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萧红生平简介及作品

萧红生平简介及作品

萧红生平简介及作品
萧红生平简介及作品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迺莹?,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毕业于女师?大附中,著有《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代表作为《生死场》《呼兰河传》等。萧红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去世?于香港。人物生平

求学经历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

在“东特女一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家庭?反对,在表哥陆舜?振的帮助下?到北平,进入女师附?中读书。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

颠沛流离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萧红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萧红?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萧红从此走?

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

1931年?1月,萧红寒假中?离开北平返?回呼兰,被软禁在家?中。同年2月底?,萧红再次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到3月中旬?,萧红与未婚?夫一起离开?北平回哈尔?滨。此时,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引发萧红的?不满,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庭审中,汪恩甲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与哥哥无关?。萧红输掉了?官司,回到呼兰,后随家搬到?阿城县(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

1931年?10月,萧红从福昌?号屯经阿城?逃到哈尔滨?。一个月后,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与汪恩甲一?起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由于汪恩甲?没有足够的?钱(欠下的钱相?当于5万)交给旅馆,弃萧红而去?。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与孟?希、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到?旅馆看望萧?红,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两人日久生?情,互相爱慕。

1932年?8月7日夜?,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由于萧红欠?旅馆的钱太?多,旅馆仍然不?让萧红离开?。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用绳子把萧?红救下来,萧红得以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后夭折。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

创作之路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区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

请教?。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丛书”,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像亲人一般?照顾他们,使这两个异?

地青年在上?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

1933年?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党员?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短暂幸福

1934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

到达青岛。1934年?,端午节前一天,舒群夫妇在?大港码头接?了二萧,一起住在观?象一路一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集中精?力,勤奋写作,不久完成著?

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中国左翼文?学一下子多?了两个实力?作家。

在观象一路?1号居住的?日子,二萧徜徉在?青山碧海之?间,生活虽不足?一年,但这是萧红?成年之后最?幸福的时光?。

而二萧在青?岛的日子也?是贫困的,作家秋石曾?提到,萧红在青岛?时经常咳嗽?。一位名叫苏?菲的女学生?常来他们家?玩,建议萧红买?杏仁露止咳?,萧红说“报馆发下钱?来就去买点?”。但她始终没?去买,也舍不得买?。此时萧军为?二人的生计?,也在编辑工?作之余,替别人跑腿?出苦力。

萧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6年?6月15日?,萧红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六十?七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

情感破裂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萧军对?待感情的态?度,还有他的大?男子主义,虽然他认为?萧红有一定?才华,但比不上自?己,算是自己的?附属、陪衬。当越来越多?人认为萧红?才华在萧军?之上时,二人的矛盾?就变得尖锐?。两人的感情?纠葛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

1936年?7月16日?,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只身东渡日?本。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传到日?本,萧红悲痛不?已,她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寄托?了对导师的?深切怀念。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她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4月,萧红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舒群见面。在北平没住?多久,萧红回到上?海,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还参加了萧?军编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民族危亡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在上海抗战?期间,萧红、萧军不顾危?险,积极热心地?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脱离险境。9月28日?,萧红、萧军与上海?的一些文化?人撤往武汉?。在武汉,他们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峰、孔罗荪等青?年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

面对国土沦?丧,民族危亡,萧红创作热?情高涨,毅然加入抗?战的文艺队?伍中,挥笔写下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活动

1938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在?校担任文艺?指导员;2月,临汾形势紧?张,“民大”要撤到乡宁?,萧红、端木蕻

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西安,萧军先是留?下,后经延安也?来到西安;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两人在武汉?结婚。

1938年?底,萧红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1939年?1月,萧红又回到?重庆。此间,她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

1939年?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靳以楼?下。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2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举行欢迎会?,欢迎他们的?到来;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8月3日,香港文协、青年记者协?会香港分会?、华人政府文?员协会等文?艺团体联合?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召?开纪念会,纪念鲁迅先?

生六十岁诞?辰,萧红在会上?负责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项,纪念会上还?演出了萧红?到港后写的?哑剧《民族魂》。

因病身亡

1941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

后来萧红听?从史沫特莱?的建议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才发现患有?肺结核。同年10月?份住院打空?气针治疗,因受医院冷?遇,11月底萧?红返回九龙?家中养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中。当天,柳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到九龙乐道?萧红住处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住进思豪酒?店。

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第二天,萧红精神渐?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又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设立的临时?医院。

1942年?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享年31岁?。1月24日?,萧红遗体在?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萧红的作品

诗歌:《可纪念的枫?叶》、《静》、《偶然想起》、《栽花》、《春曲》(六首)、《幻觉》、《八月天》等

散文集:《萧红散文》、《商市街》、《桥》、《跋涉》

短篇小说:《哑老人》、《两个青蛙》、《腿上的绷带?》、《红的果园》、《两朋友》、《黄河》、《汾河的圆月?》等

散文:《弃儿》、《女子装饰的?心理》、《镀金的学说?》、《感情的碎片?》、《天空的点缀?》、《小生命和战?士》等

鲁迅与萧红

萧红在民国?女作家里,长得不漂亮?,文采也不见?得最好,却在史上留?下一笔,这与鲁迅的?直接帮助是?分不开的。

鲁迅与萧红?是师生关系?,有人却反对?,说鲁迅暗恋?萧红。理由是,如果不是暗?恋,何以那般推?荐萧红的作?品,还毫不吝啬?地赞美萧红?,称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我对鲁迅的?理解是,他对萧红仅?止于喜欢,但还未至于?暗恋。在情感上,鲁迅基本上?不追女人,原配太太是?包办,他不喜欢,一辈子都对?她很冷淡。许广平成为?鲁迅的夫人?,也很费了些?周折。两人都同居?了,鲁迅对外界?还避嫌着他?们的关系,称许广平是?他的助手,如果朋友在?他家撞见许?广平,他就对人说?,许广平是来?帮他抄稿子?的。出去旅游,非要三人房?,让友人陪睡?。仿佛这样才?能表示他们?的清白。对于萧红,鲁迅有必要?暗恋吗?

但可以说,如果没有鲁?迅帮助,就没有萧红?的成名。鲁迅起先也?很怠慢萧红?。萧红不美,那时也还看?不出什么才?华,很普通的一?个女人,但是性格特?别好。在与鲁迅通?信不久,她就对鲁迅?发出了抗议?书,不许鲁迅在?信里称呼她?为女士。这种近于孩?子撒娇的抗?议改变了两?人之间拘谨?的关系。鲁迅在回信?里也开起玩?笑:“悄女士在提?出抗议,但叫我怎么?写呢?悄婶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并不好,所以我想,还是夫人太?太,或是女士先?生罢。”

在婚后,许广平不但?成了鲁迅事?业上的助理?,也是他生活?上不可缺的?伴侣。但显然,他们之间缺?失了一些情?调。许广平对鲁?迅好得无可?挑剔,但琐碎的生?活让许广平?不能分身,只是鲁迅的?精神需求却?不能因此停?止。鲁迅不说,但愈是不说?,心内愈压抑?。除了把心内?的火山用文?字宣泄之外?,在生活里,他也是需要?有红颜知己?的。萧红的闯入?,无疑给鲁迅?幽闭的心打?开一扇窗户?。

萧红年轻单?纯,又已婚。这样,鲁迅与其交?往没有负担?,也不用担心?别人说闲话?。

萧红仰慕鲁?迅,她对鲁迅的?感情远远要?大于鲁迅对?她的感情。萧红是鲁迅?家的常客,她能深夜1?2时还在鲁?迅家聊天;能在鲁迅家?与许广平一?起包饺子。她对鲁迅的?私人生活极?为稔熟,她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回忆文字都?洋洋万言。萧红仗着自?己比鲁迅小?,在他面前,常会流露出?小女人的娇?纵。鲁迅也是高?兴见到萧红?的。有时也把她?送到大门外?,怕她不认得?路,就把附近的?标志和门牌?号指给她。

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说鲁迅对萧?红没有一点?感情,也不大可能?。但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呢??应该是纵容?孩子般的感?情,不掺杂任何?欲望的。保持一定距?离,心灵又相互?抵达。

萧红萧军

萧红被她的?第一个男的?骗了后,大着肚子在?旅馆,因为没有钱?付房钱,所以困苦不?堪。萧军也是当?时的作家,他们两人相?遇后,萧军将她救?出了旅馆,正巧那时候?旅馆淹水了?。后来萧红生?了一个女儿?,送给别人抚?养了。她和萧军就?这样生活在?了一起,后来因为矛?盾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两个人就分?手了,在分手后,萧红十分的?痛苦,当时的萧红?也怀了萧军?的孩子,不过萧军不?知道。那个孩子后?来流产了。

萧红的故事

一半骨灰

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殁香?港法国医院?,遵照她的遗?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在萧红去世?后的第四天?,端木先生带?着笔、墨和装有萧?红骨灰的一?

只花瓶来到?浅水湾的一?个山坡上,这里上边是?丽都饭店,下边是游泳?场,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后,亲笔题写了?“萧红之墓”的木牌立于?坟前。

端木先生在?安葬萧红时?,即嗅到了沿?途一路上的?血腥味。他担心此处?墓地不能长?久保全,因此特意留?下了另一半?骨灰放在另?一只同样的?花瓶里,秘密地埋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土崖的?一棵树下。法国医院当?时就设在这?所教会女校?内,萧红正故世?在这里。

1957年?8月萧红在?香港浅水湾?的骨灰被迁?回广州银河?公墓安葬。当时内地反?右,端木先生正?在接受审查?,行动不自由?,竟无法亲自?去广州迎回?萧红的骨灰?,只能写了一?篇纪念文章?以示心迹。这篇题为《纪念萧红,向党致敬!》的文章,发表在19?57年8月?16日的《广州日报》上,第一次告诉?读者,萧红出生于?五月初五端?午节,被认为不吉?利而说成是?阴历初八生?日。逝世于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而不是被人?误传的11?点。

至于萧红尚?有另一半骨?灰留在香港?的事,端木先生只?对好友、广东著名作?

家秦牧先生讲过,文革后,端木先生几?次托香港的?朋友到圣士?提反女校后?山去找寻萧?红另一半骨?灰埋葬地,但是时间久?远,山上树木茂?密,根本无法辨?认。因身体原因?,端木先生委?托香港大学?教授小思女?士等去女校?找寻,小思来信,说后山前几?年已被校方?翻耕修整过?,没有什么发?现,端木先生非?常担心,认为增加了?寻找的难度?。

1995年?3月,苏珊娜·浩女士邮寄?来包括香港?圣士提反女?校上个世纪?40年代的?地形平面图?复制件,希望端木先?生能指认出?当年埋葬萧?红部分骨灰?的确

切地点?。但时间久远?,复制件模糊?不清,又是平面图?,不好辨认,端木先生忧?郁地说:“看来我去了?也未必能找?到了,萧红的那一?半要永远地?留在香港了?。1996年?10月5日?,端木先生在?北京去世,身前留下遗?愿,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到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后山、萧红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1997年?5月他的夫?人钟耀群女?士来到香港?,实现了他的?愿望。

三个男人

关于萧红的?影视剧中,常常有“萧红和三个?男人的故事?”之类说法。

1937年?,端木蕻良到?青岛,写了散文《青岛之夜》,问起萧红时?,端木未多言?,对萧军更是?一字不提。1950年?,骆宾基到青?岛做讲座,称在上世纪?30年代的?女作家要数?萧红最好。

1979年?,鲁海首次给?萧军写信,后来又寄去?一张观象一?路1号的照?片。随即收到了?萧军的回信?,信中附诗《题青岛观象?一路1号故?居》:近蒙鲁海同?志赠以青岛?观象一路1?号,前所故居小?楼照片,感成二律以?志。其中第二首?正文为:“生离死别两?浮沉,玉结冰壶一?寸心。缘聚缘分原?自幻,花开花谢罔?怆神。珠残镜破应?难卜,雨走云行取?次分。尽有伯牙琴?韵在,高山流水哪?堪闻。”其中隐隐有?萧红的影子?。1986年?夏天,萧军重来青?岛,被问及当年?与萧红相处?时,他提及“那时确实脾?气不好,常对萧红发?火”,并亲口承认?“打过萧红”。

相逢不识

因为特殊的?年代,造成了很多?人生的错乱?。当年舒群被?捕后便和妻?子倪青华失?去联系,到1980年?仍苦思“青华而今安?在”,萧军也在寻?找倪青华。而实际上,倪青华一直?健在,曾任郑州某?学校干部,但因为姓名?变迁,舒群当年的?名字是李书?堂,萧军的名字?是刘均,倪青华根本?想不到两个?名满天下的?作家,竟是

自己的?故人。至于孙乐文?,黄宗江等人?一直认为他?在抗战中牺?牲,实际上,孙乐文在解?放后曾任抚?顺市秘书长?。而那一时期?,萧军也在抚?顺,二人在同一?城市,竟互不知晓?,着实可叹。

萧红故居

萧红故居,坐落在呼兰?县城南二道?街204号?,始建于19?08年。萧红故居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萧红故居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现辟为萧红?纪念馆,1986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而?开,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乃陈雷题写?,院内五间正?房,东西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两间屋展?出萧红生前?照片、中外名人留?景、题词、信函,迎门堂屋摆?放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在迎门堂屋?中间摆设着?“萧红故居”原始的砂盘?模型。西屋两间做?了展室,墙上悬挂着?萧红生前的?照片和中外?名人参观萧?红故居的留?影三十多幅?。还悬挂有美?国研究萧红?的学者葛治?文先生、日本前野淑?子女士以及?著名瑞士女?作家赵淑侠?女士,加拿大女作?家陈若曦女?士的题词;有国内著名?作家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方冰、方未艾,著名书法家?廖敬文等人?怀念萧红的?题词与诗作?。在展览的书?柜中陈列着?萧红的著作?、传记小说、“张家的族谱?”、研究萧红的?论文集;北京“吟红社”搜集著名的?艺术家、作家、诗人赠给萧?红故乡的名?著,瑞士女作家?赵淑侠的赠?书和老诗人?柳亚子寻找?萧红墓的拜?墓词以及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邱明伦等?人的信函。展柜中还有?以尤里?苏罗夫采夫?为

团长的苏?联作家代表?团赠给萧红?故居的纪念?章和一些作?家的代表作?品。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萧红故居”只剩300?0平方米,是原面积的?五分之二,但它却以古?朴典雅的新?貌和不断充?实的“纪念萧红的?展览”赢得了来访?者的普遍赞?誉。从1986?年端午节开?放以来,萧红故居已?接待了上万?名中外游人?,仅国际友人?就有15个?国家的游人?来访。这里已成为?北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文?明窗口、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旅游的文化?圣地。

历史评价

林贤治:“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林贤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夏志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张耀杰:“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萧红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茅盾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写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及其作品简介

萧红及其作品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nǎi,乃的异体字)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她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场》。 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写信结识鲁迅,1934 年到上海找鲁迅,并且最终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 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小城三月》。其中长篇小

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萧红和萧军发表的《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萧红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麦场》(现名为《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牛车上》等。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萧红代表作》等。

萧红作品分析文档

论萧红作品的三个方面 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萧红作品的内涵性,一、时空界限的打破。二、幽默因子的运用。 三、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时空界限幽默因子哀而不伤萧红 萧红的一生短暂而多难,像一颗划过夜空画出美丽轨道之后迅速逝去的流星,虽曾有耀眼的瞬间但更多是艰辛与沧桑。她在女性感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给生命的内涵提供了更加深邃和厚重的解读方式。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萧红的作品。 时空界限的打破 内容上,萧红的作品具有丰富性、多重性、深刻性等特点,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自在体”:形式上,语言的诗化、抒情化、散文化等审美的特性,是可以独立成章的美文。 这种独立性与时空界限的打破有着一定的联系,她的作品更注重空间性而非时间性。打乱时空界限的充分自由、自然、开放的结构形式。叙事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决定了萧红小说结构形式的舒展,随意。一切都服从她的讲述,抒情,虚构的需要。传统小说结构中时间至关重要的因素,而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的小说的创作则越来越重视空间因素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一种追求小说空间化效果的趋势,萧红有意识无意识的把空间因素放在了小说结构的首位,她的小说大部分都以空间作为结构的中心的。小说标题通常也用空间概念而少用时间概念。如《生死场》《牛车上》《桥》《北中国》《黄河》《莲花池》《山下》《旷野的呼喊》《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都是如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时空观和她重视生存状态,人生困境是紧密相连的。一般说来,人的存在是与一定的场景、环境、场面即空间密不可分的,小说家不太可能把空间因素排斥在小说之外,相反,如果想达到瞬间的轰动效应,那就必须与时效性结合起来。但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将是一个存疑,这也是一种悖论。往往越重视时间的具体性,具体化到一定程度,例如报告文学,通讯。一般来说,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具体化的时间有准确性,真实性,严谨性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片面性,狭隘性,简单性的一面,要想表现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效果,往往更注重加强空间表现力度,淡化时间概念,把时间的表现的不够充分,模糊,不具体。空间力度的加强给人一种立体感、厚重性。有利于表现色彩、意境、绘画、回荡的效果。对很多小说家来说,一般都更注重时间因素在结构中的作用,故事往往有一个从前往后的线性的因果发展链条。而萧红的小说结构中你是找不到这种时间链条的,时间已被打断,切隔成不同片段与不同的场面融合在一起。你很难分清哪是时间,哪是空间,哪是过去,哪是现在,时间的不确定性,给她的小说创作带来了超越时空界限的高度概括性和所传达的人生思索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幽默因子的运用 萧红的小说一方面有沉郁,厚重之感,这是因为内容的沉重性,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死亡的描述。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对国民性的探讨,对人生悲凉的体验,生命意识的体验。这些都是厚重有深度的命题。还有三个层面的悲剧性:一、生命的悲剧感;二、女性的悲剧感;三、寻找家园的悲剧感。这些悲剧感也是沉重的。都是一些“忙着生忙这死”的命题。但另一方面在沉重的背后总是让读者感觉到一丝希望,一丝温暖,与《骆驼祥子》和《寒夜》相比没有那么沉重和窒息。而这种希望,这种温暖和幽默因子的运用有着一定的联系。幽默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乐观的心态,具有温暖,关怀希望的效果。抒情、写实、

近代文学家萧红及其作品

近代文学家萧红及其作品 导读:一、人物介绍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二、文学作品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三、世人评价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上文是关于近代文学家萧红及其作品,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

张爱玲与萧红作品比较

不同的小人物,不同的女性 - --------论萧红与张爱玲的人物形象塑造 龙瑞10022154 摘要:同一时代下的两位女性作家对不同女性的刻画,在人物选择上,一个落脚于农村妇人,一个落脚于都市女性。 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 十九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大批的文学创作者,虽然男性居多,但也有不少女性作家,而且这些女性作家,更为关注女性生活。这其中,萧红和张爱玲就是典型的代表。 虽然萧红长张爱玲近十岁,但却是同样经历了中国的动乱,中国被瓜分的时期。她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却极为相似:出生于较为富裕的家庭,但却从小都缺少家人的关爱,长大后又同样经历了坎坷的爱情婚姻生活,使她们对爱情都失去了信心。相似的成长经历,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两位女性作家,由于各种相似点,她们往往被放在一起。 两位作家都是及其敏感而富有才华的,作品中都自然的流露出对女性的关注。但是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要比萧红更为强烈,并且这种强烈的女性意识贯穿与她毕生的创作。而萧红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之下,在其后期的创作之中,这种女性意识渐渐的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国民性”的批判精神。同时,张爱玲对女性的生存给了更多的关注与理解。所以,虽然她们都是把人物定位于普通的小人物上,但是在对人物形象描绘的深刻程度以及刻画角度都有所不同。 萧红笔下的人物,几乎不存在知识女性和自我,大多是生存在北方的广大劳动人民,将朴实、真是和麻木、落后集于一身。例如《生死场》中的麻面婆,她粗野,没有文化,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妇女。从麻面婆的话语中不难看出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粗野天性。但同时,萧红以其幽默中夹杂着的讽刺的语言功力,使人对麻面婆的形象深刻难忘。萧红把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及冷漠刻画的淋漓尽致。 虽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也是小人物,但这些女性大多都是都市女性,她们不像萧红笔下的那些女人。她们有思想,而且不乏进步的思想,她们很多时候是走在时代的前端的,她们渴望冲破某些封建或腐朽的枷锁,但是又由于一些无形之中的东西将她们的行为禁锢,使得她们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导致了这种种的悲剧。例如《半生缘》中的曼潞,为了生计,她甘愿下海做舞女,她并不是十分的鄙夷这份工作,并且对于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还乐享其中,但是当遇到现实的问题时,比如,世俗的眼光,结婚的问题出现时,又使她对舞女这份职业感到及其的厌恶。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对比十分的鲜明,她们的人生悲剧是不同的。 张爱玲与萧红都写的是小人物,都是女性,但是两人笔下的女性在本质上却是有着不一样的。萧红笔下的女性大多是东北的农村妇女,而且其中看不到作者

萧红及其文学创作

萧红及其文学创作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最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萧红及其作品分析

一、拨开呼兰河人笼罩的寂寞氛围,再现萧红的情感孤寂 在寂寞的《呼兰河传》中,呼兰河是寂寞的,呼兰河人是寂寞的,作者的心境更是寂寞的,小说通篇笼罩一层浓厚的寂寞氛围,透过呼兰河人的寂寞氛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怎样通过多角度在《呼兰河传》中营造的悲凉单调的寂寞氛围中留下自己孤寂情感的踪迹。呼兰河人的生活是寂寞的;“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床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裤,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在呼兰河这地方是泯灭的,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一切都随之任之。有吃就长,病死就算,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没有强烈的生命欲求也没有对命运的抗争。这种年复一年死气沉沉的卑琐生活经作者成熟幽默语气的浸染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也蕴涵了作者爱与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作者就在这样一个寂寞孤寂的环境中生活。呼兰河人的心态也是寂寞和不正常的;如王寡妇的独子掉河淹死,造纸的纸房里活活饿死的私生子等,大都是轰动一时然后很快就平静下去了,“一切不幸者,都是叫化子”,而人们对待叫化子是很平凡的,多少加一点恻隐之心在那人身上吗?然而“人间这样的人多着呢!”于是呼兰河人便“转过眼睛去,三步两步就走过了”,这些不幸者,这就是寂寞生活下的呼兰河人的心态。呼兰河的环境是刻板和单调的。与呼兰河人的寂寞相呼应的是呼兰河这座小城的单调与刻板。“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集中了全城的精华的十字街也不外有一些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呼兰河城仅有的点滴之新是用洋法子的医生和现代学校,但在呼兰河人眼里又是那样的不协调,最终也在世俗和陈旧面前妥协了。这就是呼兰河城,与近代文明几乎隔绝的还带有些原始封建性的北中国乡土社会,沉滞寂寞,一成不变。 自始至终,《呼兰河传》中萦绕的便是这样一种寂寞的氛围。寂寞、荒凉是读这篇小说感受最深的一面,拨开寂寞的氛围,看到萧红寂寞的心境、寂寞的文字,萧红透过寂寞氛围表现的孤寂情感除了给人以含泪的微笑、含泪的幽默外,还在平静的叙述中透过寂寞显示了写实主义的力量。“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有意识地反自始至终,《呼兰河传》中萦绕的便是这样一种寂寞的氛围。寂寞、荒凉是读这篇小说感受最深的一面,拨开寂寞的氛围,看到萧红寂寞的心境、寂寞的文字,萧红透过寂寞氛围表现的孤寂情感除了给人以含泪的微笑、含泪的幽默外,还在平静的叙述中透过寂寞显示了写实主义的力量。“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茅盾:《呼兰河传》序言)。那么,在全民族抗战的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萧红为什么要书写这寂寞的小城,描绘那些曾经所见所闻的荒凉生活呢?是不是因她在香港时的孤寂无力,从而转向私人怀旧的抒情呢?萧红曾经说过:“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其实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萧红的最后四十天》)萧红选择了与她寂寞心境相一致的情感基调,精心营造了一个笼罩在寂寞氛围之下的呼兰河。透过这种寂寞氛围,让我们感受她的孤寂情感,以及孤寂情感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二、追忆黑土地的童年往事,寻觅萧红的孤寂踪迹 童年和故乡往往是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而它们却成为萧红人生旅程中难圆的梦。萧红出生在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从小并不缺衣少食,但缺少亲情,重男轻女的父母不喜欢她,母

萧红主要作品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宇慧) 简历与书目: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

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7个最知名的经典小说_排行榜

萧红7个最知名的经典小说_排行榜 7、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6、小城三月 《小城三月》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品写于1941年7月,发表于同年8月《时代文学》第1卷第2期。《小城三月》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吞噬、香消玉殒的故事。这是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纯熟的作品,承袭了作者一贯的散文化笔调,以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将一个极其普通的爱情故事渲染得凄凉哀婉,穿过几十年的时光,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与反思。

5、生死场 《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生死场》故事中,作者描述了一些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从文本的实际构成来看,事件的发生与演进则大半是在家庭的“平台”上――全书共分17章节,去掉极短的过渡性的两节,15章节中有11章节描写的是家庭中的故事。 4、马伯乐 《马伯乐》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后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的足本于1981年整理出版。该故事的主人公马伯乐出生于青岛一个有钱而且信洋教的家庭里,是“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他没有任何谋生能力,仅凭借父亲的资本过日子,为此不惜忍受家人的白眼和轻视,第一次“出逃”到大学去旁听,不仅没能赚上钱,反而灰溜溜地回家来... 3、旷野的呼喊 《旷野的呼喊》作者萧红,《旷野的呼喊》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萧红简介

萧红(1911年—1942年),现代著名女作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1911年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本名张乃莹(又写做张乃莹)。张乃莹幼年丧母,父亲冷酷暴戾,再婚后基本不关心她,只有年迈的祖父给她疼爱和温暖,让她感到一些人间的温情。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孤独、敏感、矜持、倔强的一面。 1920年,在祖父的支持下,9岁的张乃莹进入小学读书。1927年,离开故乡呼兰县,进入哈尔滨一女子中学读书。在哈尔滨读中学期间,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祖父去世,张乃莹失去了家中唯一的保护人。父亲就为张乃莹订下了一门亲事,并取消了张乃莹女中的学籍,迫使她回家。 这年夏,为反对父亲包办其婚姻,19岁的张乃莹离家出走。先从呼兰县逃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逃至北京,过着飘泊无定的生活,期间几经颠沛。1932年,受骗上当的张乃莹回到哈尔滨,欠了旅馆一大笔钱,旅馆威胁将其卖入妓院。在这种情况下,身怀六甲而走投无路的张乃莹,向当地的报馆写信求助。当时报社青年编辑、后来的著名作家萧军对苦难的张乃莹充满同情,帮助她在暴风雨的黑夜逃出旅馆。从此张乃莹结识了对她有重大影响的萧军。 两人开始了贫穷但能相依为命的生活。这段时间是张乃莹最怀念的时光。 跟随着萧军,张乃莹结识不少进步文人,也参加过抗日宣传活动,在他们的影响下,张乃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陆续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这时张乃莹使用悄吟这一笔名。 1933年她和萧军合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跋涉》。1934年,他们辗转漂泊到青岛。在这里,张乃莹完成被誉为“中国文学界打响了动员民众起来抗日的第一枪”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的这本书的文稿。同年,他们来到上海,住在大陆新村,成了鲁迅的邻居。在鲁迅的支持下,《生死场》得以冲破国民党当局的禁令而出版。就是这本书张乃莹开始用萧红做笔名,并从此以萧红而扬名文坛。 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步入了中国文坛,他们俩以文坛“二萧”扬名。在上海的1935年到1936年这两年,对萧红来说,是创作上丰收的两年,也是她异常快乐的两年。 由于个性都很倔强,萧红和萧军发生了争吵。为了缓解冲突,摆脱苦恼,1936年,萧红东渡日本。半年后的1937年,萧红返回祖国。在上海没安定地生活多久。“八一三”爆发,日寇进攻上海。十月,萧红和萧军与上海的文化人士一起,撤退到武汉。不久,萧红与萧军一起来到山西临汾,任教于“山西民族**大学”。1938年,日军逼近临汾。萧军想与学校一齐撤退,必要时直接参战,萧红认为应从事写作,以笔抗战。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在西安,一起生活了六年的“二萧”分手。萧红虽然怨恨萧军,但是她内心里还是不舍得萧军。 1938年初夏,萧红回到武汉。作家端木蕻良很同情萧红的遭遇,一个孤身女子在战乱中生存谈何容易。于是他提出跟萧红结婚,给她一个正式名分。不久,萧红和端木蕻良在武 汉举行了婚礼。但日军又逼近武汉,萧红撤离武汉,来到重庆,继续她的写作。 1940年初春,应邀编辑《大时代》丛书,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来到香港。这时候的萧红身患当时无法治愈的肺结核。但在这一年中,她依旧笔耕不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就是这时写成的。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在一片混乱中,时值重病的萧红被送入一所临时组建的医院。由于战乱,医院药物匮乏,萧红难以得到正常的治疗,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逐渐走向了崩溃。据说“医生误诊她为喉瘤,喉管开刀后,萧红不能发声,痛苦万状。”临终前,萧红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作者简介:萧红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萧红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萧红的代表作品大都取材于东北故乡,怀着对失去的土地的眷恋,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描绘出一幅“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力透纸背”的图画(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生死场》真实地反映了东北人民在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极端贫困和顽强抗争。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有较为深刻的刻画。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朴实细腻的笔调回忆她的童年和故乡,从侧面勾勒出封建统治下农村生活的一角。作品流露出低沉忧郁的情绪,而描物、状景、抒情、写人都较前有所提高。后期创作题材比较广阔,艺术形式多样。 中篇小说《马伯乐》,是用讽刺的手法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祖国的灾难,故乡的沦亡,个人遭遇的坎坷,使她的作品带着凄苦和愤世的情绪。她观察敏锐细致,作品感情热烈真挚,文笔清新优美,具有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擅长于散文的笔调;叙事写景胜于人物描写。但不大注重结构的严谨和故事情节的连贯性,人物形象有时显得不够丰满。萧红的散文也写得文笔亲切、细腻,涉及生活面较为广泛,颇具特色。 萧红的骨灰于1957年由香港浅水湾迁至广州安葬。她的代表作《生死场》,1953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重版。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萧红选集》。

萧红作品经典语录大全名句摘抄

萧红作品经典语录大全名句摘抄 1.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2.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又怎样?人生本来就是苦多乐少。 3.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4.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红照伊人处,我思伊人心,有如天边红。 5.他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 6、他是那样年老而昏聋,眼睛像是已腐烂过。街风是锐利的,他的手已经被吹得和一个死物样。可是风,仍然是锐利的。我走进他,但不能听清他祈祷的文句,只是喃喃着。 7、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8、要知道桃源不必一定跟现实隔离开,正如同现实主义不离弃浪漫主义。 9、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10、春来了,人人像久久等待着一个大暴动,今天夜里就要举行,人人带着犯罪的心情,想参加到解放的尝试……春吹到每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11“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呼兰河传》 12我直直是睡了一个整天,这使我不能再睡。小屋子渐渐从灰色变做黑色。 13睡得背很痛,肩也很痛,并且也俄了。我下床开了灯,在

萧红主要作品及简介分析

萧红主要作品及简介{附商事街介绍}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麦场》(现名为《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牛车上》等。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萧红代表作》等。 散文:《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饿》《回忆鲁迅先生》,《桥》等。1911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六),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幼年时一直和祖父生活,无忧无虑,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是回忆那时生活的。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妹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廼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这里面的后花园,也就是后来出现在《呼兰河传》里面的大花园,一个拥有她很多记忆的地方。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曾多次得奖。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汪廷兰之子汪恩甲。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 在“东特女一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家庭反对,在表哥陆舜振的帮助下到北平,进入女师附中读书。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

萧红主要作品

萧红- 民国时期女作家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萧红 萧红 上海出版,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从而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 《生死场》原名《麦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石像 萧红石像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也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这是作者在现实生活陷入极度困惑和迷茫时,企图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唤回一缕情感和精神上的希冀与慰藉。所以作者刻意采用一种回忆性的温馨浪漫的语调,童稚化的烂漫天真的视角,展开了故乡呼兰河城充满诗情画意的风土人情。因为作者感情的强力贯注,这其中的人和事与《生死场》中判若两样。虽然作者对故土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仍不乏批判的意识,但都显得漫不经心和微不足道。同时,孤僻“自闭”的影子也映在了童年的自我身上,却远没有所曾享有的生活的温馨安稳来得沁人肺腑。 萧红的《呼兰河传》乃至她后期的全部创作由于偏离了左翼文学的政治化得轨道,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个人性、自我化之路。这在左翼阵营中招致批评和非议乃是不足为怪的。但亦如茅盾所说,与她在“情调”、“思想”上的缺失相对应的,是她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当然,这也不是纯艺术的技巧化的成功,而是一种源于作者短促生命和凄美个性的悲剧性的成功。这且说明,政治理想的贯注和技巧性的锤炼之外,真正艺术的成功在于生命的投入与付出。 《呼兰河传》回忆录: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

萧红作品全集(DOC)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作品目录 小说 1.《弃儿》署名悄吟,载1933年5月6日至17日长春《大同报》副刊《大同俱乐 部》。 2.《王阿嫂的死》署名悄吟,1933年5月21日作,发表报刊、日期不详。 3.《看风筝》署名悄吟,载1933年6月30日《哈尔滨公报》副刊《公田》。 4.《腿上的绷带》署名悄吟,载1933年7月18至21日长春《大同报》副刊《大同 俱乐部》。 5.《太太与西瓜》署名悄吟,载1933年8月4日长春《大同报》副刊《大同俱乐部》。 6.《两个青蛙》署名悄吟,载1933年8月6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哨》第一期。 7.《哑老人》署名悄吟,载1933年8月27日、9月3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哨》 第三、四两期。 8.《夜风》署名悄吟,载1933年9月24日、10月1日、10月8日长春《大同报》 周刊《夜哨》第六、七、八三期。 9.《叶子》署名悄吟,载1933年10月15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哨》第九期。 10.《清晨的马路》署名悄吟,载1933年11月5日、12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 哨》第十二、十三两期。 11.《渺茫中》署名悄吟,载1933年11月26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哨》第十四 期。 12.《跋涉》(小说、散文集)署名三郎、悄吟,1933年10月哈尔滨五日印刷社。内 收萧红作品:春曲(之一),王嫂的死、广告副手、小黑狗、看风筝、夜风。 13.《患难中》署名田梯,载1934年3月1日至5月3日哈尔滨《国际协报》周刊《文 艺》。 14.《离云》署名悄吟,载1933年3月10、11日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公 园》。 15.《出嫁》署名悄吟,载1934年3月20日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公园》。 16.《麦场》(即《生死场》的前两章:《麦场》、《荣圃》)署名悄吟,载1934年4

萧红作品目录及个人简介

1932年 萧红作品目录 一、小说 1.《弃儿》署名悄吟,载1933年5月6日至17日长春《大同报》 副刊《大同俱乐部》。 2.《王阿嫂的死》署名悄吟,1933年5月21日作,发表报刊、日 期不详。 3.《看风筝》署名悄吟,载1933年6月30日《哈尔滨公报》副刊 《公田》。 4.《腿上的绷带》署名悄吟,载1933年7月18至21日长春《大 同报》副刊《大同俱乐部》。 5.《太太与西瓜》署名悄吟,载1933年8月4日长春《大同报》 副刊《大同俱乐部》。 6.《两个青蛙》署名悄吟,载1933年8月6日长春《大同报》周 刊《夜哨》第一期。 7.《哑老人》署名悄吟,载1933年8月27日、9月3日长春《大 同报》周刊《夜哨》第三、四两期。 8.《夜风》署名悄吟,载1933年9月24日、10月1日、10月8 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哨》第六、七、八三期。 9.《叶子》署名悄吟,载1933年10月15日长春《大同报》周刊 《夜哨》第九期。 10.《清晨的马路》署名悄吟,载1933年11月5日、12日长春《大 同报》周刊《夜哨》第十二、十三两期。 11.《渺茫中》署名悄吟,载1933年11月26日长春《大同报》周

刊《夜哨》第十四期。 12.《跋涉》(小说、散文集)署名三郎、悄吟,1933年10月哈尔滨 五日印刷社。内收萧红作品:春曲(之一),王嫂的死、广告副手、小黑狗、看风筝、夜风。 13.《患难中》署名田梯,载1934年3月1日至5月3日哈尔滨《国 际协报》周刊《文艺》。 14.《离云》署名悄吟,载1933年3月10、11日哈尔滨《国际协报》 副刊《国际公园》。 15.《出嫁》署名悄吟,载1934年3月20日哈尔滨《国际协报》副 刊《国际公园》。 16.《麦场》(即《生死场》的前两章:《麦场》、《荣圃》)署名悄吟, 载1934年4月20日至5月17日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公园》。 17.《进城》署名悄吟,载《青岛晨报》副刊。 18.《生死场》(中篇小说)署名萧红,1935年12月上海容光书局初 版,“奴隶丛书”之三。 19.《手》署名萧红,载1936年4月作家第一卷第一号。 20.《马房之夜》署名萧红,载1936年5月15日《作家》第一卷第 二号。 21.《孤独的生活》署名萧红,载1936年9月5日《中流》第一卷 第一期。 22.《王四的故事》署名萧红,载1936年9月20 日《中流》第一 卷第二期。 23.《红的果园》署名萧红,载1936年10月《作家》第一卷第六朗。 24.《牛车上》署名萧红,载1936年10月1日《文季月利》第一卷 第五期。 25.《家族以外的人》署名萧红,载1936年10月11日《作家》第

关于萧红作品的论文

萧红笔下悲惨的女性命运 [摘要]萧红的作品具有“乡土文学”、“女性文学”、“左翼文学”等多种特征。由此,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也就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对阶级压迫的批判、有对民族解放的宣扬、有对生命的关切与悲悯,甚至还有对生和死、人性和灵魂等有深度的人类生存困境问题的追问与思考。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关键词]萧红;小说;悲惨;女性意识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山茶花,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作者简介: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能在生命中最盛盈的时刻死去。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对这个被命运指轮甩出的女子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其实,那些捱

着漫漫长夜的文人,当然也包括萧红,那一句“半生遭尽白眼冷语,身先死,不甘,不甘”的临终遗言,就是她对生命最痴缠的留恋。他们对生命有着孩子般的倔强,在那荒烟蔓草的时代,他们抛弃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只将对生命的信念紧紧拥住,等待涉过苦难的渊薮。 “萧红”笔名蕴含着作家的命运之劫“萧”的字面意思为“寂寞冷清”,红的深层意义为“寂寞之红”、“萧条之红”。冷清与热闹皆在,悲悲凉与欢喜相伴,这种看似不堪和谐的构成正与作家的生命状态对应。“萧”谐音同“小”、“消”,前者为红色占据空间之小,后者暗示红色存留时间之短。联系萧红多病之躯,软弱个性,才华横溢却过早夭逝的一生,“萧红”二字成为作家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小红”物体指作家本质的对象化之物,被风卷,被水淹,被冰雪覆盖,北辰土掩埋,被黑暗漫漶,最终成为“消红”,隐喻了萧红流浪、漂泊、挣扎的人生经历,也隐喻了她创痕累累的情感经历。从萧红的作品中一再出现“红消香断”的联系与追怀。其作品中蕴含着作家很深的精神与情感的痛苦,难以言说的生命与情感之情,于是将生命中的“创伤性体验”融化到作品中,用文字书写“不堪承受的生命之匣,以致萧红作品中色彩斑斓的背后时常隐含着情感与生命的痛楚。 所以,萧红的作品处处透着悲凉的气息。 萧红作品 萧红的悲惨女性意识主要源自不幸的童年经历和成年后的情感 悲剧,自身不幸的生活经历构成了萧红女性意识的起点。萧红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里,父亲仅仅因为萧红是女孩便轻视和无视

萧红作品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3月,参加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两幅粉笔画。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小说《弃儿》,是萧红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随后发表诸多作品,踏上文学征程。[1]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7月,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2]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0月,在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萧红、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 1934年夏青岛樱花公园 1934年夏青岛樱花公园 《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端午节前一天,舒群夫妇在大港码头接了两人,一起住在观象一路1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两人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被称赞中国左翼文学一下子多了两个实力作家。[1]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6] 1936年春,萧红摄于上海鲁迅居所前 1936年春,萧红摄于上海鲁迅居所前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作品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1-2]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6月15日,萧红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2] 1936年,萧红在日本东京 1936年,萧红在日本东京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1]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发表《海外的悲悼》等诸多作品用以怀念。[1]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4月,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李明武)、舒群见面,后又回到上海,此时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参与了萧军编辑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萧红、萧军不顾危险,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2]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