调度器调度完成的优先级队列号n (n <32),而发送器根据n 值从相应的优先级队列中取出数据包并发送出去.M 0和M 1的数据交互(令牌桶的请求和响应)通过N N B 和N N R 进行.D B A A -N P 的系统在I X P 2400上的映射如图2所示.图2 DB A A -N P 的系统在I X P 2400上的映射4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文在I n t e l I X AS D K3.51软件环境下实现了D B A A -N P ,并以C B Q 算法作为参照对象,对D B A A -N P 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设置系统的总带宽为100M b /s ,为了简化实验,系统只有高、低2个优先级队列,高优先级队列预分配带宽为60M b /s ,低优先级队列预分配带宽为40M b /s ;高优先级发送器(H S )和低优先级发送器(L S )分别向系统发送高、低优先级测试数据包(固定为512B 长的U D P 包),并分别用2种不同源I P 地址的数据包代表这2个优先级.实验环境如图3所示.图4给出了H S 发送速率为20M b /s 、L S 发送速率从40"100M b /s 变化时,D B A A -N P 和C B Q 算法的转发速率.此时,高优先级队列数据包的速率低于阈值(30M b /s ),C B Q 算法低优先级队列可以借用高优先级带宽,而D B A A -N P 转发速率略高于C B Q 算法,这说明本文提出的D B A A -N P 在带宽借用机制上略优于C B Q 算法.图5给出了H S 发送速率为40M b /s 、L S 发送5231 第12期 李金库,等: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图3实验环境图4H S发送速率为20M b/s时系统的转发性能图5H S发送速率为40M b/s时系统的转发性能速率从40"100M b/s变化时,D B A A-N P和C B Q 算法的转发速率.此时,C B Q算法由于高优先级队列数据包速率超过了阈值,低优先级队列无法借用高优先级剩余带宽,导致系统转发速率始终为80 M b/s,从而造成了系统带宽浪费,而D B A A-N P则允许低优先级队列借用高优先级剩余带宽,转发速率几乎不受影响.图6给出了H S发送速率为70M b/s、L S发送图6H S发送速率为70M b/s时系统的转发性能速率从10"40M b/s变化时,D B A A-N P和C B Q算法的转发速率.此时,高优先级队列数据包速率超过了它的预分配带宽,在C B Q算法中,即使低优先级队列带宽有剩余,高优先级也无法借用,而D B A A-N P则允许高优先级队列借用低优先级队列的剩余带宽,避免了系统资源的浪费.5结束语本文针对C B Q机制中带宽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以I X P2400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 B A A-N P.该算法以令牌为介质,采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将每个优先级队列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并为其设置一个令牌桶.令牌发放器作为“生产者”,根据队列的带宽按照特定的速度将令牌放入各个实体的令牌桶中;调度器作为“消费者”,从令牌桶中取出令牌,调度数据包.当某个优先级队列的令牌不够用时,允许它向其他优先级队列的令牌桶借用令牌,以及收回它借出的令牌,从而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所提算法在I X P2400的2个微引擎上得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高优先级队列数据包速率高于还是低于C B Q 算法设置的阈值,D B A A-N P的转发速率均高于C B Q算法.参考文献:[1]A l t m a n n J,D a a n e nH,O l i v e rH,e t a l.H o wt om a r-k e t-m a n a g e aQ o Sn e t w o r k[A].I E E EI n f o c o m[C].N e wY o r k:I E E E,2002.284!293.[2]A r m i t a g eG.I P网络的服务质量!多业务互联网的基础[M].隆克平,龚向阳,阙喜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F l o y dS.N o t e s o nC B Qa n d g u a r a n t e e ds e r v i c e[E B/O L].h t t p://w w w.i c i r.o r g/f l o y d/c b q.h t m l,2004!10!20.[4]F l o y d S,J a c o b s o nV.L i n k-s h a r i n g a n d r e s o u r c em a n-a g e m e n tm o d e l s f o r p a c k e t n e t w o r k s[J].I E E E/A C MT r a n sN e t w o r k i n g,1995,3(4):365!386.[5]I n t e l C o r p o r a t i o n.I n t e lI X P2400n e t w o r k p r o c e s s o rd a t a s he e t[E B/O L].h t t p://w w w.i n t e l.c o m/d e s i g n/n e t w o r k/d a t a s h t s/30116411.h t m l,2004!02!15.(编辑苗凌)623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39卷。
文章编号 :1002-2082(2009 06-1016-04一种改进的 EPON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张晓敏 1, 李维民 1, 李法庆2(1.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 陕西西安 710077; 2. 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 陕西西安 710077摘要 :在分析了现有带宽分配算法的基础上 , 结合已有算法的优缺点 , 提出一种新的区分业务等级的、保证服务质量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新算法动态确定轮询周期 , 分配给高优先级业务请求带宽 , 按权重对中、低优先级业务进行带宽分配 , 并考虑到了剩余带宽的再分配。
经仿真验证 :该方案充分保证了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需求 , 考虑到了低等级业务可能分不到带宽的情况 , 体现了带宽分配的公平性 , 全面提高了上行带宽的利用率 , 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质量保证。
关键词 :以太无源光网络 ; 动态带宽分配 ; 区分业务等级 ; 服务质量 ; OPNET 仿真中图分类号 :T N 915文献标志码 :AImproving dynamic bandwidth distribution algorithm in EPONZHANG Xiao -min 1, LI Wei -m in 1, LI Fa -qing2(1. T eleco mmunica tio n Eng ineering Institute, A ir F or ce Eng ineer ing U niver sity , Xi ’ an 710077, China;2. Shaanxi Pr ov ince Pr oductivity P ro motion Center , Xi ’ an 710077, ChinaAbstract :Dynamic bandw idth allo cation o f the uplink is a hot technique in EPON system . By analy zing the merits and w eaknesses o f the ex isting alg orithms , a nov el dynamic bandw idth allocation alg orithm is pr opo sed, w hich suppor ts differentiating service levels and g uarantees the quality o f the serv ice. The new alg orithm deter mines the polling cycle, allo cates the requested bandw idth to high -priority services , and allo cates bandw idth to middle and low priority sevices by w eight. It also takes the reallocation o f the excess bandw idth into acco un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can m eet the bandw idth need of high priority service w hile taking low prior ity serv ice into account. T he algorithm m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system bandw idth mo re ratio nal and improv es the efficiency o f up -link bandw idth an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 Key words :Ethernet passive o ptical netw ork;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ifferentiated classes of ser vice; quality of serv ice; OPNET simulation引言动态带宽分配是以太无源光网络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 or k, EPON 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 , 采用怎样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 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 , 是 EPON 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种优化的E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是目前局域网广泛应用的接入技术[1] 。
EPON系统上行链路中采用时分多址接入技术,一个ONU会带有多个用户,用户之间为争夺链路资源,造成冲突和拥塞。
EPONt行链路动态带宽分配(DynamicBandwidth Allocation , DBA算法则是为了解决多址接入竞争问题而不断被大家研究和优化。
1 DBA 概况间插轮询(Interleaved Polling wit h Adaptive Cycle Time, IPACT)带宽分配算法[2]为DBA研究的基础,该算法虽然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但由于轮询周期为自适应也导致它存在着诸多缺陷:轻负载时下行信道带宽浪费明显;不支持业务分类,不能提供稳定的服务质量。
随后,文献[3] 中提出一种具有服务质量保证(Qos)的算法。
BGP与以前的DBA算法相比可支持业务分类,以根据不同SLA为ONI提供不同的带宽保证。
但但它也产生了带宽浪费现象,降低了网络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
近年来主流的带宽算法则为基于比例分配的支持服务等级区分带宽分配(Constant-Bit-Rate , CBR算法[4]及基于类的分两级实现的动态带宽分配TLBA(Two-Layer Bandwidth Allocaiton )算法[5] ,但该类算法在负载较重的情况下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2 优化的混合算法2.1在对目前的DBA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后,此次算法思想先根据数据流对业务进行分类,为固定业务单独预留带宽进行传送,后借鉴信用度两层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将剩余带宽进行分配,并分组独立调度时引入预估计机制。
图 1 简单描述了将ONU 分为两组时分组独立调度的设计方案。
2.2ONU内部按权重的分配方式参照已有的按比例分配带宽算法,对ONU勺业务设定三个优先级PO(EF)、P1(AF)、P2(BF),总的带宽为Btotal。
通信协议中的动态带宽分配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进行工作和生活,网络通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网络通信中,通信协议则是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信协议可以让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保证传输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而在通信协议中,动态带宽分配技术则是一个常用的技术,本文将对动态带宽分配技术进行探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带宽。
在网络通信中,带宽指的是数据可以在网络中传输的速度。
带宽通常表示为比特率,例如1 Mbps,100 Mbps,1 Gbps等。
带宽的大小决定了网络通信的速度和效率。
在网络通信中,带宽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对带宽进行合理的分配。
而在传统的带宽分配方式中,每个设备都会固定地分配一定的带宽资源。
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如果某个设备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送数据,而其分配的带宽资源却一定,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此外,如果某个设备在某个时间段需要更多的带宽,而其分配的带宽资源却不能满足其需求,又会影响网络通信的速度和效率。
为了解决传统的带宽分配方式的这些问题,动态带宽分配技术应运而生。
动态带宽分配技术通过根据设备的实时需求来动态分配带宽资源,从而实现对带宽资源的更为合理利用。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的状态,实时动态地分配带宽资源,充分发挥网络的潜力,提高网络通信的速度和效率。
在动态带宽分配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带宽分配算法。
带宽分配算法是根据网络设备的需求进行分配的规则和流程。
常见的带宽分配算法有以下几种:1. 基于负载均衡的带宽分配:负载均衡是通过将任务分配到多个处理器上来平衡整个系统负载的技术。
在带宽分配中,也可以采用基于负载均衡的带宽分配算法。
该算法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负载情况来分配带宽资源,从而实现对带宽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
2. 基于QoS的带宽分配:QoS(Quality of Service)是指网络针对不同应用程序或协议提供不同服务质量的一种技术。
最近,光网络行业,特别是在无源光网络(PON)方面有了很大的复兴。
PON能够消除光纤电信基础设施的巨大带宽与其用户的局域网(LAN)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间的访问瓶颈。
PON的商业优势在于它们不需要在野外安装昂贵而又相对脆弱的硬件设备——用可以将同一数据流分配到多个地点的简单分光器代替有源光纤交换器。
对下载大量的数据流而言,这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它也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上传单独终端用户的数据流,而不会在网络主干中引起冲突。
我们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上行流量划分成不同的时间间隔,并为每个终端用户分配单独的时间空档来进行数据传输。
但是,有多种方式可分配那些时间空档,而且,在PON配置中,找出最佳的带宽分配技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简单讨论了上述问题,并描述动态带宽分配(DBA)的最新发展动向。
PON与用来优化都市间应用以及长距离应用的点对点光纤技术不同,它们主要用于访问网络。
它们比其它访问解决方案更简单、更高效、更低廉,所以PON可以向将光纤扩展到最后一英里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连接方式。
因此,PON作为下一代高速低成本访问网络结构的可选访问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PON的典型设施是从服务提供商中心办公室(CO)发出的一种树状拓扑结构,在那里,来自中心办公室光线路终端(OLT)设备的一条单独光纤主干被无源分光器分离,并由客户家中的许多光网络单元(ONU)所共享在由OLT至一个ONU的下行方向,PON则成为一个将每个以太网信息包同时传送给所有用户家庭的一种传播媒介。
而每个单独的ONU则仅提取定址信息包给OLT,并忽略其他信息包。
因此,下行带宽共享相对简单,它根据服务等级协议(SLA)与其他策略,由一个在OLT执行的出口调度策略来指示。
但在上行方向,在某个时间,只能有一个ONU向OLT进行传输,以防止来自不同用户的信息包相互冲突。
为达到这一目的,IEEE802.3ah标准采用了一个基于复式分时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并将其命名为多点到单点控制协议(MPCP)。
宽带无线网中的一种动态带宽分配方案
郭娟
【期刊名称】《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0)002
【摘要】在宽带的多媒体无线网中,合理地对各种业务进行带宽的分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带无线网越区切换时的动态带宽预留方案.该方案在分配带宽时,给于切换连接比新发连接更高的优先级.对于实时性的切换连接,在小区内进行了带宽预留,当实时的宽带业务切换连接到达时,若无带宽可用,还可以借用非实时业务所占的带宽.文中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切换连接的阻塞率明显小于新发连接;同时,与传统预留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够大幅度降低宽带业务的切换连接阻塞率.
【总页数】4页(P131-134)
【作者】郭娟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一种宽带无线接入网中的信道分配方案 [J], 方鹏;叶蕾;朱琦
2.非蜂窝宽带无线局域网中的功率-速率联合控制方案 [J], 郭宏;段弢;易克初
3.宽带无线接入网中一种编码调度算法研究 [J], 史琰;盛敏
4.宽带无线网中的带宽分配方案及QoS分析 [J], 郭娟;李明远
5.宽带无线接入网中的RS编译码硬件解决方案 [J], 李红军;欧长来;郭兴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