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1)
- 格式:ppt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81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夏君;谢晓娜;刚晓坤;高影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6(042)00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临床管理方面的一个重大挑战.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着独特的、多样化的需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在内,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应个体化,并根据其并发症的进展情况和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随时调整.本文作者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从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自我管理方面就个体化治疗原则及目标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191-194)
【作者】夏君;谢晓娜;刚晓坤;高影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综合评估决策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目标 [J], 赵咏桔
2.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杨伟(综述);李耘(审校)
3.实例实"战"个体化治疗乃最终目标--从1例合并多种病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谈起[J], 苏磊; 何文
4.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J], 孔苗苗; 杨娟; 朱慕云
5.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J], 孔苗苗; 杨娟; 朱慕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药物治疗进展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双胍类药物的缺点是(B)A.肝毒性B.以原型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者禁用C.增加心衰风险D.增加女性骨折风险2.在糖尿病的众多慢性并发症中,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较为常见,外周动脉疾病(PAD)作为大中血管并发症的一种,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子。
(A)A.正确B.错误3.控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措施包括戒烟、控制血糖、减重、纠正高血脂、控制血压等。
(A)A.正确B.错误4.成人T2DM,当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或二甲双胍不能耐受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联合使用,患者eGFR的要求>60或45ml/(min·1.73m2)。
(A)A.正确B.错误5.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如(D)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HbA1c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A.2-3周B.1个月C.2个月D.3个月6.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缺点有(D)A.增加体重B.起效慢C.增加心衰风险D.以上均正确7.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最大作用时间(C)A.1至2小时B.1至1.5小时C.1至3小时D.4至12小时8.餐时的胰岛素应用哪一类胰岛素(C)A.短效胰岛素与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B.中效人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C.常规人胰岛素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D.预混人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有(ABCD)A.周围神经病变B.视网膜病变C.肾脏并发症D.心脑血管疾病2.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ABCD)A.糖代谢B.脂肪代谢C.蛋白质代谢D.其他作用。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降糖药物和治疗路径图汇总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日益增长的老年糖尿病管理需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亟需规范。
近日,《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重磅发布,包括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生活方式干预、患者的降糖药物及治疗路径等,本文整理了部分内容,帮助临床医师对国内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综合评估的结果和是否应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药物两项指标,推荐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如下图: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老年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所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
•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分层结果给予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指导。
•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尽早发现营养不良,在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时应注意适度增加蛋白质和能量摄入。
•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始运动治疗前需要进行运动风险评价和运动能力评估。
•鼓励老年患者选择可长期坚持的规律运动,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等),运动过程中应防止跌倒,警惕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低血糖,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结合患者健康状态综合评估结果以及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不达标的老年T2DM患者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原则包括:(1)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药物;(2)选择简便、依从性高的药物,降低多重用药风险;(3)权衡获益风险比,避免过度治疗;(4)关注肝肾功能、心脏功能、并发症及合并症等因素;(5)不推荐衰弱的老年患者使用低血糖风险高、明显降低体重的药物。
1、常用口服/注射药物2、胰岛素在起始胰岛素治疗前,需要充分考虑老年T2DM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血糖升高的特点和低血糖风险等因素,权衡患者获益风险比,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起始胰岛素治疗时,首选基础胰岛素、双胰岛素或基础胰岛素/GLP-1RA复方制剂,此方案用药方便、依从性高,适用于多数老年患者。
糖尿病治疗新进展(完整版)
简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对身体各
个器官造成损害。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因此急需新的治疗方法。
新进展
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是一种可以持续输注胰岛素的器械。
近年来,随着科
技的发展和改进,泵的体积越来越小,使用越来越便捷。
使用胰岛
素泵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并发症
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肠促素类似物1受体激动剂
肠促素类似物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新型
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它可以增加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浓度,而
且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
GLP-1受体激动剂还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
的体重和血脂水平,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深度研究技术
近年来,深度研究技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深度研究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生物学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对预后进行预测和监测。
结论
糖尿病治疗新进展包括胰岛素泵、GLP-1受体激动剂和深度学习技术等,这些治疗方法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治疗方案。
但是,这些新技术也还需要进行长期的临床研究,并且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从中受益。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疾病负担的日益加重,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从传统的口服降糖药物到最新的创新疗法,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知识。
我们将首先回顾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疾病机制,以便为后续的药物研究进展提供背景。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各类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优缺点。
这些药物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口服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我们还将关注近年来新兴的治疗策略,如细胞疗法、基因疗法以及免疫疗法等。
本文还将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分析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二、糖尿病治疗药物分类糖尿病治疗药物按照其主要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这些类别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口服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的2型糖尿病。
它们通过模拟人体自然产生的胰岛素来发挥作用,帮助细胞吸收葡萄糖并转化为能量。
常见的胰岛素类型包括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多种。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血糖,如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延缓葡萄糖的吸收等。
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通过模拟肠促胰素GLP-1的作用来降低血糖。
它们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这类药物通常以注射形式使用,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等。
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超过4亿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习惯的变迁,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新的药物、疗法以及针对个体化治疗的研究。
一、新型药物的开发1.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抗糖尿病药物。
该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GLP-1受体激动剂还具有促进饱腹感、减轻体重等作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有效。
新近上市的药物如利拉鲁肽(liraglutide)和杜拉糖肽(dulaglutide),在降低血糖及其相关并发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1.2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是一种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再吸收来降糖的药物。
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改善心衰竭等心血管影响。
近年来,一些新型SGLT2抑制剂进入临床,如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和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这些药物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了心保护及肾保护作用。
对于糖尿病伴随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SGLT2抑制剂被认为是优选的治疗方案。
1.3 新型胰岛素制剂胰岛素的使用一直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快速作用胰岛素制剂及长效胰岛素制剂相继问世,这些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同时,通过减少注射次数或改善注射舒适度,这些新型胰岛素制剂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二、个体化医学的发展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向。
个体化治疗旨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因组信息、生活方式、共病情况等,为每位患者制定独特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摘要】:【关键词】: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B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
本文将降血糖药物研究进展按作用机制分别综述如下。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高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即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即NIDDM),其中2型患者占糖尿病病例的80%以上。
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方向是开发给药方便、有效的胰岛素制剂及代用品。
而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传统的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疗效有限,并且无法根本阻止胰岛13细胞的进一步坏死,导致胰岛素依赖。
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B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已研制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
本文将降血糖药物研究进展按作用机制分别综述如下。
1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及其制剂胰岛素(insulin)是一种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酸性蛋白质,A链含21个氨基酸残基,B链含30个氨基酸残基,A、B两链通过两个二硫键共价相联。
药用胰岛素多从猪、牛胰腺提取。
目前可通过DNA重组技术人工合成胰岛素,还可将猪胰岛素B链第30位的丙氨酸用苏氨酸替代而获得人胰岛素。
对于1型糖尿病一般采用运动饮食疗法和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的联合治疗。
科研人员在开发胰岛素类似物并寻找更方便的输药系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有多种产品面市。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研究一、本文概述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糖尿病的治疗涉及到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多个方面,其中药物治疗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现状及进展研究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包括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本文还将关注近年来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的新进展,包括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药物治疗策略的更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探索等。
通过对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治疗信息和指导,推动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二、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糖尿病药物治疗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药物研发的深入,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特点。
口服降糖药物是目前糖尿病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
然而,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部分药物可能导致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副作用,且对于晚期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是糖尿病治疗的另一重要类药物。
胰岛素通过模拟人体自然分泌的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随着胰岛素制剂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如长效、短效、超速效胰岛素的出现,使得胰岛素治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然而,胰岛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注射不便、低血糖风险等。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兴起,糖尿病药物治疗也呈现出精准化的趋势。
通过基因检测、表型分析等手段,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本身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尿病的治疗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简要的综述了临床上常见的几类降糖药物,即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新型降糖药物及传统中药,以期为临床上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的选择降糖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药物;合理用药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而引起,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多种并发症的代谢性疾病,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疾病[1]。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发病总数的95%以上,其危害程度也最大,可以引起包括神经系统病变、循环系统病变、肾病、眼病和足病多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2]。
糖尿病本身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尿病的治疗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
本文作者将对糖尿病现有治疗药物进行文献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的选择降糖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在胃内会被消化酶及胃酸破坏,从而失去活性,因此,临床上应用胰岛素注射液[4]。
胰岛素按照化学结构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按照作用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效、中效、短效、超短效及预混胰岛素。
如人工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降糖作用可持续24 h,1次/d;中效胰岛素如优泌林N和诺和灵N等,作用时间可持续10 h以上,建议在睡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R需要在餐前30 min注射;超短效如诺和锐和优泌乐等,在注射5 min后就会发挥作用,需在用餐前5 min注射;预混胰岛素是将中效和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临床上,使用胰岛素应从低剂量开始,然后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2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药物相关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若单纯采用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类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糖尿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难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其中包括胰岛素治疗的创新、口服降糖药物的研发、营养治疗的优化、个体化治疗的策略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正文内容:一、胰岛素治疗的创新1.1高效胰岛素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1.2基于肠胃道的胰岛素释放剂的研究进展1.3胰岛素泵的改良与优化1.4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发与应用1.5组织工程胰岛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二、口服降糖药物的研发2.1新一代GLP1受体激动剂的开发2.2SGLT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2.3双胍类药物的创新应用2.4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与开发2.5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新进展三、营养治疗的优化3.1个体化膳食指导的实施3.2高纤维饮食的疗效与推广3.3微生物组与糖尿病的关系3.4膳食补充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3.5运动与糖尿病的结合治疗四、个体化治疗的策略4.1基因检测与糖尿病风险评估4.2个体化阶梯治疗方案的制定4.3医生与患者合作的关键性4.4糖尿病教育与患者自我管理4.5药物个体化治疗的前景与挑战五、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5.1微血管并发症的综合治疗策略5.2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与治疗5.3心血管疾病的防控与治疗5.4肾脏并发症的干预与治疗5.5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
胰岛素治疗的创新使得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更加方便和有效。
新一代口服降糖药物的研发产生了更多选择,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营养治疗的优化使得患者在控制饮食和血糖方面有更好的指导。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使得治疗更加有针对性和个体化。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成为治疗的重点。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和研究。
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